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概论
第一节 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节 预制节段施工方法概述
第三节 体外预应力技术与预制节段施工方法在我国的运用
第四节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评述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弹性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一节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弹性阶段的计算特点
第二节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第三节 体外预应力钢束在转向处的滑移研究
第四节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二次效应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疲劳评价
第一节 概述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疲劳荷载描述
第三节 体外预应力钢束疲劳特性研究
第四节 体外预应力钢束在转向处局部磨损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极限状态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极限状态受弯力学性能
第二节 基于《04桥规》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极限状态抗剪设计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体外预应力钢束体系与钢束设计
第一节 体外预应力钢束体系
第二节 体外预应力钢束设计
第三节 旨在取消竖向预应力的体内体外混合配束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转向结构和锚固结构设计
第一节 转向结构受力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第二节 转向结构简化计算方法
第三节 基于应力的锚固横梁配筋方法
第四节 拉压杆模型配筋设计法
第五节 计算结果的比较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非预应力配筋设计新概念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应力的来源及其交付配筋的基本构件
第三节 国内外现行规范抗剪配筋设计方法综述
第四节 基于应力的混凝土结构抗剪配筋设计原理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空间分析与开裂下挠问题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发展现状及分析方法综述
第二节 混凝土箱梁截面上的关注位置与活载剪应力放大系数
第三节 采用七自由度算法分析病害桥梁
第四节 基于空间网格模型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下挠病害解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设计建议及发展展望
由德国工程师Dischinger于1936年建造的第一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采用的是比当今传统的后张体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更早出现的一种预应力技术。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尚不能解决体外索的防腐问题,因而实际应用很少,很快就被以法国工程师Freyssinet为代表的后张体内预应力技术所取代。
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各国相继发现了体内预应力技术存在的缺陷,即密集的管道造成混凝土灌注的困难;管道申的预应力束因压浆不密而产生腐蚀,又难以检测和更换。同时,斜拉桥的发展使拉索的防腐技术日益进步,在这一形势下,体外预应力又重新登上了舞台。这种施工快捷,养护方便,又易于检测和更换的新技术逐步成为国际上最常用的混凝土桥梁形式,并且也符合全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设计理念。2100433B
《桥梁体外预应力设计技术》为《同济大学现代桥梁技术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九章,包括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概论、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弹性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体外预应力钢束的疲劳评价、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极限状态的力学性能、体外预应力钢束体系与钢束设计、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转向结构和锚固结构设计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非预应力钢筋配筋设计新概念、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空间分析与开裂下挠问题、设计建议和发展展望。
桥梁上部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有:体外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旧桥通常是指增设附加构件或进行技术改造,使桥梁的受力体系组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能力的固结体。
预应力[prestressing force]: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
怎么能证明你的模型没有问题呢?像这种问题,当设置大以后,你的网格是不是很好,六面体等等,或者是你的非线性的载荷步是不是设置的足够多,以至于计算收敛过程比较缓慢从模型网格以及载荷步设置两个方面入手找问题...
桥梁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
. .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1体外预应力技术介绍 1.1 概述 随着我国路网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发现大量的桥梁经过一段时间的营 运后,梁体出现裂缝、下扰等不同程度的病害,造成桥梁承载力明显下降,必须 进行桥梁加固,提高桥梁承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交通量的需要。 旧桥加固成 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新时期建设任务。 体外预应力体系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的分支之一 ,是指将布置于承载结 构主体之外的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所形成的预应力结构体系。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 固技术是一种主动的加固技术,通过预应力材料对桥梁结构受拉区施加预应力, 消除部分荷载产生的不利内力, 提供结构的承载力。 体外预应力成为桥梁加固中 最有效的加固技术之一,具有良好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体外预应力的特点 1.2.1 体外预应力的优点 1、锚固构件尺寸小,自重增加少,但可有效的大幅提高承载能力。 2、简化预应力筋曲线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
在我国的公路建设过程中,装配式空心板桥以其质量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目前公路桥梁中最为常见的桥梁形式。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重载车辆逐年增多,超载频繁,桥梁的运营环境严重恶化,再加上设计、施工中一些环节注意不够,导致桥梁出现各种病害。本文从分析理论着手,结合一种新型的\"自流式灌缝高强材料\
