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液动起吊臂

木材液压起重臂利用可折叠、伸缩的臂架抓取木材的液压起重机械。分移动型和固定型两种。移动型的液压起重臂安装在汽车、拖拉机、桥类起重机及平台车上,用于各种楞场的木材装卸、选材和喂料作业。固定型多用于贮木场的原条定点供料。

液动起吊臂基本信息

液动起吊臂液压汽车起重机吊臂振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液压汽车起重机吊臂全部伸出或变幅最大位置,当缩臂或落臂时,可能产生吊臂的振动现象,严重时整车发抖,致使吊物不稳,起重时难以操作,危害性也极大,因此,必须排除其故障。

1、故障原因

a、平衡阀各小孔堵死在载荷提升机构中要求工作平稳,尤其要求下放载荷时,平稳性、微动性、快速性要好,防止载荷就位时发生冲击。为此,在伸缩油路中设置了平衡阀。

平衡阀是一个单向阀和一个溢流阀组成,由于在缩臂、落臂工作时,平衡阀中的溢流始终处于振动状态,为保证平稳,在控制活塞和溢流阀芯上均有较多的阻尼孔,阻尼孔一旦被堵死,就可能引起系统的振动。

b、液压缸内有空气空气一旦进入液压系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增大了液体的弹性,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刚度,实践表明,空气混入后,常常会导致开车冲击。低速爬行等很多故障;

(2)因为低压空气的可压缩性为油液的10000倍,所以,即使系统中含有少量的空气,也将使系统动作滞后,并且丧失抗自振的稳定性;

(3)破坏液流连续性,甚至在小径流道中产生“气阻”妨碍阀的正常工作。

(4)导致液体的不规则流动,引起液压冲击,冲击压力可高达系统压力的2.5~3倍,造成系统振动。

c、吊臂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摩擦力过大或有异物梗阻吊臂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摩擦力过大或有异物梗阻,使系统压力忽高忽低,引起液压冲击,造成系统振动。

d、伸缩臂滑块磨损严重或基础臂主销衬套磨损严重 在吊臂的相对滑动部分,上下两面装有滑块,上下两面的间隙一般规定为5mm,如果滑块磨损超过2mm,由于伸缩臂伸出后,伸缩臂向下倾斜,不能与基础保持一致,而且要缩回,所以在缩臂时就可能造成吊臂的振动。例如,在排除一台加藤NK-250E型吊车吊臂振动时,经过清洗平衡阀、排除空气,润滑摩擦表面,仍不见效的情况下,进行了认真的故障分析,判断确诊振动的原因是由滑块磨损和主销衬套磨损造成的,更换滑动块后,吊臂振动故障排除。

2、故障排除方法

第一,判断故障是否由平衡阀各小孔堵死引起,如果堵死,清洗平衡阀。

第二,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空气,如有空气,弄清楚是何原因造成的,进行排除,然后空载多起落几次进行排气。

第三,检查吊臂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摩擦力是否过大或有异物梗阻,如果是,对滑块部分进行检查抹油(钙基脂3号),排除异物。

第四,检查滑块和主销衬套磨损是否严重,如是,应按规定更换滑块和衬套,并进行调整,使配合间隙符合规定。

3、结论

吊臂产生振动,在前三种检查无效时,应重点检查滑块和主销衬套,按规定进行更换或调整,在调整上、下方向滑块时,应保证在伸缩臂全伸后无负荷情况下,伸缩臂具有适度的上翘值。这样,可以补偿吊臂在承受负荷时的下翘纸。以上是液压汽车起重机吊臂振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全部内同。

查看详情

液动起吊臂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BZ型悬臂吊5吨悬起重机

  • 起重量5吨
  • 豫起
  • 9%
  • 承德通聚机械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额定载荷:250kg
  • 9%
  • 上海万润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定柱式旋起重机

  • ZB-A 0.5t(R=5米)
  • 中原
  • 9%
  • 新乡市矿山起重机厂桂林售后服务部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定柱式旋起重机

  • ZB-A 1t(R=5米)
  • 中原
  • 9%
  • 新乡市矿山起重机厂桂林售后服务部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定柱式旋起重机

  • ZB-A 0.25t(R=5米)
  • 中原
  • 9%
  • 新乡市矿山起重机厂桂林售后服务部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履带式电动起重机

