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结构 // 1
一、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来源 // 1
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目标 // 1
三、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设置 // 1
“自我学习能力”课程 // 3
一、”自我学习能力”课程标准 // 3
二、”自我学习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 6
三、”自我学习能力”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表 // 17
四、”自我学习能力”课程内容序化表 // 31
“沟通表达能力”课程 // 33
一、”沟通表达能力”课程标准 // 33
二、”沟通表达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 35
三、”沟通表达能力”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表 // 41
四、”沟通表达能力”课程内容序化表 // 46
“团队合作能力”课程 // 48
一、”团队合作能力”课程标准 // 48
二、”团队合作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 51
三、”团队合作能力”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表 // 58
四、”团队合作能力”课程内容序化表 // 62
“解决问题能力”课程 // 64
一、”解决问题能力”课程标准 // 64
二、”解决问题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 67
三、”解决问题能力”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表 // 73
四、”解决问题能力”课程内容序化表 // 82
“外语应用能力”课程 // 84
一、”外语应用能力”课程标准 // 84
二、”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 87
三、”外语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表 // 95
四、”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序化表 // 102
“数字应用能力”课程 // 105
一、”数字应用能力”课程标准 // 105
二、”数字应用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描述 // 107
三、”数字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活动策划表 // 114
四、”数字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序化表 // 120 2100433B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而构建,共设六门课程,分别是《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方案》主要由课程来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描述、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等内容构成,是以上六门课程的设计总纲,系统呈现整个课程的设计思路、培养定位、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是指导教师进行工作页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方案》亦可为其他兄弟院校进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教师教学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三类八种。
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人的素质包括重量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