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 作者:袁东良 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要介绍了水文渡河设施的类型、设计计算方法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基本要求。共要十四章,主要内容有:渡河设施的分灯和设计标准、建设的前期工作及渡河设施悬索、支架、基础、锚碇、循环驱动、缆道 防雷设计及渡河设施的养护与维修等。
本书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供参与水文测报设施设备建设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基本信息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渡河设施的分类及设计标准

第一节 渡河设施的分类

第二节 渡河设施选型

第三节 安全系数与容许应力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一节 水文测验河段的选择

第二节 勘测工作

第三节 初步设计

第三章 承载索的设计

第一节 设计原则和常用符号

第二节 荷载组合

第三节 荷载计算

第四节 承载索拉力计算

第五节 承载索垂度计算

第六节 承载索计算步骤

第七节 承载索温度影响验算

第八节 承载索裹冰影响验算

第九节 承载索防振设计

第十节 副索设计

第四章 牵引索的设计

第一节 设计原则和常用符号

第二节 闭口式游轮缆道牵引索设计

第三节 开口式游轮缆道牵引索设计

第四节 转向滑轮阻力计算

第五节 运载行车阻力计算

第六节 驱动轮附着力验算

第七节 循环索托架设计

第五章 水文绞车设计

第六章 低压输电系统与吊箱电动升降设计

第七章 自立式过河索支架设计

第八章 单层拉线钢管支柱设计

第九章 支架基础设计

第十章 锚碇设计

第十一章 渡河设备的防雷

第十二章 过河设备配件设计

第十三章 吊船轨道设计

第十四章 渡河设施的养护与维修2100433B

查看详情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机房保UPS维修机房空调维修

  • 定制
  • 山东科普
  • 13%
  • 山东科普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UPS电源保UPS维修

  • 定制
  • 山东科普
  • 13%
  • 山东科普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空气病房维修开关

  • WX-3
  • 13%
  • 成都润宇通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室外健身设施

  • 114主管
  • 达创
  • 13%
  •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儿童娱乐设施

  • 儿童游乐设施:114主管
  • 达创
  • 13%
  •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文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 水文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 15套
  • 1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09
查看价格

水文遥测软件

  • 15点网络版,当地现有软件一致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8-25
查看价格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 包括水文监控中心站及库流量站
  • 1套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1-18
查看价格

河道水文监测

  • 具体参数详图纸
  • 1台
  • 2
  • 精讯畅通、上海瑾熙、蓝居、霍尼韦尔、西门子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3
查看价格

水文桥测车

  • 车型: 皮卡或载重0.5吨以上的工具车;绞车动力:发动机驱动液压系统;吊臂:伸出最大长度2.5 米
  • 1台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02
查看价格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水文渡河设施的类型、设计计算方法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基本要求。共要十四章,主要内容有:渡河设施的分灯和设计标准、建设的前期工作及渡河设施悬索、支架、基础、锚碇、循环驱动、缆道 防雷设计及渡河设施的养护与维修等。

本书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供参与水文测报设施设备建设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水文渡河设施设计与维修文献

设施设计 设施设计

设施设计

格式:pdf

大小:58KB

页数: 8页

交通工程设施 是根据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使道路通行能力最大、 经济效益最高、 交通 事故最少、 公害程度低而设置的系统、设施和给人或车配备的装备。即为使车辆高速、 高效 安全舒适的行驶而设置的各类设施。 交通工程设施作用 :1、提高行车安全性 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与利用率 3、保证车辆连续运 行 4、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交设研究范围和内容 :1、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 2、交通安全 设施 3、监控系统 4、收费系统 5、通信系统 6、道路休息设施 7、道路照明 8、交通环境保 护(交通噪声废气) 交设总体规划 从路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出发 道路交通系统基本要素 :人(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车、路、环境及管理 动视力 :是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随速度的增大二迅速降低 架势疲劳 由于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 心里上的疲劳及客观测定驾驶技能低落的总称 驾驶员的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内容简介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根据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两门课程融合,包括了绪论,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年径流与洪、枯径流分析计算,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地下水的系统与结构及地下水运动共8章内容,讲授与城市取水和排水有关的水文学和水文地质知识,使学生了解水文现象和地下水的基本特点,掌握水文学与水文地质的基本原理。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适合土木、水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

