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批准号 |
50307011 |
项目名称 |
瞬时频率理论在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703 |
项目负责人 |
魏云冰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浙江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4-01-01 至 2004-12-31 |
支持经费 |
7(万元) |
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因此电动机故障诊断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是生产设备可靠运行的坚实保证。本课题提出了基于瞬时频率理论的电动机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它以小波变换为基础,利用小波脊线提取故障信号的瞬时频率,并以此作为电动机的故障特征。这种方法获得的电机故障特征十分明显,它克服了传统信号处理技术如Fourier变换在电动机故障特征提取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本课题还对气隙转矩理论在电动机故障诊断中
是的异步电动机定义:由定子绕组形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中感应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旋转的交流电动机。一般的异步电动机都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即采用三相电源供电以形成旋转磁场。现在也有不少...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异步”的含义是,在电动工作状态时转子的转速永远低于同步转速。定子绕组接入三相交流电流产生三个磁场,在定子气隙合成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的转速称为同步转速。静止的转子绕组便相对磁场...
三项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应该是: 一、旋转磁场 (一)定子旋转磁场产生的原理 旋转磁场:指磁场的轴线位置随时间而旋转的磁场。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铁心中放置三组结构完全相同的绕组U1U2、V1V2、...
异步电动机基本原理讲解
异步电动机基本原理讲解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瞬时功率理论及其在电力调节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与电力调节器密切相关的一个理论基础——瞬时功率理论.并对不同的功率定义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传统的功率定义体系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书中有一半章节讲述了瞬时功率理论在包括并联型、串联型和混合型有源滤波器以及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统一潮流控制器和通用有源线路调节器等电力调节器中的应用。书中包含有大量的实例,便于读者理解。《瞬时功率理论及其在电力调节中的应用》适合于从事电力调节、电能质量和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以及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阅读。
“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概念最早是在1982年于日本提出的。自那以后,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对此概念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对其进行改进以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电路,将其进行扩展以适用于多相电路,当然,还包括将其应用于电力电子装置的研究。但是,就这个主题并没有看到有专门的书籍出版,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瞬时功率理论,简称为“理论”,揭示了三相电路中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物理意义,给出了三相电路中能量是如何从电源流向负载或在各相之间循环的清晰解释。
在本书写作的开始阶段,我们就决定对瞬时功率理论的基本概念尽量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述。因此,本书的结构是按如下方式安排的。第1章讲述与非线性负载相关的谐波问题。第2章讲述与电功率定义相关的背景情况,主要基于传统理论。第3章讲述瞬时功率理论。在这一章中,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该理论,特别是有源滤波器的控制器设计理论,特意给出了大量相关材料。第3章的另一部分专门讲述瞬时功率定义的其他体系。其中的一个体系被称为“改进的理论”,它将原始虚功率定义扩展到具有3个分量的虚功率矢量。另外一个体系,被称为“abe理论”,则直接采用abc相电压和相电流来定义有功电流分量和非有功电流分量。第3章还阐述了这些功率定义体系的物理意义和相互之间的差别。
原书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电功率理论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1.2 p-q理论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的应用
1.3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压
1.4 已知和未知的谐波源负载
1.5 谐波电流源和谐波电压源
1.6 谐波补偿的基本原理
1.7 潮流控制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功率的定义:背景情况
2.1 正弦条件下的功率定义
2.2 电压和电流相量与复阻抗
2.3 复功率与功率因数
2.4 非正弦条件下的功率概念——传统方法
2.4.1 Budeanu的功率定义
2.4.2 脚ze的功率定义
2.5 三相系统中的电功率
2.5.1 三相系统的分类
2.5.2 三相对称系统中的功率
2,5.3 三相不对称系统中的功率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瞬时功率理论
3.1 p-q理论的基础
3.1.1 p.q理论的历史背景
3.1.2 Clarke变换
3.1.3 基于Clarkej分量的三相瞬时有功功率
3.1.4 p.q理论定义的瞬时功率
3.2 三相三线制系统中的p-q理论
3.2.1 与传统功率理论的比较
3.2.2 将p-q理论用于并联电流补偿
3.2.3 对偶p-q理论
3.3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p-q理论
3.3.1 三相正弦电压源中的零序功率
3.3.2 存在负序分量时
3.3.3 电压和电流中包含不对称和畸变时的一般性情况
3.3.4 瞬时实功率、虚功率和零序功率的物理意义
3.3.5 在p.q理论中避免Clarke变换
3.3.6 改进的p-q理论
3.4 瞬时abc理论
3.4.1 采用最小化方法计算有功电流和非有功电流
3.4.2 广义Fryze电流最小化方
3.5 p-q理论与abc理论的比较
3.5.1 选择需要补偿的功率分量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4.1 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一般性描述
4.1.1 用于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PWM变流器
4.1.2 有源滤波器的控制器
4.2 三相三线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4.2.1 用于功率恒定补偿的有源滤波器
4.2.2 用于电流波形正弦化控制的有源滤波器
4.2.3 用于电流最小化的有源滤波器
4.2.4 用于谐波阻尼的有源滤波器
4.2.5 数字控制器
4.3 三相四线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4.3.1 用于三相四线制系统的变流器拓扑
4.3.2 动态滞环电流控制器
4.3.3 有源滤波器的直流电压调节器
4.3.4 最优功率流条件
4.3.5 瞬时功率恒定控制策略
4.3.6 电流波形正弦化控制策略
4.3.7 性能分析和参数优化
4.4 并联型选择谐波补偿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混合型与串联型有源滤波器
5.1 基本串联型有源滤波器
5.2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与并联型无源滤波器的结合
5.2.1 一个实验系统的例子
5.2.2 关于混合型滤波器的几点评述
5.3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与双串联二极管整流器的结合
5.3.1 第l代控制电路
5.3.2 第2代控制电路
5.3.3 稳定性分析和特性比较
5.3.4 开关纹波滤波器的设计
5.3.5 实验结果
5.4 纯有源滤波器与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比较
54.1 低压无变压器的混合型有源滤波器
5.4.2 低压无变压器的并联型纯有源滤波器
5.4.3 仿真结果的比较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串联与并联相结合的电力调节器
6.1 统一潮流控制器
6.1.1 FACTS和UPFC原理
6.1.2 uPFC的一种设计方法
6.1.3 采用并联多脉波变流器的uPFc方案
6.2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6.2.1 uPQc的一般性描述
6.2.2 三相四线UPQC
6.2.3 upcJC与无源滤波器结合(混合型uP(2c)
6.3 通用有源线路调节器
6.3.1 UPL.c的一般性描述
6.3.2 UPLC的控制器
6.3.3 UPLC的性能
6.3.4 一般性问题
6.4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