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日本空调设备噪声研究会编,常玉燕译:《空调设备消声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方丹群编:《空气动力性噪声与消声器》,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
通风空调系统的消声器必须能使系统中气流通过时产生的噪声得到较大程度的衰减。消声器应有良好的消声性能,它的消声量和频谱特性应与通风系统噪声相适应;应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对气流的阻力一般不超过通风机全压的8%,自身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应低于房间容许噪声级3~5分贝;要求结构简单,体积小,加工方便,并应有与管道相应的强度。消声器可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等。通风空调系统常用的消声器是阻性消声器,它是将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按一定方式排列,固定在气流通道上吸收声能,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其消声ΔL可用以下公式计算:ΔL=φ(ɑ)PL/S式中P为吸声材料的周长;L为消声器的长度:S为消声器的通道截面积;φ(ɑ)为消声系数(ɑ为材料的吸声系数,φ是ɑ的函数)。
阻性消声器的形式见图1。对于低频消声有特殊要求的空调系统,可以在阻性消声器内加设扩张室或共振腔,组成阻抗复合或阻共复合式消声器,以增加低频消声量。消声器的安装位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直接安装在通风机的进、出口,以降低通风机噪声;可安装在通风管道上,以降低通风机和管道上游的气流再生噪声;也可在机房或空调房间的进、出风口安装风口消声器,以消除系统的噪声对环境或空调房间的干扰。机房隔声、隔振和消声措施,如图2所示。
降低管道内气流再生噪声的主要措施是减小管道对气流的阻力和限制管道内的风速。管道设计应尽可能使气流的流动均匀,避免急转弯,采用圆角弯头代替直角弯头。管道内的风速要严格控制,主管道内的风速一般不大于10米/秒,噪声控制要求严格的系统中主管道内的风速可控制在5米/秒左右,而且从主风道到使用房间,风速要逐步降低。在设计管道时,还要充分利用噪声自然衰减的作用。
在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要选择低噪声或低转速的风机;风量和风压的安全系数不宜过大,应使风机在接近最高效率点的情况下运行,以保证系统运转时的噪声为最低值。机房的位置应尽量远离要求安静的房间。安静条件差别悬殊的房间不要共用一个通风空调系统,以避免相互串声。
一般对前者采用消声的方法,对后两者采用隔声、隔振的方法(见空气声隔声、固体声隔声)。
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
其中包括通风机噪声和管道的气流再生噪声即气流激发管壁或构件产生振动而再次产生的噪声。
通风机噪声
通风机噪声的强度和通风机噪声的频谱特性同通风机的结构形式、系列、型号、转数、风量和风压等有关。其频谱特性一般为中、低频噪声,频谱的峰值fp是叶片搅动空气的频率,由通风机主轴转数n和叶片数n决定,即fp=nZ/60。通风机噪声的声功率级LW可由风量Q和风压H来计算,即:式中LW0通风机的比声功率级,即通过对不同系列通风机噪声的实测和计算而得出的单位风量和单位风压下噪声的声功率级。
气流再生噪声
通风管道内的气流再生噪声的强度随风速的提高而增加,其声功率级与管道风速的5~6次方成正比,即风速提高一倍,噪声增加15~18分贝。通风管道内一般风速的再生噪声为低频噪声,随风速的提高,高频成分逐步增加。
管道的噪声自然衰减
管道部件在产生气流再生噪声的同时,对所传播的噪声也有一定的衰减作用。通风设备的噪声在沿管道的传播过程中,磨擦损耗、管道断面急剧扩大或缩小和声能反射等,会使部分声能得到衰减,这种现象称为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自然衰减。噪声自然衰减是噪声控制设计中可以利用的因素,适当提高管道的噪声自然衰减的作用,例如在管道内加吸声内衬,管道内贴保温材料,作吸声弯头等都可提高管道的消声能力。但在增加噪声自然衰减作用的同时,管道内气流的阻力和气流再生噪声也将增大,因此要综合考虑其利弊,只有在设备噪声较高而气流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增加噪声自然衰减作用才是有利的。通风空调系统的消声 除针对通风机和通风管道采取相应措施外,并应设计安装通风空调消声器等。
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撞击、振动产生的空气声和固体声。
论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
论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控制
宁夏大剧院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技术
结合剧院、音乐厅等建筑的声学要求,以宁夏大剧院通风空调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机电设备噪声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将设备噪声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的目的。
钻机噪声控制
内容简介
《环境噪声控制》阐述了噪声控制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环境噪声概述、噪声控制中的声学基础、噪声的测量评价与影响预测、吸声降噪、隔声技术、清声器、隔振与阻尼、噪声的主动控制等。
2100433B
所谓噪声控制是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控制噪声源的发生、输出传播和接收.以得到人们所要求的声学环境。船舶噪声控制包括二三个方面:一是声源噪声的控制;二是传递途径的噪声控制;三是接收器噪声防护设备的使用。
1)声源控制是噪声控制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
使用噪声小的主机辅机和螺旋桨,并且合理地安置噪声源.使其向船舶传播较少的声音和振动能量。现在大部分船舶都是以柴油机作为主机和发电机的原动机.如使进排气通道避免急剧转弯和加装消音器等,可以降低主辅柴油机进排气的噪声;还有合理组织供油,减小喷油提前角,缩短预燃期或在预燃期内减少喷油量,缩短着火延迟期和减少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等等。这些都可以减少柴油机燃烧的噪声。螺旋桨使用半流均匀和低叶梢速度的设计方法,以减少螺旋桨产生的噪声。合理进行船舶舱室的布置,将机器或整个机舱与船上其他部分隔绝开来,并增加噪声在结构中的传输损耗,控制共振幅度,使之传到居住舱室和其他办公舱室的噪声很小,如改进机器的动平衡隔离声源的振动部分、使用阻尼材料、改进润滑或改变共振频率破坏共振等。
2)传递途径中的噪声控制最常用的方法
传递途径中对噪声的控制措施主要有吸声、隔声、隔振等.这些可以起到事后补救的作用。吸声主要是在舱室天花板和四壁表面敷设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或所在室内空问悬挂吸声体,这样会使室内的反射声大大减弱。隔声是将噪声源或需要安静的场所与外界环境有效地隔离。在船舶噪声控制中,对空气噪声,采用刚性和不吸声的钢板和铝板等做成隔声壁,为提高隔声效果,可采用双层壁,还可采用隔声罩和隔声室等措施。隔振就是在机械设备与安装基础之间引入一个隔振装置,以改变机械设备与基础之间的运动关系。对于振动设备,安装单层或
双层弹性支承的减振器进行隔振是唯一能减少振动传递和结构噪声的一个有效措施。
3)接收器噪声防护设备提供的被动保护也是重要手段
对在机器多而人少(如机舱)的舱室中,降低机器噪声不现实或不经济的情况下,噪声防护设备给受噪声污染者提供的被动保护就显得更实际重要些。尤其在目前,对大型主机采取的声振控制措施尚不完善,需要对船员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听力受害,如船员可以带上护耳器(耳罩或耳塞)、防声头盔在隔声间(如机舱集控室)内值班丁作,就可以减少噪声的伤害,得到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