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是指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适老化设计将使建筑更加人性化,适用性更强。
一般来说对老年人的划分有几种维度。一种是根据年代年龄,根据最普遍,也最容易系统量化的就是年代年龄,指生命个体在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西方国家把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我们现在并不特别赞同这种人口统计意义上的机械划分。另外还有按生理年龄划分老年阶段。第一阶段叫做"GG"(go go),意思是行走自如、身体灵活;第二阶段叫做"SG"(slow go),就是说行动的自由度减缓降低了;第三阶段为"NG"(no go),顾名思义就是失去了独立活动能力,处于卧床状态;而最后则称为"Going",也就是需要临终关怀的阶段。此外也有从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来划分的方式。
要区分和普通住宅的区别,我们先要分析它们各自的服务对象以及对象的需求有何不同,然后考虑功能要求上的不同,最后再探讨设计策略上的不同。对比年轻人,老年人的需求有这几点我认为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是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细分:老年占据了人生三分之一,在这个大阶段中还能继续细分,不同阶段需求也会不同。二是需求的突变性:由于一旦进入衰老期,生理状态就会变得不稳定。举个例子,一个身体健康的老人突然摔了一跤,由于恢复能力远不如年轻人,所以很有可能从此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从健康老人立刻变为一名需要被护理的老人。第三,需求的叠加:前面说到家庭养老,很多老人不是一个人在居住,有子女有儿孙,有时还需要他们来照看小孩,各种需求在一个居住空间里会被叠加。
居家养老是目前世界各国的主要养老模式,适老化住宅则是居家养老的重要基础。适老化住宅的室内设计及套内各功能空间的设计、设施设备的配置、家具的选用、细部的处理等是否到位,对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品质(包括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美观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所著的《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就从专业角度探讨适老化住宅应如何落实到细节之中。
适老化住宅与一般住宅的套内功能基本相似,但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特点上都有一定差异,老年人的生活及居住需求也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需要有针对性,使之能符合老年人的居住和使用需求,其中门厅、卧室的设计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卧室在老年人住宅中除了承担常规的睡眠功能外,往往还会承担许多其他活动的功能,例如阅读报纸、看电视、上网等,对于行动不便的卧床老人而言,卧室更成为老人生活的主要场所。相对于中青年人群比较重视的卧室私密性,老人更需要的是安全性和舒适度。因此,老人卧室的空间设计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
1.确保适宜的空间尺寸
相对于普通卧室,老人卧室的面宽和进深尺寸应适当增加。老人卧室的面宽一般为360厘米以上,其净尺寸应大于340厘米。这是为了保证床与对面家具(如电视柜、储物柜)之间的距离大于80厘米,以便轮椅通过。当卧室面宽尺寸不够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家具的尺寸来保证轮椅通行所需的宽度。
老人卧室的进深尺寸也应适当加大,单人卧室通常不低于360厘米,双人卧室则宜大于420厘米。一方面便于留出一块完整的空间作为阳光角或休闲活动区,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家具灵活摆放的需求。
当然,老人卧室也不是越大越好。过于空旷的卧室会使家具布置较为分散,老人在卧室中行走活动时会因无处扶靠而发生危险。应在老人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有适于撑扶倚靠的家具或墙面,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考虑老人在介助期需要使用助行器或轮椅,在介护期须有专人陪护,因此,卧室中还应预留轮椅回转及护理人员活动的空间,并注意卧室进门处不宜出现狭窄的拐角,以免急救时担架出入不便。
