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方案内容
到2025年,武汉将形成14条运营线路,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实施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白沙洲公铁大桥、堤角过江通道等过长江通道工程,建设江汉八桥、江汉九桥、江汉十桥等过汉江通道。
建设全国铁路路网中心。以武汉为中心,加快形成“两纵两横两斜”通达十二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构建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铁路交通圈,力争到2025年,全市铁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建成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汉阳站、武汉天河站以及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五主二辅”客站布局,形成内陆地区完善的铁路客货运双枢纽。
建设航空国际门户枢纽。推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提升武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建设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到2025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年。
建设全国公路网重要枢纽。以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六环线)为引领,推动武大、武阳、沿江等对外通道提升扩容,力争启动武天、武松等国家中长期高速路网规划项目,加快构建“六环二十四射多联”高等级公路集成式快速路网络,达到全市域“30—60—90”3个圈层时效目标(30分钟主城互通、60分钟市域辐射、90分钟大都市区直达),实现以武汉为核心的沿城镇发展轴带高快速路、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复合交通走廊。
加快建设地铁城市。全面实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和有关线路起始点调整,谋划启动第五轮建设规划。到2025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6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迈向“地铁网络时代”,地铁站点800米覆盖都市发展区人口达到47.6%、覆盖岗位达到44.8%,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例达到55%。打造武汉城市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形成“市域门到门、城市圈区到区”的快捷交通体系,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
武汉市还将加快建设畅通城市,实施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白沙洲公铁大桥、堤角过江通道等过长江通道工程,建设江汉八桥、江汉九桥、江汉十桥等过汉江通道,均衡跨越江河湖泊通道布局,主城区过长江通行能力提升25%,过汉江通行能力提升50%。 2100433B
筑龙网施工方案下载应该能得到满意答案或母版进行针对本项目的修改即可。
员工的培训是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体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实用、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的履行需要准确、详细的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决定员工的胜任素质,胜任素质与实际能力...
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到底有多高?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颁布实施,各界对“高标准”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对于4亿亩的建设规模和6000亿元的资金投入来说,“高标准”是对质量的一种界...
武汉市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的模式为一新一旧对比示范。青山示范区为旧城,位于武汉市东北部,面积23km2,区内建成区占比80%以上,旧城旧厂占50%以上,综合了老工业区、棚户区、老住宅区、水敏感区和循环经济试点区等多种需求形态。区域是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核心区域,水系发达,河道北联长江,南至东湖,有典型的丰水城市的特征,由于地势平坦,雨水径流流程长,外排泵站及河道规模受限,区域属于排涝中高风险区。
许昌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
1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许昌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许昌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 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许昌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 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2 许昌市无线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无线城市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 ,通过 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的向公众提供政务公开、 公共信息服务等 内容的无线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无线城市是许昌市政府与河南移 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 ,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的民心、民生工程 ,更是建设“数字许昌” ,提升城市品位和政府 形象 ,让信息这一重要资源惠及全社会的重点工程。为确保此项 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合我市实际 ,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以提升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为目标 , 以“政府主导、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工作部署,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印发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武汉市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工作方案》《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武汉市实施高效能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26日
武汉市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工作部署,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围绕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武汉“一主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操作性,加快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形成“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努力探索一条“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发展新路。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要求,对全域空间、地上地下、各类要素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战略引领、有效传导、同级唯一、管控清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完成市、区、乡(街、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和城镇开发边界外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域全要素、地上地下空间全覆盖的规划管控。
2.强化“一主引领”,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按照“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的理念,推动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规划同编,统筹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增强武汉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长江新区等四大组团发展先行区。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形成一体融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打造“一环两屏”生态协作圈,推动建设环武汉主城区周边50公里左右的环城生态带和大别山、幕阜山生态屏障。
