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铁路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2017年1月16日国家铁路局印发 国铁工程监〔2017〕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铁路施工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铁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升铁路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和规范铁路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铁路工程建设工法是以铁路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施工方法。
第三条 铁路工程建设工法分为企业级、部级和国家级,实施分级管理。
铁路工程建设企业级工法(以下简称企业级工法)由施工企业审定和公布;铁路工程建设部级工法(以下简称部级工法)由国家铁路局组织审定和公布;铁路工程建设国家级工法由国家铁路局在部级工法中优选并向国家级工法主管部门推荐。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部级工法的申报、评审和成果管理以及铁路工程建设国家级工法的择优推荐。
第五条 部级工法开发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必须满足国家和铁路行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 部级工法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七条 铁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开发、应用、推广部级工法,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施工科技含量,保证施工安全,促进铁路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
第二章 申 报
第八条 部级工法申报遵循自愿原则,每项工法只能由一家施工企业申报,且申报的主要完成人员不得超过5人。申报单位应是开发应用该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九条 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必须具有铁路工程施工资质或经许可从事铁路工程施工的其他施工资质。
(二)已审定公布的企业级工法。
(三)工法的关键技术达到铁路行业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经过2项及以上铁路建设工程应用实践,确认具有较好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
(四)工法的整体技术必须由申报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或是申报企业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联合开发。
(五)工法内容不得与已公布且在有效期内的部级工法雷同。
第十条 申报材料(含电子版)构成如下:
(一)铁路工程建设部级工法申报表(见附件1)。
(二)工法文本。
(三)企业级工法批准文件。
(四)关键技术评审(鉴定)意见。
(五)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出具的工法应用情况证明,以及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书。
(六)经济、环保、节能等综合效益效果材料(可由相关单位或申报单位财务部门提供)。
(七)科技查新报告、涉及他方专利的无争议声明书,以及技术标准、专利证书、科技成果获奖证明等其他有关材料。
(八)工法影像资料(1份,10-15分钟)。
纸质材料统一采用A4纸张,按申报材料目录顺序装订成册,一式2份(证明材料的原件放正本、复印件放副本)同时提供电子版(光盘)。
第十一条 工法文本编写内容应齐全完整,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节能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编写要求详见附件2)。
第十二条 部级工法每两年评审一次,申报时间为评审年度的3~6月。
第三章 评审及推荐
第十三条 国家铁路局成立部级工法评审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部级工法和推荐参评国家级工法的项目名单。评选领导小组由工程监督管理司、科技与法制司、安全监察司、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综合司、运输监督管理司、设备监督管理司、直属机关党委、安全技术中心、装备技术中心、市场监测评价中心、规划与标准研究院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监督管理司,具体负责部级工法评审组织工作。
第十四条 部级工法评审及国家级工法推荐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和申报要求开展,保证评审及推荐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十五条 国家铁路局委托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等初审组织单位(以下简称初审组织单位)负责部级工法的申报受理、申报条件审核、组织专家初审等基础性工作。
第十六条 初审组织单位应根据申报项目的专业情况选聘部级工法评审专家。专家人选应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丰富的铁路工程实践经验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专家评审实行回避制度,专家不得评审本企业申报的工法。
第十七条 评审标准:
(一)关键性技术达到铁路行业领先水平。
(二)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三)保证施工安全、运输安全和职业健康的措施具体,行之有效。
(四)经过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实践,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实用价值较高,安全性能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五)环保和节能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规定,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六)编写内容齐全,层次分明,数据可靠,用词准确规范,附图清晰。
第十八条 评审程序:
(一)初审组织单位对申报工法是否符合申报条件进行合规性审查。
(二)初审组织单位分专业组建专家评审组,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分送各专业专家评审组进行初审。
(三)专家评审组经讨论,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提出初审意见,并提出部级工法及国家级工法的推荐建议。专家评审组评审中,必要时可请工法开发单位答疑。
(四)初审组织单位经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将初审通过的工法送有关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征求意见(主要针对工法应用中的质量、安全情况)。
(五)评审领导小组召开评审会,听取专家评审组初审意见及有关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的反馈意见,初步确定部级工法及国家级工法的推荐名单。
第十九条 对初步确定的部级工法,在国家铁路局网站公示7天;公示有异议的,由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核实有关情况。公示无异议后,国家铁路局正式公布,对部级工法申报单位和主要完成者颁发证书。
第二十条 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级工法开发单位按国家级工法推荐要求,开展申报事宜。
第四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一条 部级工法有效期为8年,开发企业应加强技术跟踪,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及时对原编工法进行修订,保持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开发企业对原编工法的主要内容或核心技术作重大修改的,可重新申报新的部级工法。
超出有效期的部级工法仍具有先进性的,工法完成单位可重新申报。
第二十二条 施工企业或其上级单位对部级工法开发积极、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可按本企业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 施工企业获得国家级工法、部级工法的,可将其作为本企业的良好行为向有关部门申报信用信息。
第二十四条 部级工法评审中发现申报企业提供虚假材料的,予以通报,5年内不受理其申报部级工法。