查看详情

水文与水文地质学目录

绪论1

01水文学的研究内容1

011水文学1

012水文学的研究内容1

013水文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

02水文学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的关系2

03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3

031水文地质学3

032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3

033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发展

方向3

04水文地质学与给水排水工程

专业的关系4

05水文及水文地质学的学习

方法与要求4

051按主线有重点地点面

结合学习4

052知识、能力和素质的

有机统一4

第1章水文现象5

11水文现象与水文循环5

111水文现象5

112水文循环6

113水量平衡7

12水文现象的特性10

121水循环的永无止境及

因果关系10

122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

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10

123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

具有相似性又具有特殊性10

13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11

131成因分析法11

132数理统计法11

133地理综合法11

第2章水文学基本知识13

21河流与流域13

211河流基本特征13

212流域基本特征19

22河川径流21

221河川径流及其表示方式21

222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因素23

223地下径流26

224固体径流26

23流域水量平衡27

24水文测验与信息采集27

241水文测站28

242水位观测28

243流量测验29

244水文信息采集32

25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33

251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

分析33

252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

延长36

253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

应用36

第3章水文统计基本方法38

31水文统计的基本概念38

311水文统计38

312水文现象与统计学概念的

对应关系38

313水文特征值的概率分布39

314累积频率与重现期40

32经验频率曲线41

321经验频率公式41

322经验频率曲线的绘制和

应用42

323经验频率曲线的延长42

33统计参数与抽样误差42

331统计参数42

332抽样误差44

34理论频率曲线45

341理论频率曲线的数学方

程式45

342理论频率曲线的绘制47

343统计参数对理论频率

曲线的影响48

35水文频率计算方法49

351统计参数的初估方法49

352适线法50

36相关分析53

361相关分析的概念53

362简单直线相关53

363曲线相关54

364复相关54

第4章河川径流情势特征值

分析56

41概述57

42设计年径流量的分析与计算58

421设计年径流量58

422设计年径流量的分析计算62 2100433B

查看详情

水文化国学与水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孕育着思想内容丰富的水文化。国学精粹中,各家都在自身所主崇的思想基调上形成了内容各异的水文化。在水景观的营造中,适当融入国学精粹中不同思想学派的水文化,能为景观注入鲜活的气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营造水景观时,充分了解这些不同思想学派所感悟出的水文化。当然,这些国学中的水文化必须与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才有生命力。

水文化易学

易学中有关水文化的论述,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阴阳五行说了。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初步思想因素,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其中的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三命通会》中也对五行之水有相关论述,指出“水之性润下,顺则有容”、“水不绝源,仗金生而流远”等特点。

此外,易学中与水有关的记述还涉及到河图洛书的典故。《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后人也多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易学中认为,河图最初出于龙马背上,而洛书处于神龟壳上;龙马出于孟河,而神龟则出于洛河。可见,河图洛书的诞生都是与水紧密关联的。

虽然易学中有关水的记录和论述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两点,但可以总结出的是:易学只是对水这一物质形态本身有所探究,而对水文化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没有将水性上升到一种学派思想的高度。

水文化儒家思想

儒家认为,水代表了德,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君子应该像水那样不断流动和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

水为孔孟思想中重要的意象及哲学思想表达的隐喻。就意象与哲学思想的关系而言,水思想并非独立于孔孟哲思之外,而是与孔孟思想紧密联结。孔孟思想以尚水之动为主轴,流贯其中,呈现出日进不懈、自强不息的直线流动模式。 《论语》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作中较多地提到了尚动之水与行仁、为政和心性等的关系。《论语·雍也》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述了水与行仁的关系。《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论述了水与为政的关系。《孟子》借水喻人性的精辟论述更是对后人影响尤深:“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

由以上内容可知,孔孟之水思维除前人所论之政治、心性及治水等范畴之外,更与孔孟理想境界有关。孔孟水思维具有从宗教仪式转化为理性道德的发展脉络。就时间之今天、昨天与明天三种面向来说,孔孟所关心的是对“今天”的执著与体悟。尚动之水与孔孟思想关系论述中,可以发现日进不止之水与孔孟自强不息、及时奋斗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联。

水文化道家思想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无为”并非真的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质还是一种有为,这一点,与水之“以柔克刚”、“柔中见刚”的社会性情极为相似。道家以水象征道在流变,比喻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天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可见,道家思想与水,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以柔克刚”、“柔而隐则于内”本质的共同展现。

道家《老子》、《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等作品中都有关于水性的深刻阐述。《老子》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都与水有关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在《老子》书中,“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学升华,二者如影之与形,关系十分密切。《太一生水》承袭了老子的尚水思想。“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这体现了在宇宙演化中,太一生成天地之先,水起了关键的作用,“太一生水”说是对老子“尚水”思想的承袭与发挥。《管子·水地》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学说。它发挥了老子尚水的思想,强调了水的作用。

道家有关水的论述体现了“道”柔而不争的无为之道的德性,它与茶性、人性可以说是一体的。可见水的性质水动不息,静则保在其中。所以水被老子喻为上善。它随着自然的运行与变化而存在。它在方为方,在圆为圆,顺自然而成行。世上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它总是向低处流。它的特性构成了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

水文化其他学派

水文化不仅仅存在于以上三大思想派别中,它在兵家、墨家等诸多思想派别中广泛存在。

兵家的孙子汲取他人对“水”的思辨认识,借助了古代中国盛行的象形思维方式,从水的自然特性体悟到了兵家以弱胜强的战略发展观和以柔克刚的战术策略观。《孙子兵法》一书就有15处提到水,一是使用“水”字的本义,主要见于《行军篇》和《火攻篇》;二是采用明喻类比的方式,辩证地以水喻兵,借水的形象阐述自己对战争规律的认识,主要见于《形》、《势篇》和《虚实篇》。如《孙子兵法·虚实篇》就认为“兵”、“水”同形:“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困地而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墨家则出现了专门针对水攻的专著,如《墨子·备水》。墨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极力反对侵略战争,力主并实践防御,即用防御战争来反对战争,实现“武装和平”。《备水》篇中就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对付水攻的措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