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效应 陈怀满 郑春荣
第二章 土壤和植物元素背景值 陈怀满
第三章 砷 李勋光
第四章 镉 陈怀满 郑春荣
第五章 铬 陈英旭 朱月珍
第六章 铜 朱永官
第七章 汞 杨国治
第八章 铅 郑春荣 陈怀满
第九章 锌 林玉锁 韩凤祥
第十章 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郑春荣 陈怀满
第十一章 重金属元素的根际化学 陈能场 陈怀满
第十二章 关于重金属土壤负载容量的讨论 陈怀满 郑春荣 2100433B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效应,土壤和植物元素背景值,砷、镉、铬、铜、汞、铅、锌等重要的污染元素的基本性质、反应行为,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问题,重金属元素的根际化学,重金属土壤负载容量等,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讨论,对土壤-水-植物系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础研究、环境评价、环境标准的制定、污水灌溉、废弃物的土地处理,以及污染治理等方面很有参考价值。可供从事环境、农业、土壤、生态、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环境医学和水文学等科学工作者和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学科师生参考。
一、土壤重金属危害1、影响植物根和叶的发育。2、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如水俣病等。3、污染饮用水。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1、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是环境长期、潜在的污染物;2、因土...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活性胶体,它们比表面大带电荷,代谢活动旺盛。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往往富集多种耐重金属的真菌和细菌,微生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方式影响土壤重金属的活性。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湿地系统中植物和土壤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
湿地系统中植物和土壤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
土壤_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
土壤_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
土壤和植物系统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行为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0—20cm以上表土层存在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积累,20cm以下土层未发现积累;与春、秋两次采样结果相比,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有所下降,表明土壤微生物对多环芳烃有一定降解作用,且其降解程度与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结构有关。菲在地下水中检出浓度较高,表明这一污染物有向下迁移的可能性。此外,柳树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积累有明显的削减与净化作用.本研究表明,严格限制污水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污染负荷以及设计合理的生态结构是避免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关键。
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行为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0—20cm以上表土层存在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积累,20cm以下土层未发现积累;与春、秋两次采样结果相比,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有所下降,表明土壤微生物对多环芳烃有一定降解作用,且其降解程度与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结构有关。菲在地下水中检出浓度较高,表明这一污染物有向下迁移的可能性。此外,柳树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积累有明显的削减与净化作用。本研究表明,严格限制污水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污染负荷以及设计合理的生态结构是避免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关键。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1、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分析;
2、土壤重金属的治理方法。
治理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
1、主要换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
2、植物修复技术
a、植物提取和富集
b、植物挥发
c、植物稳定
中国科学家发现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新途径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主要环境危害之一,并可能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类食物链。合肥工业大学曹树青教授课题组通过一种新型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发现使植物能将有毒物质镉吸收后"转存隔离"的新机制,从而降低并解决土壤中的镉污染问题。
中国首次土壤普查显示,中国有近20%的耕地存在镉、砷、汞、铅、镍、铜等重金属超标,这些重金属可通过农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及人类健康。据了解,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复杂,包括工业排放、化肥农药使用及地矿开采等,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治理非常困难,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某某工程学院曹树青教授课题组,采用新型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技术,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取得进展。他们首次发现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机制,使植物在受到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仍可以茂盛生长,并将镉吸收后储存至液泡中。他们再对镉的植物进行处理,即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物理化学修复
a、电动修复
b、电热修复
c、土壤淋溶
化学修复
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
世界重视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 并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根据处理方式,处理后土壤位置是否改变,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可分为:原位(Insitu)治理和异位(Exsitu)治理。异位治理环境风险较低,见效快且系统处理预测性较高,但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大。相对来说,原位治理则更为经济实用,操作简单。
根据治理工艺及原理的不同,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可分为:工程治理措施和物理化学修复两大类。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物理化学修复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电动修复、络合淋洗、蒸汽浸提、氧化还原、农业修复、生物修复等。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原位化学淋洗,异位化学淋洗,土壤性能改良,固化修复技术,物理分离修复技术,玻璃化修复,热力学修复,热解析修复,电动力学修复,换土修复等。
范拴喜编著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控制》通过对土壤的概念、结构、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和基本特征,土壤重金属对动植物的污染危害,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土壤背景值、环境容量及质量,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方法以及修复手段等内容介绍,希望读者掌握土壤及其重金属污染的基础知识,提高重金属污染的防范意识,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技术和手段、评价方法和修复手段。同时,本书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本书可供土壤重金属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评价、修复、控制、管理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土地管理、土壤学等师生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