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
专家评论
读者评论
我要留言
本书系统分析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完整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指标体系以及生态文明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并以郑州市惠济区为例,从有利于实施的角度,规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体系:一是生态环境体系,主要解决已遭到破坏的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及适应经济社会更高层次发展的自然生态景观格局与配置问题;二是生态产业体系,主要寻求一种符合生态伦理、善待生态环境,又能可持续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三是生态文化体系,主要是挖掘、整理、展示和建立一套渗透全社会道德、消费、社会行为各层面,可教育、熏陶、约束人类社会的生态教育机制、生态行为规范和生态消费模式。
本书可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研究等相关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2100433B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
结合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的
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绿色技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一个人均占有资源在世界各国的低,同时,我们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负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烟稀少,环境恶劣,难以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人口集中资源...
西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西吉县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试点规划 (2011年—2015年) 西吉县林业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 2 前 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 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 金,采取了很多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但逐步恶化的总体趋势 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持 续发展。因此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 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此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 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 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 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
《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20100612
——苏州生态市深化建设之一 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大纲) (2009年—2020年)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五月 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II 前 言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球资源的 开发力度远远超出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范围, 全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国际 冲突发生的必然性, 为占有更多环境资源, 各国在方方面面进行着激烈博弈, 环 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创新人类社会文化价值观, 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消费方式, 调整和协调社会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改革 宏观政治决策的机制, 革新传统技术体系, 将这一系列的变革融合到一个统一的 发展观框架中, 就必须进行一场综合的环境革命。 这场综合环境革命的结果, 就 是建设生态文明。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 矿产等资
简介 : 如东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评审会日前在南京举行。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挺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环保厅生态处处长英剑波,市环保局局长助理孙国林,县政府副县长蒋树建,以及县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农委、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评审。
如东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评审会日前在南京举行。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挺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环保厅生态处处长英剑波,市环保局局长助理孙国林,县政府副县长蒋树建,以及县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农委、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评审。
由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卞新民担任组长的专家评审组认真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江苏省环科院所作的规划编制情况汇报,通过质询讨论,认为《规划》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分析了如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如东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提出了优化生态空间、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改善环境质量、打造生态人居、弘扬生态文化、创新生态制度等重点任务,对如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规划》研究基础扎实、技术路线合理、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可行,可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如东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专家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建议按照评审会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批准实施。
赵挺副厅长在评审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如东县刚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要以《规划》实施为契机,确定在苏中、苏北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目标,符合“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部署、地方实际”三个要求,突出“生态空间保护、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环境质量、创新生态制度、塑造特色亮点”五个重点,念好“真知灼见、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四字真经,推动美丽如东再上新台阶。
英剑波处长对我县《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表示祝贺,并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今后如东要抓住“优化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转型、提高治污水平、建设保障体系”四个重点,攻克“经济绿色转型、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难点,弥补农村环保弱点,消灭环境风险火点,形成陆海统筹、滩涂保护、城乡一体、资源利用、全面参与等特点。
蒋树建副县长表示,规划水平高,实施压力也很大。他要求参会部门根据专家意见认真完善《规划》,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认真落实《规划》,以《规划》为指导,狠抓落实,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最终让人民群众受益。
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
前 言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新型超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格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符合广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迫切需求。为贯彻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编制《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主要确定“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各方面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发展态势
广州自然生态禀赋优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但仍面临着承载能力有限、治理任务艰巨、生态文化滞后等客观现实。
第一节 生态文明基础条件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7434.40平方公里。2015年底,全市户籍人口854.5万人,常住人口1350万人(户籍加半年以上来穗人员),登记在册来穗人员794万人。
——自然地理。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年日照时数1629.5小时,平均风速1.6米/秒,平均相对湿度77%。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土地资源。广州地形多样,结构为“五山两田两城一分水”。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林地面积最大,占市域总面积的39.45%,其余依次是耕地占22.24%,水域占11.8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0.74%,园地占8.45%,交通用地占5.10%,未利用土地占2.12%,草地最少,仅占0.03%。
——水资源。广州地处南方丰水区,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过境客水资源量达1860.24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397.96亿立方米;本地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28.38亿立方米。城市供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主要分布在西江、北江、东江和流溪河四个片区,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水质总体保持稳定,2015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57.2%,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2.1%,珠江广州河段平均水质保持Ⅳ类。定期发布水质监测信息的53段重点整治河涌中,5段河涌达到或优于V类水体,48段河涌属劣V类水体,未达V类水质河涌的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呈耗氧性有机污染特征。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47家水厂,总供水能力750万立方米/日;建有污水处理厂48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71.18万吨,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3.22%。
——大气环境。2015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2天,优良比例85.5%,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未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比下降23.5%;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8倍,同比下降2.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比下降11.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11倍,同比下降20.4%。全市降水pH平均值为5.24,同比上升0.03pH单位,酸雨频率为38.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森林资源。广州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天然林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全市现设自然保护区6个,城市公园246个,森林公园73个,林业用地面积29.2万公顷,生态公益林1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593万立方米。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2.03%,建成区绿地率36%,绿化覆盖率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平方米。
——湿地资源。全市湿地总面积762.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0.26%。已建成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天河大观湿地公园、番禺草河湿地公园、花都湿地公园等12个湿地公园,其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达到869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
——能源资源。广州一次能源全部依靠外地调入或进口,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较高。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5496.46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1245.17万吨标准煤,油品(汽、煤、柴、燃料油)消费1719.44万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量为324.04万吨标准煤;全年发电量396.91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765.85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386.04亿千瓦时。单位GDP能耗0.35吨/万元,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废弃物处理。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总量455.84万吨,日均1.25万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434.63万吨,日均1.1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5.2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42.38万吨,日均1.4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0.01%,处置利用率为99.5%。
