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液化天然气(LNG)工艺与工程》专注于液化天然气工艺与工程技术,可以作为从事液化天然气产业、石油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城市燃气等专业的科研、设计、建设和生产运行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石油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郭揆常,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出版了《油气集输与矿场处理》、《工业气体集输新技术》、《燃气输配工程分析》、《矿场油气集输与处理》以及《液化天然气应用与安全》。在液化天然气领域有多年研究。
第一章 天然气性质
第一节 天然气分类
一、按矿藏特点分类
二、按相特性分类
三、按酸气含量分类
四、按液烃含量分类
第二节 天然气组成
一、组成
二、商品天然气品质要求
三、天然气生产的产品
四、硫化氢
第三节 天然气物性
一、基本性质
二、压缩因子
三、粘度
四、定压摩尔热容
五、焦耳—汤姆逊效应系数
六、热值
七、燃烧极限
八、偏心因子
第四节 LNG的性质
第五节 天然气的相特性
一、一元物系的相特性
二、二元及多元物系相特性
三、天然气的相特性
第六节 烃类物系的气液平衡
一、气液平衡相组成
二、烃系的气液平衡
三、相平衡计算
第二章 天然气预处理
第一节 天然气脱硫脱碳
一、脱硫脱碳工艺方法
二、脱硫脱碳工艺选择
三、醇胺法脱硫脱碳
四、其他脱硫脱碳方法
第二节 天然气脱水
一、脱水工艺方法
二、脱水工艺选择
三、甘醇脱水工艺
四、吸附法脱水工艺
第三节 天然气脱汞
一、汞对铝的腐蚀机理
二、脱汞工艺技术
第四节 天然气脱氮
一、吸附—液化脱氮
二、液化—精馏脱氮
第三章 天然气液化工艺
第一节 阶式制冷液化工艺
第二节 混合冷剂制冷液化工艺
一、单循环混合冷剂液化工艺
二、丙烷预冷混合冷剂液化工艺
三、双循环混合冷剂制冷液化工艺
四、工艺参数分析
第三节 膨胀制冷液化工艺
一、氮气膨胀液化流程
二、氮—甲烷膨胀液化流程
三、天然气直接膨胀液化流程
四、双膨胀机技术
第四节 液化工艺比较
一、液化工艺比较
二、液化工艺的发展
三、工艺模拟计算
第四章 液化天然气工厂
第一节 工厂建设条件
一、气源和市场
二、厂址
第二节 基本负荷型液化工厂
一、预处理装置
二、液化装置
三、储运系统
四、辅助生产系统
五、工厂总平面布置
六、公用系统
第三节 调峰型液化工厂
一、天然气直接膨胀调峰型液化装置
二、氮膨胀液化调峰型液化装置
三、混合冷剂制冷调峰型液化装置
第四节 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
一、预处理装置
二、液化装置
三、LNG 储存
四、LNG卸载输送
五、装卸臂
六、低温软管
七、FPSO 动力
八、安全与平面布置
第五节 主要工艺设备
一、压缩机
二、透平膨胀机
三、换热器
第五章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第一节 LNG接收站功能
第二节LNG接收站工艺系统
一、卸料系统
二、储存系统
三、BOG处理系统
四、输送系统
五、外输及计量系统
六、火炬系统
七、自动控制系统
八、接收站的操作
第三节 主要设备
一、储罐
二、卸料设施
三、LNG输送泵
四、汽化器
五、再冷凝器
六、BOG压缩机
第四节 液化天然气的船运
一、液化天然气海上运输的特点
二、LNG运输船结构特点
三、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船型
第五节 陆岸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一、气源和市场
二、站址
三、码头
四、总图布置
五、公用系统
第六节 浮式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FSRU)
一、浮式LNG 接收终端的发展
二、浮式 LNG 接收终端的特点
三、LNG—FSRU的系统配置
第六章 天然气管道输配
第一节 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
第二节 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
一、输气工艺
二、管材
三、输气管道的腐蚀与防护
四、管道运行与监控
五、天然气管输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
一、城镇燃气站场
二、城镇燃气管网
第七章 液化天然气利用
第一节 液化天然气的冷能利用
第二节 液化天然气发电
一、直接膨胀发电
二、二次媒体法
三、联合循环法
第三节 液化天然气冷量用于空气分离
一、空气分离装置利用LNG冷能的特点
二、利用LNG冷能的空气分离技术
三、应用现状
第四节 其他利用
一、LNG汽车
二、生产液态二氧化碳
三、冷冻仓库
四、间接利用
第八章 液化天然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 安全特性
一、燃烧特性
二、低温特性
三、生理影响
第二节 安全分析
一、安全标准
二、储存安全
三、运输安全
四、泄漏及防止
五、火灾爆炸危险性
六、低温及其他危害
七、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第三节 安全检测
一、可燃气体检测器
二、火焰检测器
三、低温检测器
四、烟火检测器
五、缺氧检测设备
第四节 安全防火
一、总图布置
二、加强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
三、电气防爆
四、供电安全
五、防雷、防静电
六、建、构筑物防火
七、消防设施
参考文献2100433B
压缩天然气是一种最理想的车用替代能源,其应用技术经数十年发展已日趋成熟。它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使用安全便捷等特点,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天然气加气站一般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快速充装型,普...
