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有色金属产业

金属是具有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与机械性能,并具有正的温度电阻系数的物质。现在世界上有86种金属。通常人们把金属分成两大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除了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都算是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产业基本信息

有色金属产业介绍

工厂

国家对有色金属的收储已经在进行。2008年12月,国家物资储备局从八家企业手中收购了29万吨电解铝;2009年2月20日,国储局再度收储30万吨铝。此外,国储局还收购了5.9万吨精炼锌和30吨铟。

业内专家指出,国家收储对于减少国内有色金属企业的高库存、帮助企业缓解现金流的压力有直接作用。但收储只能适当缓解短期市场压力,无法改变市场过剩格局;收储行为本身只能缓解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无法改变根本的供需关系。从长远看,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才是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大量企业减产停产。同时,产业集中度低,2004年中国大型有色金属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行业的33%,但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降至28.27%。产业集中度太低使大型骨干企业没有足够的影响市场的能力,并直接导致中国整个行业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中国铝业公司

针对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此次规划提出,要调整产品结构,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要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力度,推动技术进步;要促进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提高产业竞争力。

曾参与制订此项规划的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认为,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从积极的一面看,这也正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因此,调整振兴规划不能搞普惠制,要有保有压,对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就应坚决淘汰,这样才能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匮乏,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很高,其中铜精矿70%左右依赖进口,铝土矿50%左右依赖进口。而且,尽管中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却一直缺乏与进口量及市场份额对等的定价话语权。 此次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事实上,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源已有成功范例。去年2月,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中国铝业公司曾以140.5亿美元入股力拓,成为力拓集团的单一最大股东;今年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再次宣布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超小型有色金属接近传感器

  • ET-110
  • 基恩士
  • 13%
  • 湖南锐森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材料分析仪

  • 型号:SX-11,说明:SX83全差示光度计
  • 湘科
  • 13%
  • 湘潭市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有色铝锭

  • 品种:有色铝锭;表面处理:粉末喷涂;材质:6063-T5;
  • t
  • 伟昌
  • 13%
  • 甘肃江河润门窗装饰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有色铝锭

  • 品种:有色铝锭;表面处理:粉末喷涂/电冰;材质:6063-T5进口(隔热断桥);
  • t
  • 伟昌
  • 13%
  • 甘肃江河润门窗装饰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有色铝锭

  • 品种:有色铝锭;表面处理:氧化银白;材质:6063-T5;
  • t
  • 伟昌
  • 13%
  • 甘肃江河润门窗装饰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有色

  • 200×300
  • 千块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有色

  • 200×300
  • 千块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有色

  • 200×300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有色

  • 200×300
  • 千块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有色

  • 200×300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

  • MT:02
  • 800m²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4-16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

  • 1.5mm厚
  • 50m²
  • 3
  • 多乐士、嘉宝莉、SKK、嘉达、菊花、明远、美涂士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铝材

  • 牌号 1060 铝含量 99.7(%)
  • 1710t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29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硬化剂

  • CYJ-111
  • 7831t
  • 1
  • 普通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4-20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管及非金属

  • 1.名称:空调冷媒管2.型号:Ф=9.52(磷脱氧铜管)3.含难燃B1级橡塑保温,厚度20mm4.超高增加费综合考虑8.其他:具体详见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满足施工及验收规范
  • 2.71m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6-11
查看价格

有色金属产业收储机制

温家宝视察有色金属收储机制,正式被纳入到产业振兴规划中。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振兴规划》)中提出,抓紧建立国家收储机制。

“铝、锌等有色金属价格已跌至成本价以下,对部分有色金属产品进行收储,可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价格。”

2008年12月,云南省宣布建立有色金属储备制度,计划在未来13个月内收储100万吨有色金属产品,其中包括15万吨铜、30万吨铝、15万吨铅、30万吨锌和10万吨锡。

2008年12月底,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下称国储局)从中国铝业公司等八家企业收储29万吨铝,其中收储中铝15万吨,其余七家各2万吨,收购价为12350元/吨,较当时的现货价约溢价10%。今年2月20日,国储局再度收储30万吨铝,价格略高于市场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已经实行的数次收储带有较明显的“救企业”的色彩,而且存在释放错误市场信号等争议。

《振兴规划》对淘汰落后产能也提出了要求。《振兴规划》指出,要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会议同时决定,国家将安排贷款贴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并调整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

此外,《振兴规划》还要求,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改善出口环境。调整产品结构,满足电力、交通、建筑、机械、轻工等行业需求。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力度,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概念

