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1 我们为何而建
2 觐见元首的长路
3 石头的史书
4 创建国家
5 混乱时代的身份
6 大理石的风采
7 无羁的自负
8 总统图书馆
9 水晶教堂
10 文化的功能
11 高楼症候群
12 无情的现实
作者简介
迪耶·萨迪奇,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建筑系。作为建筑艺术评论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他多年致力于研究人与建筑的关系,在国际知名艺术、建筑期刊上发表多篇论著。他曾任《蓝图》杂志主编,著有《方圆一百英里的城市》、《建筑与民主》等著作。
他是《建筑与装饰艺术》杂志的编辑和《观察家》杂志的建筑评论家。他还曾经策划主持过英国城市建筑设计与英国城市建筑展、2002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大型艺术盛会。2100433B
为表现人类力量的永久纪念物,在金字塔、神庙、教堂、宫殿等留存的著名建筑中,不仅蕴含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也表征了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寻求自身存在意义的漫漫征程。
人们习惯于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我们知道如何根据建筑细节判断建筑类型,我们了解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变革,却没有人能清楚地回答“建筑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是建筑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建筑与权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无不取决于并不充足的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掌握和分配。这些建筑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也反映了一个权力做出的政治判断。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竣工图目录和设计施工图目录大同小异,只是多了竣工图章,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相关人员签字而已!
封面与目录
密级:内部 山东鲁能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体系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零一年五月 目录 员工手册⋯⋯⋯⋯⋯⋯⋯⋯⋯⋯⋯⋯⋯⋯⋯⋯⋯⋯⋯⋯⋯⋯⋯⋯⋯⋯⋯⋯ ..1 员工招聘制度 ⋯⋯⋯⋯⋯⋯⋯⋯⋯⋯⋯⋯⋯⋯⋯⋯⋯⋯⋯⋯⋯⋯⋯⋯⋯ ....26 员工培训体系 ⋯⋯⋯⋯⋯⋯⋯⋯⋯⋯⋯⋯⋯⋯⋯⋯⋯⋯⋯⋯⋯⋯⋯⋯⋯⋯3 5 绩效考核体系 ⋯⋯⋯⋯⋯⋯⋯⋯⋯⋯⋯⋯⋯⋯⋯⋯⋯⋯⋯⋯⋯⋯⋯⋯⋯⋯5 5 薪酬制度⋯⋯⋯⋯⋯⋯⋯⋯⋯⋯⋯⋯⋯⋯⋯⋯⋯⋯⋯⋯⋯⋯⋯⋯⋯⋯⋯⋯ 85 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 96 工作分析与职务说明书报告 ⋯⋯⋯⋯⋯⋯⋯⋯⋯⋯⋯⋯⋯⋯⋯⋯⋯ ..⋯⋯107 岗位评价报告 ⋯⋯⋯⋯⋯⋯⋯⋯⋯⋯⋯⋯⋯⋯⋯⋯⋯⋯⋯⋯⋯⋯⋯⋯ ..⋯199 职务评审及管理办法 ⋯⋯⋯⋯⋯⋯⋯⋯⋯⋯⋯⋯⋯⋯⋯⋯⋯⋯⋯⋯⋯ ..⋯223
建筑构造与识图_目录
建筑构造与识图_目录
尽管希特勒不止一次地想成为一名建筑师,早年曾不断试图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或者建筑学校做建筑学徒,但他显然更想成为“设计第三帝国的首席建筑师”。希特勒的建筑构想,主要由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Speer)实现。
“世界之都”总设计师
阿尔伯特·施佩尔听了希特勒的演讲后,被纳粹的魔力征服。1933年
在藤伯尔霍夫机场举行的五月大会上,他设计的会场方案大放异彩,使得他在纳粹建筑师的职业道路上崭露头角。之后,在希特勒先前器重的建筑师特鲁斯特身体恶化后,施佩尔被指定为执行建筑师来完成重修旧总理府的工程。1936年,当施佩尔设计的纽伦堡工程以宏大的观礼台和气派的会场布置博得希特勒的欢心,施佩尔便一步登天,成为了帝国建筑总监,享受了比柏林市长还高的工资待遇和众多特权。宏伟的“日耳曼尼亚”也在施佩尔的规划下逐渐成形。短短五年,凭借和希特勒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这位31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世界之都”的总设计师。
希特勒建筑
可惜盛名之下的施佩尔却没有利用独一无二的资源,使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创新者。他只是将建筑变成实现某种意图——不单是诠释纳粹帝国的功能,也扩大了自己的权力——的手段。他只是对希特勒言听计从,阐释希特勒的意愿,建造希特勒的建筑。不过是针对民主、建设纳粹未来的文化武器。是希特勒世界观的现实载体和符号表达。它们代表了希特勒对现代城市中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坚决反对,以及他试图通过国家社会主义的塑造效应,利用集体主义来取代它的决心。
《空间权力与反抗:城中村违法建设的空间政治解析》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的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空间权力与反抗:城中村违法建设的空间政治解析》从“空间权力”、“空问权利”和“空间反抗”三个层面建构了城中村违法建设空间政治解析的理论框架,并且从国家的空间权力制约和城中村失地农民以及村集体空间权利的保障这两个面人手,在宏观层面提出了解决城中村违法建设问题的结构性对策。
建筑是一种宣传工具。他在1937年纳粹党纪念日的讲话中这样说:“我们的敌人也许猜到,但我们的人民必须知道:我们的新建筑是为了巩固我们的新政权!”在“日耳曼尼亚”计
划全盘托出前,一系列宏大的建筑已在建设中。那座傲视柏林的巨大圆顶大会堂,早在1925年就有草图。宏大的建筑既可以激励国民,“消除德意志民族的自卑感”;也可以打击敌人。想象一下,当你穿过空旷的广场,爬上台阶,在两尊赤裸强壮的日耳曼男性青铜雕像和抓着纳粹标志的展翅雄鹰注视下,走进一个又高又窄的入口,进入一个没有窗户的空旷大厅,然后经过一个圆厅,接下来是另一个空旷的、长达450英尺的大理石大厅漫长的走廊尽头,推开一扇高达17英尺的双开门,此次旅程的终点——哦,不,还没有到。这是一个4000平方英尺的巨大空间,从门口走到办公桌前——希特勒坐在那儿——还需要一分钟。恐惧、崇敬,恐怕是这段旅程给人的最大感受。这便是希特勒的新总理府,能给前来觐见的外国来访者几乎致命的心理打击,让他们无不陷入对新德国权力的敬畏之中。建设新总理府的目的不仅仅是用来威慑小国元首,它大尺度和背后的神话也是感染德国普通民众的有力武器——希特勒需要人民来顶礼膜拜。日耳曼尼亚规划中,一系列拥有让人毛骨悚然威力的大体量建筑,从每个细节,都在加强“帝国的尊严”和“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政治权力通过建筑表达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