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于海拔600-900m的次生杂木林中。
灌木,高0.8-1.2米;茎通常六棱形,被平展的糙伏毛,通常无分枝。叶通常3枚轮生,叶片坚纸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长6-13厘米,宽2-3.2厘米,全缘,具缘毛,两面被糙伏毛,5基出脉,叶面基出脉下凹,侧脉不明显,背面基出脉明显,隆起,侧脉微隆起,仅脉上被毛,其余具不甚明显的小突起;叶柄长4-5毫米,密被糙伏毛。
稀疏的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分枝上各节常仅有1花发育,似总状花序,长约21厘米;苞片卵形或广卵形,具缘毛,外面脊上有极少的糙伏毛,里面无毛;花梗短,长1-1.5毫米;花萼长约2厘米,被多轮的刺毛状有柄星状毛及星状毛,裂片4,三角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细长渐尖,长约1厘米,具缘毛,有纵脉1条,仅脉上被疏刺毛;花瓣红紫色,广卵形,顶端钝,长约1.3厘米,仅上部具刺毛状缘毛;雄蕊常偏向1侧,花丝较花药略短,花药具长喙,喙长为花药长的3/5,药隔基部微膨大伸展呈盘状;子房长卵形,顶端具1圈短刚毛,上部密被糙伏毛,其余无毛。
蒴果长卵形,4纵裂,长约1厘米,直径约6毫米,上半部被糙伏毛;宿存萼长坛状,中部略上溢缩,顶端平截,具纵肋。长约1.3厘米,具刺毛状有柄星状毛。花果期8-9月。
产云南东北部,海拔600—900米的次生杂木林缘或路边草丛中;我国贵州、云南、西藏、四川亦有。
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对二氧化硫、氯气、及烟尘等抗性很强。抗风力也很强。
(一)播种方法,白榆通常采用繁殖,理想的播种时间是4月初。在播种之前,要进行选地和整地。1.选地和整地,白榆对土地没有特殊要求,沙壤土或钙质土等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白榆扎根的土壤层。选好种植地后,...
在潮湿 、排水良好、全光或半阴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喜湿润、肥沃的土壤和半阴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严。耐寒,耐热,耐湿,耐旱,是园林地被中性价比极高的一种。
补肾;止泻;止血。主肾虚腰痛;泄泻;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假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ex C. B. Clarke 三叶金锦香Osbeckia mairei Craib 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 C. Y. Wu et C. Chen 湿生金锦香Osbeckia paludosa Craib 响铃金锦香Osbeckia pulchra Geddes 棍毛金锦香Osbeckia rhopalotricha C. Y. Wu ex C. Chen 秃金锦香Osbeckia rostrata D. Don 星毛金锦香Osbeckia sikkimensis Craib2100433B
三叶木通茎藤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研究
用11个采集点野生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e)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茎藤生长性状与采集点地理因子、试验点气候因子之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三叶木通地理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海拔垂直梯度变异为主,纬向渐变为辅;海拔及纬度差异产生了温度和光照差异,水热因子的综合选择作用是三叶木通茎藤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重要原因,其中温度和光照是主导因子.海拔或纬度较高的地区,产生了喜温光喜湿的三叶木通气候生态类型;海拔或纬度较低地区,产生了喜温光的三叶木通气候生态类型.
复合接种剂对三叶草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利用从兰州地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际分离、筛选获得的4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代号:A-Hsg、B-ls1-3、C-lhs11、D-lhs14)制作微生物接种剂,采用盆栽法测定不同接种剂处理对红三叶草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作的接种剂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标准(GB20287-2006)。复合接种剂处理AD对红三叶草株高、根长促进作用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33.62%和46.20%。AB和AD处理红三叶草地上植物量增重显著,较对照增加了101.69%和94.98%。BC和AD处理对地下植物量增加显著,增加了197.63%和151.18%。AC、AD和BCD处理后红三叶草整株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BCD处理较对照差异显著(P<0.01),磷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5.38%。ABCD处理红三叶草整株的含氮量较对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较对照增加了14.77%。ABD、BCD和ABCD处理均可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分粗蛋白含量,其中处理ABCD粗蛋白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多,增加了14.62%,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复合接种剂AD、AB、BC、AC、ABD、BCD和ABCD接种后,对红三叶草生长特性和品质的提高表现出良好的促进效果,可作为复合菌肥材料作进一步研究。
地三叶(subterranean clover)
埃及三叶草是一种一年生豆科牧草,起源于地中海地区,也被称为亚力山大三叶草,是大陆性气候区、南欧、北非和印度降雨量适中地区或灌溉条件下的重要牧草。尽管埃及三叶草有时可作为混播牧草,用以提高冬季饲料的蛋白含量,但其本身并不耐牧。因而埃及三叶草大多采用单播(播种量为10-20公斤/公顷),作为高蛋白饲料刈割利用或饲喂肉牛。与波斯三叶草的区别在于,埃及三叶草的干物质含量较低,鲜草产量有时也较低,开花期较晚。
杂三叶种子细小,播前应精细整地,用三叶草根瘤菌拌种。可春播或秋播,南方以秋播为宜,北方宜于春播。播种量0.8-1.0g/亩,覆土1.5-2.0cm。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中耕除草。杂三叶不耐旱,必须注意适时适量的灌溉。杂三叶利用年限长,适合与红三叶、猫尾草混播建立人工草地。此外,它还是水土保持、低养护观赏地被建植的理想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