金属是具有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与机械性能,并具有正的温度电阻系数的物质。金属,是个大家庭,现在世界上有86种金属。通常人们把金属分成两大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这名字,常常使人误会,以为黑色金属一定是黑的,其实不然。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与铬。而它们三个都不是黑色的。纯铁是银白色的;锰是银白色的;铬是灰白色的。因为铁的表面常常生锈,盖着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与棕褐色的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看去就是黑色的。怪不得人们称之为“黑色金属”。常说的“黑色冶金工业”,主要是指钢铁工业。因为最常见的合金钢是锰钢与铬钢,这样,人们把锰与铬也算成是“黑色金属”了。 除了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都算是有色金属。

在有色金属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比重来分,铝、镁、锂、钠、钾等的比重小于5,叫做“轻金属”,而铜、锌、镍、汞、锡、铅等的比重大于5,叫做“重金属”。像金、银、铂、锇、铱等比较贵,叫做“贵金属”,镭、铀、钍、钋等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金属”,还有像铌、钽、锆、镥、金、镭、铪、铀等因为地壳中含量较少,或者比较分散,人们又称之为“稀有金属”。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简介

全球经济的衰退和房地产、汽车业的低迷,使有色金属价格“高台跳水”,氧化铝、电解铝价格下跌50%左右,铜价最高下跌70%左右,主要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库存迅速增加,效益严重下滑,流动资金极度紧张,减产停产范围不断扩大。 为解决有色金属行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此次规划提出,要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改善出口环境。会议还决定抓紧建立国家收储机制。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

有色金属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产能过剩;第二,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综合实力弱;第三,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缺乏国际定价话语权;第四,企业规模偏小,资源开采无序;第五,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失衡;第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循环利用力度弱;第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尖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产业振兴规划制定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适时增加储备、加大控制境外资源的支持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出台重点企业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进行税费减免,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几个方面。

金属收储

云南、广西、四川以及国储局都出台了对部分有色金属的收储计划,金属收储对于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减少金属供给从而稳定市场价格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预计在产业振兴规划中,金属收储将成为焦点之一。尽管如此,金属收储并非有效需求,一定期限之后收储的金属仍将回到市场,而宏观经济的回暖、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才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

投资建议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国有大型企业或者省重点企业,毕竟国储局和省政府对这些龙头企业的金属收储具有政策倾向性;其次,金属收储对于那些现金流紧张的企业效用会更大。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改革措施

加大控制境外资源的支持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中国是个有色金属资源贫乏的国家,锌、铅和铜的储量占世界储量比重仅为15%、16%和5.6%,而中国对锌、铅和铜的消费占全球比重却为28%、29%和28%,“中国因素”成为金属消费增量的主要贡献国,但却受制于所控制的资源很匮乏,供需矛盾一直突出,而通过参股、合并、收购等多种手段控制全球范围内的金属资源将是解决这种供求矛盾的好办法。

有色金属价格整体回落了50-60%,企业纷纷减产,正是进行全球并购的良好时机。一旦市场需求回暖,供给将会紧俏,毕竟关闭一个矿很快很容易,但重新启动、提升产能却需要很长时间,那些掌握上游稀缺资源的企业更能从价格上升中获利。

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越来越多的上市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资源抄底,如控股澳大利亚矿业上市公司PEM的中金岭南(000060)、增持世界矿业巨头力拓的中国铝业(601600),紫金矿业(601899)和江西铜业(600362)现金流充裕、在收购世界矿产资源方面亦很有经验,亦值得投资者期待。但这些个股前期涨幅较大,需警惕回调风险。

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

在所有子行业中,铝行业对电价的波动最为敏感,电价下调将大幅降低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利于减少铝行业的亏损范围。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因此并不是长久之计。投资策略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受益最多的铝行业重点上市的投资机会,如南山铝业(600219)。

税费减免

将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历程

回顾有色金属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是几代有色人艰苦创业、不断探索、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60年;是有色金属工业沧桑巨变、跨越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60年。概括起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可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两个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时期。

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年~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用三年的时间对经受战争创伤处于崩溃状态的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恢复。从1953年起,我国以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

