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西安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西安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西安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2年4月13日在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各位代表:

  2002年,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市十二届人民政府自1997年5月组成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新世纪西安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410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73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322元提高到10616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3.8亿元增长到55.9亿元。“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带动了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2001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亿元,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其中外汇收入2.9亿美元。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新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3%。农村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初步形成城郊型农业经济的新格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6年的114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28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989亿元,完成重点建设项目115项。西蓝、西阎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北段等相继建成,西户高速、沿秦岭北麓旅游公路等正加紧建设,“米”字型公路交通枢纽框架基本形成。配合国家完成了西康铁路建设。黑河引水、城市天然气气化、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集中供热及供排水、污水处理、城乡电网改造、通讯及城域宽带网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水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广场建设、园林绿化等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90%的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改制,国有大型企业通过“三改一加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卫生改革开始起步。取消、合并了516项审批核准项目,清理了57件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相适应的法规、规章及文件。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力度,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9.2亿美元,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西安。扩大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国外友好城市交往日益密切。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称号,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文化体育卫生设施,一批优秀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5023元和1586元增加到2001年的6705元和2489元,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4.65 ‰,民族、宗教、侨务、扶残助残以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五年来,市政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共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3件,制定、修订行政规章103件。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人民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西安驻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安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市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还比较弱,特别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名牌产品很少;思想解放不够,改革步子不够大,开放程度较低,外向牵动不足,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较严重,使比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外向型和民营经济比重偏低,投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比较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经营和管理城市的水平不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执政为民的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影响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今后五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是向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和“中国西安·西部最佳”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五年。今后五年市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五”计划,建设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科教文化发达、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和西部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迎接考验,战胜挑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西安的新跨越,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们应担负起的重大使命。今后五年,市政府要把富民强市作为根本任务,把坚持发展、加快发展作为主旋律,把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施政方略,把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作为第一要务。这是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六个坚持”: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先导。解放思想是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的过程,永无止境。对我们在思想解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制约因素,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实现西部经济强市和“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目标,全市上下必须来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我们要从对昔日辉煌的沉湎和陶醉中解放出来,要从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不敢竞争的小生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从习惯于旧体制、老思路、老办法的定势思维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用开放的眼光审视现实,按市场经济规律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以与时俱进的勇气摈弃守旧,大胆开拓。通过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带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紧迫感,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前不久在我省视察时指出:“要认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经济发展。解决西部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发展”。西安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比较优势和大好机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在全市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用足用活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运用好世贸组织的规则,坚持扩大和培育内需的方针,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继续使我市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调整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我市经济质量和效益。

  ——坚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一要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路子。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发展模式上创新,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盘活、优化配置城市各类资源,把城市资源转变为城市资本,做到城市建设市场化、资源利用商品化、资金筹措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二要积极探索区县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赋予城乡一体化战略以新的内涵,增强区县经济的发展活力和造血功能。三要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按照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向世界展示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采。从理顺体制、明确责任入手,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市场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四要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形成招商引资的环境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西安创业发展。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对非国有经济加大政策扶持、依法保护的力度,实行市场准入平等、税费平等、融资平等,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鼓励非国有制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企业。充分发挥非国有经济在扩大就业、活跃经济、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依法治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正确引导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主要任务。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实现行政行为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要始终把保持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处置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化解和消除不稳定因素,把影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标本兼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营造社会繁荣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和关心群众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特别要把增加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收入作为工作重点,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要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带领、引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克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大将隆重召开。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十分重要,任务也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按照“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思路,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实现“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目标迈出稳健的一步。为确保实现今年12.5%的经济增长和其他各项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把握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公开透明的原则,抓紧做好市政府涉外经济规章的制定、修订、废除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广泛普及世贸组织知识,加快培养一大批通晓世贸组织规则的国际型人才,提高各级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按国际通行规则行政和办事的能力。对加入世贸后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要及早研究应对方案,趋利避害。

  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采取出让股权、境外直接融资、租赁和特许权项目(BOT)等多种形式,鼓励外商参与道路交通、公用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各类招商活动的实际效果,切实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提高资金到位率。

  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出口主体多元化战略,综合运用出口信贷、退税等各种政策手段,千方百计地扩大外贸出口。搞好外贸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出口骨干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品和农特产品出口。精心组织劳务输出,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和承包工程,发展跨国经营。

