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刊登内容
《中华建设》传播中国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报道中国国内外建设前沿新动向;探讨与研究建设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追踪与透视建设行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宣传与介绍湖北省以及长江流域建设行业的经验与成就 。
主要栏目
《中华建设》主要栏目有智慧建设、建设人物、建设纪实、建设案例、智慧实践、建设研究、特稿、新世纪论坛、专题报道、人物专访、建设论坛、城市空间、住宅与房地产、村镇天地等 。
从2012年第3期开始,《中华建设》推出“封面人物”栏目,该栏目围绕中外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合作、建筑领域传承与创新等问题对中国国内外的友人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访 。
读者对象
《中华建设》以建设领域相关的政府部门、建设产业链相关企业、业内专家学者等为发行对象 。
据《中华建设》2020年第11期期刊内页显示,《中华建设》杂志社共有创意总监1人、统筹1人、编辑6人、记者18人、美术设计4人 。
职务 |
人员 |
---|---|
创意总监 |
黎洪永 |
统筹 |
李动 |
编辑 |
赵复才、明廷和、易娱竹、万晓冉、王佳、张馨澳 |
记者 |
魏莱、王燕萍、王晶、肖岭峰、李孟、周玉萍、李丽、陈晓、刘强、冯劲、阳勇、赵军、梁烁、于晓丽、周国强、贾肖肖、王静静、刘保彬 |
美术设计 |
胡艺斌、李琼、郑雪飞、李吉祺 |
2012年2月至3月,《中华建设》与湖北省城市管理研究会、《楚天都市报》联合开展了第一届“湖北十佳城管人”评选活动 。
1994年,《湖北建设》创刊,刊期为双月刊,由原湖北省城乡建设厅主办。
1995年,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科委和其它有关部门的批准,《湖北建设》更名为《长江建设》,并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3年,《长江建设》主办单位改为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与湖北省建设厅共同主办。
2004年,《长江建设》主办单位改为原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与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共同主办 。
2005年,《长江建设》更名为《中华建设》,刊期由双月刊更改为月刊 。
2013年,《中华建设》杂志社完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制 。
据2020年1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建设》出版文献共14319篇 。
据2020年1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建设》文献量为3013篇,基金论文量为33篇 。
据2020年12月29日维普网显示,《中华建设》发文量为15352篇 。
据2020年1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建设》总被下载971428次、总被引13469次 。
据2020年1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建设》被引量为736次 。
据2020年12月29日维普网显示,《中华建设》被引量为8003次,影响因子为0.310,立即指数为0.033,被引半衰期为1.5 。
《中华建设》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统计源期刊 。
《中华建设》的前身《长江建设》在1997年、1999年、2001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优秀期刊 。
《中华建设》(原《长江建设》),2005年杂志更名为《中华建设》。《中华建设》是由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优秀期刊。是全国建设行业的核心期刊。本刊为国家级期刊,...
中华建设期刊不是核心期刊,以“宣传建设法规、反映行业动态、探讨热点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为宗旨,及时传播国家关于建设行业的方针政策;报道省内外、国内外重大建设信息;探讨与研究建设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追...
媒体名称 中华建设 单位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2号湖北建设大厦A座10楼 刊号 42-1732/TU 联系电话 68873395 类别...
精神理念
办刊宗旨 |
立足建设领域,服务精准用户;探索前沿理论,引导建设实践、建设研究 |
办刊定位 |
立足建设领域、服务社会大众、探索前沿理论、引导建设实践 |
办刊理念 |
思从高、行从远、影响未来 |
办刊特色 |
权威性、前瞻性、实用性、可读性 |
职务 |
名单 |
---|---|
社长/总编辑 |
柯善北 |
副社长 |
严家冬、金志诚 |
副主编 |
邱文斌、周东领 |
参考资料
《中华建设》可更多地关注我国桥梁建设
编辑同志:在看完《中华建设》2009年第10期中"建设辉煌六十年"栏目的文章之后,便有了提笔给你们写信的冲动。此时虽已经是午夜时分,但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此刻,自己似乎比平常有了更多的感
矿山法隧道开工条件需具备条件
矿山法隧道工程开工需具备条件 一、开工内业资料条件 1、施工合同已签订(股份公司与标段项目部); 2、人员资质履约情况,各级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资质以及证件满足招 标或法律要求;(填人员报验表) 3、安全、质量、环保管理体系制度完善; 4、首批开工点完成先行用地审批、临建工程(道路、水、电、通 信、办公生活设施),满足开工要求。安全、环保、水保等措施符合有 关规定要求(办理污水排放许可证)。 5、施工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已完成。 6、设计单位现场交桩已完成,复测工作已完成。测量结果符合测量 规范要求。 7、编制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明施工方案、测量监测方案以及专项 施工方案(临时用电,边坡防护、竖井、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案,高支模 施工方案,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方案,管线保护方案,起重吊装等安全施 工专项方案)已通过监理审批;(注:如需要爆破,需编制爆破施工专 项方案,并办理完成爆破施工手续)。 8、
