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绪论1
1120世纪煤化学进展回顾2
11120世纪煤利用研究的重大贡献3
11220世纪煤利用研究的兴衰4
12煤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6
121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6
122能源效率和洁净煤技术11
123煤化工的发展机遇18
124煤基多联产22
2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分级及13个大型煤炭基地27
21煤的生成:成煤作用及煤的系列27
22中国煤炭资源分类和分级30
221煤炭资源储量的分类30
222煤炭资源储量的分级32
223“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 17766—1999)34
23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和特点36
231储量36
232资源分布特征37
2413个大型煤炭基地42
241神东基地42
242晋北基地51
243晋东基地53
244蒙东(东北)基地55
245云贵基地59
246河南基地60
247鲁西(兖州)基地63
248晋中基地64
249两淮基地66
2410黄陇(华亭)基地68
2411冀中基地69
2412宁东基地71
2413陕北基地72
3煤的岩相组成与特性及其分类75
31煤显微组分及其分类75
311煤岩宏观组成75
312煤岩显微组分76
313显微煤岩类型82
314显微组分的成因82
32镜质组平均反射率84
321镜质组反射率:表征煤阶的分类指标84
322最大反射率、随机反射率和最小反射率86
33反射率分布图87
331用反射率分布图来判别混煤88
332评价煤岩分离组分的纯度89
333反射率分布图的特征划分90
34中国煤岩相组成特点92
341中国煤岩组成的分布特征92
342不同成煤时代煤显微组分的性质差异96
343还原程度及其应用98
344显微组分性质101
345近代分析技术测试显微组分性质101
35煤岩参数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及“煤岩相化学”116
351煤岩参数对加工工艺过程的影响116
352煤岩学在煤化学中的应用及“煤岩相化学”116
4煤炭的组成、性质及检测119
41煤的化学组成与性质119
411煤质分析中的基准与符号119
412元素分析:碳和氢124
413元素分析:氧和氮128
414元素分析:硫130
415水分132
416灰分136
417挥发分和固定碳139
418发热量144
42煤中矿物质与有害元素151
421矿物质来源与赋存形态151
422煤中矿物质测定与灰分154
423矿物质的分析方法155
424煤灰的化学组成156
425煤中微量元素与有害元素158
426煤中伴生元素:锗、镓、铀、钒及其他160
43煤的孔结构162
431煤中孔的分类与形态162
432煤中孔的孔径及其分布165
433煤多孔性的应用170
44煤的物理性质与工艺性质174
441密度、视密度和散密度174
442煤的抗碎强度和显微硬度180
443煤的成型性184
444煤的可选性188
4 45煤的可磨性191
446煤的磨损性196
447煤的燃点与氧化自燃199
448煤受热后的塑性201
449黏结性210
4410结焦性219
4411煤灰熔融性和灰黏度223
4412煤灰玷污性230
4413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231
4414煤的热稳定性233
4415煤的结渣性235
4416煤液透光率237
5煤炭分类239
51分类研究的历史沿革239
52中国煤炭分类的完整体系244
53中国煤炭分类245
531烟煤分类246
532无烟煤分类259
533褐煤分类259
534分类效果与特点260
535各类煤的性质262
54中国煤炭编码系统265
541编码参数和方法267
542编码系统的积极作用及与国外编码系统的比较271
55中国煤层煤分类272
551煤阶273
552组成279
553品位281
554煤层煤分类的称谓与命名表述281
56中国煤分类体系的工程意义282
561炼焦用煤评价方法283
562煤炭利用指南286
57国际煤炭分类289
571国际硬煤分类289
572国际褐煤分类291
573国际中、高煤阶煤编码系统292
58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炭分类295
581美国煤炭分类295
582澳大利亚煤炭分类与编码系统296
583前苏联煤炭分类298
584英国煤炭分类300
585波兰煤炭分类302
586德国煤炭分类303
587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煤炭分类304
59最新国际煤分类标准(ISO 11760∶2005)305
591煤阶307
592组成311
593灰分产率311
594称谓与命名表述312
595分析误差313
6煤分类学在燃烧工程中的应用314
61煤燃烧的基本原理315
611煤的燃烧过程315
612煤燃烧的动力工况316
613煤的燃烧机理318
614煤的燃烧方式与环境保护318
615煤质特征对燃烧工况的关系320
62煤阶的影响322
63化学组成和性质324
631发热量324
632挥发分328
633灰分与矿物质334
634水分345
635硫346
636氮350
637氯与氟355
64物理机械性能357
641黏结性和膨胀性357
642可磨性358
65煤岩相组成及其性质360
66评定燃烧特性的有潜力的分析技术363
661差示热重分析363
662热解质谱365
663滴管炉试验及其他366
7气化工艺与煤质368
71概述368
72气化工艺分类370
73气化工艺特点与煤质372
731移动床气化372
732流化床气化384
733气流床气化393
734熔融床气化407
74影响煤成浆性的煤质因素409
741煤的成浆性及其分类409
742煤阶410
743矿物质(灰分)412
744粒度分布和粒度级配414
745添加剂与煤质及其他419
75煤炭地下气化421
751国内外地下气化发展状况422
752问题与对策426
8煤分类学在焦化工程中的应用428
81煤阶的影响430
82化学组成和性质436
821碳和氢及其原子比436
822氧437
823硫440
824氯和磷440
825挥发分441
826水分442
827无机组分442
83物理性质与工艺性质445
831吉泽勒最大流动度447
832胶质层最大厚度452
833黏结指数454
834坩埚膨胀序数455
835奥阿膨胀度457
84煤岩相组成和性质460
841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461
842显微组分受热后的变化特征462
843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的最佳比例464
844焦炭的显微结构465
85评定煤结焦性能的有潜力的分析技术467
851核磁共振NMR467
852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470
86烟煤黏结现象的化学解释471
87炼焦技术的未来和当前面临的问题473
9液化工艺与煤质477
91概述477
911煤的直接液化477
912煤的间接液化486
913煤炼油和煤提油492
92煤液化与化学制品502
921煤间接液化与煤化工502
922 煤直接液化与煤化工505
93直接液化工艺对煤质的要求510
931煤阶的影响511
932煤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碳和氢518
933氧和氮519
934硫521
935挥发分521
936水分522
937无机组分522
94岩相组成和性质524
95具有潜力的分析技术527
951差示扫描热量计527
952热解质谱528
953核磁共振530
954傅立叶红外光谱531
955热重分析534
10煤和煤利用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及其防治536
