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房地产政策及房地产供需状况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1949一1977年)中国的住房政策及房地产供需状况
一、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住房政策
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住房需求与供给
三、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住房政策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到住房市场化改革前(1978-1997年)中国的住房政策及房地产供需状况
一、改革开放到住房市场化改革前中国的住房政策
二、改革开放到住房市场化改革前中国住房的供求情况
三、改革开放到住房市场化改革前中国住房政策的主要问题与效果
第三节 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1998年至今)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及效果
一、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初(1998-2003年)的住房政策及效果
二、住房市场化深化阶段(2004-2009年)住房政策及效果
三、金融危机后(20lO年以来)的主要房地产政策及效果
第二章 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的成因
第一节 基于需求因素的视角分析
一、房地产消费性需求分析
二、中国人住房消费性需求的满足手段——基于中国文化的视角
三、房地产投资需求分析
第二节 基于供给因素的视角分析
一、土地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生产要素市场的供需力量变化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繁荣对消费的带动效应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房地产与消费的概念界定
二、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消费理论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繁荣对互补品的带动效应
一、房地产商品与房地产互补品理论-
二、房地产市场繁荣对耐用消费品消费的现实考察
第三节 房地产繁荣通过收入效应带动消费
一、房地产繁荣对房地产从业人员收入的积极影响
二、房地产繁荣对建筑业从业人员收入的积极影响
三、房地产繁荣对投资型购房者收入的积极影响
四、房地产繁荣对拆迁家庭收入的积极影响
第四节 房地产繁荣通过财富效应带动消费
一、房地产繁荣对房地产拥有者财富的积极影响
二、房地产繁荣对房地产上市企业投资者财富的积极影响
三、房地产繁荣对房地产受赠者财富的积极影响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繁荣对消费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情况
第二节 关键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挤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二、房地产消费的挤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高房价对不同人群的消费的挤出效应
一、高房价对消费性购房者的消费的挤出效应
二、高房价通过投资型购房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
三、高房价对拆迁型购房者的影响
四、高房价对租房者消费的挤出效应
五、房价波动对房地产上市企业投资者的挤出效应
第五章 房地产市场繁荣对投资的带动效应
第一节 房地产繁荣对私人投资的直接带动效应
一、房地产繁荣对上游产业投资的直接带动效应
二、房地产繁荣对下游产业投资的直接带动效应
三、房地产繁荣对环向关联产业投资的直接带动效应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繁荣对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
一、政府投资的概念与职能
二、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
三、房地产市场繁荣增加政府投资能力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繁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效应
一、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二、房地产繁荣吸引境外资本直接投资于房地产业
三、房地产繁荣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关联产业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对实体投资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房地产非理性繁荣对其他产业投资的负面影响
一、房地产非理性繁荣对非房地产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二、房地产非理性繁荣对技术进步投资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高房价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投资错位
一、中国国有企业的定位及其资源优势
二、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现状
三、国有企业投资房地产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美国房地产发展借鉴
一、美国的房地产发展历程
二、美国的住房保障政策
三、美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第二节 日本的房地产发展借鉴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房地产发展历程
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与危害
三、日本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四、日本房地产调控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房地产的功能定位
二、加快房地产税立法与相关制度建设
三、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土地调控政策
四、发展房地产金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六、适时开征遗产税
附录 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主要房地产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本选题主要研究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入挤出效应,在梳理建国后中国房地产政策及房地产供需状况的基础上,从“消费、投资、净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四个方面分析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入挤出效应。先采用数理分析方法,站在历史视角,研究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入挤出效应逻辑和机制;随后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估计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入挤出效应程度,力图客观、公正、全面评价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本选题结合美国、日本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调控政策,提出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您好 一些资料 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采纳世邦魏理仕:2007年第三季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尽管市场放缓有所警示及中央政府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举措已陆续实施,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第三季度仍然保...
目前 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景气指数随着房价的持续高涨而呈现走高的趋势。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竣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增幅都有较大回落,政府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导致人们对土地这...
您好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采纳 世邦魏理仕:2007年第三季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尽管市场放缓有所警示及中央政府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举措已陆续实施,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第三...