三年恢复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批有色金属企业首先恢复了生产;云南、湖南、安徽及江西省的有色金属矿山等相继恢复了生产。到195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恢复到7.4万吨,是1949年的5.5倍。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当时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基本建设项目中,有色金属项目有13个,新建、扩建了一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同时,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初具规模,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1.5万吨。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958年,我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过三年“大跃进”、高指标,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业生产第一次出现下降局面。1961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1963年~1965年的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得到较好恢复,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受到“大跃进”时期的影响,但在调整时期得到较快发展,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设投产,使有色金属工业在起伏中发展。196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降到1957年的水平21.5万吨,1965年恢复到46万吨。

文化大革命及后期(1966年~1977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使党和国家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国民经济基本处于停滞、徘徊和十分困难的境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也受到严重的干扰,但历史地来看,由于有色金属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仍然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当时“三线”建设的总体部署下,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了一大批有色金属企业,改善了产业布局,加快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徘徊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1968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降为34万吨,到1977年产量达82万吨。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我国正处在探索改革开放目标模式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有色金属工业。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从此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制定了“优先发展铝,积极发展铅锌,有条件的发展铜,有选择地发展其他有色金属”的发展方针,加快建设了一批基建和技改项目,特别是从国外全套引进了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和铜闪速熔炼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并为改造传统落后生产工艺提供了范例。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迅速提高了有色金属产量。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由1978年的99.6万吨,增加到1992年的299.2万吨。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我国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国有企业经历了三年改革脱困阶段。从1996至1998年,有色企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国家及时采取了债转股、资源枯竭矿山实行政策性关闭和贴息技术改造三项措施,使一批企业走出困境,步入快速发展之路。同时,有198户企业先后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涉及在职职工39万人。

一时期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电力、纺织等领域的有些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有色金属行业。

这一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大部分中央所属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2001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成立。200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012万吨,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了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分离辅业,通过改制上市,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有色企业集团。同时,非国有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这一时期,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技术进步最明显、综合实力增强最为显著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6.4%;从2002年到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年均增长分别为33.8%和78.6%。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影响因素

1、紧缩的货币

政策国内通货膨胀形势十分严峻,6月份CPI创出年内新高达6.4,为了遏制通胀的迅猛势头,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至历史高点21.5%。货币紧缩政策叠加效应在二季度显现,使得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限电措施

3、欧债危机

4、原油期货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数据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3696.12万吨,增长7.5%,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6.3个百分点。

具体为:精炼铜582.35万吨,增长12.06%;原铝2026.75万吨,增长122.21%;铅464.57万吨,下降0.04%;锌482.94万吨,下降7.52%;镍22.92万吨,增长23.75%;锡14.81万吨,下降5.13%;锑24.13万吨,增长26.91%;镁69.83万吨,增长5.7%;海绵钛7.69万吨,增长25.75%。

2012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前10位的省区为河南、云南、甘肃、山东、湖南、内蒙古、青海、宁夏、江西、山西,其产量分别为:58.01万吨、302.96万吨、296.04万吨、279.31万吨、273.56万吨、250.78万吨、215.81万吨、164.32万吨、145.32万吨、137.42万吨。这10个省区的10种有色金属产量2649.5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1.68%。其中,甘肃、宁夏两省区增幅较大,主要是原铝产量增长所致。

另外,铜、铝加工材产量增幅回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铜材产量完成1153.96万吨,增长10.78%,增幅比上年回落6.97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铝材产量完成了3039.55万吨,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回落5.9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11个百分点。

2012年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发达经济体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足,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市场针对我国有色金属产品的进出口的贸易摩擦事件增多,加上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在进出口结构上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年我国有色金属整体出口难度日益加大。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1664.3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76%,增幅比上年回落24.3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1149.1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8%;出口515.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35%。如果扣除金首饰及零件的出口额222.09亿元,全年主要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额为293.11亿元,出口额同比下降13.08%。

2012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11月,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88.8亿元,同比下降23.6%。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3~11月实现利润分别为135.6亿元、90.2亿元、121.7亿元、124亿元、79亿元、101.1亿元、131.1亿元、135亿元、208.8亿元,7月份实现利润为2012年以来实现利润最低水平,8、9、10月实现利润逐月小幅回升,11月份实现利润出现较明显好转。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5%,增幅比上年下降19.09个百分点。2012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为1.51%,增幅比全国固定资源投资低5.05个百分点。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特点

当前有色金属产业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金融属性抬头

近期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始终较为频繁,多重因素的相互牵制决定了其上行乏力、欲跌还休。一方面世界经济重归上升周期,需求恢复,库存下降;另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引发新一轮担忧,美元指数应声强劲反弹。在此背景下,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迅速地左右着市场价格。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铜等主要有色金属市场就出现了现货与期货并存的局面。而全球信息化的大爆炸,使得各地区价格进一步即时、透明,这为有色金属期货成为典型衍生金融商品提供了决定性基础。