  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力度,重点抓好五项整顿和两类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重点打击制售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等制假售假行为。积极倡导诚信守法,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继续搞好投资环境整治,对破坏投资环境、损害西安形象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决不放过。

  (二)按照经营城市的思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要将经营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对整个城市资源进行市场化运营,更多地采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广泛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发展。

  以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经营城市的突破口,尽快建立国有土地储备制度,由政府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土地供应公示制度,对经营性项目用地实行市场化出让,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并通过立法和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土地市场。

  对经营性的市政公用设施,实行经营权、股权拍卖出让。对政府出资建成的大型文化、体育、会展等设施,逐步通过公开拍卖、出让股权或经营管理权等形式交由企业来经营。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对公交线路运营权、城市空间和街道的广告经营权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的冠名权等无形资产的有形化运作,实现市场化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利用“收益抵押”贷款及国外通行的融资合作方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重大项目的建设。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全面完成黑河枢纽配套工程及城市配水管网扩建工程,使城市供水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完成西大街等16条共计30多公里的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使市区道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加快建设高架快速干道工程,实现全市东西向过境交通的畅通;加快天然气城市气化二期工程建设;抓好西郊和北郊集中供热工程、城市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特别要把二环路东站立交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在今年5月全面开工,确保二环路在明年年底前全线贯通。继续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开放房产二级市场,推进全市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大气环境治理,巩固和扩大无煤区和改煤区成果,重点查处燃煤设施烟尘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进一步降低市区二次扬尘污染,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全面推广清洁燃料和天然气汽车。切实搞好水资源特别是黑河水源地的保护,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兴庆湖综合治理和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北石桥污水处理回用、江村沟垃圾填埋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坚决取缔“十五小”污染企业,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搞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野生资源保护区工程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步伐。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建造一批能够提升城市品位的广场雕塑、建筑艺术品和标志性建筑,进一步搞好点亮工程。大力推行“绿荫”工程,在保持原有植被和绿地的基础上,在道路、河道两旁,广场、社区周边等所有适合植树的地方大量植树造林,经过不懈努力,建立起绿色的生态屏障,实现创建园林化城市的目标。

  (三)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增强区县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区县经济在我市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没有区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大发展。要增强紧迫感,把加快区县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我市综合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战略任务来抓,努力增加区县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

  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和特色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重视发展品牌农业,扩大果品、蔬菜、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生产,发展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建设一批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规模较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城市大中型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开发。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信息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扩大“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节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各区县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城市,面向市场,加快各自科技、工业、旅游、现代农业园区等新区建设,努力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促进区县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乡镇企业向城镇、向园区集中。提倡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县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为中心区拓宽发展空间,为远郊区县提供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实现共同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区县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区县能干的事放手让区县去干。区县要自觉服从全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市政府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区县加快供气、供水和农村电网改造、县乡公路等工程项目建设,使各区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引导城市工业向郊县转移和城市服务业网络向郊县延伸,有计划地在郊县安排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项目,继续加大向困难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工作,继续实施贫困山区移民工程和解决农村特困户住房问题的“广厦工程”。

  (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高优势传统工业

  以选育重大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孵化基地、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和科技优势的充分发挥。抓好西安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二次创业”,全力支持阎良飞机城建设。高新区要加快“十园一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三期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大公司入区。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扶持民营科技发展壮大。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创业计划”,继续扶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自有技术和项目创办企业,重点支持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我市创业。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加快新一代移动通讯设备、数字化产品、网络技术及设备、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产业化步伐。抓好西安信息港和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城域宽带网的覆盖率。推广普及信息化知识,拓宽信息服务领域。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我市优势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提高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做好技改项目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抓好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国债重点技改项目及国家“双高一优”项目的实施。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继续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及企业集团,支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的发展。对已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同时进行期权、年薪制和员工持股试点,建立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中小企业,坚持放开与扶持相结合,通过健全服务体系,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问题。继续做好国企扭亏增盈工作,巩固扭亏脱困成果。

  (五)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以商贸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依法保护和科学配置的原则,加强旅游规划和项目管理,保障旅游业有序发展。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以文物古迹为主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补、观光与休闲度假互补的现代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契机,突出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环境、旅游质量的整治。要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促进旅游产业素质的提高。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拓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

