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3年汛期公路隐患路段主要是正安到土坪公路沿线的牛都坝村、群江村路段,可能发生的灾害为崩塌。水堰隐患点主要为桴焉五汇水库大堰鲜明村木坪、绿化两组,可能发生的灾害为大堰渗漏决
堤引发耕地冲涮滑坡,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市坪、流渡、土坪、中观、谢坝、俭坪、桴焉等乡镇的地质环境脆弱区域,其中存在地质灾害区段及主要灾种是:
(—)市坪乡下场口石观音——滑坡;
(二)土坪镇牛都坝群江村——崩塌;
(三)流渡镇星光村白果组——滑坡;
(四)中观镇新光村水口湾、紫柏、罗春树、学堂四个组——崩塌;
(五)谢坝乡环山村窝坨组——滑坡;
(六)俭坪乡合作村麻子坝组——滑坡;
(七)俭坪乡合作村打击沟组——滑坡;
(八)俭坪乡合作村洋马台组——滑坡;
(九)桴焉乡冒合村消坑岩组——崩塌;
(十)凤仪镇凉台村五、八组——崩塌,
据不完全统计,地质灾害危害性大的隐患点6处,直接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土坪镇群江村群兴组郑世福等6户,中观镇新光村水口湾、紫柏、罗春树、学堂67户,谢坝乡环山村窝坨组5户,俭坪乡麻子坝、打击沟、洋马台16户,桴焉乡消坑岩韦明权等3户。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正安县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
正安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李广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卢建煜(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秦思华:(县水利局局长)
成 员:杨敏行(县计划局局长)
张新华(县财政局局长)
蹇广江(县气象局局长)
骆科平(县监察局副局长)
陈开宇(县乡企局副局长)
陈新颜(县公安局副局长)
任金泉(县民政局副局长)
郑德明(县经贸局副局长)
陈南海(县交通局副局长)
游明跃(县农业局副局长)
代宗伦(县水利局副局长)
张云乔(县建设局副局长)
简启强(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简启强兼任办公室主任,冯其林、冯辉杰负责上下联系 2100433B
据年终统计我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其中重点隐患点6处,直接威胁94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重点防范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5-7月份的降雨、上流水库放水等活动。预测今年地质灾害的重点主汛期是5月至7月。 (二)防治重点。根据辖区地质灾害分布,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重...
◆来ū踩Θ娜┇」ΝΨ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危害较大的情况,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力争把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
1、防治地质灾害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事,各级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指
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到实处,各级都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安排部置,督促检查,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第33号令)等规定要求,认真安排,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年度计划,并按治理经费分级承担的原则,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提高防灾应急反应能力。
1、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点,隐患点的复查,安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年度防灾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并提交同级政府发布实施;加强汛期巡查,发现地质灾害及时组织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汛期结束后,必须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认真分析成因,预测其变形发展趋势,为今后地质灾害的防治及防灾预案的编制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及速报制度;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对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登记建卡。
2、经贸、交通、水利、建设、农业、林业、煤炭、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本系统、本单位、本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接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提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和执行情况的报告。
3、计划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立项计划安排,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安排,民政部门负责灾民搬迁安置,气象部门负责气象及时预报,水利部门负责江河水情通报,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稳定工作。
4、位于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必须编制包括监测、预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查备案。交通局对新华岔路口至小雅镇官庄坝新扩建的303省道进
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配合土坪镇。人民政府对207省道牛都坝土坪方向扣200米处、围腰坟约100米处上方的岩石采取工程措施处理,确保公路畅通。
5、水利部门要对病、险水库,输水大堰、水渠进行加固处理,确保病、险水库和送水大堰安全。
企业应自觉接受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
6、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填制并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健全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切实加强监控,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避让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各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必须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的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各部门,单位及责任人必须服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防灾预案和应急救援方案处置,对因不服从统一安排,不积极主动投入救灾工作,造成较大或重大损失的部门、单位责任人,将按照们也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三、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嗜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突发性的防御,保护能力。在汛期尤其是强降雨时期,要在当地有线电视及报刊上加强防治地质灾害警示内容宣传。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宁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宁政办[2011]13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现将市国土资源局制定的《西宁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1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
青政办〔2011〕63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201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前言
1、为防止、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编制本预案。
