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源于传统的污水灌溉,但不等于污水灌溉,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目的不同。传统污水灌溉是一项农田水利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污水提高作物产量,用水则“灌”,不用则“放”。而土地处理是一项污水处理工程,应能终年连续运行。
(2)负荷控制不同。传统的污水灌溉把污水作为水肥资源加以利用,只注意水“肥”和水“量”,按不同作物的不同季节对水的需要来确定灌水时间与灌溉定额。而土地处理则重视污水处理效果,按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容量来确定水力负荷。
(3)生态结构不同。传统污水灌溉中的污水是服务于作物的,通常单一种植。而土地处理通常设计成多样化种植的生态结构,以便针对不同作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在不同种植单元上进行水力负荷的有效分配,保证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连续运行。
(4)处理后出水的出路有差别。传统污水灌溉后的出水通常放流河系。而土地处理后的出水,可放流河系,也可作为中水资源再生重复利用,如注入地下、浇灌绿地、冲洗厕所等。通常快速渗滤系统再生水的回收率可达80%,慢速渗滤系统可达30%,地下渗滤系统达70%。关键是应保证土地处理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以获得良好的净化水质。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污水的收集与预处理设备:防止泥砂在布水系统中沉淀和机械磨损,以及过量悬浮固体引起的土壤堵塞。
(2)污水的调节、贮存设备:调节土地处理系统受气候影响时的水力负荷,可采用贮存塘与土地处理联合系统。
(3)配水与布水系统:配水系统包括污水泵站、输水管道等。布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污水按工艺要求均匀地投配到土壤—植物系统。
(4)土地净化田(土壤—植物系统):土地净化田是土地处理系统的核心,污染物的净化和去除主要在此完成。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到满足土地处理要求的土地是这一技术成功的关键。土地选择要考虑地形、地表坡度和土壤性质。
(5)净化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其作用是保证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和水流通畅,保护地下水和再生水利用。
(6)检测系统:其作用是检查、监控处理效果。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属于污水自然处理范畴,简要定义为: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吸附、过滤与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获得增产。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人工规划、设计与自然净化相结合,以及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环境系统工程,一般可分为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处理和地下渗滤系统五种工艺,其中湿地处理系统主要依据生态单元而定名,其他系统则是依据水流路径而定名。不同的土地处理类型具有不同的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和场地要求,其主要特征见图1。
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标准的实施和采样监测方法。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以地面水、地下水和处...
中国主要作物是什么,是水稻吗
泥沙过多对城市污水厂预处理、生物处理、及后续消毒、脱泥等都有较大的影响!1、预处理段:泥沙过多,预处理设备超负荷,很有可能使设备出现疲惫状态致使设备受损;提升泵处叶轮很容易磨损;很容易使设备进水廊道堵...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Slow Rate, SR)是将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污水缓慢地在土地表面流动并向土壤渗滤,一部分污水直接为作物所吸收,另一部分则渗入土壤中合蒸发散逸入大气,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污水土地处理工艺。该系统适用于渗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如砂质土壤),以及蒸发量小、气候湿润地区。其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a)为慢速渗滤的水流路径;(b)为表面布水;(c)为喷灌布水。
快速渗滤系统(Rapid Infiltration, RI)是一种高效的土地处理技术,适用于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如砂土、壤土砂或砂壤土。该系统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能的土地表面,在污水向下渗滤的过程中,在过滤、沉淀、氧化、还原以及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净化处理,如图3所示。图3中,(a)为快速渗滤的水流路径;(b)为地下排水管集水;(c)管井集水。
2100433B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构造对水力特性影响研究
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模型反应器中进行流态试验,使用停留时间分布(RTD)分析理论,探索反应器不同构造的水流流态。试验表明,升流式和降流式的反应器流态均接近推流;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0.974和0.845。由于在整个水平过水断面上承托层的布水作用及集水层的集水作用,系统采用不同管网布设程度的布水和集水方式对流态的影响不大,体积效率均在90%以上。填料层高度对流态有一定影响,当高度为40 cm时流态最接近推流,水流的轴向扩散系数最小,其值为0.027,属于低扩散程度。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流态影响因素及优化
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反应器模型中进行流态实验,使用正交分析理论及停留时间分布(RTD)分析理论,探索管网、集水层和承托层对反应器体积效率及推流的影响,并对反应器构造进行优化。使用正交实验分析发现,各因素对体积效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承托层>集水层>管网,管网与承托层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集水层对推流有影响,并且管网与集水层有很显著的交互作用。使用RTD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发现,采用全网布水与集水时,集水层及承托层对流态的影响都不大。管网布设为过水断面的一半(半网)时,集水层的集水作用及承托层的布水作用可以增加反应器体积效率。\"半网-有集水层-有承托层\"的体积效率最高,流态最接近推流形式,其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为1.093,轴向扩散系数为0.037,属于低扩散程度。
目录
工业污染源治理及排放总量控制技术研究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研究
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
太湖水系水质保护研究
编后记
该书收集论文130篇,分为工业污染源治理及排放总量控制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研究,城市污水源化研究,太湖水系水质保护研究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