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工作场所微波职业接触限值:
类型 | 日剂量/ (µW·h/cm) | 8h平均功率密度/ (µW/cm) | 非8h平均功率密 度/(µW/cm) | 短时间接触功率密 度/(mW/cm) | |
全身 辐射 | 连续微波 | 400 | 50 | 400/t | 5 |
脉冲微波 | 200 | 25 | 200/t | 5 | |
肢体局部 辐射 | 连续微波或脉 冲微波 | 4000 | 500 | 4000/t | 5 |
注:t为受辐射时间,单位为h。
①基本限值。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应小于0.1W/kg。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应小于0.02W/kg。
②导出限值。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 职业照射导出限值
频率范围/MHz | 电场强度/(V/m) | 磁场强度/(A/m) | 功率密度/(W/m) |
0.1~3 | 87 | 0.25 | (20)① |
3~30 | 150/f | 0.40/f | (60/f )① |
30~3000 | (28)② | (0.075)② | 2 |
3000~15000 | (0.5f)② | (0.0015f )② | f/1500 |
15000~30000 | (61)② | (0.16)② | 10 |
注:①是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②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做了取整处理。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表 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频率范围/MHz | 电场强度/(V/m) | 磁场强度/(A/m) | 功率密度/(W/m) |
0.1~3 | 40 | 0.1 | (40)① |
3~30 | 67/f | 0.17/f | (12/f )① |
30~3000 | (12)② | (0.032)② | 0.4 |
3000~15000 | (0.22f )② | (0.001f )② | f/7500 |
15000~30000 | (27)② | (0.073)② | 2 |
注:①是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②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做了取整处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规定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公众(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在该环境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其健康不受电磁辐射有害影响的区域。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长期居住、工作、生活在该区域,可能会对易感人群引起某些不良影响。一般居民居住环境按一级标准加以限制。详细内容见下表。
表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
波长(频率MHz) | 单位 | 容许场强 | |
一级(安全区) | 二级(中间区) | ||
微波 | µW/cm | <10 | <40 |
混合 | V/m |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
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的标准:在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常用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在装有水位计、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各种记录仪表等的仪表盘、楼梯通道,以及所有靠近机器转动部分和高温表面等的狭窄地方的...
作业场所的噪声应由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进行检测。测定后应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进...
不要太担心,并不是所有的重金属都是有毒的,比如金元素,金元素就是无毒的。即使钨的盐有毒性,像铜元素就是有毒的,但也有这么多铜的东西,还有银盐也是有毒的,还不是有这么多人把银的首饰带在身上。倒是放射性要...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表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02 )表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序号 中文名( CAS No.) 英文名 TWA *STEL 1 白云石粉尘 Dolomite dust 总尘 Total dust 8 10 呼尘 Respirable dust 4 8 2 玻璃钢粉尘(总尘) 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dust(total) 3 6 3 茶尘(总尘) Tea dust(total) 2 3 4 沉淀 SiO 2(白炭黑)( 112926-00-8 ) Precipitated silica dust(total) 5 10 (总尘) 5 大理石粉尘( 1317-65-3 ) Marble dust 总尘 Total dust 8 10 呼尘 Respirable dust 4 8 6 电焊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2-2002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说 明 PC-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8小时)。 PC-MAC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5分钟)。 * 表 1:数值系根据“超限系数”推算;表 2:粉尘 TWA的接触上限值。 ** 表 1:“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 SiO2含量低于 10%,不含有毒物质, 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粉尘 指直径为 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呼尘 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采样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 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 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 5μ
(1)尽量远离微波辐射源,如电视发射台和开放性天线。
(2)对易受电磁波干扰的电器进行屏蔽,用钢或铝皮、导电网封闭起来。
(3)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对微波辐射的抵抗力。
(4)对于开放性天线、雷达装置等,由于具有很强的电磁波辐射水平,必须重点加以监督防护;还可在辐射源周围植树造林,让植物吸收电磁波,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5)应对微波操作场所外的居民周围环境的无线电波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并设法采取措施控制其强度,达到比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低一个数量级的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1)减弱辐射源的直接辐射和泄漏,采用合理的微波设备结构。合理使用微波设备,规定维修制度和操作规程。在进行雷达等大功率发射设备的调整和试验时,可利用等效天线或大功率吸收负载的方法来减少从微波天线泄漏的直接辐射,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散掉。
(2)屏蔽辐射源及辐射源附近的工作位置。主要采用反射型和吸收型两种屏蔽方法。反射型微波辐射的屏蔽:使用板状、片状和网状的金属组成的屏蔽壁来反射散射微波,以较大幅度地衰减微波辐射作用。吸收型微波辐射的屏蔽:利用吸收材料进行微波吸收。常用的吸收材料有两类。一是谐振型吸收材料,是利用某些材料的谐振特性制成的吸收材料,特点是材料厚度小,只对频率范围很窄的微波辐射具有良好的吸收率。二是匹配型吸收材料,是利用某些材料和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吸收微波辐射能。特点是适于吸收频率范围很宽的微波辐射。实际应用的吸收材料种类很多,可在塑料、橡胶、胶木、陶瓷等材料中加入铁粉、石墨、木材和水等制成,如泡沫吸收材料、涂层吸收材料和塑料板吸收材料等。
(3)加大工作位置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微波辐射能量随距离加大而衰减,而且波束方向狭窄,传播集中,可以加大微波场源与工作人员或生活区的距离,达到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目的。
(4)微波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必须进入微波辐射强度超过照射卫生标准的微波环境操作人员可采取穿微波防护服、戴防护面具、戴防护眼镜等方式对微波进行防护。
微波炉行业能效等级国家标准《GB24849-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发布,且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微波炉能效标准实施,将推动行业进行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有利于行业整体价值提升,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对社会而言,既有利于消费者节省使用成本,也有利于节能减排,因此,整个行业都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