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1章绪论
1.1项目与项目管理
1.1.1项目的概念内涵
1.1.2项目管理的概念内涵
1.2风险与项目风险
1.2.1风险的概念内涵
1.2.2项目风险的概念内涵
1.2.3项目风险的分类
1.3项目风险管理
1.3.1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内涵
1.3.2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概况
1.3.3项目风险管理范畴
1.3.4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1.3.5项目风险管理方法
1.3.6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
1.3.7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
1.4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项目风险规划管理
2.1概念内涵
2.1.1风险规划的含义
2.1.2风险规划的需求与目的
2.1.3风险规划的任务
2.1.4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2.2规划过程
2.2.1风险规划过程目标
2.2.2风险规划过程定义
2.2.3风险规划的过程活动
2.3管理计划
2.3.1风险管理计划的基本内容
2.3.2风险规避计划
2.4规划技术和工具
2.4.1建立风险管理图表
2.4.2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2.4.3网络计划评审技术
2.4.4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项目风险管理第3版第3章项目风险识别管理
3.1概念内涵
3.1.1风险识别的含义
3.1.2风险识别的作用
3.1.3风险识别的特点
3.1.4风险识别的依据
3.2识别过程
3.2.1风险识别过程目标
3.2.2风险识别过程定义
3.2.3风险识别过程活动
3.3识别技术和工具
3.3.1检查表
3.3.2预先分析法
3.3.3情景分析法
3.3.4SWOT分析法
3.3.5德尔菲法
3.3.6头脑风暴法
3.3.7故障树分析法
3.3.8流程图法
3.3.9敏感性分析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项目风险估计管理
4.1概念内涵
4.1.1风险估计的含义
4.1.2风险估计与概率
4.1.3风险估计的计量标度
4.1.4风险估计与效用
4.2估计过程
4.2.1风险估计过程目标
4.2.2风险估计过程定义
4.2.3风险估计过程活动
4.3估计方法
4.3.1确定型风险估计
4.3.2随机型风险估计
4.3.3不确定型风险估计
4.3.4贝叶斯概率法
4.4估计技术和工具
4.4.1风险可能和危害分析
4.4.2项目假定测试
4.4.3数据精度分级
4.4.4风险坐标图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项目风险评价管理
5.1概念内涵
5.1.1风险评价的含义
5.1.2风险评价的依据
5.1.3风险评价的目的
5.1.4风险评价的准则
5.2评价过程
5.2.1风险评价过程目标
5.2.2风险评价过程定义
5.2.3风险评价过程活动
5.3评价方法
5.3.1主观评分法
5.3.2决策树法
5.3.3风险图评价法
5.3.4层次分析法
5.3.5模糊风险综合评价
5.3.6着色风险方格图
5.3.7外推法
5.3.8蒙特卡罗模拟法
5.3.9数据包络分析法
5.3.10统计和概率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项目风险应对管理
6.1概念内涵
6.1.1风险应对的含义
6.1.2风险应对的依据
6.2应对过程
6.2.1风险应对过程目标
6.2.2风险应对过程定义
6.2.3风险应对过程活动
6.3分散化策略分析
6.3.1两种风险单位组合的风险分散
6.3.2一般风险单位组合的风险分散
6.4应对策略
6.4.1减轻风险
6.4.2预防风险
6.4.3回避风险
6.4.4转移风险
6.4.5接受风险
6.4.6储备风险
6.5应对技巧
6.5.1创造性
6.5.2协作
6.5.3压力测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项目风险监控管理
7.1概念内涵
7.1.1风险监控的含义
7.1.2风险监控的依据
7.2监控过程
7.2.1风险监控过程目标
7.2.2风险监控过程定义
7.2.3风险监控过程活动
7.3监控方法
7.3.1系统的项目监控方法
7.3.2风险预警系统
7.3.3制订应对风险的应急计划
7.3.4合理确定风险监控时机
7.3.5制定风险监控行动过程
7.4监控的技术与工具
7.4.1风险监控技巧
7.4.2风险监控技术
7.4.3风险监控工具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章工程技术风险管理
8.1概念内涵
8.1.1概述
8.1.2基本概念
8.1.3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的作用
8.2管理过程
8.2.1概述
8.2.2工程技术风险规划
8.2.3工程技术风险识别
8.2.3工程技术风险量化
8.2.4工程技术风险控制
8.3分析报告
8.3.1工程技术风险分析报告的形成过程
8.3.2工程技术风险分析报告提纲
8.4技术成熟度及其应用
8.4.1技术成熟度的起源发展
8.4.2技术成熟度的概念内涵
8.4.3技术成熟度的应用实践
8.4.4技术成熟度与项目风险管理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章项目群风险管理
9.1概念内涵
9.1.1项目群风险管理的基本含义
9.1.2项目群风险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9.1.3项目群风险管理的适用对象
9.2组织选择
9.3过程与方法
9.3.1项目群风险规划
9.3.2项目群风险识别
9.3.3项目群风险估计
9.3.4项目群风险评价
9.3.5项目群风险应对
9.3.6项目群风险监控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0.1概述
10.1.1基本概念
10.1.2作用意义
10.1.3发展及应用情况
10.2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0.2.1主要功能
10.2.2主要开发方法
10.3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例分析
10.3.1RiskMIS系统的设计思路
10.3.2RiskMIS主要功能
10.3.3RiskMIS主要使用方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11.1国防领域案例:美国国防XYZ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11.1.1项目简介
11.1.2项目风险管理方法
11.1.3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11.1.4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与程序
11.2航天领域案例:航天器研制项目风险管理
11.2.1航天器研制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1.2.2航天器风险管理组织的设置与职责
11.2.3航天器风险识别方法
11.2.4航天器风险分析方法
11.2.5航天器风险监督和控制方法
11.2.6神舟×号飞船的风险管理措施
11.3航空领域案例
11.3.1案例1:航空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管理
11.3.2案例2:某型民用飞机技术成熟度评价
11.4金融领域案例
11.4.1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
11.4.2利用衍生工具管理风险
11.4.3美洲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11.5IT领域案例:联想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案例
11.5.1项目背景及管理步骤
11.5.2风险管理流程及计划
11.5.3风险识别及分析
11.5.4风险评估
11.5.5规避策略
11.5.6执行规避计划&风险监控
11.5.7总结
11.6工程建设领域案例:包西铁路通道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11.6.1项目背景
11.6.2项目风险识别
11.6.3项目风险分担
11.6.4项目风险评价
11.6.5项目风险控制
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在对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实例,系统地分析了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研究了项目风险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概念体系,提出并建立了项目风险的系统管理模型;阐述了项目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过程管理的体系框架、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工具;并根据项目管理实践和发展需求,对工程技术风险管理、项目群风险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供了不同领域的典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本书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特点,提出并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科学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和技术方法,在保持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保证理论完善性的基础上,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发挥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性、创新性作用的前提下,注重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实用性。 本书适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习,也可供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我也是这个专业的,去年写的论文,记得当时还是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忙的,很不错,从开题报告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帮我省了好多事,老师一会让我改任务书,一会让我给他看修改的稿件,品学论文的王老师都不厌其烦的帮...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在项目风险清单中,风险管理人员应以风险识别为中心。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项目与项目管理