101概述536
102 煤中有害元素的分布、迁移及防治540
1021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分布540
1022煤中有害元素的迁移与富集566
1023煤中有害物质的防治570
103煤利用过程中的致癌化合物573
1031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形成573
1032致癌化合物的活性及其分子结构575
1033致癌作用与实例580
104煤中硫和SO2排放及其防治582
1041中国不同含硫量煤的分布582
1042高硫煤的赋存、生产与消费585
1043SO2的减排措施及其经济性590
1044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方法605
105排放CO2的封存及利用606
1051CO2封存607
1052CO2利用611
附录1烟煤分类用煤(洗煤)性质及其炼焦所得焦炭结果615
附录2烟煤分类煤样(大样的浮煤)的分析结果627
附录3烟煤分类煤样(小样)的分析结果635
附录4无烟煤分类煤样的分析结果646
附录5a褐煤分类煤样的分析结果656
附录5b褐煤分类煤样煤质特征综合表659
附录6国际标准ISO 15585硬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
20060115第一版661
主要参考文献673
第一版后记674
本书是一本从煤炭性质入手,以煤炭分类为主线,阐述煤炭利用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开发洁净、有效利用途径的专著,为读者在中国煤炭资源、性质及分类到有效和洁净利用工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中国煤炭物资徐州公司是1983-09-12在江苏省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国煤炭物资徐州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000134753833J,企业法人杨立...
协会性质的机构、属于民间组织啊。没有行政级别的。
类 别 符号 包括数码 分 类 指 标 Vr(%) G Y(mm) b(%) PM**(%) (MJ/kg) 无烟煤 WY 01,02,03 ≤10.0 贫 煤 PM...
中国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 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 2个和 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 >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 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 G区分: 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 >5~20为弱粘结煤; >20~50为中等偏 弱粘结煤; >50~65 为中等偏强粘结煤; >65 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 Y>25mm或奥亚膨胀度 b>150%(对于 Vdaf>28%的烟煤, 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 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 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 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 Y值或奥亚膨胀度 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炭灰分分级( Ad,) 煤炭硫分分级( St,d) 序 号 级别名称 代号 灰分范围 (Ad,%) 级别名称 代号 硫分范围 (St,d%) 1 特低灰煤 SLA ≤5.00 特低硫煤 SLS ≤0.50 2 低灰分煤 LA 5.01~10.00 低硫分煤 LS 0.51~1.00 3 低中灰煤 LMA 10.01~ 20.00 低中硫煤 LMS 1.01~1.50 4 中灰分煤 MA 20.01~ 30.00 中硫分煤 MS 1.51~2.00 5 中高灰煤 MHA 30.01~ 40.00 中高硫煤 MHS 2.01~3.00 6 高灰分煤 HA 40.01~ 50.00 高硫分煤 HS >3.00 煤炭发热量分级( Qnet,ar) 煤的挥发分分级 (GB/T212) 序 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发热量范围 (Qnet,ar KJ/k
内容简介
《中国桉树和相思人工林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是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ntemational Tropical Tinlber Orgallization)资助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首次较系统、全面地揭示了我国主要桉树和相思人工林木材的基本特性(包括木材解剖、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并针对桉树生长应力高的特点,探讨了其形成机制、测试方法及其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对木材机械加工特性(包括刨切、砂光、钻孔、榫眼、成型)与表面涂饰性能进行评估,并且针对桉树木材高生长应力特性,开发了适合桉树和相思人工林木材实木利用的锯解、干燥、胶合指接的工艺与技术。还对这两种人工林木材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市场调查与经济分析。《中国桉树和相思人工林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是首次专门论述桉树和相思人工林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和市场前景的书籍。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到三种分类体系:(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 土地资源/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3)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资源/土地覆盖类型相结合的综合分类体系,常简称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Rind D & Hudson R
在Land Use一文中指出了形式分类标准。他认为土地利用分类应反映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 反映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据此, 一般地将土地利用分为: 林地、草地、水域、建筑、开阔地、石山、冰川、沙漠等, 并按形式继续分为亚类, 甚至更详细的级别类型。如:建筑用地类型可以分为: 高层建筑、低层建筑、道路、开阔地等。
Mather A. S
在Land Use一书中提到了土地功能分类标准。强调土地利用分类依据不同地域单元上的人类活动, 即土地利用地域单元的功能或用途。Clawson 和Stewart 定义为主导的人类和土地相关的人类活动。由此, 可先将土地分为已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两大类, 在已利用土地中根据土地利用部门分出第二级十类, 即种植业用地(耕地)、园艺和园林业用地(园地)、林业用地(林地)、畜牧业用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国防用地、娱乐旅游用地、渔业用地等, 然后每一部门用地还可分出第三级。
