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探讨
一 背景:汶川地震发生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特征
二 问题的提出:富饶的贫困,忧伤的岷江
三 灾后重建:自然资源管理与中国国情
第二章 区域脆弱性评价——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一 引言
二 区域脆弱性的相关概念
三 地震灾害及其脆弱性要素
四 区域脆弱性的评价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三章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与客体
一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
二 地震灾害中的客体
三 地震灾害中的主客体博弈关系
四 结论
第四章 生态重建区发展指标重构
一 生态重建区概况
二 生态重建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三 生态重建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四 生态重建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
五 生态重建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
六 问题与建议
第二篇 分论
第五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 岷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灾后重建的保障
二 岷江上游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与水电开发现状
三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四 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一 协同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
二 熙玉村基本情况及受灾情况
三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的理念
四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调控研究实例
五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性研究小结
第七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
二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三 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四 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五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六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第八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态资源恢复及生态环境重建
一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性
二 研究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
三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框架
四 地震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估
五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
六 灾区重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第九章 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家园建设对策研究
一 地震对四川灾区民族文化及精神家园的破坏和影响
二 关于灾区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对策建议
三 关于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第十章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研究
一 发挥旅游业先导产业优势,促进灾区又好又快重建发展
二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成果
三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优势分析
四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策略选择
五 推动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措施建议
第十一章 汶川地震后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
一 中国西部环保的NGO现状
二 地震后主要的环境问题
三 环保NGO的应对表现
四 发挥NGO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特殊作用:基于公共资源的理论
第十二章 汶川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与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二 灾后调研和数据的获取
三 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
四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五 关于重建的几点建议
六 结论
第三篇 专题
第十三章 可挽救性度量方法及其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一 引言
二 可挽救性度量的概念与特征
三 地震救援中可挽救性度量的对象
四 地震救援中的可挽救性度量模型
五 结论
第十四章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研究
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破坏情况
二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情况
三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 进一步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与重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第十五章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生态恢复重建的影响及对策
一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导致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二 次生地质灾害长期性决定生态恢复重建的长期性
三 次生地质灾害影响条件下生态恢复重建对策思考
第十六章 破解汶川地震生态挑战——以农业为例
一 震前四川灾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地位
二 灾区农业生态面临严重挑战
三 重建灾区农业生态对策
第十七章 应急捐赠管理的机理分析
一 应急捐赠的概念与内涵
二 应急捐赠的四层次机理分析
三 完善应急捐赠的几个建议
四 结语
第十八章 震后心理危机的表现与应对
一 地震后灾害心理的表现
二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
三 结论
第十九章 地震应急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 引言
二 通信网络可靠性技术分析
三 地震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分析
四 通信网络的改进建议及对策
五 结语
第二十章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调研报告
一 旅游业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都江堰市旅游业在汶川地震中的受灾情况
三 都江堰市旅游业的震后恢复政策及措施
四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灾后逐步走向恢复
五 对都江堰市旅游业恢复中发展的政策建议
附件一 2009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附件二 2010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后记
本书联系灾区实际情况,将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等自然资源及区内具有特色的战略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对灾后重建中自然资源的恢复...
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人,就这么给你说吧,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的房子就分了很多种,但是这些都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据我所知,是有一些人家的房子属于免费,但是还有更多的是自己花钱修房子,政府出钱帮你装修房子的外...
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人,就这么给你说吧,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的房子就分了很多种,但是这些都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据我所知,是有一些人家的房子属于免费,但是还有更多的是自己花钱修房子,政府出钱帮你装修房子的外...