第二节 建设生态文明优势
一、生态条件优越
广州地处南岭山地向珠江口的过渡地带,东有增城、博罗交界的罗浮山余脉,西接花都、清远、三水交界的青云山余脉,珠江前、后航道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生态资源特征以山体、水系为骨干,形成北部山林—中部城镇—南部水网、农田和海洋的生态基底,兼备“山、水、城、田、海”各类景观。“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的形象写照。
二、发展实力雄厚
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国家中心城市。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已达到高收入国家(地区)标准。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51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9.0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6.77%。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3.8%。广州是华南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富集区,集中了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和70%的高等院校。
三、工作基础扎实
“十二五”以来,广州积极实施“节能、蓝天、绿地、碧水、清洁、低碳”行动计划,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长,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快发展低碳交通,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国家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新常态要求树立“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经济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资源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我市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转方式调结构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更加关注质量与效益并重,产业转型升级将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发展空间。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致力于将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中心,这一重大举措强化了我市与各城市间的区域合作,有利于推进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布局,有利于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和协调发展。
(四)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随着我市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公众对优美的环境、清洁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以及优质农产品等生态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生态产品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迫切的民生需求。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渴望和需求将有利于动员、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对缓慢。尽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高收入国家(地区)标准,但经济增长仍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传统发展模式和思路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加剧。“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土地、能源等资源消耗将持续加大,水质性缺水问题逐步显现,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大,能源消耗稳步增长,污染物可排放总量将进一步压缩。且随着城市居住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领域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将刚性增长,生产领域可利用资源和可排放空间约束将进一步加剧。
(三)生态文化培育任重道远。全社会生态意识依然较为薄弱,认识和行动缺乏一致性,节水、节能、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还没有真正成为自觉行为,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不强,超标排放、非法排污和恶意偷排等现象依然存在,整个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国土空间管制、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修复、生态补偿、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法规、规章不够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监管力度不强,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尚未形成,环保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待建立,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的激励机制亟待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亦亟需健全完善。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生态发展模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切实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机遇,更加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形成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突出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三、改革创新,制度保障
坚持将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全面推进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改革,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创新的引领作用,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驱动力。
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职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倡导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引导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同保护人类美好家园。
第三节 规划目标
至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红线和空间管控体系确立,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优质宜居、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增强城市亲和力、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全市人民的美好家园。
——生态安全格局更加稳固。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划定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控制线,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功能明晰稳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农村发展格局,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集约。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至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或接近峰值,单位GDP能耗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任务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30%以上,单位GDP用水量控制在19.17立方米/万元以下。
——环境质量更加优质健康。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6%,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饮用水源水质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维持100%,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省下达我市的目标要求,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消除劣Ⅴ类,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继续改善声环境质量,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5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不超过70分贝。
——生态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便捷。城市建设、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基本破解“垃圾围城”、“城市拥堵”等城市生态难题。至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7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7%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率保持在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生态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生态恢复、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生态红线管控、生态补偿、生态文明评估考核、生态产权市场化等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章 统筹生态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强化生态容量约束,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构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安全格局、新型城镇化格局和农村发展格局。
第一节 科学布局城市生态空间
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以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地质公园的一级保护区等法定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重要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总面积1059.6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地域面积的14.25%。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红线内禁止城镇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生产经营活动,市政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需符合相应法律法规要求。其中,法定生态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所属法定保护区域保护要求不一致的建设项目和生产活动,已经建成的无关建设项目应拆除或者关闭退出。生态系统重要区禁止新建、扩建工业项目,禁止新建露天采矿等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禁止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逐步清理区域内现有污染源,引导人口逐步转移,现有工业企业、矿山开发、畜禽养殖场等要逐步退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功能受损区域实施生态恢复。
二、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
开展市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妥善处理生态用地与发展用地关系,将山、水、田、林、湖、海和绿地、生态廊道等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要素划入生态控制线范围,划定全市生态控制线范围4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为55%,其中一级管制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4%,二级管制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1%。
实施生态控制线精细化管理。开展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生态环境、土地建筑、社会经济等信息调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分级管控和分类管理线内活动,一级管制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从事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以及其他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并逐步清理区域内的现有污染源;二级管制区以生态保护为主,严格控制有损生态系统的开发建设活动。除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必要的农村生活及配套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 2100433B
并以郑州市惠济区为例,从有利于实施的角度,规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体系:一是生态环境体系,主要解决已遭到破坏的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及适应经济社会更高层次发展的自然生态景观格局与配置问题;二是生态产业体系,主要寻求一种符合生态伦理、善待生态环境,又能可持续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三是生态文化体系,主要是挖掘、整理、展示和建立一套渗透全社会道德、消费、社会行为各层面,可教育、熏陶、约束人类社会的生态教育机制、生态行为规范和生态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