  要按照扩大内需和繁荣市场的要求,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方式,优化和调整零售商业业态结构。培育和发展辐射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发展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商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流通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我市传统餐饮业、服务业的设施档次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农业服务,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不断开拓服务消费的新领域。积极发展和规范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扩大金融、保险、电信、商业、外贸、卫生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对农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继续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力度,坚决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加快税收属地征管试点步伐,坚持制止擅自减、免、缓税行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推行政府统一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支持各金融、证券机构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加强信贷监管,抵御金融风险。继续加大对国债项目配套贷款的信贷支持,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和农户小额生产信贷。

  (六)加强城市管理,努力改善城市环境

  市政府将用更大的精力抓城市管理。以“中国西安·西部最佳”为目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的科学化、规范化、市场化管理水平。

  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通过简政放权、将城市管理重心向区、街转移等措施,进一步改革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模式和事权清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工作责任制。

  加大城市的规划管理和国务院批准的西安总体规划的实施力度,以规划为龙头,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经济社会的宏观指导作用。要加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审定,确立详细规划在建设项目立项管理中的先决地位。在规划审批管理中,要依据强制性指标加强宏观管理。要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清理力度。继续整顿建筑市场,严格规范和执行招投标制度。

  今年要把整治市容环境和市内交通秩序作为城市管理的重点。市容环境整治要明确管理职能,落实管理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快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密闭化,提高道路保洁水平。坚决取缔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制止回潮。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打击破坏市政设施的行为。抓紧进行城区旧村改造试点,整治市区沿街建筑立面,改善街容街貌。

  交通秩序整治继续以“治乱缓堵”为重点,坚持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管理措施以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为主要内容;工程措施以完善城市交通功能为目标。经过努力,使交通管理水平和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有大的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七)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把“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确保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地方不得发生新的拖欠。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家庭,要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要搞好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在市区四郊分别建立外来劳动力市场,规范现有劳务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认真落实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政策、信息、职业技能、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援助活动。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扶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通过创办生产自救型经济实体自谋职业。

  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管理和发放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尽快建立全市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参保登记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启动实施工伤保险和女工生育保险。大力兴办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切实保护困难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办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件事”。落实“星光计划”,造福老龄人口。

  认真解决城区拆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市仍有6000多户被拆迁居民未能及时安置,时间最长的已达14年之久,给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也成为近年来群众集体上访的热点问题。对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决心用两到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城市拆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使没有按期回迁的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今后所有涉及拆迁安置的开发项目,都要坚持“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监控责任和措施,决不允许再发生置群众利益于不顾的开发行为,如再发生延期安置回迁,要一并追究开发商和监控部门的责任。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实现“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内在要求。要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组织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家庭活动,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强化对新闻出版、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形成以社区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继续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继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结构,整合重组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要继续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支持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和规范多层次、多形式的民办教育。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开工建设新城剧场、青年秦腔艺术团剧场,完成易俗大剧院改建工程。坚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多层次开发体育产业。继续扩大城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覆盖面,完善市和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迎接全国第三届特奥会在我市举行。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做好以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为重点的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依法加强对书刊、音像等出版物市场的有效监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民族团结。

  大力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快地方立法,完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在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实行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搞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抓好“四五”普法工作。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认真搞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

  深入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严打整治斗争,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高度警惕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政治安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和职能转变,着重解决政府工作“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增强公仆意识,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新理念。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认真搞好市、区县、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建立健全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措施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切实纠正政府工作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和消极应付现象。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努力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形成有利于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提高政务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从严治政,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反对各自为政,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

  今年是“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狠刹懒散之风、奢侈之风、玩乐之风、虚假之风、衙门之风。市政府要为下级做出样子,简化公务接待,改进会风文风,从文山会海和繁杂的应酬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抓好政府及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重点工作,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各级政府和所有干部都必须做到清正廉明,奉公守法,对那些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和侵犯群众权益的人,要依法依纪严厉惩处,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各位代表!在本次代表大会上将选举产生西安市新一届人民政府。新一届市人民政府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历届市人民政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建设一个勇于创新的政府、勤政务实的政府、廉洁为民的政府,使我们的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所信赖的政府。市政府组成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职尽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们的任务艰巨、繁重而光荣,既面临挑战,更充满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为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和“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查看详情

西安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ZXSEC US1300
  • 中兴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

  • 品种: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产品说明:规格定制;
  • YH
  • 13%
  • 四川雨禾源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ASA5520-K8 4个千兆端口
  • 思科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铜门政府铜门博物馆铜门

