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般认为,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但是,《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的作者张剀认为,这一静态的定义并不能很好地揭示税务风险的本质。他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遵从税法时的实际表现与应该达到的实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
1.主观性
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同一涉税业务存在不同理解,这直接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同时,纳税业务在相关业务中表现出主观态度,不同税务机构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大多不同,这都是税款征纳双方较难做到“沟通中的认同”。企业税务风险因此而出现,并且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大有小。
2.必然性
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任何企业均以税后净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这一客观状况却与税收本身具备的强制性存在矛盾,在此中间,企业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导致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国家税收执法环境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管理者、财务工作者对相应政策法规理解程度的有限性,更使企业管理者难以完全规避税务风险,并使得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持续影响。
3.预先性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核算时,税务风险已然存在于企业实际缴纳各项税费之前的相关行为中。换言之,企业主观上实施的涉税相关业务计算与核算的调整等行为,导致其与税收政策、法规等出现矛盾甚至相互背离,也就是说,企业税务风险先于税务责任履行行为而存在。了解企业风险的预先性特征,有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观,以此及时掌握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切实降低税务风险。
(一)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诱发税务风险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有,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税收法规或地方法规的适用性与完整性,行业惯例,上级或股东的越权及违规行为等。具体来讲,经济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执法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社会意识、税务执法等都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税收政策、法规等将会不断调整和更新,在对财务、税收知识进行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难免因为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同税务执法机构和人员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的判断和裁定往往存在不同看法,尤其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税务机关在涉税实务中具有的自由裁量权,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可能性。
(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营者税务规划及其对税务风险的态度,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执行,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监督机制有效性等。当前,企业管理者涉税意识有待加强、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偏低、内部审计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近年来税务代理服务的出现,都是企业在微观上所面临税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对经营状况了解有限以及对税务筹划理解扭曲,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现偏差;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科学、合法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过多,企业便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企业内审是否健全,关系到税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内部审计工作失效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同时极易造成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缺陷;税务代理机构鱼龙混杂,业务人员能力有限、素质偏低的现状,使得多数代理机构服务只局限于代理纳税申报、发票领购、小型业户的建账和记账等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对企业税收筹划和咨询等较为复杂的代理业务则较难开展。
加强对子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提高管理决策层的税务风险意识,是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
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的制度规范,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有关部门应尽快将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
供货方承担。
(一)健全制度基础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目前,我国多数税务代理机构与税务机关有着较大联系,为促进税务代理事业更好发展,税务代理机构应依照行业性的统一管理,在代理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规范,并逐渐成长为独立执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介组织。
(二)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1.明确纳税人权利
在实际的税务管理过程中,税收往往只注重纳税人需履行的依法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则较为忽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不断提高对纳税权利的关注度,为实现任何经济个体能从缴税安排中获益,政府应对纳税人的权利加以明确。
2.正确评价税务风险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及影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
3.适时监控税务风险
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序号 |
书名 |
出版社 |
作者 |
定价 |
出版时间 |
税收风险评估 |
纳税评估实务与模型案例 (地税版)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胡俊坤 |
60 |
2014.04 |
税收风险管理与模型应用 (税务系统专用) |
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小平 |
55 |
2012.08 |
|
纳税评估实务与模型案例分析 (国税版)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河北省税务学院 |
50 |
2014.04 |
|
税源专业化管理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湖南税院 刘慧平 |
60 |
2014.05 |
营改增后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的研究
所谓的营改增,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以及服务行为的税务征收办法.这一制度的改革,在极大程度上刺激了市场上的经济活动效率,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但是,在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一些税务风险也随之体现了出来,相应的,税务筹划工作也变现的越来越重要.
基于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探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减轻企业税负,国家税务机关开始推出新的税收改革目标,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营改增\"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纳税人对新税制的原则还没有全部掌握,其中的涉税业务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而\"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和税务筹划都是单位税务管理的组成要素,所以在\"营改增\"全面实施的形势下,纳税人必须防范可能会出现的多种风险.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税务的规划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提高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以下主要是对基于营改增后的税务风险与税务筹划等展开的研究与探讨,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化的分析和阐述.
《税务稽查与税务风险规避技巧实务全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根据税务稽查风险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证据性风险、行为性风险和潜在性风险三类。
(一)证据性风险。是指书面证据、实物证据或证人证言不真实、不充分或不合法,证据间关联性不强,证据的证明力弱,由此带来的稽查风险。例如没有对证据进行认真鉴别,出现了伪证和假证;账面上存在重大疑点,与同行业相比,或与企业以往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规模、税收负担相比,存在着涉税违法的重大疑点,但在当时的稽查背景下,无法寻找到充分可靠的证据,检查人员只能发表无问题的结论;稽查机构认为作出稽查意见的证据已充分可靠,但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要求存在差距,以致在行政复议中不得不撤销或变更行政决定,在行政诉讼中往往败诉。
(二)行为性风险。是指应该作为而不作为,不该作为而乱作为,可能受到行政责任或法律追究的风险。例如重实体、轻程序,执法文书不到位;违反稽查取证法定程序,从而影响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明力;被查对象故意让财务报表和账簿凭证发生错误,但检查时仍然未能发现,导致发表无问题的结论;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显失公正;适用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错误;索贿受贿、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对被查对象的涉税违法行为视而不见,甚至通风报信助其逃避税务机关检查,造成不补、少补税款,可能被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稽查监督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缺乏标准化的稽查管理制度,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分工协作不到位,导致税务稽查行为失范;税务检查事后因缺乏监督和管理,纳税人对检查结果不作正确的账务调整,导致企业再次偷税。
(三)潜在性风险。是指被稽查对象经营理念、经营状况、法律环境、行业性质等方面的固有特点,引发的税务稽查处理意见不当的可能性。例如被稽查对象的管理层为几个投机取巧、不愿守法经营的成员所左右,或者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则会计报表错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当企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异常压力,急欲达到期望的经济利益或满足特定的财务指标时,相关报表项目的潜在风险就相对较大;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或复杂交易,如销售收入大幅度下降、突击性资产重组,关联方之间的商品购销、资金往来、费用分担等交易价格明显低于或高于市场的交易等,往往是被稽查对象在粉饰会计报表;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产生错报的项目、被误记或漏记的交易和事项,例如营业费用、营业外收入、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按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等,与之相关的潜在风险也较大;涉税账户余额越大,企业性质越复杂,稽查人员产生错误的可能性也越大。
一、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方面产生执业风险的因素
(一)企业委托代理的意向;
(二)企业纳税意识的强弱;
(三)企业财务核算的基础。
二、从税务代理执业人员方面产生的风险因素
(一)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
(二)税务代理机构执业质量控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