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物流地产是由美国的普洛斯公司率先提出并实践的,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物流地产发达的国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
随着住宅地产“三限”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商们作为后来者,纷纷转向其他地产领域,此时物流地产才真正开始被房地产企业重视起来。物流地产投资热潮的袭来并不仅受住宅地产发展受限的影响,其中物流设施的供不应求是各开发主体跃跃欲试的原动力。我国的国际标准仓库总存量为1300万平方米,仅相当于美国波士顿一个城市的水平,且其中60%位于一线城市。
2011年北京、广州、济南等城市的仓储价格同比增长了20%-30%,而上海的不少大型仓储的租金更是上涨了近50%。而随着2011年全球制造业的复苏和国内消费市场的急剧增长,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仓储空置率一直处于下降区间,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一库难求”的场面。由此,传统物流公司和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京东、卓越、当当、凡客等)也大举进军物流地产,由“轻资产”向“重资产”转化。
另外,政策的优惠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物流地产的发展。2012年2月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相比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建物流地产项目相比,房地产商拥有土地资源,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资源的整合等诸多优势。但房地产商在进行物流地产的开发时,需要避免盲目开发,因为根据状况物流仓储设施在5%的空置率下才能保持10%的回报,如果空置率达到15%,利润就会被挤压掉。这也意味着物流地产开发商还必须拥有强大的招商能力、充沛的客户资源以及专业的服务品质,这些因素会对后期的投资回收造成关键影响。这也是我国的物流地产商们需要向国际物流地产商学习之处。因此,物流地产不仅是我国房地产商面临的机遇,更是对其综合实力的一种挑战。
物流地产的运营模式按照投资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四种:
1.地产商作主导,租售给物流商并代其管理。即房地产开发商是开发投资的主体,开发商选地建成相关物流设施后,再转租给物流企业。日常物流业务由物流公司操作,房地产开发商只是负责投资开发和物业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更有效地帮助物流企业客户管理资金、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点是对于小规模的物流企业而言,租金成本可能过高。
2.物流商自有地产,自己经营管理。即物流企业是相关物流设施投资建设的主体,建成后也是自己经营,自己管理。优点是可以节省一部分租金,而且物业的折旧费用可以享受到税收减免的好处。缺点就是管理水平可能比较低、非专业化,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运营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建设上的非专业性,建设成本可能较高。
3.地产、物流商直接合作经营。即物流商、地产商通过成立项目公司或协议、合同等其他契约方式共同出资、合作经营,各自发挥自己相关领域的优势,对于项目建成后的收益按照协议分享同时共担风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地产商在拿地、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物流商在物流效率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优势,实现物流商和地产商的共赢。但是缺点在于双方前期面临信用风险,同时在后期利益分配问题、风险分担上可能出现矛盾。
4.由第三方牵头,联系物流商和地产商。即通过第三方将物流商和地产商各自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物流商和地产商的资格、实力进行审查,确保强强联合。物业建成后由第三方中介组织负责对管理企业进行招标,而企业收益也由第三方代为审查并根据协议分配。这种模式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独立第三方的审查,从而避免了物流商和地产商的信用风险,同时避免了后期产生的矛盾。但是这种模式对于第三方的要求很高,而且要求中介市场有较高的行业自律,同时需要社会信用档案的支持。
根据国内外物流地产运营经验,物流地产商以物流平台提供商的身份,通过将地产资源与其它资源整合,通过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汇集,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总的来说,物流园区的赢利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土地增值、出租收入、服务费用、项目投资收益及其他收益,如图1所示。
(1)土地(资产)增值
对物流地产所有者与经营者来说,均将从土地增值中获取巨大收益。所有者(即初期投资者)从政府手中以低价购得土地,等完成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后,地价将会有一定的升值,而到物流园区正式运营后,还将大幅上涨。对于经营者(即物流运营商)来说,土地的增值将能提高其土地、仓库、房屋等出租收入。在日本,运作最为成功的东京物流组团,其物流园区的主要赢利即来自土地价值的增长。
(2)出租收入
园区所有者与经营者按一定比例对出租收入进行分配。
①仓库租赁费用
经营者将园区内所修建的大型现代化仓储设施租给一些第三方物流商、生产型企业等,从中收取租金,这是出租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②设备租赁费用
将园区内一些主要的交通设施如铁路专用线、物流设备如装卸、运输设备等租给园区内企业使用,收取租金。
③房屋租赁费用
主要包括园区里面一些办公大楼及用作各种其他用途的房屋租金。以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为例〔m:该基地的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10758平方米,营业用房总面积7476平方米,交易大厅近600平方米,共三层,有300多间商务用房,建成不到一年该基地已吸引逾20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和93家第三产业的企业入住,光房屋租金就可以收回除土地外的一半支出。
④停车场收费
物流园区凭借强大的信息功能,吸引众多运输企业入驻,园区内修建现代化停车场,也将收取一定的停车费用。
