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天津桥

天津桥为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天建筑"之一,始建于隋,废于元代。初为浮桥,后为石桥。隋唐时,天津桥横跨于穿城而过的洛河上,为连接洛河两岸的交通要道,正西是东都苑,苑东洛河北岸有上阳宫。桥正北是皇城和宫城,殿阁巍峨,桥南为里坊区,十分繁华。

著名的"天津晓月"为洛阳古"八大景"之一。该遗址已经考古发现,在今洛阳桥附近。天津桥畔,万国舟帆,南北两市胡人商旅充肆,抬头北望既是煌煌万象神宫,当年神都之盛,着实难以想象。王公贵族等, 每至春夏, 亦多从游其上。李白的"忆昔洛阳董糟丘, 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的诗句,说明李白曾在桥南董家酒楼饮酒。白居易则有"津桥东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诗思迷" 的诗句。

天津桥基本信息

天津桥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天津闸阀

  • Z41T-16公称直径DN(mm):DN80;密封面材料:橡胶;阀体材质:铸铁;公称压力PN(MPa):1.6;
  • 13%
  • 鸿益仟阀门物资经销处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天津闸阀

  • Z41T-16公称直径DN(mm):DN50;密封面材料:橡胶;阀体材质:铸铁;公称压力PN(MPa):1.6;
  • 13%
  • 鸿益仟阀门物资经销处
  • 2022-12-06
查看价格

信号蝶阀,天津

  • 100#
  • 13%
  • 太原市百盛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天津闸阀

  • Z41T-16公称直径DN(mm):DN65;密封面材料:橡胶;阀体材质:铸铁;公称压力PN(MPa):1.6;
  • 13%
  • 鸿益仟阀门物资经销处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天津闸阀

  • Z41T-16公称直径DN(mm):DN100;密封面材料:橡胶;阀体材质:铸铁;公称压力PN(MPa):1.6;
  • 13%
  • 鸿益仟阀门物资经销处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门)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20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门)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20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门)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19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门)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19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门)式起重机

  • 起重40t
  • 台·月
  • 深圳市2019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天津瑞普

  • GQQ180×1/2.5
  • 1套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12-09
查看价格

天津68直绳

  • 4079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28
查看价格

天津地区电缆

  • 10KV YJV22-3×95mm2
  • 500m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4-05-09
查看价格

天津消声止回阀

  • DN65
  • 2个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0-02-27
查看价格

天津地区电缆

  • 10KV YJV22-3×150mm2
  • 400m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4-05-09
查看价格

天津桥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天津桥文献

天津桥通公司新建工程橡胶产品项目 天津桥通公司新建工程橡胶产品项目

天津桥通公司新建工程橡胶产品项目

格式:pdf

大小:158KB

页数: 未知

随着国家路桥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桥梁工程橡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天津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拟投资3200万元在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新建年产5000万吨桥梁伸缩缝及桥梁支座项目。

文史掌故||天津桥头看沧桑

从隋唐至北宋时期,天津桥是生活或者游历于洛阳的文学家们一个永恒美丽的梦。天津桥上发生的故事,有不少是蕴含着不尽的沧桑意味的。

天津桥的前世今生

天津桥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南北交通的要冲,因为有了它,洛阳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座跨河而建的繁华都城。以前有资料说它在今洛阳桥东不远处,民国年间洛阳人在那里的洛河中央建了一座碑亭,后来据说毁于战火。洛阳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阳桥西100米处接近老吴桥的洛河河床上发现了一座桥基遗址,经考证,它才是隋唐时期真正的天津桥遗址。

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是一座木板浮桥。奇思妙想的洛阳古人很有意思,认为洛河神圣无比,誉之为“天汉”,也就是天河,洛阳因此就相当于天帝的居所“紫微宫”了,天河上的渡口,学名就叫天津,天津渡口上建的桥,自然就叫天津桥了。民间也有叫它板桥的。前面我们讲过刘禹锡的第一次爱情或者说初恋就发生在这座桥上。有点遗憾的是,很多年前洛阳人还没有学习文化遗产保护法和商标法,不小心被东北方一座城市把天津两字偷去做了自己城市的名字,再也要不回来了。

隋末天津桥被瓦岗寨过来的李密起义军焚毁。唐初在原址上重建,并改为石桥,仍称天津桥,又称洛阳桥。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这就是号称“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