3.统筹“三生”空间,锚固“两江三镇、六轴六楔、北峰南泽”的国土空间基本格局。利用长江、汉水的自然分隔,加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均衡、特色发展,凸显“两江三镇”独特格局。沿光谷、车谷、临空经济区、长江新区、纸坊、吴家山等发展轴,布局副城、组群,在六个轴向间控制六个生态绿楔,引导“六轴六楔”有序发展。保护好北部的木兰山、将军山等山体和南部的梁子湖、汤逊湖、沉湖等大型水体,稳固“北峰南泽”生态基底。落实国家统筹“三条控制线”的要求,严格划定和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二)强化核心职能,提升城市能级
1.推动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突出“主城做优”,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推动三镇聚合、均衡发展,提升高端要素、优质产业、先进功能、规模人口集聚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核心功能,塑造高品质城市形象,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主中心”。加快“四副做强”,规划建设光谷、车谷、临空经济区、长江新区四个副城,突出“板块化”空间组织,按照100—200万人“大城市”标准,建设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综合节点城市。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主城与副城、副城与副城以及城镇与乡村之间交通、产业等联系协作、梯次带动、互相促进。一体化推进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武汉样板”。
2.打造重点功能区,实施“五个中心”建设。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统筹规划“五个中心”建设空间。全国经济中心方面,中心城区推进汉口滨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杨春湖商务区建设,谋划青山、汉阳、谌家矶、白沙滨江区等重点功能区,引领现代服务业升级;开发区和新城区以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等为重点,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以“大武昌 长江新区”为核心集聚区,持续推进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学岛、洪山大学之城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培育发展长江新区科教城,承载综合性科学中心、科教创新中心功能。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方面,以大汉口地区为核心集聚区,重点推进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汉口北商贸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承载商贸、消费中心职能;提升武汉航空城、阳逻国际港等重点功能区,承载综合交通枢纽职能。国际交往中心方面,以大汉阳地区为核心集聚区,重点推进龟北、中法生态城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承载国际赛事、国际合作等职能。区域金融中心方面,重点以武汉金融城、光谷中心城、武昌金融街、汉阳基金基地等重点功能区为载体,培育总部金融集聚区。
3.强化枢纽支撑,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按照《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整合武汉综合交通枢纽资源,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外辐射能力和影响力。构建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客运出行网,以及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货运物流网。打造国家高铁中心,建设“超米字型”高铁网络和“一环八向”普速铁路网;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推动武汉天河空铁枢纽建设,加强与鄂州花湖机场的联动。建成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统筹铁、水、公、空等运输通道,强化多式联运。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建设“主城连网、新城通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并延伸至武汉城市圈城市;加快高速环线和放射线的建设,构建“六环二十四射多联”的高快速路网布局,完善“快—主—次—微”城市路网结构体系。加强客运枢纽、轨道站点、常规公交、慢行系统的综合换乘规划设计,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零换乘;推进土地复合利用,推进客运枢纽“站城一体”。
(三)加强专项支撑,提升城市品质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城市保障能力。优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布局,构建完善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域连续稳定覆盖的5G网络,建设智慧城市。打造能力充足、优质高效的生命线供应系统,加强超高压、特高压变电站、LNG储气库等能源中心的节点支撑作用,畅通能源进城和输配的廊道网络;打造饮用、备用“双水源”城市,提升城乡供水品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加快建设流域性大型终端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城市固废、危废处置体系。
2.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构建多层次、高韧性应急防灾减灾空间体系,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防范运行风险的能力。加快流域综合治理,优化水系调度,提升防洪排涝标准,建设海绵城市。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救援网络和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构建水、陆、空相结合的立体消防体系,实现5分钟消防安全全覆盖。严格控制较高风险的功能区域或者基础设施的安全隔离要求。强化城市空间和设施功能复合,提升城市建设弹性。
3.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以全面覆盖、普惠均衡为目标,补齐教育、养老、便利店、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设15分钟生活圈。推进邻里中心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社区建设样本。统筹中小型体育场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和社区足球场地设施改造,打造12分钟文体圈。完善微型公共空间网络,提高绿化500米服务覆盖水平,打造10分钟公共活动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水平和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疗科研项目,完善基层“哨点”的社区医院布局和院前急救的设施网络,建设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4.构建蓝绿交融的生态网络,提升环境品质。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体系,推动矿山生态修复、湖泊水体整治、林地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格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健全“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五级公园体系,优化城市风道、水道、绿道和蓝道空间,打通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江河湖水网、绿脉公园网相融合的生态空间。打造东湖绿心世界级城中湖典范、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和“九真山—九峰山”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按照“一湖一绿道”要求,推进滨水绿道建设。中心城区形成环汉口绿道、环汉阳绿道、环武昌绿道以及光谷绿道等“三镇三环”绿道体系,新城依托六大生态绿楔,形成“六楔成网”滨水绿道系统。利用城市边角地、空闲地,“见缝插绿”布局“口袋公园”。
