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篇水土保持
Ⅰ室内实验
实验1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实验2土壤水分测定
实验3土壤可蚀性测定
实验4土壤抗蚀性测定
实验5土壤抗冲性测定
实验6土壤渗透性测定
实验7不同粒径砂粒休止角观测
实验8土壤水稳性团粒组成的测定
实验9土壤抗剪强度的测定
实验10林冠枝叶持水率测定
实验11枯落物吸水实验
实验12枯枝落叶物抗冲实验
实验13枯枝落叶物阻延流速实验
实验14植物根系抗剪强度的测定
Ⅱ模拟(降雨)实验
实验15雨滴与雨滴特性观测
实验16雨滴击溅侵蚀量测定
实验17模拟降雨渗透实验
实验18模拟降雨坡面径流与侵蚀
实验19模拟降雨面蚀观测
实验20模拟降雨细沟侵蚀观测
实验21植物作用系数模拟实验
Ⅲ野外实验观测与调查
实验22林冠截留降雨观测
实验23树干茎流观测
实验24枯枝落叶物截留降雨实验
实验25植物根系拉拔强度观测
实验26坡面地表糙度观测
实验27地表水流挟沙量观测
实验28径流场径流泥沙观测
实验29集水区径流泥沙观测
实验30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
实验31面蚀观测与调查
实验32坡面细沟侵蚀调查
实验33山洪调查
实验34黄土区泥流调查
实验35泥石流观测与调查
实验36重力侵蚀调查
实验37冻融侵蚀调查
实验38冰川侵蚀调查
实验39淋溶侵蚀调查
实验40岩溶侵蚀调查
实验41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调查
实验42植被调查
实验4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实验4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
第2篇荒漠化防治
Ⅳ室内实验
实验45沙物质粒度测定与分析
实验46沙物质矿物成分分析
实验47盐碱土盐分测定
实验48植物抗旱性实验
实验49植物耐盐性实验
实验50沙生旱生植物识别、形态特征观察
实验51盐生植物识别、形态特征观察
实验52风成地貌遥感影像识别
实验53沙丘遥感影像识别
Ⅴ模拟(风洞)实验
实验54砂粒起动风速测定
实验55风沙流结构测定
实验56输沙率测定
实验57风速廓线测定
实验58沙障透风系数与防风效果测定
实验59沙障防护距离和有效防护距离测定
实验60沙障对气流影响的测定
实验61网格沙障内风速分布场观测与绘制
实验62风沙运动蚀积规律模拟
Ⅵ野外实验观测与调查
实验63砂粒起动风速观测
实验64风蚀地表粗糙度的观测
实验65输沙率与风沙流结构特征观测
实验66沙区土壤类型识别与土壤剖面观察
实验67盐渍化土壤类型识别与土壤剖面观察
实验68秸秆沙障设置与固阻沙效应的观测
实验69灌丛堆效应观测
实验70林带疏透度观测
实验71林带透风系数观测
实验72林带防护距离和有效防护距离观测
实验73林带对气流流线影响实验
实验74林网内风速分布场观测与绘制
实验75林带胁地效应观测
实验76防护林小气候观测
实验77荒漠化区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观测
实验78荒漠化成因调查与判别
实验79天然植被恢复效果调查
实验80沙地人工植被综合效益评价
附录1各种标准物质与标准数据
附录2沙区土壤类型识别与土壤剖面观察
附录3次生盐渍化土壤类型识别与土壤剖面观察2100433B
《高等学校海洋污染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教程》分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两部分。水土保持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性质与侵蚀实验、降雨因子与侵蚀实验、林地枯落物水文实验、植物根系抗剪强度的测定等室内实验,模拟(降雨)实验,各类侵蚀调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等野外实验与实习。荒漠化防治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沙物质粒度测定与分析、沙物质矿物成分分析、盐碱土盐分测定等室内实验,模拟(风动)实验,荒漠化土壤类型识别与土壤剖面观察、林带结构参数测定、荒漠化成因调查与判别、天然植被恢复效果调查、沙地人工植被综合效益评价等野外实验与实习。
我就是这个专业的。今年大二,就我目前知道的信息来说,舆论环境对它没有什么好评。但是其实学什么是要靠兴趣的,我们有个同学明明分数很高,可以选别的学校别的专业,但是还是不服从调剂的选择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
(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不属于工程或工程经济类。(2)条件规定可以报考二级建造师,不能报考一级建造师。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探讨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分析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成因,探讨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我国14所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课程学时和课程顺序的安排等现状的分析发现,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分类不统一、主干课程的数量和学时院校间差异悬殊和课程安排欠合理等问题。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遵循相似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科学处理好\"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性等原则,提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方案。
本教程包括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6门主要课程实习实验内容和专业综合教学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过程和相关要求。 本教程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适用于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还可作为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科学研究和教学人员的参考用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涉及面广,可以安排的实验教学内容众多。本书循着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这条主线,对本科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可操作性强的实验进行分类,分为气象因子类实验、植被因子类实验、土壤因子类实验、水文因子类实验、综合因子类实验。实验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基本涵盖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常见的实验项目。本书的特点是打破课程界限,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对实验进行分类,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因子的认识,可为学生在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时按照因子模块选择专业研究方向提供较好的指导。
农业、水利类企业:水保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规划设计、工程监测; 政府、事业类单位:国土环境整治、生态建设; 科研类单位:水土保持研究、固沙措施研究。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土壤学、生态学、林学。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