  • 提升质量40t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履带式电动起重机

  • 提升质量40t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履带式电动起重机

  • 提升质量5t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履带式电动起重机

  • 提升质量40t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履带式电动起重机

  • 提升质量3t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手术吊臂

  • 深圳科曼D8单臂电动起重吊塔:工作电源: AC220V、50/60 Hz输出功率:7.4KVA,横臂采用三腔分流模技术,具有三个腔体,腔体有多个三角形稳定结构,吊臂(包括吊臂柱)旋转角度≥340.具备良好的限位系统,吊塔内部采用气电分离式设计.
  • 5台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9-12
查看价格

吊臂

  • MCS-D1 悬臂、弹簧臂及挂架每个关节的旋转角度=320度;水平臂长度=800mm;弹簧臂长度=800mm;弹簧臂水平上倾最大角度:45度;弹簧臂水平下倾最大角度:50度;弹簧臂最大承重:21kg;天花板最低安装高度2450mm;
  • 2台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30
查看价格

摄像机吊臂

  • 1.平衡臂负载≤15kg摄像机吊臂1)摄像机吊臂吊臂:1600mm旋转臂,可6关节万向联动.左右旋转角度340度,上下旋转角度-15度-+15度.2.配置阻尼刹车制动装置,设备无飘移,旋转移动松紧度
  • 1套
  • 1
  • 国内一线品牌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22
查看价格

医用屏吊臂

  • ×弹簧臂,移动轻巧,定位稳定,340度的全方位设计,任意位置悬停,可满足手术中不同高度和角度的需要;1.平衡臂负载≤21kg监视器吊臂1)监视器吊臂:1600mm旋转臂,可6关节万向联动.左右
  • 1套
  • 1
  • 国内一线品牌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22
查看价格

刀闸吊臂

  • -8×80×650
  • 4块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02
查看价格

液动起吊臂木材液压起重臂

木材液压起重臂利用可折叠、伸缩的臂架抓取木材的液压起重机械。分移动型和固定型两种。移动型的液压起重臂安装在汽车、拖拉机、桥类起重机及平台车上,用于各种楞场的木材装卸、选材和喂料作业。固定型多用于贮木场的原条定点供料。

移动型液压起重臂主要由立柱桥、支腿、立柱、臂系、抓具和液压系统等组成(见图)。立柱桥是液压起重臂的机座,用高强度螺栓与汽车车架固紧。支腿由支腿桥和支腿油缸组成。支腿桥装在立柱桥内,可以相对移动,变更支腿的支撑距离。支腿油缸经立柱桥将车架支撑起来,保证作业的稳定性。立柱的上部与臂系铰接,下部装在立柱桥内,与立柱桥内的齿条油缸相啮合。后者推动立柱上的齿轮,立柱乃回转,转动范围在360°~420°内。臂系由主臂、副臂和伸缩臂(有的无伸缩臂)以及驱动各臂的油缸组成。主臂的变幅运动由安装在主臂和立柱之间的主油缸来实现。副臂的变幅运动是靠安装在主臂和副臂之间的副油缸来实现。伸缩臂一般安装在副臂内用油缸驱动。抓具按油缸布置形式可分立式和卧式两种。按抓取木材的种类又有原木和原条抓具之分。液压系统多采用单泵单回路系统或双泵双回路系统。双回路系统可以实现几个动作的联动,多数采用开式循环系统。系统的工作压力分别采用12.5、14、16、20兆帕。在不同起重力矩的液压起重臂中,流量的变化范围也不同,通常用起升载荷的最大速度来确定液压系统的流量。一般载荷的最大起升速度为1米/秒。

液压系统由不同工作回路组成:①主回路。由油箱、滤清器、主溢流阀、多路换向阀、单向阀和管路等辅助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各油路的供油、回油、滤清、冷却和中位卸荷。②主油缸回路。由多路换向阀、主溢流阀、胶管破裂断路阀、管式单向平衡阀和管路等辅助元件组成。按性能又分为安全回路和衡速回路。安全回路上串联胶管破裂断路阀,以便在胶管突然爆裂时能及时封住主油缸,避免因胶管爆裂而引起臂系剧速下坠造成的机械和人身事故。衡速回路用管式单向平衡阀串联在回路上,使回油流量不受外载荷大小和作用形式的影响,从而控制下降速度,防止超速下降。③副油缸回路。与主油缸回路基本相同,只是因副油缸作用方式不同,胶管破裂断路阀和管式单向平衡阀串接在回路上的位置不同。④立柱回转油缸回路。是采用多路换向阀手动节流或进油口节流相结合的调速回路。⑤支腿油缸回路。由多路换向阀、单向阀、主溢流阀、双向液控单向阀和管路等辅助元件组成。作业时,液控单向阀封住油缸的油腔,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软腿现象。

