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2/07/16192 作者:佚名
导读:2002年,是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实干争先,强力推进“一个中心城市、三个基地”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5亿元,增长10.1%

2002年,是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实干争先,强力推进“一个中心城市、三个基地”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5亿元,增长10.1%,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0.6和2.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1亿元,增长10.8%;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7.7亿元,新增贷款8.7亿元。国民经济不仅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实现了较高的增长质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5亿元,增长2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3.1,居全省第1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5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2581元,增长5%。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林果业优势凸显,养殖业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继双汇集团之后,龙云集团、北徐集团去年(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位居全省首位。中国漯河绿色食品产业化园区发展规划已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龙云集团和巨陵农业高科技公司的无公害蔬菜获准进入北京市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节水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增加。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唯一的“造林绿化最佳城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双汇食品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双汇集团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的大豆蛋白生产项目正式启动,昌达工业园二期工程如期建成,汇通公司新上屠宰线项目进展顺利,沙河牌卷烟高附加值产品增加,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双汇牌”火腿肠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另有8家企业的9种产品被评为河南免检产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一、三”演进为“二、三、一”格局。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迅速,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30%。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级行政单位、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实行了财政统发工资;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积极稳妥,农民人均减负、亩均减负均达到33%。县乡行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行政项目439项。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人数稳步增加。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再就业率达到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双汇集团与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火腿株式会社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正式签订合资项目。全年新审批外商投资项目22个,全威药业等一批合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首次成功举办了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合同贷款23.8亿元;举办了“中科大科技园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签订投资项目19个,合同投资额2.6亿元。全市合同利用外资532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15万美元,出口总额3132万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顺利完成了贸易区、双龙区的合并工作,成立了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开发搭建了新的平台。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公路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逍白线、七蚁线、南石线等干线道路建成通车,4条县道升二级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完成乡村道路565公里。建成了东环路、南环路,对市区13条主要道路进行了整修改造。全力推进燃气工程,新发展用户6058户。完成了城区电网改造,在全省率先启动农电网改造二期工程。澧河像胶坝、双龙污水提排站建成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建成开馆,体育馆主体工程完工。开源新区首期30栋住宅楼竣工,建设“文萃村”等经济适用住房25万平方米,柳江东苑被评为“河南省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计划,高标准建成了围城绿化带和农田林网,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1.92%和33.25%,人均绿地面积提高到11.08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顺利通过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考察组验收。加大了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力度,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夜市摊点等重点部位进行了集中治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0个重点镇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9家,33种高新技术产品通过省级验收。中科大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新进驻孵化企业10家。9家企业的技术中心通过省级以上认定,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双汇集团技术中心荣获“国家级技术中心”称号。企业管理创新迈出新步伐,双汇集团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双汇集团承担的“商业连锁公司计算机网络平台及配送中心软件系统”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2003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步伐加快,调整扩大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漯河师范改为实验高中,漯河艺师并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进线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加大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人口计划和工作目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及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与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年共举办3次规模较大的群体竞赛活动。积极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老龄工作卓有成效,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白内障复明工程受到中康办嘉奖。监察、审计、统计、民政、气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药品监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等工作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围绕创建学习型城市,广泛开展“五学一提倡”活动,全市城乡新创办文明职工学校60所,道德建设“双万”活动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次。认真落实各项优扶安置政策,“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再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大众、政协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成了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经济秩序明显改善。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察,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对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农民负担问题、企业经营环境问题和帮扶困难群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保持了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2002年,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驻漯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离退休老同志,向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建设的海内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县乡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扭亏增盈任务较重;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社会投资尚未有效启动;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有待进一步改善;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