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研究和总结我国中原地区各历史时期的古代玻璃情况,以我国出土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外形、艺术、制造工艺和化学成分的演变。用质子活化的X射线发射谱(P[XE)重点研究我国北部(新疆、内蒙等)和南部(广东、广西、云南等)的玻璃成分及制造工艺。总结分析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和工艺的发展过程及与外国古玻璃发展的关系,中外间的交流和来往。
批准号 |
50272071 |
项目名称 |
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2 |
项目负责人 |
干福熹 |
负责人职称 |
研究员 |
依托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研究期限 |
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经费 |
15(万元) |
中国古代关于科学技术的著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
中国古代关于科学技术的著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
中国其实在春秋晚期时期就有炼钢工艺了。考古工作者曾经在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发掘出一把铜格“铁剑”,通过金相检验,结果证明是钢制的。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中国最早的钢制实物。也是我们所提出观点...
中国古代蜻蜓眼玻璃珠探究
在中国出土的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玻璃珠具有明显的西方特征,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琅玕"指的正是这种玻璃珠饰。文字记载与出土实物的对比证明了该饰品起源于古埃及,因被赋予了辟邪意义从而在地中海、中西亚、东亚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一度流行并被大量仿制。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
本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全面总结分析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古代玻璃情况(外形、艺术、制造工艺和化学成分)。书中内容是作者研究古代玻璃几十年的成果,它介绍了近年来作者运用先进的测定中国古代玻璃成分的方法和体系,对中国古代玻璃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书中还结合文物考古研究结果,对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体系、制造年代、制备工艺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书还系统研究了中国早期玻璃的演变,及与西方古代玻璃的对比,反映了中外在古代玻璃制造、发展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此项系统对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工作是独一无二的,其内容新颖,方法科学。
本书也是玻璃界、考古界和物化分析界合作的结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反映了中国古代玻璃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水平,对当今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章中国古代玻璃研究概况
第二章玻璃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第一节晶态和非晶态物质,宝石(玉)和玻璃
第二节玻璃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玻璃的析晶和分相
第四节玻璃的着色
第三章玻璃的科技考古和分析技术
第一节古代玻璃的成分分析
第二节古代玻璃的显微结构分析
第四章西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古代文明时代的玻璃(3500B.C.-1000B.C.)
第二节古典文明时代的玻璃(1000B.C.-500A.D.)
第三节中世纪时代的玻璃(500A.D.-1500A.D.)
第四节文艺复兴及17-19世纪的玻璃(1500A.D.-1890A.D.)
第五章东方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印度地区的玻璃
第二节日本的玻璃
第三节朝鲜半岛的玻璃
第四节中亚地区的玻璃
第五节东南亚地区的玻璃
第六章中国古代玻璃的史料
第一节中国古代玻璃的名称
第二节古代玻璃中西交流的史料
第三节中国古代玻璃制造的史料
第七章先秦和汉代的古代玻璃技术
第一节西周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第三节两汉时期的玻璃制造技术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技术
第一节人们对玻璃的认识
第二节罗马玻璃的考古发现
第三节萨珊玻璃的考古发现
第四节印度玻璃珠随佛教的传入
第五节新疆地区发现的西方玻璃
第六节中国自制的玻璃
第九章隋、唐、宋时代的古代玻璃技术
第一节隋、唐时期古代玻璃
第二节宋、辽、金时期古代玻璃
第十章元、明、清时代的古代玻璃技术
第十一章中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玻璃技术
第十二章中国南方和西南的古代玻璃技术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瓷釉技术的发展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演变及制造技术的起源
第十五章中国古代玻璃——古代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的见证
附录一中国古代玻璃出土文物简编
附录二中国古代玻璃物品的化学成分汇编
附录三世界主要收藏古代玻璃的博物馆和展览室
根据地热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展了相应的地热科学和开发技术的研究。
1. 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地热资源勘查、地热利用技术和评价方法,包括地热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航空遥感、钻探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地热供热、地热烘干、地热种植、地热养殖、地热开发动态监测与环境保护等等,为中国地热开发利用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开发了地热井的定向钻井技术(如在天津地热田施工的一对斜井,一个生产井,一个回灌井),高温地热井的井控技术,大于250℃高温泥浆配方、测试与操作规程等等。
3. 开展了地热田回灌技术研究,在天津地热田,通过多年开发与监测,建立了热储压力场与温度场的采灌数学模型,并通过回灌过程的水化学模型,评价了双井回灌的可行性。因此,地热田的回灌技术研究,为我国建立热储工程学和优化地热开发,保护地热资源与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4. 开展井下换热技术研究,耐温潜水电泵(80-120℃)技术研究,各种型号耐温潜水泵已批量生产。
5. 在西藏,以羊八井和羊易两个地热田为试点,建立了高温地热田质量和能量守恒教学模型,建立了福建漳州地热田生产管理模型。
6. 对中国近海地压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研究报告。
7. 编制1/600万比例尺的"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图和温泉放热量图",为中国地热资源潜力进行了理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