2、本预案所称地质灾害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汛期水利工程设施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有关规定实施。
3、本预案编制和实施的基本指导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保证重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4、本预案重要用语说明
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是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险分布情况,并结合历年暴雨中心等条件确定。
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是指已发现有地质灾害前兆,存在明显地质灾害隐患,且危险程度较大和对县内重要基础建设工程有威胁的地点、地段。
一般地质灾害危险点:是指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的地点、地段。
二、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及防护点
1、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及现有危险点分布情况,我镇有一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博阳河河岸防护区。详细内容见表1。
特别提醒:由于降雨情况为动态因素,各村(居)要密切注意当地的实时天气预报,并掌握实际降水动态。当出现持续大雨或暴雨,未列入重点防护区的区域,也要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和防范。
重要地质灾害防护区情况一览表表1
区段 |
博阳河河岸 |
分布位置 |
博阳河侵蚀河岸 |
主要灾害类型 |
河岸崩塌 |
地质环境条件 |
地貌为河谷冲积平原阶地,岩土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土层,河岸由一级阶地构成,地形平坦开阔。年均降雨量1400mm左右。 |
地质灾害现状 |
共发现2处河岸崩塌和1处河岸滑坡,受损失河道长约800米,冲毁水电站一座。威胁河道长约1000米,公路200米,农田20亩,潜在经济损失22万元。 |
重点防护内容 |
防范博阳河河水侵蚀河岸崩塌造成的人员、房屋、农田的损失。定期监测危险河岸,组建群测群防体系。 |
2、地质灾害重点防护点
将潜在威胁人口10人以上,或潜在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及对县内重要基础建设工程造成威胁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定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护点,全镇有1个重点防护点,详见附件1。
3、地质灾害一般防护点
将潜在威胁人口少于10人,或潜在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定为地质灾害一般防护点,全镇共有3个,详见附件2。
三、防御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灾害调查与汛期应急调查
突出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时期,在汛期来临之际,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成员,对本预案所列的地质灾害危险点,特别是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逐一进行现场踏勘,核实其位置、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及险情等情况,并逐一落实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和一般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报工作,明确责任及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传授监测预报知识及方法。
(二)监测与巡回检查
1、监测是指利用感观或借组简易观测装置,观测实体的变形(水平、垂直位移、地陷、滚石、地下水露头、地表水的量度与色变,地动、地音及地表建筑物的位移等)。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由镇国土所负责组织镇、村、组三级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设,明确监测人员,建立联系制度和工作制度。
2、重要地区灾害隐患点和重要防御区段,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监测人员,明确监测内容、方法及要求,与工程设施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日常监测工作,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巡视检查。
(三)预报、预警
1、预报:地质灾害点的灾情预报可分为三个等级。
a、预警状态:根据德安县历年降雨资料,一般每年4-8月份为雨季。进入雨季后则应进入预警状态,当气象部门预报的连续降雨或台风预报,有大暴雨时也应进入预警状态。
b、警报状态:当汛期内连续降雨在3天以上的,累计降雨量达150-200毫米左右,或直接根据区内在质灾害点开始出现个别的崩塌、滑坡时,此时即进入警报状态。
C、临灾警报状态:进入警报状态后,降雨小仍未停止,区内灾点递培、灾害开始出现新的变形迹象,如传斜坡产生裂缝,坡脚起鼓、树脚下泉流量有增加及变色时、此类情况即应发出临时灾警报。
2、预警:进入警报用临时灾警报状态点,要组织专业人员进一步调查论证,确认进入危险阶段,要根据不同规模,不同危害发布预警,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周围一定范围内,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记民,预警分三级:
一级预警:威胁50人以上的危险点如发现灾点潜在危险程度达到重大级以上的,则应及时上报市或省国土资源部门,以便要求派专家或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论证,根据危险等级由相关级别向社会发布,划定危险区告示;
二级预警,威胁10-50人的危险点,由县政府向社会发布,划定危险区告示:
三级预警:威胁10人以下的危险点。由镇国土所向社会发布,划定危险区告示。
3警报解除:汛期结束,或据中、长期气象预报已进入少雨水期,经监测分析,确认灾害体已稳定,各项防治(避让、治理)措施已告完成。
(四)、抢险、救灾
1、灾情发生后,镇国土所要立即查明情况,按规定迅上报。
2、防灾领导小组要立即按《德安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3、在专业人员查清灾害基本情况后,由镇国土所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报送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四、预案实施保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地质灾害日常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
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雨季,尤其在汛期,防御地质灾害最终成效有赖于全民的参与。要进一步利用宣传栏、散发和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呼救能力,消除和减少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2100433B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中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南北移动和台风频繁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时间的划分,一般用该时段洪水发生的频率来反映。以超过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称为“大洪水”。汛期时段的确定,是要保证90%以上的“大洪水”出现在所划定的时段内;主汛期则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来确定时段。例如: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分析表明,中国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步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世界各地汛期各不一样,例如非洲的尼罗河每年的7~10月为汛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2~5月为汛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6~7月为汛期。
另外,由于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政府部门规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时间长一些。如政府部门规定珠江汛期起止时间为4月1日~9月30日,长江为5月1日~10月31日,黄河为7月1日~10月31日,松花江为6月1日~9月30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