评定结果公布后,如发现工法内容存在剽窃、作假等问题的,经查实后撤消其部级工法称号并予以通报,5年内不受理其申报部级工法,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纳入企业信用信息。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铁路局工程监督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原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工法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156号)同时废止。
附件:1.铁路工程建设部级工法申报材料(略)
2.铁路工程建设工法文本编写要求(略)
2017年1月16日,国家铁路局印发《铁路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 哪个地区 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建设部第23号令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招 标 第四章 标 底 第五章 投 标 第六章 开标 评标 定标 ...
铁路军事运输是指军队利用铁路列车输送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是军事运输的一种方式。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距远、速度快、成本低、受天候影响小等特点,是战略、战役后方实施军事运输的主要手段。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条件,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号令)等有关规定,制...
铁路局关于印发《铁路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地区铁路监管局:现将《铁路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2)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2005 年 8月 31日建设部建质 [2005]145 号发布 第一条 为推进我国工程建设工法的开发和应用, 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技术积 累,提升我国整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加强对工法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程建设工法的开发、申报、评审和成果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 工艺为核心,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 把先进 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第四条 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 政策和标准、规范, 必须具有先进性、科 学性和实用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等特点。 第五条 工法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 企业根据承建工程的特点、 科研开发规划和市场需求开发、 编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2014〕10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有关中央企业:
现将修订后的《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7月16日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规范工程建设工法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法的开发、申报、评审和成果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第四条 工法分为企业级、省(部)级和国家级,实施分级管理。
企业级工法由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根据工程特点开发,通过工程实际应用,经企业组织评审和公布。
省(部)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以下简称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和公布。
国家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和公布。
第五条 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满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第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工法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工法开发计划,定期组织企业级工法评审,并将公布的企业级工法向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企业应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工法,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第八条 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工法开发和推广应用,组织省(部)级工法评审,将公布的省(部)级工法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第九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国家级工法评审,评审遵循优中选优、总量控制的原则。
第十条 国家级工法申报遵循企业自愿原则,每项工法由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申报,主要完成人员不超过5人。申报企业应是开发应用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十一条 申报国家级工法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已公布为省(部)级工法;
(二)工法的关键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工法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尚没有相应的工程建设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已经省级及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
(三)工法已经过2项及以上工程实践应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四)工法遵循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国家建筑技术发展方向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五)工法编写内容齐全完整,包括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
(六)工法内容不得与已公布的有效期内的国家级工法雷同。
第十二条 申报国家级工法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报企业向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二)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审核企业申报材料,择优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
第十三条 企业申报国家级工法,只能向批准该省(部)级工法的主管部门申报,同一工法不得同时向多个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申报。
第十四条 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时,内容不得存在雷同。
第十五条 国家级工法申报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国家级工法申报表;
(二)工法文本;
(三)省(部)级工法批准文件、工法证书;
(四)省(部)级工法评审意见(包括关键技术的评价);
(五)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出具的工程应用证明、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工程施工合同;
(六)经济效益证明;
(七)工法应用的有关照片或视频资料;
(八)科技查新报告;
(九)涉及他方专利的无争议声明书;
(十)技术标准、专利证书、科技成果获奖证明等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六条 国家级工法评审分为形式审查、专业组审查、评委会审核三个阶段。形式审查、专业组审查采用网络评审方式,评委会审核采用会议评审方式。
(一)形式审查。对申报资料完整性、符合性进行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列入专业组审查。
