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吸声原理吸声系数

吸声原理吸声系数

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人们使用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描述材料在不同频率上的吸声性能。按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吸声测试报告中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是100-4KHz。将 100-4KHz的吸声系数取平均得到的数值是平均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反映了材料总体的吸声性能。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NRC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这一数值是材料在250、500、1K、2K四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05。一般认为NRC小于0.2的材料是反射材料,NRC大于等于0.2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吸声材料。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需要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等属于高NRC吸声材料,5cm厚的24kg/m³的离心玻璃棉的NRC可达到0.95。

查看详情

吸声原理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硅藻泥吸声

  • 600×600×12mm
  • m2
  • 泰山
  • 13%
  • 南京慎勇业建材有限公司(南京市厂商期刊)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硅藻泥吸声

  • 400×1200×12mm
  • m2
  • 泰山
  • 13%
  • 南京慎勇业建材有限公司(南京市厂商期刊)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埃特吸声

  • 品种:吸声板;规格(mm):600×600;厚度(mm):9;
  • 埃特尼特
  • 13%
  • 重庆埃特尼特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埃特吸声

  • 品种:吸声板;规格(mm):1200×600;厚度(mm):6;
  • 埃特尼特
  • 13%
  • 重庆埃特尼特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埃特吸声

  • 品种:吸声板;规格(mm):1200×600;厚度(mm):7.5;
  • 埃特尼特
  • 13%
  • 重庆埃特尼特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定额动态人工调整系数、机上人工系数

  • 系数
  • 佛山市2020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调整系数

  • 适用于广东省2018综合定额
  • 系数
  • 江门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调整系数

  • 适用于广东省2018综合定额
  • 系数
  • 江门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调整系数

  • 适用于广东省2018综合定额
  • 系数
  • 江门市2022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调整系数

  • 2018年省计价依据
  • 系数
  • 梅州市大埔县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吸声吊顶

  • 吸声棉 厚度8
  • 1m²
  • 3
  • 中档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1-14
查看价格

吸声

  • 600×600×50mm吸声棉,32km3;吸声系数a>0.6(鹏华)
  • 500m²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10-14
查看价格

吸声

  • 32K离心吸声
  • 1000m³
  • 5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8-15
查看价格

无机纤维吸声喷涂

  • 25厚吸声纤维料
  • 9500m²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0-07-09
查看价格

双层吸声墙板

  • 吸声板厚80mm,吸声≥8dB
  • 433m²
  • 1
  • 详见附件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2-24
查看价格

吸声原理系数的测量

测量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混响室法,一种是驻波管法。混响室法测量声音无规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即声音由四面八方射入材料时能量损失的比例,而驻波管法测量声音正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声音入射角度仅为90度。两种方法测量的吸声系数是不同的,工程上最常使用的是混响室法测量的吸声系数,因为建筑实际应用中声音入射都是无规的。在某些测量报告中会出现吸声系数大于1的情况,这是由于测量的实验室条件等造成的,理论上任何材料吸收的声能不可能大于入射声能,吸声系数永远小于1。任何大于1的测量吸声系数值在实际声学工程计算中都不能按大于1使用,最多按1进行计算。

在房间中,声音会很快充满各个角落,因此,将吸声材料放置在房间任何表面都有吸声效果。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越大,吸声面积越多,吸声效果越明显。可以利用吸声天花、吸声墙板、空间吸声体等进行吸声降噪。

查看详情

吸声原理吸声原理

纤维多孔吸声材料,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吸声机理是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连通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多孔材料吸声的必要条件是 :材料有大量空隙,空隙之间互相连通,孔隙深入材料内部。错误认识之一是认为表面粗糙的材料具有吸声性能,其实不然,例如拉毛水泥、表面凸凹的石才基本不具有吸声能力。错误认识之二是认为材料内部具有大量孔洞的材料,如聚苯、聚乙烯、闭孔聚氨脂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事实上,这些材料由于内部孔洞没有连通性,声波不能深入材料内部振动摩擦,因此吸声系数很小。

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吸声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吸声性能,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是狭缝吸声砖等。这类吸声被称为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吸声原理类似于暖水瓶的声共振,材料外部空间与内部腔体通过窄的瓶颈连接,声波入射时,在共振频率上,颈部的空气和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损耗了声能。亥姆霍兹共振吸收的特点是只有在共振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

薄膜或薄板与墙体或顶棚存在空腔时也能吸声,如木板、金属板做成的天花板或墙板等,这种结构的吸声机理是薄板共振吸声。在共振频率上,由于薄板剧烈振动而大量吸收声能。薄板共振吸收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查看详情

