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立足现实问题,着眼改革需要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为落实中央改革决定,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着力解决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党组研究决定设立软科学研究课题开展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由汪民、胡存智、钟自然三位部领导牵头负责,有效地保障了改革任务的落实。历时4年,广泛征求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委和国土资源部各司局的意见,共60余条、14000余字;咨询了方克定等多位资深专家100多人次,为扎实开展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强化创新,亮点突出
项目立足国内,注重生态文明体制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的创新性、应用性,是本项目的特色和突出亮点。
1.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设计了由“两大基础、三大环节、四大保障”组成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体系,使改革路线更加清晰。
2.对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的监管体制进行了多方案比较研究,使改革部署更加周详缜密。探索性地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分级行使所有权资源清单,使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更加清晰。
3.基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丰富了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的时空观;设计了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核心指标为制度改革的控制变量,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了我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实现时间表;研制了“地耗”指标,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提出并设计了土地管理的“三条红线”制度,完善了土地节约利用制度和保护制度。
(三)注重成果转化,服务改革实践
截止到2016年底,形成了“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综合研究”等 3部综合性研究报告、10余部专题报告、20份调研报告,发表论文50余篇(核心期刊15篇)。这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决策研究,对管理部门富有决策参考价值。
研究成果在中央、部委和地方三个层面的改革中得到应用,社会效益显著。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等研究成果,作为《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4份中央改革文件编写的重要依据,支撑了福建等3个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制定,支撑了三江源等9个国家公园试点区的评估,为山东等8省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咨询服务。“地耗”指标被纳入到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路径应用到国土资源部向中央报送的《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研究报告》。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服务了发展改革委等其他部委的改革决策,成果还广泛应用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研究与教学,促进了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探索。 2100433B
获奖序号 |
20170063 |
项目名称 |
生态文明体制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
主要完成单位 |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马永欢、吴初国、陈从喜、 黄宝荣、 苏利阳、曹清华、 张丽君、石吉金、刘志强、谭文兵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17-2-50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等级 |
二等 |
一、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体制建立  ...
谁有组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的范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根据《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要求而制定。 第二条 公司的组织、职责、编制,除《公司章程》及其它另有规定外,依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组 织 第三条 公司在董事会下...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的载体,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城市建设就是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基础上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环境。利用好城市土地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地...
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部署。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改进我市预算管理制度的专题调研,从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安排财政支出、完善预算体系和市与区县的财政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意见。
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部门预算就是财政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将每个部门的所有收入、支出通过预算详细地反映出来,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查批准后严格执行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部门预算改革使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有利于规范政府理财行为,转变财政职能,提高政府总体管理水平,实现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本书从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必要性,阐述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与法律构成,剖析了当前中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实践中的立法现状与现实困境,并以实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有效运行为研究旨趣,提出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完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具体思路。
绪论
第一章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保护
第一节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及其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影响
四、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
第二节中国生态文明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
一、新中国生态文明的实践探索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一、自然资源的内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三、自然资源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四节生态危机与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
一、新世纪以来我国经历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
二、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带来的启示
三、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
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自然资源制度完善
本章小结
第二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国家所有权的理论基础
一、所有权及其分类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权理论及其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所有权的论述及其
启示
第二节民法语境下的国家所有权
一、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内涵
二、关于国家所有权的论争
三、民法语境下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内容
四、国家所有权的民法保护
第三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内涵与性质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内涵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辨析
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物权属性
第四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特征与法律
效力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特征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效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构成
第一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
一、""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蕴含
二、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的意义
三、代表国家统一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政府
四、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统一行使
第二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利客体
一、自然资源的""物""之特征
二、自然资源的""物""之属性
三、自然资源的""物""之范围
四、新型自然资源的法律探讨
第三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利内容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积极权能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消极权能
三、自然资源管理权的法律性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实践
第一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优越性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普遍性
三、选择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必然性
四、选择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中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三种类型自然资源的立法现状
三、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立法完善
第三节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的""虚位""
二、国家的自然资源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自然资源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
四、自然资源权益流转机制不通畅
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运行
机制
第一节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运行的
指导思想
一、维护生态安全,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维护环境正义,促进自然资源的公平利用
三、规范国家自然资源权利的行使,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
利用
四、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各自作用
五、完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让更多的主体共享自然
资源成果
第二节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家自然资源权益保障
制度之完善
一、合理区分自然资源类型,落实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
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律制度
三、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
制度
四、健全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国家自然资源权益的司法
救济途径
第三节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之
完善
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纠纷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制度
三、完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流转制度
四、完善同一自然资源上存在数个用益物权的权利运行
机制
第四节生态文明背景下侵犯自然资源权益的法律责任
制度之完善
一、侵犯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典型事件分析
二、环境侵权纠纷的典型案例分析
三、完善侵犯自然资源权益法律责任制度的具体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自然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
附录二作者近年来主要的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2100433B
施志源 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博士后。现担任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教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人员。
主要从事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自贸试验区法律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曾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厅(校)级项目5项,并参与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月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论文被光明理论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理论网等多个权威学术网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