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客观、专业、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煤炭市场现状,得到了广大供需企业和国内外专业机构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 采用先进科学的分析手段,总结描述了2014年煤炭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及分煤种的产运需存等情况,对2015年中国煤炭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分煤种市场供需及进出口情况进行了预测。为煤炭产运需各方、煤炭产业链相关人士、能源管理与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提供第一手的权威数据和行业信息。
编号: 3825
作者: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 2015年5月
责编: 姜静
开本: 16
版次:1次
页数: 329页
装帧: 平装
ISBN : 978-7-5136-3825-8
第一篇 总报告
第一章 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情况综述及2015年发展趋势预测(2)
一、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
二、2014年中国煤炭市场运行情况分析(14)
三、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40)
四、2015年中国煤炭市场发展趋势预测(49)
第二篇 分品类报告
第二章 2014年中国动力煤市场分析报告及2015年走势预测(70)
一、2014年中国电力行业供需分析(70)
二、2014年中国建材行业供需分析(75)
三、2014年中国动力煤资源及供给市场分析(79)
四、2014年中国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92)
五、2014年中国动力煤市场运行情况分析(101)
六、2015年中国动力煤供需及进出口预测(109)
第三章 2014年中国冶金煤市场分析报告及2015年走势预测(117)
一、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供需分析及2015年预测(117)
二、2014年中国焦炭行业供需分析(124)
三、2014年中国炼焦煤市场供需分析(133)
四、2014年中国喷吹煤市场供需分析及2015年预测(161)
第四章 2014年中国无烟煤市场分析报告及2015年走势预测(172)
一、2014年中国化工行业供需分析及2015年预测(172)
二、2014年中国无烟煤供给情况分析(178)
三、2014年中国无烟块煤市场需求情况分析(185)
四、2014年中国无烟煤市场运行情况分析(189)
五、2015年中国无烟煤供需及进出口预测(192)
第五章 2014年中国褐煤市场分析报告及2015年走势预测(196)
一、2014年中国褐煤供给情况分析(196)
二、2014年中国褐煤需求情况分析(203)
三、2014年中国褐煤市场运行情况分析(210)
四、2015年中国褐煤供需及进出口预测(213)
第三篇 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第六章 2014年中国煤炭主产省份产业发展状况(226)
一、2014年全国各省份保有资源量及产销排名(226)
二、2014年主产省份煤炭行业发展情况(229)
第七章 2014年中国煤炭产业及重点煤企经营情况分析(246)
一、2014年中国煤炭产业经营情况分析(246)
二、国内重点煤企经营情况报告(247)
第八章 2014年中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状况(262)
一、全国主要煤炭交易市场分布、特点、发展现状及方向(262)
二、2014年部分煤炭交易市场的运营情况(266)
三、2014年国内煤炭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279)
第四篇 国内煤炭价格指数发展情况报告
第九章 2014年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运行情况(286)
一、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简介(286)
二、2014年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运行情况(287)
第十章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运行情况(290)
一、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简介(290)
二、2014年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运行情况(291)
第十一章 CCI动力煤指数运行情况(294)
一、CCI1动力煤指数简介及运行情况(295)
二、CCI8动力煤指数简介及运行情况(298)
第十二章 鄂尔多斯动力煤车板价格指数运行情况(303)
一、鄂尔多斯动力煤车板价格指数简介(303)
二、2014年鄂尔多斯动力煤车板价格指数运行情况(304)
第五篇 附 录
附录1 2014年中国煤炭市场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数据汇总图表 (306)
附录2 2012—2014年中国主产省份煤炭产销存等主要数据汇总表 (311)
附录3 2012—2014年中国主要煤炭企业主要经营数据汇总表 (315)
附录4 2015年世界煤炭市场走势预测及2014年市场运行回顾 (321)
一、2015年国际煤炭市场供需及价格预测(321)
二、截至2013年底世界煤炭资源储量情况(322)
三、2014年底世界煤炭市场情况(323)
四、世界主要进口国2014年煤炭进口情况及2015年预测(324)
五、世界主要出口国2014年煤炭出口情况及2015年预测(327)
六、2014年国际煤炭市场运行及价格走势预测(328) 2100433B
中国煤炭物资徐州公司是1983-09-12在江苏省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国煤炭物资徐州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000134753833J,企业法人杨立...
协会性质的机构、属于民间组织啊。没有行政级别的。
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消费了27.5亿吨标准煤的煤炭,而同期世界一共消费了54.7亿吨标准煤的煤炭,也就是说中国一个国家就消费了世界一半的煤炭,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国煤炭工...
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
2015-2020 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与发 展前景评估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 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 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 但微观市场中的 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 不但 要了解自己现状, 还要了解对手动向, 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 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 外部的行业研究、 内部的 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 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 的成长空
中国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 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 2个和 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 >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 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 G区分: 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 >5~20为弱粘结煤; >20~50为中等偏 弱粘结煤; >50~65 为中等偏强粘结煤; >65 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 Y>25mm或奥亚膨胀度 b>150%(对于 Vdaf>28%的烟煤, 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 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 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 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 Y值或奥亚膨胀度 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
“中国煤炭市场蓝皮书—中国煤炭市场发展报告”系列是关于中国煤炭产、运、需市场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年度系列报告。
本报告是国内煤炭市场的专家学者和资深人士跟踪调研并分析预测我国煤炭市场的年度性成果,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前沿性和前瞻性。
作者们以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煤炭市场情况并预测其未来,达到实用备查、预测科学的效果。其中,动力煤、冶金煤、化工煤、褐煤的分析与预测为煤炭产需企业提供了更为实用有效的数据资料和前瞻性的指导,为煤炭产运需各方、煤炭产业链相关人士、能源管理与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所必读。
本书共分为宏观篇、市场篇、专题篇三大部分。
宏观篇分别从2017年国际经济、国内经济、煤炭行业政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描述和分析。
市场篇分为总报告、动力煤、冶金煤、化工煤、褐煤共五章,对2017年我国煤炭市场总体运行情况以及不同煤种的供需情况、煤炭价格走势等情况进行了系统描述和分析,对2018年国内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专题篇分为中国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煤炭供应链融资及能源大数据平台介绍共四章,对相应内容进行了专项介绍和分析。
与往年报告相比,专题篇四个章的内容为新增内容。另外增加的附录部分,主要为国内国际煤炭及其关联行业主要数据。
曲剑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高级工程师。199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党组书记。曾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首届山西青年营销创新能手、山西煤炭销售状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国资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被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授予“2007年度优秀煤炭市场研究员”称号。先后在《选煤技术》《煤炭加工和综合利用》《煤炭转化》《中国煤炭报》《煤炭工程》《煤炭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2100433B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从2015年开始,每年编制一本反映上一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报告,《中国建设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5)》即为中国建设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的2015年度版,也是国内系统分析中国建设教育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建设教育的发展状况、学习借鉴促进建设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开展建设教育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建设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5)》可供广大高等院校、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建设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和建筑业企业从事建设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