  • 1014
  • 上海如雅铜门
  • 13%
  • 上海雅饰窗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西海棠

  • Ф15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GTC14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NKR55LLW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BJ1041QC4S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空工作

  • EQ1050T2
  •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高度×冠幅)80×80cm 盆苗
  • 惠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 A4
  • 106幅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7
查看价格

诊断报告工作

  • 在医生诊断端,部署诊断报告工作站軟件,支持多屏幕显示,提供影像快速调阅及影像处理工具,提供诊断报告模板,支持进行典型病案收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报告形式,可对病人历史诊断信息进行查询比较,提供多模式图像调阅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9-25
查看价格

公园简介及地图

  • 公园简介及地图(户外高清喷涂 广告画) 有专业公司制作及安装 具体内容有业主确定
  • 6.4m²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19
查看价格

人物简介

  • 1.内容:方形人物简介2.方形尺寸与个数:360×180mm×10个3.底板材质:10mm厚亚克力板雕刻成型4.表面加工:喷漆后UV喷印,上光油5.黏结方式:玻璃胶粘贴6.安装方式:机具、人工、制作安装
  • 10个
  • 2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18
查看价格

西安防冻草皮

  • -
  • 25900m²
  • 1
  • -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2-24
查看价格

西安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西安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文献

桂林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桂林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桂林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50KB

页数: 26页

2009年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 2 月 4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李志刚 各位代表 : 现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 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 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 我们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 ,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动力 ,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 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 ,制定和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 ,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克 难攻坚 ,奋力拼搏 ,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 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83.02 亿元 ,增长 12.9%;财政收入 85.55 亿元 ,增长 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85.96 亿元 ,增长 20.

2012年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50KB

页数: 16页

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 1月 10日在淮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高雪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 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 2011 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 们团结依靠全市人民,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圆满完 成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68亿元, 同比增长 13.2%,人均有望超全国; 财政总收入突破 400亿元、达到 407.8 亿元,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 200亿元、达到 204.6 亿元,分别增长 35.9%、44.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0亿元,增长 3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48亿元, 增长 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跨越千亿元大关、达到 10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2年,是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实干争先,强力推进“一个中心城市、三个基地”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5亿元,增长10.1%,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0.6和2.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1亿元,增长10.8%;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7.7亿元,新增贷款8.7亿元。国民经济不仅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实现了较高的增长质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5亿元,增长2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3.1,居全省第1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5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2581元,增长5%。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林果业优势凸显,养殖业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继双汇集团之后,龙云集团、北徐集团去年(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位居全省首位。中国漯河绿色食品产业化园区发展规划已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龙云集团和巨陵农业高科技公司的无公害蔬菜获准进入北京市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节水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增加。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唯一的“造林绿化最佳城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双汇食品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双汇集团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的大豆蛋白生产项目正式启动,昌达工业园二期工程如期建成,汇通公司新上屠宰线项目进展顺利,沙河牌卷烟高附加值产品增加,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双汇牌”火腿肠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另有8家企业的9种产品被评为河南免检产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一、三”演进为“二、三、一”格局。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迅速,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30%。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级行政单位、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实行了财政统发工资;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积极稳妥,农民人均减负、亩均减负均达到33%。县乡行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行政项目439项。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人数稳步增加。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再就业率达到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双汇集团与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火腿株式会社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正式签订合资项目。全年新审批外商投资项目22个,全威药业等一批合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首次成功举办了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合同贷款23.8亿元;举办了“中科大科技园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签订投资项目19个,合同投资额2.6亿元。全市合同利用外资532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15万美元,出口总额3132万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顺利完成了贸易区、双龙区的合并工作,成立了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开发搭建了新的平台。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公路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逍白线、七蚁线、南石线等干线道路建成通车,4条县道升二级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完成乡村道路565公里。建成了东环路、南环路,对市区13条主要道路进行了整修改造。全力推进燃气工程,新发展用户6058户。完成了城区电网改造,在全省率先启动农电网改造二期工程。澧河像胶坝、双龙污水提排站建成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建成开馆,体育馆主体工程完工。开源新区首期30栋住宅楼竣工,建设“文萃村”等经济适用住房25万平方米,柳江东苑被评为“河南省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计划,高标准建成了围城绿化带和农田林网,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1.92%和33.25%,人均绿地面积提高到11.08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顺利通过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考察组验收。加大了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力度,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夜市摊点等重点部位进行了集中治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0个重点镇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9家,33种高新技术产品通过省级验收。中科大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新进驻孵化企业10家。9家企业的技术中心通过省级以上认定,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双汇集团技术中心荣获“国家级技术中心”称号。企业管理创新迈出新步伐,双汇集团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双汇集团承担的“商业连锁公司计算机网络平台及配送中心软件系统”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步伐加快,调整扩大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漯河师范改为实验高中,漯河艺师并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进线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加大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人口计划和工作目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及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与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年共举办3次规模较大的群体竞赛活动。积极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老龄工作卓有成效,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白内障复明工程受到中康办嘉奖。监察、审计、统计、民政、气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药品监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等工作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围绕创建学习型城市,广泛开展“五学一提倡”活动,全市城乡新创办文明职工学校60所,道德建设“双万”活动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次。认真落实各项优扶安置政策,“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再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大众、政协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成了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经济秩序明显改善。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察,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对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农民负担问题、企业经营环境问题和帮扶困难群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保持了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2002年,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驻漯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离退休老同志,向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建设的海内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县乡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扭亏增盈任务较重;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社会投资尚未有效启动;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有待进一步改善;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查看详情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市长 陈宝根