⑤其他管理费用
包括物业管理费等其他费用。
⑥提供物流相关联的其他产品服务
物流园内大量三方物流公司和车辆需要油卡,保险等附加产品
(3)服务费用
①信息服务费用
这是最主要的服务费用之一。一是提供车辆配载信息,帮助用户提高车辆的满载率和降低成本,并从节约的成本中按比例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二是提供商品供求信息,可以为园区内的商户服务,从本地和周边地市配送他们所要进的各种商品,以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专门为社会上大的商场、批发市场和广大客户服务,为他们从全国各地集中配送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在收费方式上采取按成交额提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的方式。
②培训服务费用
利用物流园区运作的成功经验及相关的物流发展资讯优势,开展物流人才‘培训业务,从中收取培训费用。
③融资中介费用
园区运营商通过介绍投资者进驻园区,从中收取中介费用。
④其他服务费用
包括技术服务、系统设计等服务费用。
(4)项目投资收益
对于园区所有者来说,还可以自己对看好的物流项目如加工项目、配送业务等进行投资,从中获取收益。
(5)其他收益
园区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增资扩股、上市等方式获取收益。2100433B
这是一份关于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研究文章。
运可视港口物流智慧平台这种设计逻辑运可视港口物流智慧平台是帮助物流企业从传统的物流订单管理、物流全流程运营的线下操作,逐步过渡到高效、便捷、增量创收的物流智慧平台+互联网技术全流程应用,以创造互联网+...
“智慧物流”是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的概念。 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
基于顾客需求的物流地产价值创新
基于顾客需求的物流地产价值创新——借助对物流地产与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物流地产的内涵,对普洛斯的物流地产运作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其物流地产的价值创新战略进行了阐释。
[硕士]工业物流地产项目开发的研究
[硕士]工业物流地产项目开发的研究——【学位年度】2008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持续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物流地产作为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物流派生产业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投资者的注意。 ...
物流地产是由美国的普洛斯公司率先提出并实践的,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物流地产发达的国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物流地产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物流园区。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又称物流团地。日本从1965年起在规划城市发展的时候,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为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产业对环境压力,保持产业凝聚力,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确定了若干集约运输、仓储、市场、信息、管理功能的物流团地。在欧洲,物流园区被称之为货运村(a freight village)。货运村的主要功能和定义与日本的物流团地是一致的。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地产的主要表现形态,是经营专业的物流设施的载体,是出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根据物流企业客户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投资和建设企业业务发展所需的现代物流设施。从狭义的概念来说物流地产的概念是清晰、明确的,与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专业市场等概念模糊是明显不同的。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战已经结束,电商又开始加紧备战“双12”,其背后物流地产租金和售价的快速上涨却成为电商的难言之苦。有分析认为,受电商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最近5年间上海仓储用地的投资价值已经超过了住宅、商铺和写字楼,成为最赚钱的不动产投资资产。根据戴德梁行的统计,过去5年,上海优质仓储物业平均租金已连续18个季度上涨。
实际上,物流仓储物业租金上涨的背后,是国内外金融资本正在大规模流入这一领域,推动了仓储用地需求在短期内快速上升。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和黄金水道的出海口,上海成了众多电商企业的必争之地,物流地产价格正在不断上涨。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内,上海仓储物业的开发有望迎来“黄金时代”。
仓储用地需求旺盛
如今,物流地产开发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黑石、凯雷、平安等金融大鳄对用于仓储、物流功能的开发项目和土地虎视眈眈,开始对物流地产加大投入。
戴德梁行董事、中国区工业和物流地产部主管苏智渊表示,物流地产的开发主体有三类。第一类是专业性开发商;第二类往往是从房产行业上下游转换而来,如物流企业转型或者商业地产开发商扩大业务范围;第三类是纯粹的政府行为。而上海正是这三类物流地产开发主体的必争之地,金融资本在物流地产领域的全面布局,将助推上海仓储用地价格上涨。
由于上海城市外扩难度大,土地资源非常紧俏,市面上出现了部分企业囤积土地等待升值现象。目前上海仓储用地主要集中在各大工业开发区,一手土地出让数量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下降。随着中国的物流地产更加市场化,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开发商进行市场化运作,市场供需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地价或将持续上涨。据了解,当前上海仓储用地的需求主要来自两类企业,一类以拥有高附加值或者对土地价格不敏感的制造企业为主;第二类是物流地产投资商,这类地产商目前对仓储用地的需求非常旺盛。