2.保证家具摆放的灵活性
老人卧室空间形状及尺寸的设定应使家具布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老人会根据季节的更替或自身的需求来变换家具的摆放方式,以求达到更佳的舒适性。因此在设计卧室的空间尺寸、门窗位置时,应预先考虑到老人的各种需求,使不同的家具摆放方式均可实现。
例如,在卧室布置单人床时可以临空布置,也可以靠墙或靠窗布置,所以,窗边墙垛宽度最好大于床头的宽度,以利于床的摆放。又如,寒冷季节到来时,老人更愿意把床安置在能够长时间照射到阳光的区域; 而炎热季节则要尽量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所以,卧室开窗的位置要兼顾这两种布置方式。
此外,卧室内尽量少出现不规则转角、弧墙、斜墙等,以便家具能够沿墙稳定地摆放。
3.形成集中的活动区域
老人在卧室中除了午休和睡眠之外,还会进行其他活动,卧室往往承担了书房、兴趣室等多种功能。然而目前在进行卧室设计时,仅考虑摆放床、衣柜等家具的必要空间,家具摆放后的剩余空间被分割得过于零散,缺乏一个安定、完整的活动区域,这样既不利于老人在卧室中的活动,也难以满足轮椅转圈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老人卧室时,除考虑必要家具的摆放之外,还应留出一处集中的活动空间,满足老人晒太阳、读书上网、与家人交谈等休闲活动的需求。
老人卧室中的集中活动空间宜靠近采光窗布置,以便老人享受阳光,观赏室外景色。活动空间也可设在卧室入口处,方便轮椅就近转圈。当卧室空间有限时,可通过结合落地窗或阳台的形式,扩大窗前空间以便形成完整的活动区域。
4.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老年人畏冷喜阳,卧室宜布置在南向,以获得良好的采光条件,使光线能尽量照射到床上。老人午休或生病卧床时,也可以享受阳光,同时也利于卫生、消毒。特别是在老人长期卧床时,每天的活动基本都集中在卧室内,保持良好的环境舒适度变得更加重要。但要注意,当卧室设有东、西向窗时,应采取一定的遮阳措施,例如百叶窗、竹帘等,以便老人根据需要调节室内的进光量。
此外,还应合理组织老人卧室内的通风流线,实现良好的通风,这样有利于调节室内的空气及温度,帮助散除室内的异味。在确定卧室门窗开启扇的相对位置时,须考虑通风流线的顺畅性,避免形成通风死角。
老人卧室还需注意隔绝噪音。卧室尽量不要布置在电梯井附近,以免电梯运行的震动噪声对老人的休息造成干扰。同理,空调室外机的位置也应防止离老人的床头过近。
5.床的摆设要科学合理
以卧室中最重要的家具床为例,来详细说明。
床临空放置时,老人上下床更方便,也便于整理床铺。当老人需要照顾时(比如帮其进餐、翻身、擦身等),护理人员更容易操作,也便于床两边的护理人员协作。
床靠墙放置时,可减少一侧通道占用的空间,使卧室中部空间较为宽裕,并便于老人在床靠墙侧放置随手可用的物品。但双人床如此摆放时,会使睡在靠墙一侧的老人上下床不便。床靠窗放置时,白天容易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但可能会妨碍老人开关窗扇,潲雨时雨水也会将被褥打湿。另外,老人对直接吹向身体的风较为敏感,来自窗的缝隙风也可能使老人受凉。
注意床头不宜对窗布置。老人睡眠易受干扰。如果头部对着窗户,会被清晨的阳光照醒。床头也不宜正对卧室门,对私密性有所影响。还要避免床的长边紧靠住宅外墙,围护结构的热量得失会对床附近的温度造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常因作息时间不同或起夜、翻身、打鼾等问题而相互干扰。很多家庭中老人各自有单独的床,或分别睡在不同的房间,避免影响彼此睡眠。从这个角度考虑,卧室的开间和进深应能摆放两张单人床。当老人进入介护期时,护理人员也可与老人同室居住,便于照顾。
在老人住宅卧室中,还应注重床边空间的重要性。床边空间是指床周围的通行、操作空间。老人根据身体状况的不同,对床边空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介助期老人的床周边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使用助行器或轮椅的老人接近,并可方便地活动,床周边的通行宽度不宜小于80厘米。所以,卧室中以两张单人床分别靠墙摆放为佳,两床互不影响,留出较为宽裕的卧室中部活动空间。
介护期老人最好使用单人床,床两侧长边临空摆放,便于护理人员从床侧照护老人,护理人员的操作宽度通常不小于60厘米。老人下床活动时通常需要有人搀扶陪同,床一侧至少应有不小于90厘米的通行宽度。床边空间往往需要设置足够的台面,让老人在手能方便够到的范围内拿取物品。
门厅在住宅中所占面积虽然不大,但使用频率较高。老人外出或回家时,往往要在门厅完成许多动作,例如换鞋、穿衣、开关灯、拿钥匙、转换轮椅等等。因此,门厅的各个功能须安排得紧凑有序,保证老人的动作顺畅、安全。老年住宅的门厅空间设计通常需注意以下一些要点:
1.确定适当的门厅形式