诗仙李白与天津桥

李白的《洛阳陌》让人疑为天上的神仙往来游玩的所在。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天津桥南头,有一座当年洛阳城的民间最高建筑董家酒楼。这座酒楼是应该被洛阳人永远铭记在心中的: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他的意气相投的小兄弟杜甫第一次双星会,就是在这座酒楼上;而另外一件事又是更加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那就是李白的那首让洛阳城永远为人相思倾慕的《春夜洛城闻笛》,据说就写于这座酒楼上。

当年的李太白先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最亲密的好朋友之一,玉真公主对他的绝世才华无比欣赏,却又对他的放浪不羁耿耿于怀。有一次,李白在外面浪游了一段,回到洛阳城南今天赵村北头的玉真公主家敲门,恰好赶上公主正因突然想念他了却好几天不见他的踪影,生着气呢。于是无论李白怎么哀求,就是不给开门。无奈之下,李白只好跑到天津桥南头的董家酒楼上住了下来。可是,睡不着啊,不知翻了多少个烧饼。

正在此时,一阵笛声如仙乐一般撞进了他的耳鼓。那是他最最熟悉不过的笛声啊。普天之下,除玉真公主之外,再也没有人能够吹奏出那样优美至极的声音了。“嘿嘿,嘿嘿,好!好!好!玉真还想着我呢!不睡了,不睡了”。于是那首《春夜洛城闻笛》,就此石破天惊,珠圆玉润地泼洒在了董家酒楼上。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啊,此曲本来只应天上有,从此来到洛阳城。

天津桥上无人识

白居易的《天津桥》同样让人迷恋不已。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天津桥头发生的故事,有不少是蕴含着令人品味不尽的历史沧桑感的。比如与白居易齐名诗歌被时人称之为“元白体”的元稹,就写有赠给一位曾经做过将军驰骋沙场的佛门朋友智度禅师的《智度师二首》:

其一: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其二: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这两首诗视界开阔,蕴蓄胸中的感叹如歌如诉,每每读来都让人唏嘘不已,感慨历史河流的飘然远逝。以至于在元稹去世几十年之后,有一个历史上也大大有名的先生读了之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天波涛,竟然不顾有可能被后人指责抄袭的尴尬,挥笔写下一首所谓的《自题像》。

这个人叫黄巢,曾经率领百万农民起义军,搅得大唐王朝风雨飘摇,终于一蹶不振,被铁蹄踏碎成一片废墟。号称冲天将军的黄巢,自然常常是镔铁铠甲冲锋陷阵的主儿,可是最终还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在自己手上取得意想中的最后胜利。没有办法,他只能遁入空门削发做了和尚。即便是做了和尚,他却还是难以六根清净,经常怀想当年十荡十决的沙场快意,可到底敌不过岁月的淘洗啊,很快就到了老迈的风烛残年,只有梦想还在,于是就模仿元稹老师,在洛阳桥题下了那首同样被收入《全唐诗》中的《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查看详情

天津桥石基概述

天津桥石基位于洛阳市西工区西工村。(洛阳桥以西400米的洛河北岸河滩内)

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杨素、宇文恺奉命营建东京洛阳城,为了解决南北交通问题,从端门至定鼎门大街跨洛河修建了一座浮桥,由铁链连结大船而成,这就是最早的天津桥。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八月十日,京西路都转运使宋升奏河南府,天津桥依赵州石桥修砌",并由专人"彩画到天津桥作三等样制修砌图本一册进呈,诏依第二桥样修建"。此时,天津桥仿赵州桥建造,其已是多跨石拱桥。北宋灭亡后,直到金、元、明初洛阳战火不断,天津桥也未幸免,毁于战火之中。

现天津桥仅存桥基基础龟背形石墩。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向下挖掘,在洛阳桥西侧200米处河床下,发掘出了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桥墩均呈龟背形。石堰绵延数公里,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以腰铁相连,此处便是天津桥的位置所在。

天津桥创造了我国桥梁史上两个"之最"。第一,最早用铁链连接船只;第二,最早建造了龟背形桥基作为支撑。

现桥虽废,而其名其景仍籍诗篇以传,对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古代桥梁的设计、构筑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亦是展示古都底蕴的最好见证,为洛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查看详情

