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土木工程系恢复建系以来,积极开展了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等在内的一系列课题,发表了大量论文,培养了研究生 50 余名,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2003 年,原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批准成立工程管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可持续建筑评估与技术经济分析、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等。同时,研究所还承担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的本科生教学工作,现有工程管理方向在读研究生 20 多名。2100433B
上海交通大学MBA研修班|交大MBA总裁班|交大研修班|MBA上海班|上海交大CMBA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研修班|交大MBA培训班|工商管理研修班|CMBA研修班|交大企业管理研修班|工商管理培训班|...
1、工程管理有学硕和专硕。学硕考数学和政治,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专硕只考联考和英语二,本科毕业3年才能报考。2、西南交通大学只招收专硕的工程管理硕士,所以不考数学和政治。其他学校也一样,专硕都不考。3...
不偏造价,考数一,专业考工程经济学,学硕叫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考数一,专业考工程经济学。专硕叫建造与管理,专业考材料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文化建设规划提纲
1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文化建设规划提纲 (讨论稿) (提示:与规划相配套,学校还将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行动方案” , 尤其是近期建设方案, 边规划边建设, 请在讨论中将远期目标和近期 工作相互兼顾,提出宝贵意见) 大学文化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结构、学科发展、创 新水平、研究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向新的 目标攀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建设以创新文化为主导的交大文 化,弘扬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凸显交大的文化品格, 充分发挥交大文化的凝聚、规范、导向作用,激发全体师生的精 神动力,引领社会发展。 一、历史与现状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 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是大学存在 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 112年的风雨历程,交大的文化始终是 追求真理的文化, 是追求理想与抱负的文化, 是崇尚道德的文化, 是创造和传播美的文化,
数控铣床加工技术教案-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精品资料
数控铣床加工技术 教案 一、 基本信息 课时数 :7 学时( 1 天) 教学中使用的机器、仪器、设备 :KND100 型数控铣床、投影仪、电脑、宇龙仿真软件、 加工所用的蜡板等。 学生分组情况 :补充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实习,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数控铣床的组成、特点及应用场合。 2、基本掌握数控铣床坐标系的确立及数控程序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宇龙仿真软件的使用。 4、较熟练使用 KND100 型数控铣床操作面板上的各个按键的功能及操作使用方法。 5、在学生掌握数控编程、机床操作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同时能独立完成一个零件从构思设计、 绘图、编程到加工完成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从构思到实物制作的工程意识。 三、 教学要求: 知识点: (一)掌握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及相关操作。 (二)掌握数控铣床的一般编程方法及技巧 (三)独立完成一个零件从构思设计、绘图、编程
结构工程研究所具备较好的试验条件,包括 1500余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300T的大型反力墙以及MTS拟动力结构实验系统等 。
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跨度预应力结构及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等。
软件开发
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空间结构设计系统 SSCAD 于 2000 年 9 月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索膜结构设计系统 SMCAD 于 2003 年 7 月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上海 F1 国际赛车场工程项目实时管理系统”于 2004 年 5 月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正在研制开发管结构设计系统 STCAD 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系列软件。
工程设计咨询
可进行各类建筑结构,包括各种空间结构(网架、网壳、管结构、斜拉结构、张弦梁、张弦桁架、索结构、膜结构、玻璃结构),多高层钢及混凝土结构,各种轻型钢结构,预应力结构等的设计、加固、咨询、优化、校核与检测监控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输配电研究所在江秀臣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高压电力设备智能化、智能电网新型设备以及光伏并网与系统设计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为智能电网及新能源应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所发展目标是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评估、光伏并网变流器、超导电流限制器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输配电研究所由所长江秀臣教授领导,现有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20多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4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6 人;另外,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人。研究所下设理论方法研究室、硬件研究室、软件研究室和试验测试研究室。
1、研究方向
(1)高压设备智能化理论与方法
研究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化关键技术,包括导线、绝缘、杆塔、环境和气象条件等状态特征参数信息获取、评估诊断、通讯与电源等技术,开发智能输电线路高级应用平台;研究变压器、GIS、避雷器、电力电缆等设备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包括超高频、超声、温度,振动、微水、油色谱等监测内容的新型传感器和智能监测组件、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的理论及关键技术、基于多物理量信息融合的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开发相关装置与评估诊断专家系统。
(2)智能电网新型设备
研究第2代超导带材及其应用技术,重点研究基于第2代超导带材的电阻型超导电流限制器关键技术;研究电动车换电模式及更换站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接入电网的关键技术和控制策略;电池梯次利用的筛选原则、成组方法和系统方案。
(3)光伏并网与系统设计
研究光伏电站并网及电能质量调节技术,多种光伏系统集成、平衡部件及在线测试技术,适应不同太阳电池组件特性的光伏并网逆变技术;研制光伏并网逆变器,开发高效DC-DC控制、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和高效充电控制器的成套产品化技术;掌握不同光伏系统设计集成技术,区域建筑光伏系统设计集成、功率可调节、监测等关键技术。
2、科研条件
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智能电网研发中心,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拥有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混合储能、微网、智能楼域、RTDS、智能变电站、超导等试验系统硬件组件,各种仿真、计算软件和高端开发、测试仪器装备。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输配电研究所拥有110 kV GIS 实物模型,多个35 kV、10kV变压器模型,35 kV、10kV电力电缆、架空输电线路模型,智能变电站系统,各类高压电源、高端示波器、网络分析仪、数字局放仪、EMC测试系统等。 2100433B
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内燃机专业历史悠久,1952 年国务院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交通大学建立了内燃机专业。 1953 年苏联专家罗冈诺夫来华讲学,具体规划了内燃机专业的课程、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并开始培养研究生,为国内最早建立的内燃机专业之一。1956 年内燃机专业随交通大学全部西迁,成为今日西安交通大学的内燃机专业。 1981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成员之一。 1995 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内燃机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成立汽车工程系,形成系所合一的运行管理机构。 2000 年成立超低排放汽车工程研究中心, 2002 年本学科被评为“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单位之一。
该所现有教职工 13 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8 人,教授 3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2人,高级工程师 1 人,技术人员 2 人。有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是全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单位。在读硕士生80多人,博士生20多人。
本学科先后为国家培养了 1500 多名内燃机和汽车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和 200 多名硕士研究生 和 博士研究生。所主编的《内燃机原理》和《内燃机学》教材一直是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1 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1 项。科学研究一直在国内位于前列,先后承担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项目,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福特基金项目等,研制开发出我国第 1 辆超低排放二甲醚汽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800 多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数在全国同学科中位于领先地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10 余项,与美、英、日、韩等国大学建立了广泛的人员与学术交流关系。
本系拥有建筑面积 1500m2 的实验室,有 18 个各种类型的专项试验台架,汽车外形设计室,拥有 Horiba 气体分析仪,颗粒物排放分析仪,色谱仪, AVL 燃烧分析仪, HK-100 数字式高速摄像机,喷雾激光测试系统,纹影摄像系统,燃烧分析软件,可从事内燃机研究、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