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塑料溶胶指粒度很小(小于2μm)的树脂粉与增塑剂形成的糊状物,可以用做胶黏剂、密封胶。例如,悬浮法聚氯乙烯(又称聚氯乙烯糊树脂) 与DOP等增塑剂就可配成PVC塑料溶胶。在塑料料溶胶中PVC粒子并不能溶解于增塑剂中,而只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胀,形成一种不透明的乳状液,将塑料溶胶加热到一定温度(对PVC塑料溶胶,140℃以上)就会发生半塑化、全塑化,即PVC粒子会半溶甚至全溶于DOP中,冷却后就成为半透明的固体塑料。
因为PVC塑料溶胶粘接性很差。所以,胶中必须加入某种增黏剂和其他改性剂加以改性。常用的增黏剂有聚酰胺、聚氨酯、内烯酸环氧酯等。其他助剂还有黏度调节剂,消泡剂、防老剂、触变剂、填料等。
现在PVC塑料溶胶型胶黏剂最大用途是汽车车身密封胶、汽车底盘防石击涂料。这种胶是单组分、具有触变性的糊状物,易于刮涂而不流淌。涂胶后还可以和涂料一起烘干固化,使用极其方便。
除此之外,PVC糊树脂还可用于制造塑料地板革、注塑玩具、电器绝缘层等。
塑料溶胶中通常加有填料、稳定剂以及色料之类的添加剂。用加热能蒸发的挥发性溶剂或稀释剂改性的塑料溶胶称为有机溶胶。加入凝胶剂或增稠剂后在室温下产生油状粘度的分散体称为塑性凝胶。以可聚合单体或可交联单体加以改性而形成的熔融时具有刚性的塑料溶胶称为硬质溶胶。塑料溶胶应用于离心浇铸、空心模成型法、浸渍、喷涂、薄膜铸塑与涂层。
塑料溶胶为高分子聚合物(树脂)在液态增塑剂中之悬浮体。常温下,高分子聚合物(树脂)在液体增塑剂中微溶或不溶。达一定高温时,树脂完全溶于液体增塑剂中,形成均相的塑料体,冷却后成为柔韧的固体。塑料榕胶常用于离心浇注、空心模成型、浸渍、喷涂、薄膜铸塑等。
聚氯乙烯树脂(Geon 178)
酞酸二辛酯(DOP)
碳酸氢钙(Atomite)
配制方法:在混炼机中将原料配合。
聚氯乙烯树脂(VC411)
钛酸二辛酯(DOP)
碳酸氢钙氯(tomite)
配制方法:在混炼机中将原料配合。
使用方法:常温,不要暴晒,不要跃落。适用范围: 1、食品加工中的储存、周转、清洗。2、化工业中的酸洗、脱脂。3、酿造、蔬菜加工行业中发酵、腌制、贮存。4、药品、食品、化学行业中的拌料、兑制。5、五金、...
ABS塑料板 是新兴的一种材料。它的全名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
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粉,于1872年发明,1909年投入工业生产,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塑料,以酚醛树脂为基材的塑料的总称,最重要的热固性塑料的一类 。一般可分为非层压酚醛塑料和层压酚醛塑料两类。非层压酚醛...