1.2风险与项目风险
1.3项目风险管理
1.4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2.1概念内涵
2.2规划过程
2.3管理计划
2.4规划技术和工具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项目风险识别
3.1概念内涵
3.2识别过程
3.3识别技术和工具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项目风险估计
4.1概念内涵
4.2估计过程
4.3估计方法
4.4估计技术和工具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项目风险评价
5.1概念内涵
5.2评价过程
5.3评价方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项目风险应对
6.1概念内涵
6.2应对过程
6.3分散化策略分析
6.4应对措施
6.5应对技巧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项目风险监控
7.1概念内涵
7.2监控过程
7.3监控方法
7.4监控技术和工具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8章项目技术风险管理
8.1概念内涵
8.2管理过程
8.3分析报告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章项目群风险管理
9.1概念内涵
9.2组织选择
9.3管理过程与方法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0.1概述
10.2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0.3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例分析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11.1航天器研制项目风险管理
11.2航空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管理
11.3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
11.4利用衍生工具管理风险
11.5美洲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小结
案例讨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通过深入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结合大量的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实例,系统地分析了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研究了项目风险管理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概念体系,提出并建立了项目风险的系统管理模型;阐述了项目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过程管理的基本框架、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工具;并根据项目管理实践和发展需求,对技术风险管理、项目群风险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供了不同领域的典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
本书的特色在于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特点,提出并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科学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和技术方法,在保持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保证理论完善性的基础上,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发挥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性、创新性作用的前提下,注重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实用性。
本书适合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第2版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已经连续印刷了10次。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同年,相应的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本书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被批准为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断提高课程重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先后在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材料力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全过程讲授这门课程,授课对象每年约200名。在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对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材料力学(第3版)将着重反映6年来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样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怎样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怎样对传统内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战性。基于此,本书第3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整了部分章节,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中独立出来,形成“第3章 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写了“剪力图与弯矩图”作为第6章;将原来的第6章分为3章: “第7章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和“第8章 弯曲剪应力分析与弯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同时作用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将原来的第8章分为: “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和“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工程应用”,分别列为第11章和12章;将原来的12章也分为两章: “动载荷与动应力概述”和“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估算概述”,分别列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梁的位移叠加法中的逐段刚化法;应变分析;细长压杆实验结果;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估算等。
第三,将力系简化的方法引入横截面的内力分析,改革传统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四,正确处理变形与位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将确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章节名改为“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五,在部分章节引入“反问题”: 相对于正问题,反问题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过对于反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正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创新思维。
第六,在部分章节设计了“开放式思维案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资源。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对于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学(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灾难性工程事故的力学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变了部分例题和习题。
随着课程研究型教学在更多高校开展、深入和发展,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以及教材建设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教材的质量。
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定稿。定稿期间,得到旅加的赵渊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著者谨表诚挚谢意。
诚挚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关爱,希望大家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范钦珊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