限制外资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限制外资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摘要 :近年来,受到人民币未来期望的吸引,外商前仆后继的投资中国房地产。 由于海外资金的大量投资和购买国内物业的影响,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一 路上扬上涨。因此,各项限外政策开始你方唱罢我登场, 2006 年 7 月 24 日“限 外新政”的出台, 让很多准备进入
利率变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利率变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章通过回顾中国近年来的利率调整变动状况,从实证角度详细分析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供给市场,房地产需求市场以及土地市场的影响,总结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的核心——利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得出...
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虚拟性更强,自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使其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据统计在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有90%以上是和投机活动相关的;风险性更大,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使较小资本控制几百倍的资金,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从而加剧风险;稳定性更差,同实体经济比较而言,影响虚拟经济变动的因素更多,其稳定性更差。如果虚拟资本在现代经济中过度膨胀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虚拟经济若以膨胀的信用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使得虚拟资本交易的利润和风险成倍增加,在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心理影响下易造成投机猖獗,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会使微观经济主体陷入流动性困境,带来经济动荡甚至是陷入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受到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体现。
⑵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由于虚拟经济的价格形成更多会受到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如果出现对虚拟资本过高的预期,使其价格脱离自身的价值基础,从而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也脱离其价值上涨,形成虚假的经济繁荣。人们的预期收益率较高,将使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企业破产频繁,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坏帐。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提高利率又会使更多的企业陷入困境,一旦泡沫破灭爆发金融危机,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支出紧缩,总需求极度萎缩,将造成宏观经济的持续衰退。
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还会掩盖经济过热。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着双重价格机制,在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会从商品市场转向资本市场,其间股价一路攀升,通货膨胀通过股票转移到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掩蔽式的通货膨胀,由此掩盖了经济过热。
自助服务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传递者和顾客之间的关系,现有关系营销理论需要进一步评估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对顾客和服务企业长期关系的影响(Curran等2003),虽然近年来有少量关于技术对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但对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揭示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对关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解释消费者自助服务技术的不同使用行为的原因,并在两个主要研究目标的基础上,从企业视角探查自助服务技术质量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一关注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对关系质量(维持)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表明:1. 使用行为可分为使用频率和多样性;关系维持可操作为关系稳定和发展。其中,关系稳定可分为持续使用意愿和转换意愿;关系发展可分为存款金额增加和溢价支付意愿。2. 使用频率通过主动意愿机制的两个变量,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自我效能对关系维持(维持)产生影响,并且使用频率对关系维持既有正向影响(0.3138)也有负向影响(-0.4208),且负向影响大于正向影响。3. 使用多样性通过约束机制变量,即感知依赖对关系质量(维持)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0.9)。研究结果说明,从顾客使用行为作为出发点,可以较高的预测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突破以往从顾客认知和情感再到行为(意愿)的研究范式。 研究二重点研究消费者自助服务技术的不同使用行为的原因。研究以顾客价值和偏好理论为出发点,通过消费者访谈、顾客价值层级的划分及最终的问卷调查,论证并检验功效性价值以偏好为中介对使用频率和使用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便利,感知控制,感知风险和技术焦虑作为功效性价值通过偏好对消费者的自助服务技术使用行为产生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说明,这五个功效性价值因素能解释偏好的65%,同时偏好作为中介变量,分别能解释使用频率和使用多样性的23%和20%。 研究三关注自助服务技术质量、自助服务技术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企业内部影响自助服务技术质量的因素。研究界定自助服务技术质量是顾客在选择、消费自助服务技术过程中,对自助服务技术的期望服务与感知服务的总体性评价,包括效率性、保密性、信息性、移情性和创新性五个维度。管理者认知和服务创新这两个企业层面的因素对自助服务技术质量有显著影响,而自助服务技术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随着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强而增强。 2100433B
与消费者建立并维持高质量的关系是企业界和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随着自助服务技术的广泛使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有学者指出,传统的关系营销理论并没有考虑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问题。技术对关系既可能有正向影响,也可能有负向影响。消费者在自助服务技术使用上的不同导致对关系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研究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消费者访谈、问卷调查等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回答消费者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对关系质量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影响机理是什么?以及影响使用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本研究选题是关系营销与技术使用扩散领域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如果能取得预期成果,本研究不仅将会丰富关系营销和技术使用扩散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有助于实施自助服务技术的企业更好的理解消费者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及其对关系质量的影响,并进而采用更为有效的自助服务技术战略和相应的营销策略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