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是一本论述土的渗透、渗透破坏及水工建筑物渗流控制原理的专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确定土的渗透、渗透稳定性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根据所述的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及工程渗透破坏实例,提出水工建筑物的渗流破坏机理是开始于渗流出口,继而向内部发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水工建筑物渗流控制的基本原理应是防渗和排渗相结合,反滤层保护渗流出口,简称防渗、排渗和反滤层相结合。反滤层的作用是滤土减压,使用反滤层后提高了土体的渗透强度,可保证渗透稳定。自然界中的土类繁多,为适应各类土的渗透稳定特性,书中在早期关于无黏性均匀土反滤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分别给出了适合不均匀无黏性土、砾质土、风化土及黏性土等各类土料反滤层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在反滤层的保护下土工建筑物中的裂缝可以自愈的概念,对土石坝裂缝问题提出了另一条解决途径。
序
前言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土的渗透和渗透破坏及渗透强度
一、决定土体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及渗透系数
无黏性土的孔隙直径及渗透系数
面板坝碎石垫层料渗透系数与最佳颗粒级配的关系
制样含水量对饱和的压实黏性土渗透性质的影响
砾石土的防渗特性
二、各类土渗透破坏性质及鉴定方法
缺乏中间粒径砂砾石的渗透稳定特性
连续级配砂砾石的渗透稳定性
土质防渗体与岩面接触冲刷特性
砾石土渗透稳定特性
无黏性土层之间渗流接触冲刷机理
分散性黏性土的渗透稳定特性
三、土的渗透强度
无黏性土的渗透强度
一般黏性土正常条件下的渗透强度
第三篇 反滤层在渗透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及各类土反滤层的设计方法
一、反滤层在渗流控制的主导地位
高土石坝心墙裂缝自愈机理与反滤层的作用
反滤层保护下裂缝自愈的斜墙坝
极薄心墙坝在反滤层保护下的渗透稳定性
反滤层在小浪底坝基防渗墙与心墙新型连接型式中的渗控作用
当前反滤层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二、各类土反滤层的设计方法
无黏性土反滤料的试验研究
风化料反滤层的试验研究
多级配砾石反滤层的试验研究
第四篇 土工建筑物渗透破坏规律控制原理及措施
一、土工建筑物渗流破坏规律1
土石坝防渗体各类渗流破坏中的共同特征
渗透破坏开始于渗流出口
二、土工建筑物渗流控制基本原理与方法
土工建筑物渗流控制理论发展过程及水平
土石坝防渗体国内外渗流控制水平现状
我国土石坝地基及坝体渗流控制理论发展现状
我国土石坝渗流控制技术现代水平
土石坝防渗体裂缝的渗流自愈
地基防渗墙插入心墙连接形式渗流控制的优越性
三、砂砾石地基上闸坝的渗流控制
80多m多层砂砾石地基新型渗流控制措施
第五篇 工程实践实例
风化料在鲁布革高土石坝防渗体中的应用
缓慢蓄水提高防渗体防渗能力的研究在陆浑水库的应用
沟后砂砾石面板坝溃坝事故对提高面板坝渗流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
渗流控制原理在加速病险水库处理中的应用 2100433B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从招贴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招贴设计的运用,阐述了招贴的分类、功能及设计形式等基本知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招贴设计中。全文内容基础,表述深度恰当,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引领...
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颗粒级配的关系研究
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颗粒级配的关系研究——通过对粗粒土不同级配的渗透破坏坡降控制性试验研究,发现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其级配在不同范围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联系。并通过试验得出,含一定量细粒组分且级配良好的粗粒土渗透破坏坡降比级配不良的粗粒土渗...
粉砂地基深基坑渗透破坏研究
粉砂地基深基坑渗透破坏研究——在地下水丰富的砂土和粉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坑内降水施工或渗漏引起的渗透破坏问题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土体密实度、黏聚力、内摩擦角、桩土界面摩擦特性以及围护结构插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土体渗透破坏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对比深入到机制研究。根据渗透破坏的机制,将破坏形式分为流土、管涌、接触流失和接触冲刷四种形式,称为土的渗透破坏的四种模式。其中,前两种式发生在单一土层中,后两种模式发生在成层土中。
1.流土
在上升流的作用下,当动水压力超过土重度时,土体的表面隆起、浮动或某一颗粒群的同时起动而流失的现象称为流土。流土主要发生在渗流出口无任何保护的部位。流土可使土体完全丧失强度,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2.管涌
在渗流的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流失的现象称为管涌。管涌主要发生在内部结构不稳定的砂砾石层中。
3.接触流失
在土层分层较分明且渗透系数差别很大的两个土层中,当渗流垂直于层面运动时,将细粒层(渗透系数较小层)的细颗粒带入粗粒层(渗透系数较大层)的现象称为接触流失。接触流失包括接触流土和接触管涌两种类型。
4.接触冲刷
渗流沿着两种不同粒径组成的土层层面发生带走细颗粒的现象称为接触冲刷。在自然界中,沿两种介质界面,如建筑物与地基、土坝与涵管等接触面流动促成的冲刷均属于此破坏类型。
渗透破坏是在渗流动水压力作用下,受各种因素影响或控制的一种工程的或天然的土体破坏变形,而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较易见到其全过程。但是,由于影响团素或所处的地质条件不同,或在相同地质条件下而工程性质不同,渗透破坏常表现有不同形式。渗透破坏的形式一般有潜蚀、流砂和接触冲刷。潜蚀(管涌),系渗流削弱土体内部连结,将土体较细颗粒移动或挟走的作用和现象。结果使土体结构变松,孔隙增大,强度降低,甚至形成孔洞和表层塌陷,危及建筑物完全。流砂(流土),系渗流将土体的所有颗粒同时浮动、流动或整块移动。它常发生在大坝下游坡脚或基坑斜坡处,可能导致建筑物毁决或斜坡塌滑。接触冲刷,系指粗细粒土层接触时,在平行或垂直于接触面的渗流作用下,细颗粒被冲动挟走,以至细粒土层被冲刷掏空,危及建筑物安全。当建筑物与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土层接触处,由于接触松驰而产生集中渗流所造成的冲刷,也属接触冲刷。上述三者中的接触冲刷,显然是潜蚀的特殊形式。实际上,渗透破坏仅为流砂和潜蚀两种类型。
渗透破坏的发生和发展条件中,具有动水压力的渗流显示着主导作用。在一定的水动力条件之下,岩土的性质、结构及地质构造,是渗透破坏的根本条件。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影响渗透破坏的根本因素。土颗粒成分的不均匀程度、容重、紧密度、渗透性,以及粘性土的凝聚力等,对渗透破坏都有很大影响。土的容重与其孔隙度有关,一种土的孔隙愈少,容重愈大;容重大便不易被渗流破坏。土的紧密度也具有相似的作用。土的渗透系数大小及其变化,对土中渗流动水压力的分布有很大影响。渗透破坏中渗流不仅要克服土粒重量,还需克服颗粒间的摩擦力,对粘性土还须克服凝聚力;同时,渗流还必须首先克服粘性土的起始水力坡度。因此,在同样水动力条件下,粘性土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比砂土大些。
除此之外,地质结构对渗透破坏的影响显著,绝不能脱离地质结构及岩性变化而对不同地点一律对待。渗流特征、地形条件也是影响渗透破坏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