是这个吧,哥们给加分啊 “5.12”地震后重建政策文件汇编 彭州市工业局 二〇〇八年七月 目录 一、《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08〕...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优越性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优越性 摘要: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 汶川地震给四川造成了 巨大的损失, 两年的时间内灾后恢复重建就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论文在总结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关键词: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社会主义优越性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08年 5月 12日 , 汶川发生了 8级大地震 ,遇难人数近 7万人 ,受伤人数 高达 37 万多 ,房屋大量倒塌 ,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 乎被夷为平地 ,致使五百多万人无家可归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这是建国以 来强度最高、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给地震灾区人 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场灾难, 前所未有的地震强度和威力打破了国内的宁静, 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深深的震惊 与哀伤之中,对国家
四川省召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审计培训会
四川省召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审计培训会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建议书
专题一:震害调查与分析
1.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观测及记录初步分析
2.汶川大地震——成都、都江堰所见所学所想
3.地震工程灾害与防御(Ⅰ)——汶川地震灾害调查与恢复重建对策
4.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5.汶川地震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问题
6.5.12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与启示
7.5.12四川汶川地震后青川房屋震害调查与初步分析
8.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初步分析
9.四川汶川地震工程震害初步调查与启示
10.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害调查及修复建议
11.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砌体结构震害调查及修复建议
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的房屋震害
13.汶川大地震绵竹城区及村镇建筑震害纪实分析与思考
14.汶川地震部分多层混合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及特征分析
15.汶川地震村镇住宅的震害分析与重建建议
16.汶川地震村镇民居震害调查与分析
17.汶川地震中甘肃陇南市村镇房屋考察与震害分析
18.5.12汶川地震中民用房屋的震害分析与维修建议
19.汶川地震绵阳地区建筑结构震害统计及原因浅析
20.宝鸡地区村镇建筑震害分析
21.陇南建筑结构震害的宏观分析与重建指导思想的建议
22.都江堰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建筑物震害特征
23.汶川地震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震害及启示
专题二:典型震害分析
1.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建筑结构震害分析
2.青城山宗教建筑结构震害分析
3.北川地区底部框架砖房震害分析
4.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两类典型震害及其数值模拟
6.砖填充墙刚度和楼板配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影响分析
7.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的震害仿真与分析
8.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柱梁强度比的影响研究
9.应重新审视预制板砖混结构校舍建筑的抗震性能
10.汶川地震中建筑楼梯震害原因分析
11.砌体结构的地震倒塌模拟与分析
12.填充墙震害数值模拟与对策讨论
13.地震作用下砖砌墙体倒塌分析
14.出屋面结构震害分析与设计建议
15.强震作用下玻璃建筑的震害分析
16.汶川地震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思考
专题三:抗震鉴定与加固
1.地震灾后建筑的鉴定与加固
2.绵阳市城区建筑震害调查与鉴定原则
3.重视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和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4.汶川地震灾区房屋抗震加固及设计的几点建议
5.江油市某七层砖混住宅楼的抗震加固设计
6.多层砖房住宅抗震加固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7.灾后建筑加固耗能减震技术与方法
8.玄武岩纤维在震后结构加固修复中应用的突出优势
9.砖石古塔的震害特征与抗震鉴定方法
lO.济南宏济堂古建筑的整体平移及抗震加固设计
专题四:震后重建
1.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出谋献策
2.灾后重建工作与民房重建技术的普及教育
3.唐山震后恢复重建过程及启示
4.适合地震灾区快速重建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5.新型单向预应力双向配筋混凝土叠合楼盖在震后重建中的应用
6.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结构体系
7.现代竹结构在汶川地震灾后安置及重建中的应用
8.三维弹簧隔震基础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重点防护建筑中的应用
9.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应用建议
10.使用防压曲支撑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议
11.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体系
12.积极、稳步地推进隔震减震技术的工程应用
专题五:抗震规范与抗震设计
1.汶川大地震引发建筑结构设计者的思考
2.汶川、台湾建筑震害启示——改进规范的几点建议
3.高层建筑结构大震性能评估及耗能减震方法研究
4.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教训
5.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6.从汶川地震震害思考结构抗震设计
7.地震工程灾害与防御(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析与比较
8.日本抗震规范变迁与震害调查启示
9.中日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方法比较
专题六:提高综合抗灾能力