各位代表:

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查看详情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719.1亿元,增长14.5%。财政总收入400.29亿元,增长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4亿元,增长24.6%,一般预算支出276.85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5元,分别增长24.7%和20.4%。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措并举保增长

――扩大投资保增长。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0.13亿元,增长31.2%。全市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近3000个,其中23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3亿元,完成年计划139.4%。城市维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加30.16亿元。五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1592.53亿元,增长33.9%。工业投资完成441.57亿元,增长24%。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资金13.2亿元,完成项目577个。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130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项建设。

――提升产业保增长。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6%,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2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5.33亿元,增长17%,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4户产销过百亿元工业企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粮食总产218.2万吨,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3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收入160亿元。大唐不夜城建成开放,比亚迪汽车二厂、雨润西安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长安通讯产业园、西安华南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

――促进消费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12亿元,实际增长20.3%。旅游、房地产、汽车消费持续旺盛:旅游业总收入297.4亿元,增长22.1%;接待国内游客3862万人次,增长22%;接待海外游客67.3万人次,增长6.5%;商品房销售面积1256万平方米,增长6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汽车24.21万辆,销售额增长46.1%。积极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农村消费稳步发展。

――优化结构保增长。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1325.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48.73%,提高1.13个百分点。启动百项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35亿元,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认定名牌产品45个,服务业名牌企业12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关停落后水泥生产线8条,预计单位GDP能耗降低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99万吨和2.15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加快开发区和区县发展保增长。全力推进“四区一港两基地”发展,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经开区建设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扎实推进,曲江新区启动扩区,浐灞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航空产业基地获批全国唯一通航产业试点园区,航天基地和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沣渭新区组建成立。区县经济活力增强,有9个区县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其中雁塔超过500亿元,莲湖、未央和碑林超过300亿元;有7个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莲湖、碑林、雁塔、新城和未央超过10亿元;高陵县成为我市首个西部百强县。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全面推进,地铁二号线进入铺轨和设备安装阶段,一号线正在抓紧主体施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基础工作;机场高速专线建成通车,南北中轴线等城市主干道综合改造完成,公园南路、半引路等一批道路建成使用,东北二环、东南二环立交工程进展顺利,新增人行天桥6座,建设公交港湾98处;城市供排水网络面积扩大、密度增加,李家河水库、引湑济黑、大峪水库供水、石砭峪水库供水复线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未来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高新、经开、户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试运行,第五污水处理厂主体基本完工,周至、蓝田、浐灞、国际港务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建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6座,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776万平方米。