门厅空间除了要满足换鞋等基本活动外,还应考虑到接待来客的必要空间和护理人员的活动空间,以及急救时担架出入所需的空间。考虑到乘坐轮椅老人的使用要求,还应留出轮椅通行及回转的空间。
在老人住宅中,建议采用进深小而宽敞的门厅,避免进深大、开口多的门厅。进深较小而宽敞的门厅便于老人的活动,尤其是对轮椅的通行以及急救时担架的出入限制较小,还能使门厅更好地获得来自起居室的间接采光。进深较大的狭长状门厅对老人进出及轮椅的活动限制较大,尤其是狭长而又有转折的门厅,会影响紧急情况下担架的出入。这样的门厅间接采光效果差,同时还占用了较多的面积,空间利用率低。
2.保证行动的安全方便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门厅宜尽量争取自然采光,使老人进出门时能够看清环境,确保行动的安全方便。门厅以侧向柔和的自然采光为佳,不宜在一进门的正对面设置采光窗(尤其是东、西方向的窗),避免入射角很低的光线直接照射眼睛,造成刺眼眩晕。
此外,应在门厅为老人提供坐凳、扶手或扶手替代物(如矮柜的台面等),便于老人安坐和扶靠,保证其换鞋、起坐和出入时的安全、稳定。
同时,还应考虑到轮椅使用者的需求。一方面,户门把手侧应有不小于50cm 宽度的空间,方便轮椅使用者接近门把手、开关户门;另一方面,户门附近最好有可供轮椅回转、掉头的空间,即不小于150cm的轮椅基本回旋空间。由于户门处常会有门槛,不利于轮椅进出,应尽量取消或降低。
3.具备灵活改造的条件
门厅设计还应该做到可灵活改造。门厅空间一般较小,为提高适应性,应尽量避免用承重墙来限定空间。例如,当老人行动自如时,可以用轻质隔墙、隔断或家具来围合成稳定的门厅空间,便于沿墙面布置储物家具;当老人需乘坐轮椅时,可以拆除或改建隔墙,根据实际需求加大门厅的宽度,或者改为开敞式门厅,以确保轮椅通行和护理人员操作所需空间。
4.保持视线的通达
在一般住宅中,为了门厅的独立性或室内其他空间的私密性,会用隔墙或家具作为屏障,遮挡入口处的视线。但老年人却更希望门厅能与起居室等公共空间保持通畅的视线联系,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例如,在起居室活动的老人可以随时了解到户门是否关好,是否有人从门外进来等,在家人进门时也可以及时看到。所以,门厅家具宜选择低柜类,高度上不遮挡视线,并可以让部分光线透过,使门厅更加明亮。
5.重视地面材质的选择
门厅地面常会被从室外带进的灰尘、泥土以及雨水等污染,地面材质应耐污、防滑、防水。材质表面不宜有过大的凹凸,要易于清洁且不绊脚。
由于门厅与室内其他空间的使用需求不同,有时会将门厅地面另换一种材质,应注意材质交接处要平滑连接。老人为了干净往往会在门厅铺设地垫,要特别注意地垫的附着性,避免滑动。
6.妥善选择和布置家具
除了合理的空间设计外,妥善的家具选择和布置方式也是适老化设计的重要体现。老年住宅门厅常见的家具有鞋柜、鞋凳、衣帽架、衣柜等,下面以鞋柜、鞋凳为例重点说明。
老年人住宅的门厅中鞋柜、鞋凳应靠近布置,最佳的形式为鞋柜与鞋凳相互垂直布置成L型。老人可以坐在凳子上方便地取、放、穿、脱鞋子,安全省力。
鞋柜宜有台面,高度以85cm左右为宜,既可以当做置物平台,又可以兼具撑扶作用。当鞋柜采用平开门时,单扇柜门的宽度不宜大于30cm。过宽的门扇在开启时会占用过多的门厅空间。当乘坐轮椅的老人开启鞋柜时,就会没有足够的退后空间。
鞋凳应有适当的长度,除了人坐之外还可以随手放置包袋等物品。独立的鞋凳长度应不小于45cm,当其侧面有物体或墙体时,鞋凳应适当加长,以免妨碍手臂的动作。鞋凳的深度可以较普通座位稍小,但不能低于30cm,要保证老年人可以坐稳。鞋凳旁边最好设置竖向扶手,以协助老人起立。扶手应位于鞋凳前15~20cm处,便于老人用力。扶手的安装要牢固,最好设在承重墙上。扶手的形状要易于把握,尽量采用长杆型,并采用温和的材质,如木材、塑钢等。
向内开启的入户门会占用一定的门厅空间,应注意其开启时避免对老人活动的干扰。例如,当鞋凳位于户门附近时,要保证户门开关时不会碰撞到坐在鞋凳上的老年人。
是指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适老化设计将使建筑更加人性化,适用性更强。
适老化设计应坚持"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切实去感受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从而设计出适应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最大限度地区帮助这些随着年龄衰老出现身体机能衰退,甚至是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无障碍改造的范围会更广泛:包括残疾人、老年人的是老化改造等无障碍改造包括很多,目前国内最多的还是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辅具。以后无障碍改造应该前景很好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社会每一个层面的建设。无障碍改造产品...