查看详情

液动起吊臂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液动起吊臂文献

随车起重机起吊臂体成形工艺 随车起重机起吊臂体成形工艺

随车起重机起吊臂体成形工艺

格式:pdf

大小:422KB

页数: 2页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及小吨位起吊施工的增多,随车起重机产品的销量稳步增长。由于零件数量多(单台车需3~4节),装配精度要求高,承载大等原因,随车起吊的臂体成为整车的关键零件。目前,六边形一道缝的臂体结构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成为随车吊臂体结构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公司随车吊六边形臂体的结构特点、工艺难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成形试验中工艺参数

液压可倒式克令吊吊臂托架的设计 液压可倒式克令吊吊臂托架的设计

液压可倒式克令吊吊臂托架的设计

格式:pdf

大小:422KB

页数: 2页

利用液压力实现克令吊吊臂托架的可倒性,使吊臂托架在克令吊装卸货物时倾倒一定的角度来避开克令吊的吊货范围,为船舶装卸货物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加了装卸空间。托架主体结构采用无缝钢管形式,方便设置,简洁美观,节约成本。转轴部分用过盈配合取代了螺栓连接以及减少了焊接变形。液压缸借用舱口盖启闭系统的液压源,方便实用,节约成本。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发明内容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专利目的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该液控系统操作简单,能够控制吊臂机构在较重负载工况下顺序伸缩,且伸缩顺序安全可靠。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提供了一种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包括伸缩控制联、平衡阀、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三伸缩油缸、第一单向阀组及第二单向阀组。

伸缩控制联用于切换压力油方向,实现对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三伸缩油缸伸缩动作的控制。

平衡阀用于保证吊臂在载荷下平稳缩回。

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三伸缩油缸为被控的伸缩油缸。

第一单向阀组,用于控制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二伸缩油缸之间的动作顺序,实现伸出时第一伸缩油缸完全伸出后第二伸缩油缸方能伸出,缩回时第二伸缩油缸完全缩回后第一伸缩油缸方能缩回。

第二单向阀组,用于控制第二伸缩油缸和第三伸缩油缸之间的动作顺序,实现伸出时第二伸缩油缸完全伸出后第三伸缩油缸方能伸出,缩回时第三伸缩油缸完全缩回后第二伸缩油缸方能缩回。

伸缩控制联、平衡阀、第一伸缩油缸通过油路依次顺序相连通,第一单向阀组与第一伸缩油缸固定连接,同时第一单向阀组与第一伸缩油缸之间通过油路连通;第二伸缩油缸通过油路与第一伸缩油缸、第一单向阀组相连通,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二单向阀组固定连接,同时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二单向阀组通过油路相连通,第三伸缩油缸通过油路与第二伸缩油缸、第二单向阀组连通。

伸缩控制联包括第一单向阀、换向阀、A侧次级溢流阀、B侧次级溢流阀。

平衡阀包括第一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和节流阀。

第一伸缩油缸为内置芯管的结构形式,第一伸缩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一有杆腔、第一无杆腔和第一缸体。

第二伸缩油缸为内置芯管的结构形式,包括第二活塞杆、第二有杆腔、第二无杆腔、第二缸体。

第三伸缩油缸包括第三活塞杆、第三有杆腔、第三无杆腔、第三缸体。

第一单向阀组包括第三单向阀,第一压力补偿阀、第二压力补偿阀和第四单向阀。

第二单向阀组包括第五单向阀,第三压力补偿阀、第四压力补偿阀和第六单向阀。

平衡阀、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三伸缩油缸均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第一、第二伸缩油缸还包括第五工作油口、第六工作油口、第七工作油口。