当然有区别压缩天然气(CNG)是气态的,只是压力高,而液化天然气(LNG)是液态的,压缩比例更大,二者从生产、储存到使用程序差很多,LNG因为成本较高但是压缩比例大适合中远距离运输使用,CNG则适合近...
今日LNG液厂出厂价保持稳定,接收站方面:江苏如东接收站国产气提货价根据量的大小有优惠,最高能优惠至5180元/吨,降幅达220元/吨,河南中原绿能液厂装置维修完成恢复生产。预计短线内价格还将会趋于稳...
威海液化天然气(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介绍
威海液化天然气(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介绍——本文简要介绍了威海市LNG气化站的工艺设计,主要设备选型及安全措施。
液化天然气的基本概况(LNG)
液化天然气的基本概况 2.3.1 液化天然气基本特性 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 简称 LNG,是以甲烷为主要组 分的低温液态混合物,其体积约为气态时的 1/625,具有以下优点: ⑴ 天然气液化后便于进行经济可靠的运输。用专门的槽车、火车或 轮船将 LNG运输到销售地,方便灵活,适应性强。 ⑵ 储存效率高、占地少、投资省。 ⑶ 有利于城市燃气负荷的调节, 生产过程释放出的冷量可以作冷藏、 冷冻、温差发电等。 ⑷ LNG可用作优质的车用燃料。与燃油汽车相比,具有抗爆性好、 燃烧完全、排气污染少;实践证明采用 LNG作为汽车燃料,具有发动 机寿命长、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等优点。 LNG燃点 650℃,比汽油高 230℃;气态时比空气轻,泄露后立即挥发飘散,不易引起自燃爆炸。 ⑸ 有利于保护环境, 减少城市污染。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 2.3.2 国外 LN
《液化天然气(LNG)工艺与工程》是液化天然气领域的专业技术书籍,在介绍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天然气处理、天然气液化、液化天然气接收、天然气输配、液化天然气利用以及液化天然气安全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液化天然气(LNG)工艺与工程》专注于液化天然气工艺与工程技术,可以作为从事液化天然气产业、石油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城市燃气等专业的科研、设计、建设和生产运行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石油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本书主要论述了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套煤炭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工业实践成果,包括煤炭直接液化各工艺过程的化学反应、催化剂、原料和产品、工艺过程和工艺流程、主要操作参数和操作技术、主要设备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本书内容完整、实用性较强,反映了当代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及工程化的最新成果。
哪些场地需要进行地震液化评价
显然,某些地区是相对稳定版块,地震烈度极小,一般建筑物不进行地震液化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1指出
“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抗震设防烈度6度时,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但对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进行液化判别。甲类建筑应进行专门的液化勘察。”
地震液化判定方法
岩土勘查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都要求(a) 初判 (b) 复判
准备工作,先查场区地震烈度,7度以上进行地震液化判断。
(1)初判
首先,根据地基土的基本特性,特别是土的颗分分类,一般产生地震液化的是“少粘性土”,粘粒含量大于17%,则初判无地震液化可能,否则,需要根据(2)复判。
(2)复判
复判方法很多,常用的是综合指标法和标贯判定:
(a)综合指标判断
烈度 7 8 9
加速度g 0.1 0.2 0.4
颗分d50(mm) 0.05-0.15 0.03-0.25 0.15-0.50
相对密度 <0.6 <0.7 <0.8
**相对密度,一般作试验比较麻烦,实践中很少采用。
(b)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判断
该方法是最常用和可靠的,好多国外也用中国的经验[我在合适的时候上载老外对地震液化的研究],因为是原位测试结果,而且可以反应场地地应力状态等。一般判断15米以内地基,太深标贯修正钻杆、孔斜、孔壁摩擦等问题突出。还有15米以下即使是少粘性土,一般也很密实,很少有地震液化的可能。
***********************************************
Nc=N[1 0.125(H-3)-0.05(h-2)]
***********************************************
N是N63.5进行杆长和地下水修正后的表贯击数。
H - 砂土层的埋深(米)
h - 地下水位埋深(米)
H=3m,h=2m,按下面取N
烈度 7 8 9
N 6 10 16
判断:N63.5 > Nc 不液化,否则液化
另外,有的还进一步进行液化程度计算,一般需要大量的标贯或静力触探数据,否则没法进行。我从来没有计算过,搞到复判就可以啦。
说明:以上方法大多可水电规范或抗震设计规范中找到,但一般没有条理,给出很多方法,大家都基本不用,因此给新手增加了好多麻烦, 让人感到“不知道哪个更好、哪个更准确”。
液化判定深度问题
岩土勘察规范规定:“地震液化的进一步判定应该在地面以下15米范围进行,对于桩基或基础埋深大于5米的,加深至20米。勘探点不少于3个,勘探深度大于液化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