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山西省清徐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山西民居砖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其制作技艺花样繁多,套路复杂,画工精细,刀工别致。山西民居砖雕具有较浓的民俗文化气息,其贴近百姓生活,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及对一定社会地位的追求。 
2008年6月7日,砖雕(山西民居砖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38。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基本信息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制作工序

山西民居砖雕的一般制作程序是先将砖蘸水磨平,接着进行打稿。打稿包括画稿与落稿两道工序,传统画稿一般是请当地画家、书法家前来打样。落稿是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即在画纸上用缝衣针顺着线条穿孔后(约一毫米一个针孔)平铺于砖面,用装着黑色画粉的粉包顺着针孔轻轻拍压画稿。在雕刻时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尺寸,再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进行打坯与出细。打坯就是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景物轮廓、层次,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前、中、远三层景致,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大师傅来完成,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一是要“打窟窿”,即用錾子将图案以外的空隙部分剔空到需要的深度,并将底部剖平,以显示出图案的大抵形状;二是要“镳”,即对图案的深浅层次、遮挡关系进行大略表现。出细是指最后的修饰,即对细部进行进一步加工,对粗糙不光洁的地方,用糙石磨光,砖面遗留的沙眼,用砖灰调适量猪血填补。

查看详情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砖雕

  • 品种:机砖雕;说明:砖雕;
  • m2
  • 土巴哥
  • 13%
  • 北京金唐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砖雕

  • 品种:砖雕;规格(mm):1000×1000;
  • m2
  • 古城
  • 13%
  • 北京恒诚永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砖雕

  • 10*2m,雕刻较复杂的图案
  • m2
  • 13%
  • 曲阳县华育雕刻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砖雕

  • 2m*1m/2m*1m 石材
  • m2
  • 庭辉
  • 13%
  • 吴中区木渎庭辉砖雕工作室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砖雕

  • 抗压强度100(Mpa)/抗压强度100(Mpa) 粘土
  • 香山
  • 13%
  •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工匠园林砖瓦雕刻厂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山西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山西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山西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19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山西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19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山西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18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砖雕造型

  • 详附图5
  • 2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1-12
查看价格

砖雕

  • 如图
  • 2幅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7-28
查看价格

砖雕

  • 2.3×1.1
  • 2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1-11
查看价格

成品砖雕

  • #
  • 2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10-27
查看价格

砖雕

  • Ф800
  • 74个
  • 1
  • 材质同小青瓦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8
查看价格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山西民居砖雕的风格演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文化的发展变迁,为历史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形象资料。

传承状况

1928年以后,随着清徐庙宇的不断拆除,砖雕市场日渐疲软,砖雕业主纷纷封窑。清徐窑王堡砖雕虽然坚持烧造,但因为种种原因于2002年秋封闭。山西民居砖雕承传受阻,濒临灭绝,如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彻底消亡。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清徐县窑王堡窑砖雕工艺美术厂获得“砖雕(山西民居砖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查看详情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历史渊源

从清徐境内保留的隋、唐、宋、元各代的诸多寺庙砖瓦中可以看到雕刻痕迹,显示山西清徐砖雕技艺在当时已经成熟。

明代早期的砖雕承袭秦汉遗风,简单粗犷,用线平刻较多,人物形象少有变化,画面较为单纯。后来逐步发展为用线简练挺拔、劲健粗放,显得稚拙而朴素,整个作品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借助线刻造型,构图缺乏透视变化,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

明代后期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中,随着晋商的崛起,清徐境内各村各社民居建造蔚然成风,脊领、影壁、花墙门楼等砖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到清代中后期,清徐境内平均四个村庄便有一座小砖窑,每座窑均可烧出当地俗称为“花货”的砖雕。

查看详情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文化特征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图案特征

山西民居砖雕的装饰主题大致可以概括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避灾三种,其常用图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各种人物故事图,有“和合二仙”“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神话人物;“桃园三结义”“拾玉镯”等戏曲人物;“五子夺魁”“五子进宝”等儿童游戏图及“燕山教子”“陶渊明爱菊”等历史人物。

