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为《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中的一册,是同系列的《您们这里真好!─小动物起宫殿》的进阶读本,可被看作中国建筑的小百科。
自古以来,中国建筑聪明地运用石头、泥土和树木,对自然物料十分尊重。复杂的大皇宫,原来是利用基本的自然物料建造出来;也可以说,自然物料合唱出中国的建筑历史和大皇宫的组曲。本书从石头、泥土、树木与人的四个角度切入,以科学化的图解方式,解说中国建筑方法,结合中国人处世道理,说明了古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让读者明白了每个中国建筑元素的来源和功能。
◎ 《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
紫禁城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它不仅是研究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明清宫廷典章制度及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由何鸿毅家族基金赞助,北京故宫博物院支持,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制作的《我的家在紫禁城》是为一套专为儿童、青少年及公众设计的书籍。该系列丛书之主创人员由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创立人赵广超先生及其工作室年轻成员担纲,同时更邀得创作人谢立文先生共同策划及撰写、麦家碧小姐担任美术指导以及著名设计师陆智昌先生负责装帧工作。书籍以轻松活泼的手法,带领读者进入紫禁城的世界,介绍它的起源、视觉文化、建筑特色、人物与历史等。
本系列还包括《一起建前朝 一起看后宫》、《幸福的碗》、《中国建筑·自然组曲》、《皇帝先生您好吗?》、《小动物起宫殿》、《在紫禁城》。
赵广超,生于香港,早年肄业于法国贝桑松艺术学院及巴黎第一大学。20世纪90年代回港,从事艺术及设计教育,,教授东西方艺术、设计与文化理论分析,现为故宫《紫禁城》杂志编辑委员、故宫出版社出版及教育推广顾问及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总监。曾任2010年上海世博局中国馆「智慧长河」展项展示深化设计专家顾问及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故宫100》、《CHINA.瓷》艺术创意顾问。
马健聪,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成员,主修产品设计,《一章木椅》作者之一。
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2001年由赵广超创立,目的在研究、分析、演绎及推广传统以至当代的艺术和设计文化,期望推动公众对古今中国艺术和设计的认知及接纳。自2007年开始,工作室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出版社的支持下,策划并进行「故宫文化艺术与青少年」之通识教育研究及推广计划,并于2008年与陆智昌合作成立「设计及文化研究(北京)第二工作室」。工作室致力于撰述有关中国艺术文化的普及读物,已出版项目包括:《不只中国木建筑》、《笔纸中国画》、《笔记‧清明上河图》、《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一章木椅》、《北京跑酷》、《紫禁城宫廷情调地图》及《十二美人》等。
丛书: 我的家在紫禁城
ISBN: 9787549530137
中国建筑 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码 简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这个公司的控股方。中国建筑国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一个子公司。
中国建筑 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码 简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这个公司的控股方。中国建筑国际---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一个子公司。
这个书店是真的,这个网址好像也没有问题,我常到这家书店去买书。你到HI上来找我吧,我给你个电话,你可以用电话咨询一下。
中国建筑理论中的人与自然
中国建筑理论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基础相联系;它在反映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与其他事物一样,按照对立统一、质量工变、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发展着。
自然位置是《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的概念。系统与环境相平衡和谐时就是系统的自然位置。自然位置是系统在环境中有适当的位置,表明系统与环境平衡。
一般平衡论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万物处在不平衡时,在求存本能的作用下,总会自我趋于平衡,寻找自己的自然位置;处在平衡时,总会努力维持自然位置。系统的自然位置也是它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找到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并保持自我平衡就是万物的自然目的。
对整体而言,每一个个体都找到自己的自然位置时,就形成了整体的自然秩序;对个体而言,当整体有了自然秩序时,说明每一个体都有了自然位置。当每个个体都找到自然位置,整体有了自然秩序时,就形成了自然平衡。
