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必选"材料——钢铁
1.1 钢铁在材料中的地位
1.2 钢铁是工业化进程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
2.1 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
2.2 中国钢铁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里崛起
2.2.1 中国钢铁工业在全球的位置
2.2.2 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2.3 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3.1 市场需求的拉动
2.3.2 若干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集成和推广
2.3.3 积极利用国际资源的促进作用
2.3.4 有效投资与技术进步战略的协同效应
2.3.5 工艺、装备国产化的作用
2.4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战略
2.5 新世纪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2.6 中国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第3章 流程制造业与流程工程
3.1 制造业与制造工艺过程
3.2 流程制造业与产品制造业
3.3 流程与流程工程学
3.3.1 过程与制造流程
3.3.2 流程工程学
3.3.3 流程工程学与制造流程
3.3.4 流程工程学的内涵与目标
3.4 制造流程的特征
3.4.1 制造流程的复杂性
3.4.2 制造流程的整体性
3.5 制造流程的分类
3.5.1 按功能分类
3.5.2 按结构分类
3.5.3 按产品流输出的时间特征分类
3.5.4 按工艺特点分类
参考文献
第4章 钢铁制造流程与工程科学
4.1 钢铁冶金过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发展过程
4.1.1 冶金基础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4.1.2 冶金流程内装置以及工序层次的技术科学问题
4.1.3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形成与进展
4.2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内涵和本质
4.2.1 科学的层次性分析
4.2.2 冶金制造流程的物理本质
4.2.3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目标特征
4.2.4 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4.2.5 冶金流程工程学与钢铁企业的关系
4.3 冶金工程科学基础性研究的视野和命题
4.3.1 在冶金流程复杂系统方面
4.3.2 在动态一有序结构方面
4.3.3 在提高定量化、信息化水平方面
4.3.4 在基础性研究新领域方面
参考文献
第5章 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和集成
5.1 钢铁制造流程是一个复杂过程系统
5.1.1 钢铁制造流程系统特点
5.1.2 钢铁制造流程的复杂性
5.1.3 钢铁制造流程中的“流”与“序
5.2 钢铁制造流程——耗散过程
5.3 钢铁制造流程的工程本质
5.3.1 钢铁制造流程中的基本参数和派生参数
5.3.2 钢铁制造流程系统的运行方式
5.4 冶金流程工程学和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与集成
5.4.1 钢铁制造流程的演进和结构解析
5.4.2 钢铁制造流程中工序功能集的解析一优化
5.4.3 钢铁制造流程中工序之间关系集的协调一优化
5.4.4 钢铁制造流程中流程工序集的重构一优化
5.4.5 过程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6章 冶金制造流程中的多因子物质流控制
6.1 多因子物质流控制的某些理论基础问题
6.1.1 制造流程的概念与运行要素
6.1.2 流程的动态有序运行
6.1.3 多因子物质流控制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6.2 钢铁制造流程的多因子物质流控制系统
6.2.1 钢铁制造流程的过程特征
6.2.2 钢铁制造流程运行的概念
6.2.3 外界“刺激”一流程系统“响应”的分析
6.3 动态一有序流程结构与信息流
6.3.1 多尺度、多层次与自组织——流程的划分、组合与控制
6.3.2 信息流与建立模型
6.4 钢铁制造流程中多因子物质流控制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制造流程中的时间因素
7.1 时间在过程和流程中的作用
7.1.1 时间的内涵
7.1.2 时间的特点、
7.1.3 时间、时钟及时钟推进计划
7.1.4 时间——基础性、本质性的参数
7.2 冶金制造流程中的时间因素
7.3 钢厂生产流程中的时间因素
7.3.1 钢厂生产流程中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7.3.2 时间在钢铁制造流程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
第8章 钢厂生产流程中的运行动力学
第9章 钢厂流程的结构与模式
第10章 钢厂与环境
图索引
表索引
殷瑞钰(Yin Ruiyu),1935年7月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著名钢铁冶金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主任、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等职,中国金属学会第五、六、七届副理事长。曾任国家攀登计划"熔融还原技术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兼职教授、博导。长期在冶金企业、科研单位和国家工业部门从事科技、生产、经济管理和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特别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战略的判断、选择和有序推进做了大量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组织推进了中国连续铸钢,高炉喷吹煤粉,棒、线材连轧等多项关键一共性技术的全国性突破工作;在理论上提出并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的多因子物质流控制、钢铁制造流程解析与集成,钢铁厂结构优化和发展模式、钢铁工业与绿色制造等一系列观点;促进了一大批钢厂工艺流程结构的优化,推动了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曾获冶金工业部(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由于在工程技术和工程科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荣获1998~1999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2002年当选为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荣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冶金流程工程学是建立在制造(生产)流程层次上的大尺度的整体集成性理论,是以物质和能量转换为基础的流程制造业中关于冶金制造流程中的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问,它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不可逆的复杂流程体系。流程运行的要素是“流”、“流程网络”和“程序”。钢铁制造流程是由性质不同的诸多工序组成的,是一种多因子的“物质流”按一定的“程序”在一个复杂网络结构(流程系统框架)中流动运行现象。
冶金流程工程学涉及冶金生产流程的解析一集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多因子物质流控制,冶金生产流程中的运行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冶金流程工程学还包括冶金流程设计的工程理论,冶金企业的结构与模式以及某些工业生态链方面的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
《冶金流程工程学(第2版)》共分10章,包括“必选”材料——钢铁、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流程制造业与流程工程、钢铁制造流程与工程科学、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和集成、冶金制造流程中的多因子物质流控制、制造流程中的时间因素、钢厂生产流程中的运行动力学、钢厂流程的结构与模式和钢厂与环境等。
《冶金流程工程学(第2版)》可供冶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有关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和某些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参考。
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
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
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冶金技术及其理论、冶炼过程及控制、冶炼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冶炼成...
