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探讨
一 背景:汶川地震发生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特征
二 问题的提出:富饶的贫困,忧伤的岷江
三 灾后重建:自然资源管理与中国国情
第二章 区域脆弱性评价——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一 引言
二 区域脆弱性的相关概念
三 地震灾害及其脆弱性要素
四 区域脆弱性的评价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三章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与客体
一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
二 地震灾害中的客体
三 地震灾害中的主客体博弈关系
四 结论
第四章 生态重建区发展指标重构
一 生态重建区概况
二 生态重建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三 生态重建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四 生态重建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
五 生态重建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
六 问题与建议
第二篇 分论
第五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 岷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灾后重建的保障
二 岷江上游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与水电开发现状
三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四 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一 协同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
二 熙玉村基本情况及受灾情况
三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的理念
四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调控研究实例
五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性研究小结
第七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
二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三 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四 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五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六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第八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态资源恢复及生态环境重建
一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性
二 研究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
三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框架
四 地震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估
五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
六 灾区重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第九章 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家园建设对策研究
一 地震对四川灾区民族文化及精神家园的破坏和影响
二 关于灾区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对策建议
三 关于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
第十章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研究
一 发挥旅游业先导产业优势,促进灾区又好又快重建发展
二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成果
三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优势分析
四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策略选择
五 推动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措施建议
第十一章 汶川地震后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
一 中国西部环保的NGO现状
二 地震后主要的环境问题
三 环保NGO的应对表现
四 发挥NGO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特殊作用:基于公共资源的理论
第十二章 汶川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与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二 灾后调研和数据的获取
三 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
四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五 关于重建的几点建议
六 结论
第三篇 专题
第十三章 可挽救性度量方法及其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一 引言
二 可挽救性度量的概念与特征
三 地震救援中可挽救性度量的对象
四 地震救援中的可挽救性度量模型
五 结论
第十四章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研究
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破坏情况
二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情况
三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 进一步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与重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第十五章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生态恢复重建的影响及对策
一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导致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二 次生地质灾害长期性决定生态恢复重建的长期性
三 次生地质灾害影响条件下生态恢复重建对策思考
第十六章 破解汶川地震生态挑战——以农业为例
一 震前四川灾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地位
二 灾区农业生态面临严重挑战
三 重建灾区农业生态对策
第十七章 应急捐赠管理的机理分析
一 应急捐赠的概念与内涵
二 应急捐赠的四层次机理分析
三 完善应急捐赠的几个建议
四 结语
第十八章 震后心理危机的表现与应对
一 地震后灾害心理的表现
二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
三 结论
第十九章 地震应急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 引言
二 通信网络可靠性技术分析
三 地震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分析
四 通信网络的改进建议及对策
五 结语
第二十章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调研报告
一 旅游业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都江堰市旅游业在汶川地震中的受灾情况
三 都江堰市旅游业的震后恢复政策及措施
四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灾后逐步走向恢复
五 对都江堰市旅游业恢复中发展的政策建议
附件一 2009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附件二 2010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