中山市双乐生产线机器设备厂,专业制造老化线、生产线、流水线、装配线等自动化输送设备,位于全国经济十强名镇,菊花之乡-中山市小榄镇。双乐一贯秉持创新、务实、优质、高效的经营理念,是一家集开发设计、制造安...
rom China and Russia
养老社区的设计,在物业形态的配比上,有纯正的对老人的护理程度较高的老年公寓、也有护理程度略低的老人住宅、也有与子女合住的户型、同时也包括给年轻人的公寓。我们提出护理型全龄社区的概念。在设计策略上我们需要把握这几项原则。
一是系统性的考虑:老人各个层面的需求必须以一种系统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规划到建筑、到景观、到室内、甚至到部件。在规划层面上比如我们会考虑适合轮椅使用者的汽车停车位,同时也可以适合推婴儿车的车主使用。建筑设计方面除了无障碍的考虑,还必须考虑交流空间的合理设计。在室内设计方面,比如老年人对灯光的照度要求不一样;色彩搭配方面他们对青色和黄色相对不敏感。在景观设计上面,我们会尽量减少高差,避免汀步,合理老人休息设施的密度。
二是精细化程度:我们的海南项目全部都是精装修交房,所以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提供了可能。老年住宅中,对精细化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刚才我举的几个小例子在内都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也许平面图一眼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在细节上,我们会考虑轮椅的摆放,卫生间与外部地面的高差,洗澡或坐便时的安全性,以及窗台的高低对轮椅使用者的视线影响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适度性:现在很多养老项目是由社会资本在做,必须考虑自身的盈利和使用者的价格承受能力。我们在设计时采取局部突破和重点优化,将钱花在刀刃上,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经验,也不能对规范僵化理解。对适度性的精准把握,是一家成熟的、有经验的做老年地产的设计企业与其他设计企业最大的区别。
推进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项目一 适老化居家环境设计与改造的重要性 / 00 1
任务一 适老化的居家环境认知 / 00 3
任务二 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 0 15
项目二 居室内各功能区间的适老化设计与改造 / 0 21
任务一 探索老年人常用辅助器具的空间需求 / 0 24
任务二 居室出入口处的适老化环境设计与改造 / 0 33
任务三 门厅与客厅的适老化环境设计与改造 / 0 50
任务四 卧室与阳台的适老化环境设计与改造 / 0 64
任务五 厨房与餐厅的适老化环境设计与改造 / 0 75
任务六 卫生间的适老化环境设计与改造 / 0 84
项目三 适老化居家环境设计与改造中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 99
任务一 老年人客餐厅常用的智能化设备 / 101
任务二 老年人厨房常用的智能化设备 / 104
任务三 老年人卧室常用的智能化设备 / 107
任务四 老年人卫生间常用的智能化设备 / 111
项目四 适老化居家环境设计与改造实例 / 115
参考文献 / 1342100433B
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绕不开的话题。1月29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率先在全国立法保障居家养老。而在前不久陆续召开的各地“两会”上,养老尤其是居家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与会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然而与老龄化社会紧密相关的老年居住环境及住宅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却远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迟迟未能得到解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日前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呼吁,在我国,绝大多数老人将以居家养老的模式度过自己晚年生活,因此,满足老龄化需求应该成为所有住宅的一项基本品质。
中国住房:不久前以《让老人生活少些障碍》为题播出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通过节目揭示了既有住宅楼中落后的设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老年人面临的危险与伤害威胁。您在节目中也介绍了一些适老化住宅的设计案例,那么,当前我国普通住宅存在哪些不适宜老年人居住的问题?
