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 基本理论
1.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的研究
2.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CFRP-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研究
3.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柱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4.钢筋混凝土框架角节点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5.钢骨混凝土L形短柱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6.锚杆-抗滑桩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初探
7.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的神经网络模型
8.异形柱混凝土砌块组合结构等效剪力墙设计方法
9.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随机静力分析
10.考虑接触特性的细观混凝土数值模拟
11.混凝土结构碳化耐久性及其目标可靠指标
12.空冷支架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3.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简化计算
14.型钢混凝土柱两个方向保护层厚度分析
15.基于统一弹-黏塑性理论的轴心受压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研究
16.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7.基于能量法的密肋复合墙-剪力墙结构变形研究
18.混凝土细观破裂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19.配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
20.混凝土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变异性的数值模拟
21.混凝土静力约束微平面模型及其应用
22.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冲击试验与理论分析
23.不同受火方式下T形柱耐火极限的实用计算
24.1000MW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25.1000MW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26.大底盘三塔高层结构地震反应
27.开洞密肋复合墙体抗侧刚度计算模型研究
28.高位转换层对抗侧刚度的影响及应用探讨
29.描述混凝土结构卸载刚度的指标
30.轴心受压钢管混凝土柱侧向约束力及含钢率研究
31.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
32.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简体混合结构模态分析
33.内圆钢管增强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研究
34.双向偏压H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
35.钢骨混凝土偏压长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36.长悬臂梯形截面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37.框排架结构的多维弹塑性空间地震反应分析
38.框排架结构的振动特性及振型组合研究
39.高强钢筋锈后力学性能研究
40.同等条件下高强钢筋与普通钢筋锈蚀的比较研究
4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眭能的抗震设计量化指标
42.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及其对比分析
43.减震结构能量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44.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抗剪性能的数值模拟
45.中国金马大桥中的预应力技术的理论探索
46.荷载作用后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研究与进展
47.混凝土结构半干法加速电腐蚀试验方法探讨
48.浅析孔吸附作用对混凝土内氯离子输运的影响
49.纤维约束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50.钢板深梁内置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分析
51.钢-混凝土组合深梁滞回性能分析
52.基于遗传算法的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53.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54.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比较研究
55.混凝土冻融变形与劣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56.预应力对混凝土梁自振频率的影响
57.焊接复合箍筋柱蜂窝梁组合节点开裂过程及裂缝发展规律
……
第二篇 新材料
第三篇 设计与施工
第四篇 检测加固
《现代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全国计算机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第一篇 基本理论
1.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的研究
2.2 试验方法
本试验在5000kN液压式长柱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前用角磨机将试件两端打磨平整,然后直接放在压力机上进行一次压缩试验。典型的应变片及位移计布置如图1所示。在试件对角线位置布置了两只大量程的位移计,测量试件的纵向变形。试验数据由DH3816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自动连续采集。试验采用单调连续加载的方式,在正式加载前首先要将试件进行对中找平,短柱找平后直接置于压力机下底板上,调节压力机上顶板与试件紧密接触。每个试件的试验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
2.3 试验现象与试验结果
试验观测的结果表明,在轴向荷载作用下,所有的短柱都具有相似的破坏模式:混凝土压碎,横向系杆间翼缘发生局部屈曲。典型的试件破坏形式如图2所示。在达到极限荷载之前未发现翼缘有局部屈曲现象发生,达到极限荷载时,翼缘与混凝土在两根系杆之间的区域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但翼缘的变形很微小。达到极限荷载后,柱子的承载力开始迅速下降,裂缝向内扩展,直到混凝土开始剥落时,翼缘的变形才开始出现。最终的破坏形式是两系杆间的翼缘发生向外的变形,即局部发生屈曲,混凝土压碎,所有试件在破坏后均未发现有横向系杆与翼缘焊接处断裂的情况,表明本试验采用的连接方式是可靠的。2100433B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近年来,随着试验技术和计算理论的进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有了很大发展。不可否认,试验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基础,理论不能代替试验,但通过试验验证而不是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建立的理论模型使以经验为基础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向理性的、统一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是现代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第一作者一直从事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教学,担任《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组的副组长,并承担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国内外对比” 研究专题。根据修订《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专题研究的需要,作者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以往的研究,完成了本书。
本书是从现代施工技术出发,针对目前尚无系统介绍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现状而撰写的。以供相关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搅拌输送车维修人员、设计、制造以及研究人员和大、中专学校师生学习阅读。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迅速,混凝土机械设备结构复杂、新技术含量大,一本较为全面的著述正是广大混凝土工作者期望的。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输送技术的发展、搅拌输送车的总体和各分总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搅拌输送车的故障及维修、搅拌输送车研究分析方法、国内外有关企业的概况及其典型搅拌输送设备。
参加编著本书的有张国忠教授、王福良高级工程师、周淑文博士和赵宇明博士。本书第1章、第2章、第4章由张国忠编写,第3章由王福良编写,第5章、第6章、第8章由赵宇明编写,第7章、第9章由周淑文编写。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沈阳大学宗振奇、黄晓云、凌永成、赵矩老师,沈阳工业大学田国富老师,东北大学郭大猛、周巍、叶国标、霍洪生等同学在撰写内容、文字编辑、图形设计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在策划与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宁泰宸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万利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辽宁海诺集团、湖南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企业集团、湖北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利勃海尔混凝土机械有限公司、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方圆集团、沈阳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作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本书在撰稿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文献资料,并得到了一些商品混凝土公司的大力支持,这里谨向文献和资料的作者及同行表示感谢。
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它包括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无法进一步展开,望读者谅解。
现代混凝土机械集机、电、液、气为一体,涉及多领域学科知识,受作者水平和实践经验所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收录了“第十二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的近6篇论文.涵盖了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智能结构系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体系,水工、港工、路桥混凝土结构,结构抗震、防灾、减灾;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