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上篇 水资源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第1章 水资源简况
1.1 全球水资源简况
1.2 我国水资源简况
1.3 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简况
1.4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2章 水资源保护基础
2.1 水体污染的来源
2.2 水污染物的分类及危害
2.3 地表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
2.4 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2.5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现状与发展
第3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总论
3.1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发展历程
3.2 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3.3 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3.4 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平年与控制指标选取
3.5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标和总体布局
3.6 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及工作程序
第4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基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2 现状调查
4.3 现状评价
4.4 主要问题分析
第5章 水功能区划
5.1 水功能区划发展历程
5.2 水功能区划体系
5.3 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划现状情况
5.4 水功能区复核
5.5 水功能区调整与补充划分
第6章 水质模型与水域纳污能力计算
6.1 水质模型及纳污能力计算发展概况
6.2 水质模型
6.3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
6.4 模型参数估算
第7章 污染物排放量和人河量预测
7.1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7.2 污染物入河量预测
第8章 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方案
8.1 基本概念
8.2 入河控制量制定方法
8.3 水功能区入河控制量时空分解方案
第9章 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9.1 入河排污口管理主要问题识别
9.2 入河排污口布设分区
9.3 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方案
9.4 入河排污口优化与整治指导意见
9.5 人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第10章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10.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0.2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0.3 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第11章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11.1 生态需水与保障
11.2 重要生境保护与修复
第12章 面源控制与内源治理
12.1 面源污染控制
12.2 内源治理
第13章 地下水水资源保护
13.1 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13.2 超采区评价
13.3 地下水功能区划
13.4 地下水保护措施
第14章 水资源保护监测
14.1 规划技术路线
14.2 水资源保护监测站网规划
14.3 水资源保护监测能力建设规划
第15章 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
15.1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15.2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5.3 水资源保护管理主要内容
第16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信息系统
16.1 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16.2 水资源保护规划信息系统框架
16.3 数据库系统
16.4 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下篇 水资源保护规划案例
第17章 水功能区划分案例——汉江流域水功能区划
17.1 汉江流域概况
17.2 水功能区划分成果
第18章 水功能区调整案例——汉江干流钟祥段水功能区调整论证
18.1 拟调整的水功能区现状
18.2 拟调整河段上下游水功能区状况
18.3 区划调整方案
18.4 区划调整影响分析
18.5 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18.6 对取、排水的影响
第19章 纳污能力计算案例——三峡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19.1 三峡水库概况
19.2 水功能区划
19.3 库区水环境现状
19.4 纳污能力分析
第20章 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预测案例——滇中调水工程水资源保护规划
20.1 滇中调水工程规划概况
20.2 污染源调查评价
20.3 污染源排放量及入河量预测
第21章 水源地保护措施案例——丹江口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实施方案.
21.1 丹江口水库基本概况
21.2 现状供水情况
21.3 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21.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21.5 水源地泥沙和面源污染控制
21.6 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实施方案
第22章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案例——岷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22.1 现状调查及评价
22.2 水生态胁迫因素及主要问题分析
22.3 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对象及范围
22.4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目标及措施
第23章 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案例——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
23.1 汉江流域概况(略)
23.2 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23.3 规划原则和依据
23.4 规划水平年和规划目标
23.5 监测站网规划
23.6 监测能力建设规划
第24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措施综合案例——三峡水库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
24.1 三峡库区概况(略)
24.2 现状调查与评价
24.3 规划任务与总体布局
24.4 入库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24.5 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24.6 面源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全面系统地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本书系统总结了以往水资源保护规划、评价、管理及科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吸收了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技术经验,从理论方法、实践案例、法规标准依据等三方面,对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涉及的诸多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研究。为今后全面、合理、科学地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为国家对水资源保护科学决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
现代意义下的水资源规划是水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流域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中进行水资源多种服务功能的协调,为适应各类用水需要的水量科学分配,水的供需分析及解决途径,水质保护及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总...
水为万物之源,万物之本,人们生活的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正是因为有了水,人类才会生存,世界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地球上的水资源似乎取之不尽,其实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水...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2.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科学处理遗产保护与社会综合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3.协调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历程与思考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经历了起步、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和完善等阶段。总结分析了规划编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介绍了不同阶段的典型规划。针对目前规划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重视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不断丰富和完善规划内容,要把\"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作为规划工作的主线,努力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更加重视规划管理等建议。
在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8月22日) 经水利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这是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部署和启动这项工作。
本书是在作者从事水资源保护教学、科研工作成果基础上,结合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具体要求,同时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技术实践编著而成的。以水资源保护规划核心内容为主线,融汇系统分析、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总量控制等观点、方法及实用现状,较全面地阐述了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全书共16章,包括总论、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三个部分。系统介绍了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框架、水功能区划、现状调查及预测评价、总量控制及其分配、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及规划方案的优化或优选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为保护水资源并促进其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本书可供从事水资源保护规划、评价、管理及科研工作者和水利、环保、市政、农业等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水文水资源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学生使用和参考。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水资源问题与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提出与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概述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分类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保护规划
第一节 关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二篇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发展及需水量预测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第三节 需水量预测
第五章 水质模型与水环境预测
第一节 污染源预测
第二节 水质预测
第三节 河流水质模型
第四节 湖泊水质模型
第五节 非点源污染水质模型
第六节 模型参数的估计
第七节 水环境容量及水体允许纳污量的确定
第八节 水体允许纲污量系统计算实例
第六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节 常用的水质评价方法
第四节 水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第五节 水质综合评价的灰色聚类决策模型
第六节 水质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第七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方法
第一节 污染物总量控制基本概念
第二节 总量控制的本质
第三节 总量控制的理论关系——源与目标间的输入响应
第四节 总量控制理论模型
第八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第一节 水资源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水资源系统结构、功能及特征
第三节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第四节 水资源系统目标与约束
第五节 水资源系统分析模型
第六节 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
第七节 水资源系统常用数学模型类别
第八节 优化技术与模拟技术
第三篇 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九章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与方法
第十章 水体环境调查、监测与分析
第十一章 水功能区划
第十二章 设计水量计算与确定
第十三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技术方法
第十四章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
第十五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第十六章 水资源保护对策和措施
附录一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附录二 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
参考文献
《规范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代前言是我们编此论文集时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体会,也是编写组20年来工作的一份简要总结。接下来的王力和吕叔湘先生有关语文规范化和辞书编纂的论述,是我们编纂规范词典的基本指导思想。
《规范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正编”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辑30多篇论文,内容侧重于编纂规范词典的总体研究,分作两个板块:为什么要编纂规范词典和编纂规范词典的总体做法。“下编”共辑50多篇论文,内容侧重于编纂规范词典中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分作9个板块:对各主要编纂环节的总体论述;收字、收词和相关问题;义项的设立、排列和释义;词类标注、语素的语法功能类别标注;审音与注音;成语熟语等的规范;异形词的认定和处理;针对形音义有关疑难问题的“提示”的运用;从使用者角度看规范词典的编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