第一单向阀组、第二单向阀组均设置有单向阀组第一工作油口、单向阀组第二工作油口、单向阀组第三工作油口。

换向阀上设置有压力油口、回油口、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和中位回油口;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进油管路连通,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进油管路上,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压力油口连通;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通,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平衡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平衡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平衡阀的第一工作油口C连通的油路上旁接A侧次级溢流阀,A侧次级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平衡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的油路上旁接B侧次级溢流阀,B侧次级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

伸缩控制联中的换向阀具有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A和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B,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B与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有杆腔连通,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A通过第一伸缩油缸内置的芯管与第一单向阀组的单项阀组第一工作油口D连通,第一单向阀组的单项阀组第二工作油口D通过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无杆腔以及第二伸缩油缸内置的芯管与第二单向阀组的单项阀组第一工作油口D连通。

第二伸缩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有杆腔连通,第二单向阀组的单项阀组第二工作油口通过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无杆腔以及第三伸缩油缸内置的芯管与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无杆腔连通。

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有杆腔与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有杆腔连通。

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和第三工作位,换向阀在第一工作位时,压力油口、回油口、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相互之间均不连通,通过压力油口进入的压力油通过中位回油口回油箱;换向阀在第二工作位时,压力油口与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连通,回油口与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换向阀在第三工作位时,压力油口与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换向阀的压力油口与进油管路连通,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通,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内置的芯管连通,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内置的芯管连通的油路上旁接有第一次级溢流阀,第一次级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

进一步的,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的油路上旁接有第二次级溢流阀,第二次级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伸缩油缸包括第一活塞杆和第一缸体,第一活塞杆内置一芯管,芯管的一端位于第一活塞杆的杆段的空腔内,且与伸缩控制联连通;芯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缸体的缸底,且与第一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活塞杆的杆段上内置一有杆腔油道,连通伸缩控制联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的有杆腔,第一缸体的缸底设置一油道,连通第一无杆腔与第一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二工作油口。

进一步的,第二伸缩油缸包括第二活塞杆和第二缸体,第二活塞杆内置一芯管,芯管的一端位于第二活塞杆的杆段的空腔内,且与第一伸缩油缸无杆腔连通;芯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缸体的缸底,且与第二单向阀组第一油口连通;第二活塞杆的杆段上内置一有杆腔油道,连通第一伸缩油缸有杆腔与第二伸缩油缸的有杆腔,第二缸体的缸底设置一油道,连通第二无杆腔与第二单向阀组的第二油口。

进一步的,第三伸缩油缸包括第三活塞杆和第三缸体,第三活塞杆内置一芯管,芯管的一端位于第三活塞杆的杆段的空腔内,且与第二伸缩油缸无杆腔连通;第三无杆腔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三伸缩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三活塞杆的杆段内内置一有杆腔油道,连通第二伸缩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三伸缩油缸的有杆腔。

进一步的,伸缩控制联与第一伸缩油缸之间的油路上设置一平衡阀。

进一步的,平衡阀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第四工作油口,平衡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伸缩控制联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平衡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伸缩控制联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平衡阀的第三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内置的芯管连通,平衡阀的第四工作油口与第一伸缩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单向阀组包括第三单向阀、第一压力补偿阀、第四单向阀、第二压力补偿阀,设置在第一伸缩油缸的缸体底部;

进一步的,第二单向阀组包括第五单向阀、第三压力补偿阀、第六单向阀、第四压力补偿阀,设置在第二伸缩油缸的缸体底部;

进一步的,第一单向阀组第一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一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伸出阻力差值,伸出时,第四单向阀打开,第一无杆腔进油,第一伸缩油缸伸出,此时第一压力补偿阀关闭,待第一伸缩油缸伸出到位后,压力油继续进入第一无杆腔,第一无杆腔油液压力升高至第一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与第二伸缩油缸伸出阻力之和,第一压力补偿阀打开,压力油开始进入第二伸缩油缸无杆腔,第二伸缩油缸开始伸出;

进一步的,第二单向阀组第三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三伸缩油缸伸出阻力差值,第二伸缩油缸伸出到位之前第三压力补偿阀关闭,待第二伸缩油缸伸出到位之后,压力油继续进入第二无杆腔,第二无杆腔油液压力升高至第三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与第三伸缩油缸伸出阻力之和,第三压力补偿阀打开,压力油开始进入第三伸缩油缸无杆腔,第三伸缩油缸开始伸出,直至第三伸缩油缸伸出到位,切断压力油;