目前国内外市场各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已经不完全反映供需关系。世界主要国家汇率、利率、税率的变化,对其价格影响往往超过供需关系的变化。货币流动性决定着市场有色金属价格的基本走势。

2、全球化布局

3、国家战略储备的重要物资

4、市场格局不断调整

为获得竞争优势,控制优势资源,以联合、兼并、重组为特征的战略性调整一直在持续。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三大综合性矿业公司的发展历史都不长;极有竞争力的嘉能可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史。预计世界有色金属企业的分布格局还将继续变化。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文献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格式:pdf

大小:24.2MB

页数: 60页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格式:pdf

大小:24.2MB

页数: 13页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产业介绍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有色金属产业平稳运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有色金属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措施

(一)完善出口税收政策。

在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同时,进一步调整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研究适当调整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二)抓紧建立国家收储机制。

根据形势需要,研究进一步扩大有色金属国家收储规模的方案,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家收储机制。

(三)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入。

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形式支持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加大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

(四)推进直购电试点。

抓紧推进直购电试点,重点支持符合国家环保、土地法律法规以及投资管理规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骨干电解铝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根据情况,逐步扩大直购电试点企业范围。

(五)完善企业重组政策。

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推进企业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六)支持企业“走出去”。

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按照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简化境外项目审批程序,完善信贷、外汇、保险、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政策措施;加强境外资产的经营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严格境外资源开发企业准入条件,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骨干企业,在境外资源开发项目的资本金注入、外汇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

(七)修订完善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提高技术装备、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率等准入条件,严格用地标准,制定深加工产品分类细则等。

(八)合理配置资源。

进一步规范矿权市场,制定矿权人资质条件,提高矿权市场准入标准。明确矿山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大型矿区要列入国家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优先配置给重点骨干企业,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集约、高效利用。

(九)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

加大对有色金属骨干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对符合产业政策与环保、土地法律法规以及投资管理规定的项目,以及实施并购、重组、“走出去”和技术改造的企业,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以及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违法违规建设、越权审批的项目和产能落后企业,继续实施限制融资等措施。

(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

进一步研究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对未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暂停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审批。地方各级政府要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严格监管,禁止擅自扩容改造和异地转移。对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落后装备的,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用地手续。

(十一)建立产业信息的交流和披露制度。

建立部门联合信息发布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有色金属产业政策、项目核准、生产销售库存、产能利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重组、污染排放、贷款、产业损害预警等信息,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十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存在的问题与企业诉求,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查看详情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着力抓好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对危机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着力解决当前有色金属产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保市场稳定,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企业,保主要品种,促进产业平稳运行;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种有利因素的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

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根据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上下游企业重组,支持在具有资源、能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深加工,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由引进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由注重单项技术研究开发向集成创新转变。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坚持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加强体制创新,消除影响企业重组的体制性障碍,为推动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化发展和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国内有色金属资源,注重开发国内市场,控制初级产品出口,鼓励深加工产品出口,支持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三)规划目标。

力争有色金属产业2009年保持稳定运行,到2011年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明显转变,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实现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生产恢复正常水平。2009年,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市场需求和生产运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主要财务指标明显改善。

2.按期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淘汰落后铜冶炼产能30万吨、铅冶炼产能60万吨、锌冶炼产能40万吨。到2010年底,淘汰落后小预焙槽电解铝产能80万吨。

3.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重点骨干电解铝厂吨铝直流电耗下降到12500千瓦时以下,粗铅冶炼综合能耗低于每吨380千克标准煤、硫利用率达到97%以上,余热基本100%回收利用,废渣100%无害化处置。每年节能约170万吨标准煤,节电约6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85万吨。

4.企业重组取得进展。形成3—5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11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铜、铝、铅、锌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0%、70%、60%、60%。

5.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在关键工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及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采用富氧底吹等先进技术的铅冶炼能力达70%,框架材料、无氧铜材、中厚板等高档铜、铝深加工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6.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2011年,铜、铝、镍原料保障能力分别提高到40%、56%、38%;加强煤铝共生矿资源开发利用,形成100万吨氧化铝生产规模;再生铜、再生铝占铜、铝产量的比例分别提高到35%、25%,比2008年分别提高6个和4个百分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