1、专业广告代理及投放,全国核心期刊华南总代理中心。
2、建筑科学、教学研究、医学论谈、工业技术、财会会计、资源环境、IT技术、等各个行业类别。
3、代理国内外的专业类杂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华建设》《青年与社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等。
4、平面广告创意市场调研及产品销售策略。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邱莎 通讯员 陈嘉伦 李昕聪 叶常清)近日 ,记者从中交二航局获悉,文莱首座跨海大桥——大摩拉岛大桥通车。这座凝聚着中文两国工程技术人员智慧与汗水的扛鼎之作,为文莱的明天筑起了新的希望。
大摩拉岛大桥为连接文莱摩拉区和海上大摩拉岛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文莱第一座建成的跨海特大桥梁。桥全长5915米,为双向四车道公路桥梁,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主要包括一座长2680米、宽23.6米的跨海大桥,一条长310米的西接线路及一条长2925米的东接线路。桥梁上部结构为亚洲最大尺寸单箱单室箱梁结构形式,主桥为连续刚构箱梁桥,引桥为节段预制拼装等截面箱梁桥。
据介绍,自2015年大桥开工以来,中交二航局文莱大桥项目部先后克服了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物资设备供应匮乏等多重困难。在大桥桩基施工阶段,面对浅水区超厚淤泥质、砂质软土覆盖层及深水区松软粉质黏土的不利地质条件,项目部吸取国内外成熟经验,着重在桩基护壁型式、成孔工艺、泥浆性能等方面展开研究,并由此研发了超大长细比海上桩基施工的关键技术,成功解决桩基施工难题。
在大桥西侧引桥施工阶段,受地形限制,西侧引桥位于半径550米的平曲线上,桥面因此需拐一个将近90度的急转弯,这在世界建桥史上亦属罕见。为此,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对用于引桥箱梁架设的传统桁架式架桥机进行改造,研发小半径宽幅箱梁节段架设设备,创新运用“弯曲折叠式架桥机短线法安装小曲率超高横坡箱梁施工工艺”,通过设备自身机构调整,适应小半径平面线形,攻破了大桥曲线段的施工难题,在保障节段安装精度的前提下成功帮助大桥实现急转弯。
文莱大摩拉岛大桥的兴建,正值中国“一带一路”从起步到提速以及文莱经济加速腾飞的关键时期。作为连接文莱摩拉区和海上大摩拉岛的首座跨海大桥,大摩拉岛大桥的建成对文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大摩拉岛建设成为世界级石化工业园区意义重大,对推进文莱城市的发展以及大摩拉岛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交二航局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做好“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为文莱经济的再次腾飞贡献力量,为源远流长的中文友谊再写新的篇章。(图/李昕聪)
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 邱莎 通讯员 张静 刘季珩 褚永福) 4月10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岸主塔成功封顶,意味着世界最高A型塔纪录被刷新,同时也标志着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塔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岸主塔成功封顶
中铁大桥局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项目副经理杨文明介绍,为满足货运和航运需求,大桥具有载重、桥宽、跨大等特点,建成后将创下多项第一。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位于武钢外贸港码头下游1公里处,全长7548米,主跨938米,大桥设计为双向十车道,预留两车道高速公路 ,桥面宽48米,时速100公里,主塔采用无下横梁的“A形”结构设计,主桥钢梁无横梁支撑依靠斜拉索的拉力处于全悬浮状态。大桥建成后将是长江上最宽的桥梁,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
据中铁大桥局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项目部一分部常务副经理李鹏介绍,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封顶的南主塔高271.5米,相当于约100层楼房的高度,是已经施工完成的世界上最高的“A”型主塔。
在该桥主塔施工过程中,大桥采用智能旋挖钻机、结构工况仿真分析软件、在线监测及智能温控预警系统、三维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及超高塔高强混凝土一次泵送到位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在各施工工序中严格落实“吊装令”“爬模令”“浇筑令”三令安全管理等多项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工效、降低了风险,仅用83天完成了60根超深、大直径钻孔桩施工任务;75天完成了当今世界平面尺寸最大101.6米(长)×44.1米(宽)——相当于10个标准篮球场面积的哑铃型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为早日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大桥建设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同类型桥梁快速施工的先河。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效果图
作为武汉四环线跨越长江的通道,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第十一座大桥,也是四环线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通车后将成为武汉青山区到黄陂区的一条新通道,会进一步优化武汉“环线+射线”路网结构,对缓解武汉过江交通压力、增强武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