武三思一手策划的大阴谋:天津桥畔黄纸谜案

洛阳城内的天津桥畔,是街中心,一天,突然贴出一张黄纸,上面写着几个斗大的字:“当今皇后与武三思有通奸行为。”一下子,全城骚动起来,纷纷扬扬都在议论此事。

消息很快传进了皇宫,韦皇后呼天抢地,嚎哭不止,中宗更是气得脸色苍白,六神无主,好容易才镇定下来。他传令御史大夫李承嘉迅速调查这件事,调查出来不管是谁都要把竟敢诬蔑中宫的罪犯处以极刑。李承嘉和“功臣派”的桓彦范联名上书弹劾过张易之兄弟,但后来投靠了武三思。接到诏令,他立即赶到武三思家中密商。

原来,这是一桩由武三思一手策划的大阴谋。

武三思与“功臣派”结下冤仇,时时想置这几人于死地。又苦于没有什么把柄。

接着发生的一件事使武三思下决心坚决要除去“功臣派”。

唐中宗的女婿驸马都尉王同皎是参加“神龙革命”的功臣派之一,他见武则天退位后,又形成一个韦后与武三思专权的局面,很是愤慨,便同几个意同道合的人一起商量,准备在举行武则天下葬仪式这一天,派人埋伏在路上,诛杀武三思,并收捕韦后。这些话不幸被人偷听并向武三思告了密,结果,王同皎及其同伙都被杀害。

此时武三思更加感到,“功臣派”与自己的矛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非彻底清除不可,否则自己就有被除掉的危险。他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一天一位中书舍人登门拜访武三思。中书舍人官职不大,但很重要,内廷的诏令旨意,外廷的奏章文书,都要经过他的手传送到各部门。这个人告诉武三思,桓彦范想打击武三思,密令他联络武三思的手下人,搜集武三思的罪状。武三思听后,恨得咬牙切齿,找心腹商量对策。如何设法让中宗痛恨这几个“功臣派”。

心腹中有人提醒他,皇帝这几天正为外面关于韦后与人私通的流言烦恼不安。武三思想起来,一个多月前,有一名小官名叫韦月,斗胆向中宗奏道:“武三思私通中宫,皇上应肃清宫闱,斩武三思。”中宗因难堪而恼羞成怒,命黄门侍郎宋璟立即处死韦月。

宋璟没有听令,说:“依法未经审讯,不得问斩。”

继而又说了一番道理:“陛下不问而诛,是非不明,必会引起更多的人私下谈论此事。岂不更坏?”

中宗根本听不进宋璟的话,怒气冲冲地斥责他说:“朕不管这些,杀了他,才能解朕的心头之恨。”

宋璟凛然回答道:“臣不能枉法,要杀先杀了臣的头!”

这时有几个公卿大臣见相持不下,出来劝解:“陛下,盛夏季节不宜行刑,待秋后再斩不迟。”

大理卿尹恩贞生怕此事要他审问,使他尴尬,便乘机奏道:“不如先将韦月流放到岭南,过了秋分,再命地方官斩决。”

中宗依了尹恩贞的建议,最后把宋璟贬调出京城。

这件事使武三思心惊肉跳,生怕自己与韦后的秽行被中宗察觉,他也知道中宗的脾气,在他自己还没有相信之前,任何人提起这事,必杀之不赦。于是,他生出一计,何不将外面有关皇后的谣言,推到桓彦范、敬晖等“功臣派”头上,岂不是既能借刀杀了自己的心头之患,又能免除中宗对这事的怀疑。

于是他立即布置,命人于第二天凌晨在天津桥畔张贴了那张黄纸,又密嘱他的同党,受中宗指令调查这件事的李承嘉诬陷“功臣派”。就这样,武三思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他的政敌。

天津桥畔黄纸事件的几天后,李承嘉向中宗报告,天津桥的黄纸是桓彦范、敬晖等“功臣派”干的,意在扳倒皇后和武三思,进而废黜中宗,另立新君。

中宗听后大怒,下令把崔、桓等五人关进监狱准备处死,有大臣进谏:“这五人当初拥立皇上有功,皇上赐予他们免死铁券,不应处死。”

中宗无奈,只得遵从这一意见,改判终身流放之刑。但是,这五人还未走到目的地,就被武三思派去的执行官分别害死了。

这一次胜利,使武三思的权势大大增强,朝臣们争相巴结,形成狐群狗党。而当时的那个中书舍人因投靠武三思,且告密有功,提升为兵部侍郎,连其父也升为礼部侍郎,这个十足的佞臣更加为所欲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