进一步的,第四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三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第二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一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第一、第二、第三无杆腔通过管路直接连通,第三伸缩油缸缩回到位之前,第二、四压力补偿阀关闭,第一、二伸缩油缸无杆腔回油路被切断,此时只有第三伸缩油缸缩回,待第三伸缩油缸缩回到位后,第三有杆腔继续进入压力油使该腔压力升高,压力升高至第三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与第四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之和时,第四压力补偿阀打开,第二无杆腔回油路被打开,第二伸缩油缸开始缩回,但第一单向阀组第二预压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二单向阀组第四预压阀开启压力,此时第二压力补偿阀仍关闭,第一无杆腔回油路仍被切断,待第二伸缩油缸缩回到位后,第二有杆腔持续进入压力油使该腔压力升高,直至达到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一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与第二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之和时,第二压力补偿阀打开,第一无杆腔回油路被打开,第一伸缩油缸开始缩回,直至缩回到位,切断压力油。

伸缩控制联为换向阀,当在第一工作位,压力油口进油,压力油经第一工作油口、平衡阀、第一工作油口以及第一伸缩油缸内置芯管和缸筒底部油道进入第一单向阀组,打开第二单向阀,压力油进入第一无杆腔,第一伸缩油缸伸出;

第一伸缩油缸伸出到位,第一无杆腔油液压力升高,达到第一压力补偿阀的设定压力与第二伸缩油缸伸出阻力之和,打开第一压力补偿阀,压力油经第七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及内置芯管和缸筒底部油道进入第二单向阀组,第四单向阀打开,压力油进入第二无杆腔,第二伸缩油缸伸出;

第二伸缩油缸伸出到位,第二无杆腔油液压力升高,达到第三压力补偿阀的开启压力,第三压力补偿阀打开,压力油经第二单向阀组第三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七工作油口以及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进入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无杆腔,第三伸缩油缸伸出;

第三有杆腔的回油经其第四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六工作油口、第二有杆腔、第二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六工作油口、第一有杆腔、第一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平衡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回油口T回油箱。

如上,三缸依次伸出,带动各节臂相应伸出,完成顺序伸出。

伸缩控制联切换到换向阀的第二工作位,通过换向阀的压力油口P进油,压力油经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平衡阀、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第一有杆腔、第一伸缩油缸的第六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第二有杆腔、第二伸缩油缸的第六工作油口、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三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进入第三有杆腔,第三无杆腔的回油经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七工作油口、第二单向阀组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五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组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七工作油口、第一单向阀组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三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组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平衡阀、伸缩控制联中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回油口T回油箱,第三缸体在压力油的作用下缩回,此时,由于第四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三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第二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一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第二、四压力补偿阀未被打开,第一、二伸缩油缸的无杆腔回油路被切断,只有第三伸缩油缸缩回;

第三缸体缩回到位,第三有杆腔油液压力升高,当油液压力达到第三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的缩回阻力差值与第四压力补偿阀设定的开启压力值之和时,第四压力补偿阀打开,第二无杆腔的回油经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五工作油口、第二单向阀组的第二工作油口、第四预压阀、第二单向阀组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七工作油口、第一单向阀组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三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组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平衡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回油口回油箱,第二缸体在压力油的作用下缩回,此时,由于第二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大于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一伸缩油缸缩回阻力差值,且其开启压力大于第四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第二压力补偿阀暂时关闭,第一伸缩油缸无杆腔回油路被切断,只有第二伸缩油缸缩回;

第二缸体缩回到位,第二有杆腔油液压力升高,当油液压力达到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一伸缩油缸的缩回阻力差值与第二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之和时,第三压力补偿阀打开,第一无杆腔的回油经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五工作油口、第一单向阀组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二压力补偿阀、第一单向阀组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平衡阀、伸缩控制联中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回油口回油箱,第一缸体在压力油的作用下缩回;

如上,三缸依次缩回,带动各节臂相应缩回,完成顺序回缩。

为实现上述目的,《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还提供了一种吊臂机构,固定臂、多节伸缩臂、回缩拉索和多组伸出拉索机构,还包括,上述的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

所述多节伸缩臂设置在固定臂内,并且能够伸出固定臂),所述回缩拉索用于回缩伸缩臂,所述伸出拉索机构用于伸出伸缩臂;

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与固定臂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缸体与多节伸缩臂的第一节伸缩臂固定连接;

