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0年发展历程》主要介绍了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立、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包括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主要包括学院概况、发展历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国内外交流合作、党群工作、学生工作;附录部分为大事记、历届院系负责人、内设机构及负责人等名单。
历史名家
第1章 学院概况
1.1 学院简介
1.2 现任领导
1.3 组织机构
1.3.1 教学与行政机构
1.3.2 学术咨询机构
1.4 师资队伍
1.4.1 队伍状况
1.4.2 学者风采
1.5 学科专业
1.5.1 学科组成
1.5.2 学位授权点
1.5.3 本科专业
1.5.4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6 科学研究平台
1.6.1 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6.2 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3 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6.4 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
1.6.5 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
1.6.6 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
1.6.7 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学院代管)
1.7 实习实践基地
1.7.1 武汉大学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7.2 武汉大学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
1.7.3 武汉大学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1.7.4 武汉大学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0年发展历程第2章 发展历程
2.1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的成立与发展(1984-2000)
2.1.1 建筑工程系的成立与发展(1984-1996)
2.1.2 建筑工程学院的成立与发展(1996-1998)
2.1.3 土木与建筑学院的成立与发展(1998-2000)
2.2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成立与发展(1984-2000)
2.2.1 建筑工程系成立前的发展(1984-1990)
2.2.2 建筑工程系的成立与发展(1990-1993)
2.2.3 城市建设学院的成立与发展(1993-2000)
2.3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成立与发展(2000.8 至今)
2.3.1 机构与人员
2.3.2 专业建设
2.3.3 学科建设
2.3.4 主要成就
第3章 人才培养
3.1 本科生培养
3.1.1 培养方案
3.1.2 培养过程
3.1.3 培养质量
3.2 研究生培养
3.2.1 学位授权点
3.2.2 培养方案
3.2.3 培养过程
3.2.4 培养质量
3.3 继续教育
3.3.1 成人学历教育
3.3.2 非学历教育
第4章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4.1 学科建设
4.1.1 土木工程学科
4.1.2 力学学科
4.1.3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
4.2 科学研究
4.2.1 科学研究历程
4.2.2 科学研究管理
4.2.3 科学研究成果
4.3 实验室建设
4.3.1 建设与管理的沿革
4.3.2 实验条件建设
第5章 国内外交流合作
5.1 国内交流
5.1.1 校企合作
5.1.2 学术交流
5.2 国际交流
5.2.1 学者互访
5.2.2 联合培养
5.2.3 学术交流
第6章 党群工作
6.1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1.1 党建工作
6.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2 工会与教代会工作
6.2.1 工会工作
6.2.2 教代会工作
6.3 统战与离退休工作
6.3.1 统战工作
6.3.2 离退休工作
第7章 学生工作
7.1 工作机构
7.1.1 机构沿革
7.1.2 学生组织
7.2 工作内容
7.2.1 思想教育
7.2.2 党建工作
7.2.3 学风建设
7.2.4 社会实践
7.2.5 日常教育与管理
附录
附录一 大事记
附录二 历届院(系)负责人
附录三 历届内设机构及负责人
附录四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名单
附录五 各类荣誉获得者名单
附录六 教职工名单
附录七 学院兼职教授一览表
附录八 历届学生名单
附录九 教师及校友回忆录
后记2100433B
是海南大学的主校区 这个系的专业不错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7年8月底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原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院目前设有岩土工程硕士点,土木工程、建筑学两个本科专业,共有本科生591人及继...
现在的工程师需要懂施工。设计现在的需求不高。具体来说就是实际的项目经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的能力。看图视图的能力。还有就是要不怕苦
在线急!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迎新标语,要求体现工程管理、建筑设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每个专业一条)
管理好工程,工程好管理 建筑,就是你心中所想的那样 万丈高楼平地起,设计施工带装修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正>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岩土与道桥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市政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其中,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成立。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
1984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建筑工程系。
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
1998年,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
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84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筹建办公室,挂靠工程测量系。
1990年,成立建筑工程系,与工程测量系合署办公。
1992年,建筑工程系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运行。
1985年,成立城市规划中心。
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
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06年,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13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56人。有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高端外国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4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1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各1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
双聘院士:袁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姜清辉
湖北省楚天学子:尹涛、黄俊杰、唐智、吴志军
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邹亚洲
截至2018年7月,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岩土与道桥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市政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开设3个本科专业。
建筑工程系 |
工程管理系 |
工程力学系 |
市政工程系 |
岩土与道桥工程系 |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 |
--- |
资料来源: |
土木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程力学 |
资料来源: |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有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力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土力学、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湖北省精品课程:理论力学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
重点学科
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力学
学位点设置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土木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固体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
院徽
释义:一、院徽中间由正六边形、蜂巢、“土”字、“木”字、互动的人、纽带等元素组合构成,下方的波浪既代表了学院位于东湖之滨,又宛若一本翻开的书,形象地展现了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内涵。
二、院徽将“土”字、“木”字有机结合,整体正六边形的造型恰似蜂巢的造型,突出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徽标的正六边形造型犹如三位互动的人,形如汉字中的“众”,象征着团结、智慧、力量,寓意着学院师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共同为学院新的腾飞贡献力量。
精神
勇于担当,追求卓越
释义:一、“勇于担当”即为勇敢地承担并负起责任,包括大局意识、主动精神、责任心、执行力等方面。“勇于担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不辱使命的气概,体现了学院师生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二、“追求卓越”即为不懈努力,将自身的优势、能力、资源发挥到极致。卓越是超越优秀的状态,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学院践行武汉大学“顶天立地”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