(二)专业组审查。对通过形式审查的工法按专业分组,评审专家对工法的关键技术水平、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可靠性、推广应用价值、文本编制等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提交评委会审核。
(三)评委会审核。评委会分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类进行评议审核、实名投票表决,有效票数达到三分之二及以上的通过审核。
第十七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建立国家级工法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从专家库中选取。专家库专家应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担任过大型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或大型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70周岁。院士、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质工程奖的专家优先选任。
第十八条 评审专家应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评审,对评审意见负责,遵守评审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保证工法评审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十九条 国家级工法评审实行专家回避制度,专业组评审专家不得评审本企业工法。
第二十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审核通过的国家级工法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对获得国家级工法的单位和个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证书。
第二十二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建立国家级工法管理和查询信息系统,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本地区(部门)工法信息库。
第二十三条 国家级工法有效期为8年。
对有效期内的国家级工法,其完成单位应注意技术跟踪,注重创新和发展,保持工法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超出有效期的国家级工法仍具有先进性的,工法完成单位可重新申报。
第二十四条 获得国家级工法证书的单位为该工法的所有权人。工法所有权人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偿转让工法使用权,但工法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员不得变更。未经工法所有权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工法的关键技术内容。
第二十五条 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技术积累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符合专利法、科学技术奖励规定条件的工法及其关键技术申请专利和科学技术发明、进步奖。
第二十六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将技术领先、应用广泛、效益显著的工法纳入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第二十七条 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工法。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应对开发和应用工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企业应对开发和推广应用工法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企业提供虚假材料申报国家级工法的,予以全国通报,5年内不受理其申报国家级工法。
企业以剽窃作假等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级工法的,撤消其国家级工法称号,予以全国通报,5年内不受理其申报国家级工法。
企业提供虚假材料申报国家级工法,或以剽窃作假等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级工法的,作为不良行为记录,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第二十九条 评审专家存在徇私舞弊、违反回避制度和保密纪律等行为的,取消国家级工法评审专家资格。
第三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省(部)级工法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同时废止。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建筑业技术创新积累,提升施工质量安全水平,规范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我厅起草了《山东省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通知》起草的背景
住房城乡建设部自1988年开始评审国家级工法,每两年组织一次,2005年制定印发了《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明确分国家级、省级、企业级三级管理,2014年7月作了细部修订。我省自1991年开始省级工法评审工作,由原省建管局实施,主要面向房屋建筑施工企业,每年评审一次,申报数量约1000项。2016年,在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中,原《山东省建筑业企业工法管理办法》(鲁建管质安字〔2003〕5号)超期废止,当年未组织相应申报评审。市政方面,我厅自2012年起开始组织市政工法评审,仅面向市政资质企业,并于2016年出台了《山东省市政工程工法管理办法》(鲁建城字〔2016〕87号),每年组织申报评审,申报数量约200项。因房屋建筑类工法暂停评审,大量房建企业不停地向我厅和市主管部门咨询反映,表现出强烈的需求。为统一房建、市政类工法运作程序,规范管理制度,起草制定了本《办法》。
二、《办法》起草的依据
(一)有关法律法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条例》
(二)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57号)、《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2018〕28号)、《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14〕103号)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22条,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范申报主体。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参评工法开发依托工程项目在山东省的外省企业,可申报省级工法。企业可独立申报或与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共同申报,主要完成人员不超过5人(联合体最多由2家单位组成,主要完成人员不超过7人)。建筑业企业应是开发应用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二)界定申报范围和条件。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他工程等类别,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满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已公布为企业级工法、关键性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经过2项及以上工程实践应用且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可以申报省级工法。
(三)确定申报和评审程序。省级工法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由企业自愿申报,申报主体按建筑业企业注册地属地管理原则,省外申报主体按工法开发依托工程项目属地管理原则向设区市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设区市主管部门初审推荐,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形式审查、专业组审查、评委会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请厅审定公布。根据住建部有关安排,从省级工法中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四)明确结果运用。对于公布的省级工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记入良好信用信息。对提供虚假材料申报或以欺骗手段获得工法的,实施信用惩戒。同时提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有关主管部门在招标投标、企业和工程评优、信用评价等方面给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