塑料地板用PVC溶胶消泡剂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为了使国内引进的地板革生产线消泡剂立足国内,开展了PVC溶胶消泡剂合成的系统试验研究,并在200立升反应釜上进行中试放大和批量生产,其产品在国内引进的地板革生产线上试用证明,其使用性能优于法国进口消泡剂。产品主要指标:
新一代PVC塑料溶胶
Millennium Steel,2009:151-152PVC外表涂层能使建筑物免遭紫外线辐射和风化的侵害。BASF公司投入巨资,历经数年研发成功的PVC塑料溶胶使用新型颜料和添加剂,不仅具有更强的抗紫外线和风化能力,更具有耐光性。新材料不含重金属和萘,在同级别产品中对人体和自然无害,在制造工艺上有很多特点:①PVC粉末可溶
通常指含有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的气溶胶。 微生物气溶胶按其形成组分可分为病毒气溶胶、细菌气溶胶和真菌气溶胶。
生物性气溶胶具有以下特点:①气溶胶中病毒、细菌的浓度较雾化前母液的浓度高。②气溶胶中病毒、细菌的死亡速度通常有2个阶段,气溶胶形成最初几秒钟内死亡较快,约有半个数量级的微生物遭到灭活。此后的死亡速度较慢并受微生物种类、性质和气象条件(相对湿度、日照、温度等)影响。③生物性气溶胶可因风向、风速而飘离其原发地区。细菌性气溶胶可扩散至下风向1km处仍保持其生物活性;肠道病毒在下风50m处也可检出。
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种特殊的气溶胶,是由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包括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它们的副产物。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直径在0.02-0.3μm,虽然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但在没有寄主细胞的条件下仍可附着在如呼吸道分泌物等液滴上形成病毒气溶胶而通过空气传播,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流感、腮腺炎、麻疹等;细菌气溶胶通常是单独存在或由其他粒子所携带,病原性细菌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真菌气溶胶常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室内环境中的霉菌等易导致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微生物气溶胶可如细颗粒物一样,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在呼吸道甚至肺部中阻留或沉降,其生物活性又使得微生物气溶胶较普通气溶胶对人类威胁更大。
2020年2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不过,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病毒传播途径有这样的表述——“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另据国家卫健委网站2020年2月8日发布疫情问答,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冯录召建议:
大家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手绢或者用手肘遮住口鼻,尽量扭身躲开别人,这样能够防止飞沫喷溅到更远的距离;
跟其他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
在通风环境中,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冠病毒,但仍应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这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防护措施一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正确佩戴口罩防护飞沫,足以保护普通公众不被传染,大家不必恐慌。
2020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传播途径将“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改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并增加“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在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成都预防医学会会长张建新称,即便是气溶胶传播,它和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预防措施基本相同,隔离,还要戴口罩、洗手、通风,手段是一样的。所以大家还是要按照国家和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提出的措施,很好地落实下去,做到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做好所有的防护措施,也能够有效的预防。 2100433B
气溶胶化学又称大气气溶胶化学或大气颗粒物化学,是大气化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的来源、形成、分布、运输、消除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化学组成的变化,存在状态的特性、粒度谱的演变及其与大气现象的关系等。许多大气污染现象都直接或间接与气溶胶(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行为有关。在污染大气中通过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会产生气溶胶,如光化学烟雾反应产物可生成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二氧化硫爱气溶胶表面可被催化氧化(因表面含有铁或锰等过渡金属)而产生硫酸盐,或发生气相氧化生成硫酸盐气溶胶(颗粒物,二次污染物)。后者可能远距离迁移,在几百公里上空沉降(干沉降)或被雨水冲刷(湿沉降)抵达地面,从而造成土壤、水体的酸化,影响植物、水生生物的生长,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的酸雨危害,就是由硫酸盐气溶胶造成的。我国的燃料结构以煤为主,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已成为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和烟尘颗粒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传播、转化,都会造成环境与生态的危害。
据颗粒物的物理状态不同,可将气溶胶分为以下三类:
(1)固态气溶胶——烟和尘;
(2)液态气溶胶—— 雾;
(3)固液混合态气溶胶——烟雾;(烟雾微粒的粒径一般小于1μm)
气溶胶按粒径大小又可分为:
(1)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m3/min) 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 通常称为总悬浮颗粒物,它是分散在大气中各种粒子的总称。
(2)飘尘,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称为飘尘, 其粒径小于10μm的微粒,飘尘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
(3)降尘,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μm, 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的微粒。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4) 可吸入粒子 (inhalable particles,IP),可吸入粒子是指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将IP定为粒径Dp≦10μm的粒子,这里的Dp是空气动力学直径, 其定义为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率的,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直径。它反映出粒子的大小与沉降速率的关系。所以可以直接表达出粒子的性质和行为,如粒子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不同大小粒子在呼吸道中沉积的不同部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