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与多节伸缩臂的第一节伸缩臂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缸体与多节伸缩臂的第二节伸缩臂固定连接;

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活塞杆与多节伸缩臂的第二节伸缩臂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缸体与多节伸缩臂的第三节伸缩臂固定连接。

多节伸缩臂包括n节伸缩臂,分别为第一节伸缩臂、第二节伸缩臂、第三节伸缩臂、四节伸缩臂、第五节伸缩臂……第n节伸缩臂;当n=3时,包括固定臂和三节伸缩臂(第一节伸缩臂、第二节伸缩臂、第三节伸缩臂),不包括伸出拉索机构,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分别控制三节伸缩臂。

多组伸出拉索机构包括n-3组伸出拉索机构,n大于等于3,分别为第一组伸出拉索机构、第二组伸出拉索机构……第n-3组伸出拉索机构.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中的第一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固定臂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油缸的缸体与第一节伸缩臂固定连接,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中的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节伸缩臂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油缸的缸体与第二节伸缩臂固定连接,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中的第三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节伸缩臂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油缸的缸体与第三节伸缩臂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油缸带动第一节伸缩臂伸出和缩回;第二伸缩油缸带动第二节伸缩臂伸出和缩回;第三伸缩油缸通过多组伸出拉索机构和回缩拉索机构带动第三节伸缩臂以及第三节伸缩臂以上的伸缩臂伸出和缩回。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中的第一伸缩油缸的作用为:带动第一节伸缩臂伸出和缩回;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中的第二伸缩油缸的作用为:带动第二节伸缩臂伸出和缩回;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中的第三伸缩油缸的作用为:带动第三节伸缩臂伸出和缩回;

第三伸缩油缸通过两组及以上伸出拉索机构和回缩拉索带动第三节伸缩臂以及第三节以上伸缩臂的同步伸出和缩回。

为实现上述目的,《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还提供了一起重机,它包括上述的吊臂机构。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有益效果

1、三缸伸缩,与双缸相比,加大了中大幅度的作业能力,满足大幅度重载的作业要求;

2、《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通过伸缩控制联控制切换压力油的方向,能够实现伸出、缩回和停止工作位的控制,当伸缩控制联切换到伸出工作位时,通过第一单向阀组第一压力补偿阀的压力控制可靠的保证了第一伸缩油缸及第一节伸缩臂伸出到位后第二伸缩油缸及第二节伸缩臂方能伸出,通过第二单向阀组第三压力补偿阀的压力控制可靠地保证了第二伸缩油缸及第二节伸缩臂伸出后第三伸缩油缸及第三节以上的伸缩臂方能伸出,从而保证了三缸的顺序伸出;当伸缩控制联切换到缩回工作位时,通过第二单向阀组的第四压力补偿阀的压力控制可靠地保证了只有在第三伸缩油缸完全缩回后第二伸缩油缸方能缩回,通过第一单向阀组第二压力补偿阀的压力控制可靠地保证了只有在第二伸缩油缸完全缩回后第一伸缩油缸方能缩回,从而保证了顺序缩回。

因此,《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提供的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在三缸顺序伸出和顺序缩回时均依靠液压控制,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依靠单向阀和撞块等机液综合技术带来的因结构微变形导致的顺序伸缩无序故障,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且单向阀组通过板式连接方式固定于缸筒底部,适用于直臂随车起重机伸缩臂内部空间小、结构紧凑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起重机起重性能更好地发挥。

2、通过第一伸缩油缸特有的芯管结构结合第一单向阀组,第二伸缩油缸特有的芯管结构结合第二单向阀组使所有需要连接的油口之间两两相对静止,从而避免了管道伸缩的问题;且平衡阀、第一伸缩油缸与第二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三伸缩油缸之间的管道连接无长度变动;因此,无须使用卷筒或拖链等输送油液,具有易于布置、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吊臂内部安装空间小、维修装卸工作量大的直臂随车起重机。

3、《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适用于直臂随车起重机中的吊臂机构在三缸控制下顺序伸缩,特别是空载就位,带载工作的工况吊臂的顺序伸缩及带载伸缩。