1.应用市场机制提高抵抗巨灾的能力
2.从“汶川大地震”灾难看我国实施房屋体系工业化战略的必要性
3.用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改善村镇建筑的抗灾能力
4.汶川地震对城市防灾减灾的启示
5.“汶川大地震”震灾反思——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跋——汶川地震教训与震后建筑物重建、加固策略
序第一篇综合研究报告: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方法推进成都灾后重建
一、引言:成都市在中国西部的地位
二、成都地区灾损的基本情况
三、成都市是汶川大地震的“经济重灾区”
四、成都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五、成都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需求
六、成都地区灾后重建的目标和原则
七、对成都市灾后重建的若干政策建议第二篇灾后重建战略与规划
第一章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是灾后重建的长期目标和必然要求
二、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三、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初步探索
五、统筹灾区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章灾后重建规划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一、灾后重建规划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二、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的建议
第三章农村灾后重建:现实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和评估地震对农村灾区产生的综合影响
二、积极稳妥地编制农村灾后重建规划
三、实现由对农民的救济政策向发展政策转换
四、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五、对灾区农民采取多元化安置模式
六、坚持灾后重建以保障农民利益为主线
第四章以成德绵为中心推进四川省灾后重建
一、要把巩固、壮大、拓展、提升成德绵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第一要务
二、积极重建德阳磷化工基地
三、加快成德绵铁路、公路的恢复重建
四、对岷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全面进行清理整治
五、改善成德绵的能源供应体系和环境承载能力
六、进一步调整成德绵和阿坝州的产业选择和生产力布局
七、提高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第三篇灾后重建与产业发展
第一章加快产业发展为灾后重建提供经济支撑
一、汶川特大地震对成都经济的影响
二、当前成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三、加快成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二章四川工业:从灾后重建走向产业复兴
一、地震影响的基本判断与复兴之梦
二、从重建走向复兴: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三、从重建走向复兴: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
四、从重建走向复兴:区域布局和重点区域
五、从重建走向复兴:保障体系与社会建设
第三章灾后房地产业恢复发展分析
一、日本阪神大地震对房地产业影响及政府对策
二、汶川大地震对成都房地产业影响
三、房地产恢复重建有利因素分析
四、恢复发展成都房地产业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成都旅游业的灾后重建和发展
一、成都旅游业受灾基本情况
二、成都旅游业现状分析
三、成都旅游业灾后重建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都江堰的涅槃——“蜀文化之都”
一、都江堰旅游区要由一条河升华为一座城
二、目标与创意:打造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三、实现目标与创意的具体路径
四、需要采取的主要举措第四篇灾后重建与公共管理创新
第一章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应急管理评价和提升
一、政府应急管理概述
二、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政府应急管理特点及评价
三、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灾后重建中的公共服务体系重构——以基础教育体系重建为例
一、灾区校舍的恢复与重建工程
二、“受灾学生关怀与援助工程”
三、灾区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质量工程
四、灾区教育系统灾害预防与应急管理工程
第三章受灾群众参与重建的组织和引导
一、受灾群众参与灾后重建的经验借鉴
二、受灾群众参与重建的现状与问题
三、受灾群众参与重建的组织和管理对策
第四章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的含义与分类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作用
四、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存在的问题
五、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对策建议第五篇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一章抗震救灾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民抗震救灾中的伟大生动实践
二、灾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二章公民意识的成长与成都精神的再造
一、抗震救灾中公民意识的主流与问题
二、公民意识的灾后重建
第三章抗震救灾志愿者的精神特征及其彰显
一、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的无私奉献与大爱无疆
二、抗震救灾志愿者的主要精神特征
三、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志愿者精神的建议思考
第四章汶川大地震灾后成都城市形象的重塑
一、成都城市形象的变迁
二、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城市形象的影响
三、恢复及重塑成都城市形象的对策
第五章灾后心理重建的认识与思考
一、灾难中人们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表现
二、心理危机干预与实施过程第六篇灾后重建与投融资体制创新
第一章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撑体系
一、地震灾害对灾区基层金融体系影响的基本判断
二、灾后重建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作用
三、灾后重建中金融支持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灾后重建中发挥金融体系支撑功能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吸引民问资本参与灾后重建的思路和政策
一、灾后重建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二2100433B
这本报告是全国关心、参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全体房建专家的共同心血,希望能为今后的抗震防灾提供进一步的参考。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