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绪论
习题
第2章平面液膜碎裂的线性稳定性理论
2.1概述
2.2平面液膜的稳定区
2.3平面液膜物理模型的建立
2.3.1物理模型的建立
2.3.2推导条件
2.3.3参数的量纲一化
2.4平面液膜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2.4.1液相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2.4.2气相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2.5平面液膜控制方程组中气流粘性项的简化
2.6平面液膜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
2.6.1流函数
2.6.2液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2.6.3液相微分方程的解
2.6.4气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2.6.5气相微分方程的解
2.7平面液膜的色散关系式
2.7.1流动动力学边界条件
2.7.2色散关系式
2.7.3稳定极限
2.8平面液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2.8.1液膜两侧气液流速比之差Ud的影响
2.8.2液流韦伯数Wel的影响
2.8.3液流欧拉数Eul的影响
2.8.4液流雷诺数Rel的影响
2.8.5气流马赫数Mag的影响
2.9平面液膜的碎裂时间和碎裂长度
习题
第3章圆柱液体碎裂的线性稳定性理论
3.1概述
3.2圆柱液体的稳定区
3.3圆柱液体物理模型的建立
3.3.1物理模型的建立
3.3.2推导条件
3.3.3参数的量纲一化
3.4零阶圆柱液体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3.4.1零阶液相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3.4.2零阶气相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3.5零阶圆柱液体控制方程组中气流粘性项的简化
3.6零阶圆柱液体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
3.6.1流函数
3.6.2零阶液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3.6.3零阶液相微分方程的解
3.6.4零阶气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3.6.5零阶气相微分方程的解
3.7零阶圆柱液体的色散关系式
3.7.1流动动力学边界条件
3.7.2零阶色散关系式
3.8n阶圆柱液体控制方程组
3.9n阶圆柱液体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
3.9.1n阶液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3.9.2n阶液相微分方程的解
3.9.3n阶气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3.9.4n阶气相微分方程的解
3.10n阶圆柱液体的色散关系式
3.10.1流动动力学边界条件
3.10.2n阶色散关系式
3.11各种色散关系式的讨论
3.11.1Reitz与Li的零阶色散关系式
3.11.2作者的零阶与n阶色散关系式
3.12圆柱液体的稳定极限
3.13圆柱液体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3.14圆柱液体的碎裂时间和碎裂长度
3.15圆柱液体速度分布对碎裂过程的影响
习题
第4章环状液膜碎裂的线性稳定性理论
4.1概述
4.2环状液膜物理模型的建立
4.2.1物理模型的建立
4.2.2推导条件
4.2.3参数的量纲一化
4.3环状液膜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4.3.1液相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4.3.2气相控制方程组及其量纲一化和线性化
4.4环状液膜控制方程组中气流粘性项的简化
4.5环状液膜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
4.5.1流函数
4.5.2液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4.5.3液相微分方程的解
4.5.4气相微分方程的建立
4.5.5气相微分方程的解
4.6环状液膜的色散关系式
4.6.1流动动力学边界条件
4.6.2色散关系式
4.6.3两种色散关系式的比较
4.6.4稳定极限
4.7环状液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4.7.1气液流速比U的影响
4.7.2气液密度比p的影响
4.7.3表面张力和空气动力的影响
4.7.4液流雷诺数Rel的影响
4.8环状液膜的碎裂时间和碎裂长度
4.9环状液膜碎裂的实验研究
4.10线性稳定性理论结语
习题
第5章液滴碎裂过程
5.1静态液滴的形成
5.2液滴的碎裂
5.2.1静态液滴的碎裂
5.2.2液滴在稳定气流中的碎裂
5.2.3液滴在湍流区中的碎裂
5.2.4液滴在粘性流体中的碎裂
习题
第6章液滴尺寸分布
6.1液滴尺寸分布图解
6.2经验分布函数
6.2.1Nukiyama—Tanasawa分布
6.2.2Rosin—Rammler分布
6.2.3Rosin—Rammler修正分布
6.2.4上限函数分布
6.3理论分布函数
6.3.1正态分布
6.3.2对数正态分布
6.3.3最大熵分布
6.4平均直径
6.5特征直径
6.6液滴尺寸的发散
6.6.1均匀度
6.6.2相对尺寸范围
6.6.3发散度
6.6.4发散边界
6.7雾化质量评价范例
6.7.1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6.7.2喷雾锥角
6.7.3平均直径和尺寸分布
6.7.4特征直径和尺寸发散
6.8结语
习题
……
第7章液滴尺寸测量
第8章喷嘴及其特点
附录主要符号
参考文献
《液体喷雾学》可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喷雾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部门从事流体流动、传质传热和燃烧过程研究、设计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曹建明,1962年生1982年毕业干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现任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三级教授,业务专长为喷雾学出版教材专著7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由于对我国内燃机事业的贡献,获1999年度“史绍熙科技教育基金”成就奖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喷雾造景工程用于假山喷雾、溪流喷雾、池塘喷雾、人工湖喷雾采用领先的北京KEFOO/科丰喷雾系统搭建,喷雾效果好,用水量低,形成云雾效果!
由于水雾的蒸发面积很大,空气中悬浮的尘埃会被漂浮的水雾俘获,并降落到地面,从而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目的。当接触到干热的空气,瞬间即会被蒸发,并在此过程中将大量热量带走,在炎热季节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
用在假山、露天餐厅、广场、高尔夫训练场、喷泉等场所,能够形成烟雾缭绕的迷人效果,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使空气新鲜湿润,同时能改变局部小气候;用在温室大棚、催芽室等场所,弥漫的雾气能够给作物营造好的生长条件,而且不会使作物叶片淋湿、产生水滴而成水伤;
假山喷雾造景工程
KEFOO/科丰佳华喷雾系统功能特点:
•1.耗电量低,维护成本低,有效面积大
•2.加湿除尘,喷洒消毒液,净化室内空气
•3.加湿效果好,粒子小,5~10um,不会形成水滴
•4.安全,方便,做工精细,质量保证
•5.假山喷雾、溪流喷雾、池塘喷雾、人工湖喷雾
喷雾塔(喷淋塔)是用于气体吸收最简单的设备,在喷淋塔内,液体呈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一般气液比较小,适用于极快或快速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
一个喷雾塔包括一个空塔和一套喷淋液体的喷嘴。其结构如图5—7所示。一般情况下,气体由塔底进入,经气体分布系统均匀分布后向上穿过整个设备。而同时由一级或多级喷嘴喷淋液体,气体与液滴逆流接触,净化后气体除雾后从塔顶排出。
喷雾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气体压降小,且不会堵塞。目前广泛应用于湿法脱硫系统中。其主要特点是完全开放。除喷淋的喷嘴外,无其他内部设施。喷嘴是喷淋塔的主要附件,要求喷嘴能够提供细小和尺寸均匀的液滴以使喷淋塔有效运转。
研究水及其他液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边界相互作用的学科,又称水动力学。液体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组成流体动力学。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水的静止和运动的规律,这些规律也可适用于其他液体和低速运动的空气。20世纪以来,随着航空、航天、航海、水能、采油、医学等部门的发展,与流体动力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并充实了液体动力学的内容。液体动力学研究的方法有现场观测、实验模拟、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