(2)民间吉祥动物图。如“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松鹤延年”“五福(蝠)捧寿”“麒麟送子”“三阳(羊)开泰”“马上封侯(猴)”“封(蜂)侯(猴)将相(象)”“凤凰牡丹”“喜鹊登梅”“猫蝶(耄耋)秋菊”等,另外还有龙、凤、麒麟等“脊兽”,反映了人们希望延年益寿、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

(3)民间吉祥植物图。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富贵之花)、夏莲花(纯洁美丽之花)、秋菊花、冬梅花等;花中君子——梅、兰、竹、菊;象征多子多孙的“葡萄百子图”“连(莲)生贵子图”;四果——石榴(留)、佛手(福寿)、仙桃、香元(圆);象征长寿的灵芝、松、柏,等等。这些图案充分表达了宅院主人崇尚道德修养,追求吉祥幸福人生的美好愿望。

(5)各种隶书、篆书等文字雕刻。有“福”“禄”“寿”“喜”字,有砖雕门额“静观”“洞达”等。祁县乔家大院有“百寿图”“省分箴”两处大型砖雕照壁,是典型的书法文意俱佳的艺术品。

另外,还有采用组图形式将许多情节连贯、生动形象的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如“四逸图”“二十四孝图”等组图,也有的雕刻其他文学故事、戏曲故事、民俗风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 表现手法

与其他装饰相似,山西民居砖雕的装饰具有较强的借喻性,比如使用谐音、象声等手法取个好兆头。人们一般钟情于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借蝙蝠代福气等砖雕作品,以此表达出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或者企盼家族兴旺、人丁旺盛,把对生活的美好祝福用装饰图案的手法进行表现,造就了典型的晋商建筑装饰特色。

山西民居砖雕早期的雕刻较为单一,多为浅浮雕,后期由于晋商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实力,技术逐步发展为深浮雕,再发展才达到了精工地步,即三种雕刻方式配合使用,是浅浮雕与线雕,高浮雕技术相配合,形成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方圆错落、虚实结合的立体感和秩序美感,典型的代表作品体现在晋中地区通常以植物瓜草纹样来表达的寓意的一些作品上。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装饰部位

晋商建筑多以四合院形式存在,在这些四合院建筑群体中,因屋顶是中国建筑中体现等级规章制度和文化寓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凸显晋商富贵的身份地位,山西民居砖雕常以圆雕的技法在屋脊上增添装饰,如兽吻和檐角排列的脊兽,几乎每家每户的屋脊上都有精雕细刻的神兽作为身份的象征。

查看详情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9年11月11日,第十二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开幕,作为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全国砖雕传统技艺大赛同时举行。大赛邀请了包括徽州砖雕、婺源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临夏砖雕、固原砖雕等10多个砖雕类项目的70多位选手参赛。

查看详情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文献

从闽北民居砖雕图案看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 从闽北民居砖雕图案看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

从闽北民居砖雕图案看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

格式:pdf

大小:453KB

页数: 4页

两宋时期闽北成为福建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其中以武夷山为代表的闽北地区文化的崛起,是整体勃兴中最为灿烂的一支。闽北作为闽学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闽北民居的砖雕图案中可以窥视到乡村百姓科举入仕的梦想,即希望晚辈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进入仕途,加官晋爵。反映出人们求进取的美好向往和读书起家的思想始终在激励着后人。

清徐砖雕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清徐砖雕

2006年"清徐砖雕"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山西省清徐县参与申报的"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人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37。

查看详情

甘谷砖雕砖雕简介

砖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期就有砖刻的龙纹,到了明代,随着造砖技术的不断发展,砖雕工艺日渐兴起。据明代计成所著《园治》一书记载:"历代墙垣凭匠做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治",可见当时砖雕流行之势。

查看详情

砖雕工艺徽州砖雕

徽州砖雕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的砖雕,主要用在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等上面。古代砖雕多以浮雕为主,少数也有线刻的。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们也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象这样的整体建筑,砖雕装嵌其中,十分和谐协调。徽州砖雕的图案,有花鸟、人物、戏出、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安徽省博物馆藏有《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徽州砖雕的代表作,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徽州砖雕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