自然位置是动态的,原自然秩序有原自然位置,当自然秩序变化时,它们会寻找自己新的自然位置,新自然秩序有新的自然位置(此时会维持自然位置)。自然秩序变动决定自然位置运动方向;但系统自然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反作用于环境自然秩序的变化。
开放和运动是系统找到自己自然位置的前提,并形成自然秩序,达到自然平衡,形成整体和谐。运动中的万物的自然目标是寻找自己的自然位置(不平衡时)或为了维持原有的平衡,万物不是为运动而运动,而是为了平衡而运动,为达到自然位置而运动。
系统的自由运动应当是符合自然规则的运动——遵循自然规则的运动——如此系统更易到达自然位置,能否遵循自然之道反映系统存在智慧。相反,系统的运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则,就不能或难以到达自己的自然位置。
系统个体自然位置是环境整体自然秩序中的位置,自然秩序来自于整体中个体寻找自然位置的自然力量。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自然秩序表现为整体的平衡和谐。
生物圈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是环境选择和自我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为了平衡而选择系统,系统为了生存而适应或选择环境。系统可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结构来适应环境,也可选择适合自身生存的新环境。
对一个生命系统而言,自然选择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来自环境对系统的力量,表现在环境对系统的输入。
系统是环境中的系统,环境决定系统,系统需要一个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还要在这个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系统应主动适应所在的环境。种群的自然秩序是竞争的结果,一旦形成自然秩序就可以减少争斗。
万物的自然位置是分层次的: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可以是:奇点玄子——原子分子——宇宙天体;个体——种群——生物;个人——组织——社会;要素——系统——环境;等不同层面的自然位置。结构相同的原子分子常常会聚在一起,内部结构相同的系统往往抱成一团。
自然位置法则告知人类,任何事物只有适当,没有最好。最好只是相对的,适当才是绝对的。万物平等,世上无废物,在适当位置为“宝”,在不适当位置为“废”(有时为害)。变废为宝就是物从不适当位置回到适当位置——自然位置(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是最合理的,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一个有自然秩序的系统,有利于这个系统在环境中的存在。自然力量是相对人类求名求利活动而言的。
万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因人类求名求利而改变物的自然位置,往往是不合理的,往往破坏自然秩序。人类为求名求利而改变物质的自然位置,往往就是破坏了本来的自然平衡,其后果非人力可以控制。
“自我平衡”、“事物对称”和“自然位置”是系统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平衡。
●自我平衡是一个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平衡;自我平衡源自系统求存在的本能;自我平衡是点的平衡。
●事物对称是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的平衡;事物对称来自系统自我平衡的支持;事物对称是平面的平衡。
●自然位置则是一个系统与多个系统的平衡;自然位置则是立体的平衡。2100433B
自然界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污染源,与人为的污染源相比,由自然界各种过程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自然污染源是很重要的,在清洁地区体现得更突出些。在城市和工业区,人为的污染源占了主要地位,而自然污染源相对不重要。
空气污染物的自然源主要有: (1)自然扬尘,包括风沙、黄沙、土壤颗粒物等;
(2)森林火灾、草原大火等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HC等;
(3)火山爆发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氨气、硫酸盐颗粒、火山灰等;(4)森林排放的萜烯类等碳氢化合物;
(5)海浪飞沫带人大气的硫酸盐与亚硫酸盐颗粒。 在制定地区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调查污染源排放浓度的时
候,必须考虑到自然源的排放强度,而不能忽略,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污染源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2100433B
自然冷却是利用密度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流体循环过程来带走热量的冷却方式。自然冷却空调系统从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最早出现在高度重视节能的西欧运营商机房中。该系统广泛用于大型数据机房, 交换机房,IDC 等一切需要全年365 天,全天24 小时供冷,而室外温度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又比较低的地区。
自然冷却技术即使在中国也已经不是一个刚刚出现的崭新的技术。2000 年建造的中国网通大连数据中心就采用了这个系统。事实上, 对于全年有供冷要求的IDC 机房或通讯机房都可以采用这种免费的能源。该系统给使用用户节约了大量的电费,同时站在中国能源战略和低碳经济的角度上讲,也是必须推广的全球领先的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