该书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冶金主工艺流程
冶金主工艺流程图(精) 主工艺: 采矿工艺: 采矿流程介绍 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采掘工业,在已基本达到的高度机械化基础上,矿井在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瓦斯监控等许多环节将实现自动化和遥控。地下和露天矿都将实 现计算机集中自动管理监控。采矿方法可大致分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液体开采 3种基本采矿方法。 烧结工艺 炼钢工艺: 炼钢流程介绍 通过氧化反应脱碳、升温、合金化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脱碳、脱氧、升温、去除气体和非金属夹杂、合金化。主要包括造渣、出渣、熔池搅拌、电炉底吹、熔化期、氧化 期和脱炭期、精炼期、还原期、炉外精炼、钢液搅拌、钢包喂丝、钢包处理、钢包精炼、惰性气体处理、预合金化、成分控制、增硅、终点控制、出钢等过程。 连铸工艺 连铸工艺流程介绍 将高温钢水浇注到一个个的钢锭模内, 而是将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到一个或几个用强制水冷带有“活底” (叫引锭头 )的铜模内 (叫结晶
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于2009年完成整合与分离,分成两个独立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下设冶金工程专业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宝石材料专业及功能材料专业。
空气中含氮气78%,氧气21%。由于空气是取之不尽的免费原料,因此工业制氧/制氮通常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制氧氧气用来炼钢;氮气用来搅拌钢水,氧气和氮气均是重要的冶金原料。
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专业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冶金教育最早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专业的前身为炼铁专业和炼钢及铁合金专业,经历了中专、大专和本科3个发展阶段。1951年开始招收炼钢专业中专学生,1958年开始招收炼铁专业学生。1985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开始炼铁、炼钢及铁合金专科专业招生。1989年该院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钢铁冶金本科生1届。2004年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58年来,该校共为国家培养输送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生近6000多名,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中炼铁专业从1994年开始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经过7年的建设,其教学基本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2001年3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2004年重庆科技学院成立后,冶金工程专业以本科教育为重点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升了本科办学实力,加强了师资队伍、实验实习基地和课程体系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2008年1月冶金工程专业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日制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在校学生为500多人。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在原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起来的。1996年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开始招收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大专生。2004年成立重庆科技学院后,成功申办了本科专业。2005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在校学生近270人。10多年来,该校已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培养和输送了较多的优秀人才,已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骨干力量,在国内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冶金系,创建于1951年,1985年学校升格为专科。1997年以前,学院开设有炼铁、炼钢及铁合金专业,为完成这两个专业的《金属学》及机械类专业的《金属学及热处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设立有金相教研室。1997年,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市场调查,学校开始招收涂装防护工艺专业(2002年更名为表面工程专业,2005年更名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学生;2003年招收新材料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学生。2004年,学校合校升本,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有在校本科生180余人,专科生约160余人。截止2012年底,该校共为国家培养输送涂装防护工艺专业(含表面工程专业)毕业生400多名,遍布我国多家汽车、摩托车、船舶、家电等企业,为我国尤其是我市涂装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称赞。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在原来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和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起来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招生始于1954年。2004年合校升本成立重庆科技学院后,成功申办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在校学生近400人。50多年来,本专业已为冶金和石油等行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近5000名,已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在国内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功能材料
本专业主要为适应我国新材料战略新兴发展和相关材料技术人才需求而开设,下设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及器械两个专业方向。该专业培养具备功能材料该领域所需工程和实践能力,能适应信息材料与生物材料及器械行业需求,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功能材料与器件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焊接技术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起源于2003年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创办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科专业(2010年停止招收专科生),2006年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下设的一个专业方向开始本科招生,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并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开招生,同时从2014年开始招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油气材料工程方向管线钢焊接与可靠性评价方面的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4人(含在读博士2人),硕士3人,有海外经历教师2人。
复合材料与工程
该专业经201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材料科技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主,具备扎实的复合材料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宽,社会责任感和沟通合作能力强,能够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能源风电等领域,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从事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行业急需专业,就业前景好。该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6人,硕士1人,有海外经历教师3人。是川渝两地唯一本科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自2013届起不再招收专科层次考生)
冶金技术
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特色是以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为核心,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发展。现有炼铁、炼钢及铁合金两个专业方向。
1.炼铁方向
炼铁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热工基础、冶金过程检测与调节、计算机在炼铁生产中的应用、冶金物理化学、铁矿粉造块、炼铁工艺学、技术经济管理。适应的岗位群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炼铁、烧结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一般设计工作,还可适应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管理和营销等岗位。
2.炼钢及合金方向
炼钢及合金专业具有54年的办学历史。学生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热工基础、冶金过程检测与调节、计算机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冶金物理化学、转炉炼钢学、电炉炼钢学、连续铸钢、技术经济管理。适应的岗位群包括炼钢原料及处理、转炉炼钢、电炉炼钢、连续铸钢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及一般设计工作,还可适应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管理和营销等岗位。
由于冶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良好声誉,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就业去向多为大中型冶金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培养具备专业必备基础理论、工艺、设备,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从事该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与开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材料成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产品制造与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生产组织管理与经营销售等方面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塑性加工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材料成型过程自动化、材料成型理论和工艺学、材料成型机械设备。
毕业去向:服务于冶金、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电子、家电、仪器仪表等行业,从事材料加工工艺设计、产品制造、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经营销售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