5.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将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强化“一桥架南北、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核心意向,塑造“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强化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空间形态、建筑立面的控制引导,打造一批代表武汉最新建设成就和城市形象特色的标志性区域、标志性建筑。加快推进开发区和新城区重点地区、滨水临山地区、历史风貌区等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实现全市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全覆盖。加强城市设计内容与法定规划的衔接,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刚性管控要求,纳入规划设计条件,推进重点功能区和重要节点位置的公建类项目带规划方案挂牌。
6.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完善“五年规划 年度计划”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体系,中心城区有序落实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新城区结合自身发展阶段以及需求加快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留改拆建控”并举,分类实施“留房留人、留房提质、拆除改造”。中心城区加快推动老旧小区、绿中村、历史风貌街区以及工业遗产成片连片改造,实现“两降两增两保”(降低人口、建筑密度,增加绿色开敞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山体湖泊及周边环境);开发区和新城区促进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突破更新改造的政策瓶颈,研究出台综合性城市更新实施意见。
(四)强化规划全过程管理,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1.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四办”基础上全面推行规划行政许可事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和窗口“集中办”。优化项目选址、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流程,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完善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规划许可证制度。推进建设工程领域告知承诺制。
2.严格规划实施,强化刚性约束。建设全域覆盖、动态更新、上下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作为实施各类城市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全程留痕。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做好与省级、国家级平台的对接,推进与其他信息平台的联通和数据共享。
3.建设城市仿真实验室,搭建国土空间决策系统。统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融合城市运行数据,对城市时空数据集成管理,形成以现状底图、规划蓝图和实施动图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市时空数据体系,实现全域全要素、规划全流程的数字化覆盖。推进城市智能方法、智慧仿真工具研发,为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调查评价、规划编制、政务服务、实施监督提供支撑和技术保障。
4.规范规划设计管理,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行业人才培养和多专业合作。规范规划成果编制要求,统一底图、统一底数、统一坐标、统一标准。通过征集招标,引入国内和国际知名技术单位(团队)参与武汉市规划设计。严格行业监管,强化规划设计单位责任,开展责任规划师试点工作。发挥“众规武汉”平台作用,提高规划工作的公众参与度,推动城市规划共谋、共建、共享、共治。
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工作部署,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特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围绕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目标任务,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提升辐射引领能力
1.建设全国铁路路网中心。以武汉为中心,加快形成“两纵两横两斜”通达十二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构建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铁路交通圈,力争到2025年,全市铁路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建成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汉阳站、武汉天河站以及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五主二辅”客站布局,形成内陆地区完善的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到202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8亿人次。
2.建设航空国际门户枢纽。推进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第三跑道等机场扩容工程,持续推进高铁进机场。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集航空、科技、医疗健康、商务会展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推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提升武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建设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到2025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年。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200127 |
成果名称 |
广东省高标准农田省级示范点工作方案研究项目 |
第一完成单位 |
广州地量行城乡规划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 |
杨再贵、杨杰、邓青、陈淑娟、黄琴情、赵家敏、陈珊珊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8-08-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8-09-01 |
主题词 |
高标准基本农田、省级示范点、生态文明建设 |
本项目通过梳理省内外高标准农田政策,对标浙江、广西和湖南等省在土地整治工作的优秀经验,筛选和分析全省20 个地级市(深圳市除外)上报的典型项目,将调研点分为已建设和拟建设两大类,选定各地级市的调研点,编制调研工作方案,进行实地踏勘以及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调查调研点具体的建设工程、开发模式、项目特色、亩均投资、项目效益、项目特色等方面,并与区(县)国土部门、财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人员以及村镇相关人员开展座谈,了解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模式、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成功经验,提出示范点建设存在困难及对策建议等内容,形成省级示范点建设调研报告,并编制省级示范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细则,指导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示范效应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示范点项目。,本项目通过梳理省内外高标准农田政策,对标浙江、广西和湖南等省在土地整治工作的优秀经验,筛选和分析全省20 个地级市(深圳市除外)上报的典型项目,将调研点分为已建设和拟建设两大类,选定各地级市的调研点,编制调研工作方案,进行实地踏勘以及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调查调研点具体的建设工程、开发模式、项目特色、亩均投资、项目效益、项目特色等方面,并与区(县)国土部门、财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人员以及村镇相关人员开展座谈,了解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模式、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成功经验,提出示范点建设存在困难及对策建议等内容,形成省级示范点建设调研报告,并编制省级示范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细则,指导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示范效应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示范点项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