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全国党政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培训案例教程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案例教程》以“领导能力与素质提升”为主题,开展案例教学,设计和编写案例教程是首要的基础工作,案例教程编写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组织实施的成效。这套教材的编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让教师好教,学员好学”的宗旨,融合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的设计理念,以问题为引导,所选案例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典型性、针对性,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在推进校院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导论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二、从执政理念的转变看对生态文明认识的深化
三、生态文明的国际语言是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基本特征
案例1:伦敦烟雾事件及其治理
案例2:战略环评的缺失: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
案例3:鲁尔工业区的变迁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理论与现实的挑战
一、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二、理论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实践中妥善解决三对矛盾
案例1:点石成金的“金昌模式”
案例2:北京市率先破解节能灯推广难题
案例3:低碳经济的丹麦模式
第三章 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
二、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三、发展生态经济的着力点
案例1:德国循环经济的实践
案例2:昆明的阳宗海湖污染事件
案例3:深圳、杭州等地探索碳排放权交易
案例4:南安华源电镀集控区建设
第四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特点
二、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挑战
四、实施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依托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案例1:我国优化开发区域的城市化地区空间开发模式
案例2:我国重点开发区域的城市化地区空间开发模式
案例3:底特律破产与中国城镇化
案例4: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的空间开发模式
案例5: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模式
案例6:禁止开发区域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模式
第五章 建设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由来
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
第六章 生态文化体系构建
第七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
结合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的
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绿色技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一个人均占有资源在世界各国的低,同时,我们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负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烟稀少,环境恶劣,难以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人口集中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
(四)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复习 一、常备考点 1、基本国策及战略: 2、资源 资源国情及现状: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唯一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保障;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环境 现状: 环境保护的法律: 4、可持续发展战略 含义: 要求: 必要性: 5、生态文明建设(河南中考 P2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的新理念 (写三个 ): 二、热点点击: 1、2017 年 9 月 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全民义务植树) ,第 13次缔约方大会” 在鄂 尔多斯开幕!大会主题“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 2、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3、世纪环境日、节能宣传日周、低碳日、无车日、限塑令(实施已达 10 年,网络订餐一年需 要约 146 亿个餐盒 )、快递过渡包装等环境污染问题 4、当前我国土地资源、 水资源、 湿地植被等大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管理观察 ?2008年 7月 一、生态文明的涵义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 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 社 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类 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 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 人类文 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 阶段。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 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所取得的物质、 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 和。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 然和谐的全部内容,它体现了人们尊重 自然、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 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以下几 方面的内容: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 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 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 2.人类价值观必然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摘要)
“这是首次提出来的,是一个根本性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仅仅是号召和观念转变还不够,需要我们的制度进行改革、改变,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城市的发展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论
一、生态文明的一般内涵
二、生态文明的纵向考察
三、生态文明的横向定位
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及其困境与方向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二、城市发展中的困境
三、解决城市发展困境的主要方向
四、上海世界博览会对城市发展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第三节 生态文明城市概论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的关系
二、生态文明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三、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容和原则
五、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般类型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时代的呼唤和转折点上的历史性抉择
第一节 绿色现代化与绿色经济
一、绿色转型的历史使命
二、绿色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发展
二、低碳产业革命与低碳产业发展
第三节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对绿色技术壁垒
一、绿色技术的内涵、发展与基本特征
二、绿色壁垒
三、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引领未来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生态产业
一、生态产业基本概念
二、生态工业
三、生态农业
四、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服务业
第三章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时代动因
第一节 思想认识层面的动因:深化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一、当代世界一般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与确立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寻省会城市发展新模式
四、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深化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经济发展层面的动因: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济南市资源状况分析
二、济南市经济发展历史及其模式
三、当前济南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生态环境层面的动因:保护山泉湖河城的迫切需要
一、城市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多重价值
二、济南市山泉湖河城融合一体的地理人文环境
三、济南市地理人文环境亟待加强保护
第四节 地缘区位层面的动因:加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战略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二、环渤海经济区范围内济南的城市竞争压力
三、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济南的城市竞争压力
第五节 社会建设层面的动因:积极建设全面和谐社会的客观选择
一、和谐社会的一般理论
二、济南市和谐社会建设基本情况
第四章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优势基础
第一节 泉甲天下的自然环境基础
一、济南泉水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济南泉水的历史文化特征
第二节 和谐创新的传统文化底蕴
一、济南的文化传统脉络
二、和谐创新兼备的舜文化传统
三、注重创新发展的齐文化传统
四、讲求和谐中庸的鲁文化传统
五、创新和谐并举的商埠文化传统
六、诚信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
第三节 丰富厚实的城市建设实践经验
一、济南市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经验
二、济南市生态经济建设实践经验
三、济南市生态社会建设实践经验
第四节 潜力丰富的区位比较优势
一、济南都市圈范围内济南的区位比较优势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济南的区位比较优势
三、全国范围内济南的区位比较优势
第五节 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力量
一、日趋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其政策保障
二、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五章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展望
第一节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
二、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三、 管理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四、 生态文明理念有待强化
第二节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定位
一、普遍性定位
二、特殊性定位
第三节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导向
一、发展宗旨的人本导向
二、发展模式的适宜导向
三、发展主体的多元导向
四、发展效果的全面导向
第四节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途径
一、世界视野与本土特色相结合
二、生态优先与系统协调相结合
三、技术创新与综合保障相结合
四、历史考量与未来设计相结合
五、远景规划与阶段推进相结合
第六章 济南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重点
第一节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一、建设生态工业
二、建设生态农业
三、建设生态服务业
第二节 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一、推广生态建筑
二、防灾减灾建设
三、生态社区建设
四、循环型社会体系建设
第三节 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一、受保护区域的生态建设
二、脆弱与退化区域的恢复与重建
三、生产、生活服务区的控制与管理
第四节 泉城特色保护体系建设
一、泉水喷涌和保泉措施
二、泉水开发利用
三、泉文化保护
第五节 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一、水污染防治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三、声环境、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环境污染的治理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环境卫生建设
五、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第六节 生态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一、资源安全保护
二、城乡绿化与生态安全保护
第七节 生态社会体系建设
一、培育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二、形成生态社会良性关系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八节 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健全政策法规
二、加强组织管理
三、强化资金投入
四、完善保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