Burley J
在Land use and land utilization一文中提到综合分类标准的概念。实质上, 这个标准是模糊了功能和形式的区分, 代之以土地覆盖(Land Cover) 的概念。1961 年Burley 提出土地覆盖是指由人工建设和各种植被对土地表面的覆盖 。在分类运用中, 许多研究者便同时考虑功能和形式, 一般不加区分, 逻辑性较差。如美国70 年代地质调查时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系统, 分9个大类、37个亚类, 其中大类为: 城市或建设用地、农用地、牧地、林地、水域、湿地、荒地、冻土、多年积雪或冰。
左大康
在《现代地理学辞典》中提到:土地覆盖/土地利用(LC/LU)分类是随着遥感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针对土地分类的新概念。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是被自然营造体和人工建造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的反映,遥感影像分类可对所有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而土地利用则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土地利用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是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受到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约束,而且社会生产方式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是土地覆盖变化的最直接和主要的驱动因子。
Antonio Di Gregorio
在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LCCS):classification concepts and use manual一文中提到:土地覆盖(Land Cover)是指在地球上陆地表面的各种生物或物理的覆盖类型,包括地表的植被(天然或种植)、人类的建设用地(建筑、道路等)、湖泊、冰川、裸岩和沙地等,主要描述地球表面的自然属性。随着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和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土地覆盖的概念进行了深化,对土地覆盖及其特征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土地覆盖不再仅仅被看作单一的土地或植被类型,而是土地类型及其所具有的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特征的综合体。如地表覆盖的生物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要素与土地覆盖类型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地球表面多样的生态系统及景观,并对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等)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百科大辞典》
而《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有更为详细的阐述:土地覆盖是指被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是随遥感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对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如对林地的划分,土地覆盖依据林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分为针叶林地、阔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等,以反映林地所处的生态环境、分布特征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差异。土地利用从林地的利用目的和林用方向出发,将林地分为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防护林地等。但两者在无多情况下有共同之处,故在开展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常将两者合并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统称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同时也总结出土地形式分类与土地用途分类的区别与联系:
1、对某些土地,形式分类和用途分类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但实质一样。如:形式分类叫林地,而用途分类叫林业用地。
2、形式分类从土地本身的自然特征着手,反映土地利用本身内在自然特征;而用途分类则根据人类在不同地域单元上的活动来区分土地。简单地说,形式分类偏重于自然属性,而用途分类偏重于社会经济属性。
3、某一形式土地的功能可能不止一种,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其用途有航运、养殖、供水等等,因此用功能分类就不能描述其特性,于是就用形式分类对其进行分类。
4、具有某功能的土地的形式可能不止一种,如:工矿仓储用地中的采矿用地,其形式有露天矿山、砂场、盐田等等,用形式分类就不能概括这一类土地,于是就用功能分类对其进行分类。
5、对于城市地块,土地用途分类占的比例要相对大一点,而形式分类更多用于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的非城市地块。
6、对于土地利用,单纯的形式分类或用途分类都不能很好地阐述土地利用的情况。只有把形式分类和用途分类置于同一体系中,才能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很好的诠释。
2017年11月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实施了新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新版标准秉持满足生态用地保护需求、明确新兴产业用地类型、兼顾监管部门管理需求的思路,完善了地类含义,细化了二级类划分,调整了地类名称,增加了湿地归类,将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全面应用。
新版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含义,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等12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适用于土地调查、规划、审批、供应、整治、执法、评价、统计、登记及信息化管理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17)
1、轻集料的分类
1)按轻集料粒径分类
(1)轻粗集料 粒径不小于5mm,最大松堆密度小于1000Kg/㎡者; (2)轻细集料 粒径小于5mm,最大松堆密度小于1200Kg/㎡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