工业设计技术是一个构思与表达的过程。设计构思是受市场营销学、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技术美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等因素的约束而形成的;表达设计即传达设计思想的方法,可以从简单、传统的手工绘制的效果图、外观模型到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电子模型和快速成型(RP)方式完成的精确效果模型。同时工业设计技术是典型的多方案设计技术,应用的成效取决于设计技术和手段的完善以及设计师的设计
能力。
工业设计技术最先应用于大规模制造业的是在美国,比如通用电器(GE)、柯达(KODAK)、福特(FORD)、波音(BOEING)等公司。到1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业设计技术和工业设计教育已形成体系,为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竞争提供技术和人才,同时受到各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重点资助。由于工业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其技术内涵来看,工业设计的工业产品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载体,而且是文化艺术的载体。
工业设计技术既有独特性又有与其他技术的相关性。因此,工业设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相关技术的配套和协调,从而构成有效的设计体系。
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科学技术、艺术、经济、社会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涉及到应用物理、工艺学、材料科学、价值工程学、系统工程学、销售学、生理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行为学、生态学、管理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历史文化研究等多种学科。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和创造知名品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在21世纪最初十年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技术体系,创造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形象的地位,发展有中国文化特色设计造型风格,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代设计技术》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介绍了现代设计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优化设计、有限单元法、可靠性设计等相对成熟的现代设计技术和虚拟设计、模糊设计、人工神经网络、绿色设计、并行设计、反求工程技术等现代设计技术的前沿。《现代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基础理论、现代设计工具软件及工程应用实例密切结合,通过工具软件及工程应用实例使读者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的实质内容及工程应用技巧。实用性强。
《现代设计技术》可供从事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及起重运输机械等科学研究及产品设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理工科院校有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使用。
第1章概论1
11现代设计概述1
12现代设计技术的范畴3
13现代设计技术特点3
14学习现代设计技术的意义6
第2章优化设计7
21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7
22基于导数的优化算法10
221梯度法10
222牛顿法12
223共轭梯度法14
23非导数优化算法16
231随机方向法16
232复合形法17
233遗传算法20
234模拟退火算法24
24优化设计工具软件28
241MATLAB概述28
242MATLAB优化工具箱31
243典型优化函数32
25优化设计实例35
251钢球磨煤机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35
252提高开式齿轮传动寿命的优化设计38
第3章有限单元法42
31有限单元法分析的基本步骤42
32一维问题的有限单元法44
33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47
34空间问题的有限单元法58
35有限元分析计算机程序61
36实例分析67
361球磨机回转体有限元分析67
362装载机倾翻保护结构有限元分析71
第4章可靠性设计75
41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76
411可靠度与失效概率76
412失效率76
413平均寿命78
414可靠寿命78
415维修度等有关尺度79
416有效度79
417重要度80
418经济指标80
42零件的可靠性设计80
421零件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80
422零件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85
43系统可靠性设计90
431串联系统可靠性91
432并联系统可靠性91
433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92
434表决系统的可靠性92
435贮备系统的可靠性预测93
436复杂系统的可靠性93
437系统的可靠性分配96
44可靠性设计实例98
441齿轮传动的可靠性设计98
442转轴可靠度的计算101
443系统可靠度的计算102
第5章虚拟设计104
51虚拟设计的基本概念104
511虚拟现实104
512虚拟设计的特点105
513虚拟设计的发展趋势107
52虚拟设计的关键技术107
521建模技术108
522基于知识的虚拟设计116
53虚拟设计软件119
54虚拟设计实例124
第6章模糊设计128
61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128
611模糊集合128
612隶属函数132
62模糊优化设计137
621基本概念137
6 22对称模糊优化设计140
63模糊可靠性设计144
631模糊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144
632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模糊可靠度147
633结构断裂模糊失效概率149
634机械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模糊决策与分配151
64模糊设计实例155
第7章人工神经网络161
71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162
72神经元模型163
73静态多层前向网络169
74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的设计175
741感知器神经网络的设计175
742线性神经网络的设计181
743BP神经网络的设计186
75人工神经网络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189
751特征识别189
752油气悬挂缸的神经网络模型193
第8章绿色设计197
81绿色设计概述197
811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197
812绿色设计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198
82绿色设计的内容与方法200
821绿色设计的内容200
822绿色设计的方法202
823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202
824绿色设计工具及绿色设计的原则204
第9章并行设计206
91并行设计的基本概念206
92并行设计的关键技术207
921并行设计的建模与仿真207
922多功能团队的协同工作210
923产品数据交换技术215
924产品数据管理(PDM)217
925面向应用领域的设计评价技术(DFX)219
第10章反求工程技术223
101反求工程的基本概念223
102反求工程技术的相关内容225
1021反求工程的设计程序225
1022反求工程技术的研究内容225
1023反求设计对象类型227
参考文献231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