4、在伸缩控制联设置A侧次级溢流阀,有效地保护了第一伸缩油缸,避免了伸缩油缸内置芯管在过高的油液压力作用下纵向弯曲破坏,同时又能够满足带载伸缩的压力需求。

5、在伸缩控制联设置B侧次级溢流阀,从而可利用负载及吊臂自重缩回,极大降低缩回压力,并提高运动平稳性、降低能耗、延长工作时间,同时又能够满足空载缩回的压力需求。

6、运用了三缸顺序伸缩带多节臂混合伸缩的方式:伸出时,第一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设定值大于第一伸缩油缸伸出阻力差值,第三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设定值大于第二伸缩油缸伸出阻力差值,保证了三缸的顺序伸出;缩回时,第四压力补偿阀的开启压力设定值大于第二伸缩油缸的回缩阻力差值,第二压力补偿阀的开启压力设定值大于第一伸缩油缸的回缩阻力差值,第二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设定值大于第四压力补偿阀开启压力设定值,可靠地保证了只有第三伸缩油缸完全缩回后第二伸缩油缸方能缩回,且只有第二伸缩油缸完全缩回后第一伸缩油缸方能缩回。因此,三缸的顺序伸缩均依靠液压控制,原理简单、可靠高,性能稳定,不会出现伸缩缸缩回后再次伸出的现象。

7、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结合第一单向阀组、第二单向阀组,使所有需要连接的油口之间两两相对静止,从而避免了管道伸缩的问题。平衡阀、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和第三伸缩油缸之间的管道连接无长度变动。因此,无须使用卷筒或拖链等输送油液,具有易于布置、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吊臂内部安装空间小、维修装卸工作量大的直臂随车起重机的结构特点。

8、第一单向阀组安装于第一缸体的底部、第二单向阀组安装于第二缸体的底部,均通过板式连接的方式,避免了控制阀与油缸一体式结构带来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及维修困难等问题。

9、需特别说明《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的伸缩特点:性能稳定,不会出现伸缩缸缩回后再次伸出的现象。

查看详情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技术领域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采用该液控系统的吊臂机构,以及具有该吊臂机构的直臂随车起重机。

查看详情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提供的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伸缩控制联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平衡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第一伸缩油缸和第一单向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第二伸缩油缸和第二单向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第三伸缩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提供的吊臂机构(六节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控制联;11-第一单向阀;12-换向阀;13-A侧次级溢流阀;14-B侧次级溢流阀;P-换向阀的压力油口;T-换向阀的回油口;A-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B-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a-第一工作位、b-第二工作位、c-第三工作位;

2-平衡阀;21-第一溢流阀;22-第二单向阀;23-节流阀;C1-平衡阀的第一工作油口;C2-平衡阀的第二工作油口;C3-平衡阀的第三工作油口;C4-平衡阀的第四工作油口;

3-第一伸缩油缸;31-第一活塞杆;32-第一有杆腔;33-第一无杆腔;34-第一缸体;A1-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B1-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A2-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B2-第一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A3-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五工作油口;B3-第一伸缩油缸的第六工作油口;A4-第一伸缩油缸的第七工作油口;

4-第二伸缩油缸;41-第二活塞杆;42-第二有杆腔;43-第二无杆腔;44-第二缸体;A5-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B4-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A6-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B5-第二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A7-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五工作油口;B6-第二伸缩油缸的第六工作油口;A8-第二伸缩油缸的第七工作油口;

5-第三伸缩油缸;51-第三活塞杆;52-第三有杆腔;53-第三无杆腔;54-第三缸体;A9-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一工作油口;A10-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二工作油口;B7-第三伸缩油缸的第三工作油口;B8-第三伸缩油缸的第四工作油口;

6-第一单向阀组;61-第三单向阀;62-第一压力补偿阀;63-第二压力补偿阀;64-第四单向阀;D1-第一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一工作油口;D2-第一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二工作油口;D3-第一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三工作油口;

7-第二单向阀组;71-第五单向阀;72-第三压力补偿阀;73-第六单向阀;74-第四压力补偿阀;D4-第二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一工作油口;D5-第二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二工作油口;D6-第二单向阀组的单向阀组第三工作油口;

8-回缩拉索;9-第一组伸出拉索;10-第二组伸出拉索;Ⅰ-固定臂;Ⅱ-第一节伸缩臂;Ⅲ-第二节伸缩臂;Ⅳ-第三节伸缩臂;Ⅴ-第四节伸缩臂;Ⅵ-第五节伸缩臂。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