知名房地产专家蔡为民认为,目前上海外环内的物流仓储用地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但是由于土地变性要求弥补的差价较高,因此很多企业将自有资产用于仓储和办公出租,未来这部分企业囤积的土地或将升值。
自贸区最受关注
另外,上海仓储用地需求迅速上升,也与国务院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关。
今年九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两份文件正式对外公布。《意见》提到,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随着上海加快建设物流航运中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升级,这也使得今年上海物流地产市场进一步升温。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货运量将达到270亿吨。据统计,2013年上海全年货运量为9.15亿吨,其中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7.76亿吨,如果按照年增长率6%测算的话,到2020年,上海货运总量将达到13.76亿吨,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1.66亿吨。
蔡为民表示,随着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出炉,未来三到五年内物流地产仍将受到热捧,其中自贸区内仓储用地价值的提升最值得关注。目前,自贸区内80%的土地为工业用地,而外高桥作为上海自贸区的地产大亨,土地储备丰富,如果这些土地被用于仓储物流设备,地块的潜在价值巨大。
外高桥2013年年报披露,公司在自贸区已建物业325万平方米,在建物业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未建物业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同时其母公司外高桥集团还拥有外高桥保税区500多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子公司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危险品物流,在保税区内已经拥有5.2万平方米的专业仓库、1.5万平方米的露天堆场。
与自贸区发展类似的黄金地区还有临港地区。临港物流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不少上市公司囤积的土地资产价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
资本逐利或存风险
其实,不仅仅是上海,各地的物流地产都处在蓬勃发展期。近年来,随着京津“半小时经济圈”的步伐不断加快,地处京津间的武清区就吸引了大型电商企业物流基地“安家落户”。早在2012年,总投资30亿元的阿里巴巴、总投资4亿元的当当网、总投资20亿元的亚马逊等重点项目就已开建。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来看物流成本占到电商毛利的3%~5%,如果区域性物流基地建成后,可以将综合物流成本压缩至2%—4%。北去北京市区3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65公里,南去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天津国际机场75公里,距离天津新港105公里,正是如此便捷的商业“要塞”吸引了大型电商企业纷纷落户武清。
不过,和住宅市场不同的是,物流地产领域已有大批外资大鳄提前布局。比如分析人士指出,上海仓储用地市场三到五年内呈现向好态势,但随着大量资本进入,可能会导致市场过热,从而积蓄一定的风险。
由于市场行情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仓储用地价格的也存在变化周期,上一波行情是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两年后走出低谷,而此波行情估计还有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之后增速将会逐步放缓。
此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物流地产属于仓储用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的界限比较模糊,随着产业融合程度的加深,部分企业因为自身功能需求,自建厂房不用于生产制造,而用于仓储物流,虽然目前来讲这种方式是可操作的,但是土地性质的模糊可能会在将来给企业带来麻烦。
北京商报讯 (记者 王晓然 赵述评)商业巨头围绕物流行业的竞争,正在向仓储环节聚焦。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苏宁物流”)7月6日与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不动产”)联合设立物流地产基金,已经募得的首期资金规模为50亿元。苏宁表示,物流地产基金将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金循环,实现轻资产、高周转运营,推动公司物流仓储规模的快速扩张。作为苏宁“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环,物流在今年正式独立运营成为苏宁易购的核心产业之一。
公告显示,本次物流地产基金首期基金募资50亿元,将主要用于收购苏宁建成的成熟仓储设施、市场化收购及投资开发符合条件的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其中,江苏苏宁物流认缴出资25.5亿元,深创投不动产代表其管理的私募投资基金认缴出资24.5亿元。目前,物流地产基金的首期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据了解,苏宁投资设立物流地产基金的计划已经进行半年有余。去年11月13日,江苏苏宁物流与深创投曾联合设立300亿元物流地产基金。
对于众多包含电商业务的商业巨头来说,物流被认为是企业的“命脉”,物流仓储建设的重要性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企业撬动流量市场的杠杆。但高企的仓储物流成本让企业望而却步,轻资产运营正成为趋势。京东自2014年开始规划的向第三方商家提供仓储服务的物流仓储亚洲一号已在上海、北京、武汉、沈阳等城市和地区不断落地,数量达到15个,成为京东吸引品牌商的利器。计划实现72小时货通全球的阿里,旗下菜鸟也计划在香港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物流枢纽,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
作者:王晓然 赵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