——着力推进城市改造。未央新城、大明宫、纺织城、大兴新区、解放路等区域改造加快推进,民乐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北院门、三学街等一批重点街区和旅游景点周边环境综合改造效果明显。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顺利完成45个村整村拆迁和18处棚户区拆迁扫尾工作,新启动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年拆迁房屋面积1016万平方米;安置房累计开工面积9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7万平方米,安置回迁5038户、16889人。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完成大绿二期工程,三年植绿大行动成效明显,工程造林19.77万亩,新建、改造绿地广场66个,新增城市园林绿化面积486万平方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已通过住房建设部公示。渭河城市段堤防完工,幸福渠上游段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沣河流域综合治理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全长6.2公里汉城湖蓄水运行,新增水面850亩。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全年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04天,市民享受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全市提升活动安排的36项工作58个项目进展顺利,对2275栋建筑物外立面进行整修,楼房“平改坡”335栋,改造农贸市场40个,拆除违法建设103.8万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2167块,完成了部分路段架空线缆落地任务,规范门头牌匾工作逐步推进,火车站广场、新城广场、钟鼓楼广场景观改造基本完工。认真执行《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市民群众对市容环境满意率达到92.8%。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28亿元,2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顺利启动。建成农村公路135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114公里,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黑河引水灌区续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5平方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工程410处,解决了60.4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85个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整村改造覆盖率达到80%。列入关中百镇和省级重点镇的38个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五台、崇皇等一批特色镇。农村垃圾“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试点取得初步成果。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继续开展“平安西安”创建工作,我市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荣获全国治安环境最高奖项“长安杯”。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新城、碑林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面完成了“一控制、两下降”目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扩大改革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轮市政府机构改革,精简部门4个,将700个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规范为171个。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3项。成立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19个市级部门109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中心大厅办理。新一轮区县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抓紧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高陵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25户国有企业改制,全市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8.5%。组建了市投资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团、市水务集团,整合市机电化工和市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陕鼓集团重组上海鼓风机公司、纺织产业整合等10大资产重组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国首家国家级航空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在我市设立,市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全面完成,11家小额贷款公司和高陵阳光村镇银行获准成立,顺利发行中期票据11亿元、城投债15亿元,首发上市企业1家,上市再融资3家。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西安秦腔剧院等7家文化事业单位完成改制,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播出并获好评,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19亿美元,增长6.2%,实际引进内资676.5亿元,增长13.15%。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2亿美元,增长51%。西安地区进出口总额72.55亿美元,略高于上年水平。西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基本完工。成功举办2009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等展会130个,中国国际运输车辆暨特种车辆博览会永久落户我市。与希腊卡拉马塔市和广州市、西宁市结为友好城市,与兰州、银川、天水等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努力推进各项社会建设

全市社会事业总投资173.55亿元,增长22.3%。

——全力推进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0.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22万人,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1.53万个,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积极扶持青年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加快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7亿元,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

——强化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把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市养老保险达170.12万人,新增扩面14.51万人;失业保险达127.78万人,新增扩面2.23万人;医疗保险达352.42万人,新增扩面88.8万人;工伤保险达104.11万人,新增扩面8.21万人;生育保险达81.95万人,新增扩面7.49万人。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支出14.5亿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照料工作试点,新建58家为老服务机构。完善城乡低保制度,33万名城乡低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31个。切实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地震受灾农民安居工程全部完成。新开工经济适用房面积204.92万平方米,竣工157.8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户数累计达到16928户。二手房交易完成201.26万平方米,增长25.8%。住房公积金当年归集70.6亿元,当年发放个人贷款26.71亿元,累计有65万多户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改善了住房条件。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深化和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开工建设40所农村(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18所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建设启智学校,选派240名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和农村寄宿制学生享受了“蛋奶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村级全覆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街办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以上。实施“农村母亲健康工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覆盖面达95.5%。儿童医院门诊医技楼等项目正式启动。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全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收到成效。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西安广电中心、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和曲江电影城建成启用,新建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9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举办市十四届运动会、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和2009城墙国际马拉松赛,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4.5枚金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新生婴儿性别比开始趋向正常。市殡仪馆搬迁工程正式启动。“城市一卡通”投入运行。普法宣传、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参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志、外事侨务、人防、档案、气象、地震、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948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对市政府系统1107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依法行政培训,启动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修订了市政府工作规则,规范了市政府重大工作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开展“听政声、察民意、献良策”活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深化,惩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查处了一批教育、医疗、土地等领域违法案件。“四乱”整治和“小金库”治理成效明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应急平台建设,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目标考评办法,加大抓落实力度,促进了各级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人民,向西安驻军、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西安建设的中央、省属单位和各界人士、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市政府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工业生产、入境游、利用外资、出口还未完全恢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还不够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工作还需要抓紧探索;城市管理仍需加强,群众对交通秩序、治安环境等还不够满意;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群众生活中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