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土地法律

土地法律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土地归属、流转、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行为的法律法规总称。其中包括土地立法、土地执法、土地权属、土地财产权利、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土地抵押权等。 

土地法律基本信息

土地法律简介

学科:土地科学及管理

词目:土地法律

英文:land law

查看详情

土地法律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土地

  • 60×40品种:其他琉璃瓦饰;规格:60×40;
  • 壹瓦
  • 13%
  • 壹瓦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动系列

  • 0.53M*10.05M/42024-60
  • 瑞宝
  • 13%
  • 瑞宝辽宁大连庄河店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动系列

  • 0.53M*10.05M/42023-50
  • 瑞宝
  • 13%
  • 瑞宝辽宁大连庄河店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动系列

  • 0.53M*10.05M/42025-10
  • 瑞宝
  • 13%
  • 瑞宝辽宁大连庄河店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动系列

  • 0.53M*10.05M/42019-20
  • 瑞宝
  • 13%
  • 瑞宝辽宁大连庄河店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成品树脂混凝土地

  • (1)成品成品树脂混凝土地沟 (2)嵌隙式地沟盖板,宽15mm(低于铺装2mm)
  • 111.09m
  • 3
  • 不限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8-25
查看价格

仿真书籍(法律类别)

  • 27×17×5cm(详见图片)
  • 10本
  • 3
  • -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25
查看价格

汉白玉"法律之书"

  • 700×500mm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8-12-21
查看价格

法律图书吧吧台

  • (4835+925)×850×1100mm
  • 100m
  • 3
  • A:环球、高时、康利、龙美达 B:溪石、宗艺、港龙、佰石特、海丝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29
查看价格

3.0mm厚黑色氟碳漆铝板(立邦黑土地)

  • 3.0 mm厚 黑土地1300-1
  • 1m²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9-04-10
查看价格

土地法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土地法律文献

从“小产权房”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缺失 从“小产权房”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缺失

从“小产权房”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缺失

格式:pdf

大小:168KB

页数: 未知

\"小产权房\"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中土地法律制度是根源性因素。\"小产权房\"问题是目前我国土地法律制度存在的缺失形成的。

土地法模拟题 土地法模拟题

土地法模拟题

格式:pdf

大小:168KB

页数: 6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 年 05课程考试 第 1页(共 6页) 《土地法》模拟题(补) 一. 单项选择题 1.土地行政管理相对方提出复议申请的原因是( B ) A.行政处罚 B.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 C.行政拘留 D.行政赔偿 2.我国土地流转中的要式行为是( D ) A.确定 B.认可 C.证明 D.登记 3.行政复议受法定期限的限制( D ) A.不受期限的限制 B.完全由当事人决定 C.由行政机关决定 D.受法定期限的限制 4.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 D )的土地实行征收。 A.全民所有 B.农民所有 C.单位所有 D.集体所有 5.下列可以安排宅基地用地的有( C ) A. 一户一子(女)有一处宅基地的 B.户口已迁出不在当地居住的 C.经主管部门批准,有

土地征收法律特征

(一)土地征收的主体是国家

我国《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征收的主体是特定的,而且只能是国家,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享有土地征收权。一方面,只有国家才能够利用公共权力对集体或他人财产进行干预,甚至将其所有权进行强制性移转。另一方面,“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土地征收的正当性依据和唯一合法理由,国家及其授权的政府部门正是公共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实践中,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征收权。

(二)土地征收的客体是集体所有土地

根据《物权法》第42条的规定,征收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上权利,二是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只能归属于国家或农民集体。《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法律另有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除外;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国家征收土地的对象只能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当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后,原存在于土地上的用益物权,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则归于消灭;原建筑于其上的住宅或其他房产,根据“房随地走”的原则亦应一并征收。

(三)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公共利益之需

我国《宪法》和《物权法》均明确规定国家实施土地征收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何为公共利益,法律并无明确界定。一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有关国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利益,其无法在市场中自动实现,需要通过政府的行政行为完成。土地征收虽具有强制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为之,否则就是对土地所有者利益的侵害。政府只有在公共利益需要时才有权行使土地征收权,也就是说,公共利益是政府行使土地征收权的依据和界限,是行使土地征收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前提。征收土地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另一类是城市外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项目建设占用集体土地的,均需办理征收土地手续。

(四)土地征收是移转土地所有权的行为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征收与征用没有明确的区分,《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直接把土地征收称为“征用”。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因为征收与征用最大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发生了所有权的移转。征收作为政府的行政行为,之所以在民事法律中受到规制,是因为其引起了所有权的变动,即原土地所有人的所有权消灭,国家依法原始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剥夺所有权引起的权利或财产的损失是征收问题的关键,如果不发生土地所有权的移转,仅是对土地的使用权作出一定限制,则不属于征收行为。

(五)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

土地征收决定以及补偿标准的制定均非基于合意发生,而是基于法律和政府的行政行为发生,这就使其不可避免的具有强制性。在此过程中,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并不相同,双方为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土地征收尽管具有强制性,但政府并非不受监督,可以为所欲为;被征收人也并非仅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任何表达意愿的渠道。行政机关应当充分保护被征收人的参与权,依法公告征地有关事项,聆听并认真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如果集体经济组织认为政府的征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以确认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六)土地征收具有补偿性

在土地征收法律关系中,由于处于被管理地位的被征收人无法与国家相抗衡,对被征收人进行合理的补偿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体现了对土地征收权的约束,也是对被征收人失去财产的慰藉。土地征收在实质上发生了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尽管这种转移因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无须通过合意发生,因此可将其理解为一种强制交易。这就涉及对价的问题,征收补偿正是土地征收的对价。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基本生产资料,一旦被国家征收,将直接威胁其生存基础。只有合理的安置补偿,才能够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查看详情

农村土地法律实务内容简介

本书以具体个案说明的方式去阐释法律条文的含义,提供应用法律的方法,作者在该书的末尾附加了和土地权益最为相关的一些法律条文,以供读者参考。对于广大的农民朋友维护自身的土地权益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法律实务界办理农村土地权益纠纷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查看详情

农村土地房屋法律一点通简介

内容介绍

《农村土地房屋法律一点通》内容简介:土地、房屋可是承载农村社会的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根基。《农村土地房屋法律一点通》选取农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土地,房屋方面的法律问题,以相关法律规定为主要依据,用简洁的语言,结合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土地,房屋纠纷小案例进行评价和分析,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让农民朋友们轻松掌握农村土地,房屋方面的法律规定,了解自身在土地、房屋方面享有的合法权益。合理有效地解决土地、房屋方面的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力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正常发展。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