吸声原理吸声系数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吸声原理解释吸声原理

吸声原理是给声音留下个进入的通道(无数连锦在一起的微小孔洞组成的通道,或者由数不清的纤维交织混在一起而形成数不清的细小缝隙)但是声音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由于通道太长,声音在里面钻来钻去,左右冲撞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吸音的作用。

查看详情

吸声原理吸声系数文献

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2) 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2)

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2)

格式:pdf

大小:234KB

页数: 8页

吸声系数表 材料 /结构 厚度 (cm) 密 度 (Kg/m 3) 对各频率的吸音系数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大理石、水磨石、 花岗石、 等光滑石材 0.01 0.01 0.01 0.02 0.02 0.02 混凝土或水泥地面 0.01 0.01 0.02 0.02 0.02 0.03 粗糙的水泥墙或地板 0.02 0.03 0.03 0.03 0.04 0.07 实铺木地板 0.04 0.04 0.03 0.03 0.03 0.02 木阁栅地板 0.15 0.11 0.10 0.07 0.06 0.07 玻璃 0.03 0.027 0.02 玻璃窗户 0.35 0.25 0.18 0.12 0.07 0.04 厚玻璃地板 0.18 0.06 0.04 0.03 0.02 0.02 砖墙,粗糙(未水泥) 0.36 0.44 0.31

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格式:pdf

大小:234KB

页数: 8页

吸声系数表 材料 /结构 厚度 (cm) 密度 (Kg/m3) 对各频率的吸音系数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大理石、水磨石、花 岗石、等光滑石材 混凝土或水泥地面 粗糙的水泥墙或地板 实铺木地板 木阁栅地板 玻璃 玻璃窗户 厚玻璃地板 砖墙,粗糙(未水泥) 砖墙、未抹灰 砖墙、抹灰(未漆) 砖墙,水泥拉毛 弓形圆柱面 加气混凝土 9cm 670Kg/m3 木架板条,毛面抹灰 木架板条,光面抹灰 普通木板,贴墙装 薄木板 (距墙 10- 15cm) 三夹板,距墙 5cm龙 骨间距 50×45cm 三夹板,距墙 10cm龙 骨间距 50*45cm cm 五夹板,距墙 5cm龙 骨间距 50*45cm 三遍 漆 cm 五夹板,距墙 9cm龙 骨间距 50*45cm三遍 漆 cm 五夹板,距墙 20cm龙 骨间距 50*45cm三遍 漆 cm 甘蔗板,

微粒吸声板吸声原理

微粒吸声板同时包含了多孔材料 吸声原理和共振吸声原理。一方面其内部有许多相互连通的形状各异的微小细孔,当声音入射到板材表面时,声波会透入微粒板内部在细孔中传播,此时,由于空气运动产生的粘滞性和摩擦阻力作用,使声能逐渐转化为热能而消耗,由此产生阻性吸声作用,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在微粒吸声板后设置空腔,微粒吸声板和板后空腔形成了微孔共振吸声结构,试验表明,该结构具备了微穿孔板的共振吸声特性,由此可利用成熟的微穿孔板吸声理论指导微粒吸声板共振吸声结构的设计,如图2所示。

查看详情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吸声原理

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是:当声波的频率与共振吸声结构的自振频率一致时,发生共振,声波激发共振吸声结构产生振动,并使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能,达到吸声的目的。

查看详情

吸声吸声原理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固体材料时,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进入到材料内部被吸收,还有很少一部分声能透射到另一侧。通常将入射声能Ei和反射声能Er的差值与入射声Ei之比值称为吸声系数,记为α,即

吸声系数α的取值在0~1之间。当α=0时,表示声能全部反射,材料不吸声;α=1时表示材料吸收全部声能,没有反射。吸声系数α的值越大,表明材料 (或结构)的吸声性能越好。一般地,α在0.2以上的材料被称为吸声材料,α在0.5以上的材料就是理想的吸声材料。吸声系数α的值与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关,同一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其吸声系数有不同的值。

由于入射角度对吸声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规定了三种不同的吸声系数。即: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用α0表示,它多用于材料性质的鉴定与研究;斜入射吸声系数;无规入射吸声系数αT 。

材料的吸声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孔隙率、密度、厚度等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入射声波的频率、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因素有关。实验表明,吸声材料 (主要指多孔材料)对中、高频声吸收较好,而对低频声吸收性能较差,若采用共振吸声结构则可以改善低频吸声性能。

在吸声降噪过程中,常采用多孔吸声材料、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等技术来实现减噪目的。虽然这些技术方法都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减噪目标,并且各有特点,但其吸声原理有的是不相同的。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