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国土地类型的划分比较完整的是《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级系统》,自上而下划分为土地纲(土地带)、土地大区、土地省、土地区、土地类、土地型、立地七级。其他有关的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者较多,一般比例尺愈大则以地形为主要标志的分级单位就愈明显。 2100433B
20世纪中叶以前,包括中国古代研究在内,土地类型分级多限于以地形为主导因素的中、小单元的划分。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进一步扩大到以气候因素为主体的宏观研究,其中以米切尔(C.W.Mitchell,1979)的“土地类型分级与相应的土壤、植被的分类级别及制图关系”为代表,可总结为:土地纲(即土地地带),土地亚纲(即土地大区),土地类(即土地省);土地区(即土地亚省);其下的中小单位类型的划分一般以其中小型地形为主。
山东省土地总面积,因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而不断扩大,测绘事业的发展也使土地面积的量算日趋完善。据山东省人民政府1992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0年土地总面积为157211.54平方...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土地类型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一级类包括十二大类: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水分特性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于2002~2006年定位监测不同类型土地不同坡位、坡向的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坝地最高,平均19.83%,川台地次之,平均17.21%,梯田平均16.34%,坡地最低,平均15.04%,土壤含水量与年降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土壤含水量月变化动态呈现\"单谷\"曲线,7月份最低;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随坡位升高,土壤水分含量递减;不同坡向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阴坡>阳坡。
土地纠纷的类型及对策
随着农村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农村土地承包中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日渐增多。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需要理清根源,标本兼治。一、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类型1、遗留问题型。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没实行税费改革之前,农民负担偏重,农产品价格过低,种植效益差,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一些农户口头表示不要承包地,但没有办理书面放弃手续,有的要了承包地本人却不种植,村组为了完成税费任务,就将土地交给其他农户种植。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种田没了负担,还享受国家发给的补贴,农产品价格又不断看涨,部分弃耕的农户重新向村里要田,例如
本书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一是土地类型研究,主要论述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土地类型调查,土地类型制图;二是土地评价研究,主要论述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农用地和城镇土地的分等、定级与估价及数值法土地评价的原理与方法;三是论述了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本次修订在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全书内容作了增补,重点充实了土地类型结构研究,土地类型调查实例,农用地和城镇土地的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经济评价,数值法土地评价以及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全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
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赤道带,尤以亚热带和温带所占面积为大,光热条件比较优越。经过长期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大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水热条件充足,开发历史早,尤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集中连片,
广东韩江三角洲和台湾西部平原分布也较集中。在一些大小河流沿岸及丘陵坡地,耕地呈小片和条状分布。西部地区耕地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西北绿洲、西南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除成都平原耕地面积较大外,其他地区均较分散。林业用地分布范围很广,包括森林用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其中森林以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川滇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最为丰富,东南丘陵低山区以人工林为主。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等地,其中草原占草地面积的80%,可利用的草原占草原面积的70%。
陆地淡水水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域。在我国土地资源中还有不少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包括大面积的沙漠、戈壁、盐壳、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
土地类型图是反映土地这一地表自然综合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的地图。土地类型的分类主要根据综合分析、主导因素和生产实用3项原则,也是编制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千差万别,首先按水热条件(≥10℃期间的积温和干燥度)的组合类型划分出土地纲,纲以下按大(中)地貌类型(山区以垂直地带为主要指标)划分出土地类,类以下按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土地型。土地纲是研究土地形成、特性、结构、分类的基础,土地型是制图的基本单元。土地类型图的编制常以地形图、卫星象片(航空象片)、质量好的更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图为基本资料,以邻近学科的各种专业图件、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作补充和参考。其编制为农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进行不同比例尺的土地类型划分、评价和大中比例尺的土地类型制图,80年代开始的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编制,为土地类型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制图开创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