刘东卫:在西方,适老化设计已经成为普通住宅建设的通则和标准,所有住宅都要按照相关的通则来建设。我国当前对于普通住宅的适老化建设指导存在空缺,从行业上也急需去制定这方面相应的通则和标准,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需求。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卫生间。因为本身空间较小,又往往集厕所、洗漱、浴室等功能于一体,环境比较湿滑,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与设计,老年人身患疾病,四肢机能退化加之视力模糊,非常容易发生滑倒摔伤等事故。而在室外,老年人下不了楼也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一些老旧小区既没有电梯,也没有相应的辅助设施,使得腿脚不便的老人上下楼难如登天,只能“宅”在家。至于一些新建的小区,虽然有电梯,但由于忽略了无障碍设计,也让许多坐轮椅的老人“寸步难行”。
中国住房: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各种养老居住产品在国内发展得风生水起,这是否说明我国老龄人口的居住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刘东卫:老龄人口的居住需求规模是庞大而多样的,我认为老龄化社会的住宅不应该是一种仅仅供老年人居住的所谓的“老年住宅”,而是能够满足我们每个都会变老的人的居住的“适老化住宅”。这种要求不仅针对专门的养老居住产品,也包括数量庞大的普通住宅。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具有发展速度快、人口数量大、高龄空巢化趋势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等特点。现在,养老产业在国内日趋火热,国家应该在养老问题上加快顶层设计,规划好发展路径,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防止社会资本一拥而上、走偏走歪。实际上,我国老年人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房屋及社区内活动,因此,普通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应该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主战场”。
中国住房:如果所有住宅都增加了适老化设计,那么开发商是不是意味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
刘东卫:完全不会。适老化设计更多是一种理念和意识的体现,并不等同于增加成本。比如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降低开关的高度、提高插座的位置,将卫生间门设计为向外开放防止老人滑倒后无法开门营救,对小区通道进行无障碍设计等等,这些适老化设计完全不会增加成本,不仅方便了老年人,其他年龄段的人也完全不受影响。因此,适老化设计其实和钱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理念和意识的转变。目前,不仅行业对于适老化住宅的实践处于起步,全社会乃至普通老百姓对此认知也非常欠缺,因此,满足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住宅设计工作任重道远。
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绕不开的话题。1月29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率先在全国立法保障居家养老。而在前不久陆续召开的各地“两会”上,养老尤其是居家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与会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然而与老龄化社会紧密相关的老年居住环境及住宅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却远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迟迟未能得到解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日前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呼吁,在我国,绝大多数老人将以居家养老的模式度过自己晚年生活,因此,满足老龄化需求应该成为所有住宅的一项基本品质。
中国住房:不久前以《让老人生活少些障碍》为题播出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通过节目揭示了既有住宅楼中落后的设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老年人面临的危险与伤害威胁。您在节目中也介绍了一些适老化住宅的设计案例,那么,当前我国普通住宅存在哪些不适宜老年人居住的问题?
刘东卫:在西方,适老化设计已经成为普通住宅建设的通则和标准,所有住宅都要按照相关的通则来建设。我国当前对于普通住宅的适老化建设指导存在空缺,从行业上也急需去制定这方面相应的通则和标准,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需求。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卫生间。因为本身空间较小,又往往集厕所、洗漱、浴室等功能于一体,环境比较湿滑,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与设计,老年人身患疾病,四肢机能退化加之视力模糊,非常容易发生滑倒摔伤等事故。而在室外,老年人下不了楼也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一些老旧小区既没有电梯,也没有相应的辅助设施,使得腿脚不便的老人上下楼难如登天,只能“宅”在家。至于一些新建的小区,虽然有电梯,但由于忽略了无障碍设计,也让许多坐轮椅的老人“寸步难行”。
中国住房: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各种养老居住产品在国内发展得风生水起,这是否说明我国老龄人口的居住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刘东卫:老龄人口的居住需求规模是庞大而多样的,我认为老龄化社会的住宅不应该是一种仅仅供老年人居住的所谓的“老年住宅”,而是能够满足我们每个都会变老的人的居住的“适老化住宅”。这种要求不仅针对专门的养老居住产品,也包括数量庞大的普通住宅。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具有发展速度快、人口数量大、高龄空巢化趋势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等特点。现在,养老产业在国内日趋火热,国家应该在养老问题上加快顶层设计,规划好发展路径,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防止社会资本一拥而上、走偏走歪。实际上,我国老年人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房屋及社区内活动,因此,普通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应该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主战场”。
中国住房:如果所有住宅都增加了适老化设计,那么开发商是不是意味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
刘东卫:完全不会。适老化设计更多是一种理念和意识的体现,并不等同于增加成本。比如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降低开关的高度、提高插座的位置,将卫生间门设计为向外开放防止老人滑倒后无法开门营救,对小区通道进行无障碍设计等等,这些适老化设计完全不会增加成本,不仅方便了老年人,其他年龄段的人也完全不受影响。因此,适老化设计其实和钱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理念和意识的转变。目前,不仅行业对于适老化住宅的实践处于起步,全社会乃至普通老百姓对此认知也非常欠缺,因此,满足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住宅设计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