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种源试验,是林木育种的方法之一。通过种源试验,可以研究各树种的地理变异格式、变异大小、变异与生态环境及进化因素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地区确定造林用的适宜种源,或为一定地域范围(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树种的分布区)确定种子区划方案和用种规则。由于林木地理变异普遍存在,所以林分选择和单株选择有时也要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种源试验揭露的林木地理变异,主要有连续变异和非连续变异两种形式。一个种的分布区的大小、分布的特点(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以及分布区内环境的变化,是决定该树种遗传生态分化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树种呈连续的大面积分布,分布区内气候条件呈梯度变化,则它的各种形态生理特征多呈连续变异(或称为梯度变异)。否则,如果分布区不连续,或者分布区内气候条件在某些地方呈急剧变化,则可能产生非连续变异或生态型变异。生态型是对一个种的遗传划分,是由特定环境的选择作用而产生的,并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各树种的地理变异趋势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南北变异的一般趋势是:栽培在同样条件下的同一树种,南部种源的种子后代生长比北部种源的要快一些;春季放叶较晚,因而不易遭晚霜侵害;秋季生长期结束晚,冬季抗寒性较差。由干旱地区到湿润地区的变异趋势是湿润地区种子的后代生长较快,而干旱地区种子后代根系较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除某些一般趋势外,各树种的特殊性表现也很强烈,因此要分别进行每一个主要造林树种的种源试验。
大量种源试验说明,采用当地种源种子造林,林分稳定性强,比较安全,但生长速度则以来自比较湿润温暖地区的种子后代更快,因此,在没有取得种源试验的完整结果时,为避免造林损失,应当采用当地或气候条件与造林地最近似的地区的种子。对于外来树种,则只能通过种源试验才能选出合适种源。
种源试验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按照试验的阶段性,一般分为全分布区试验和局部分布区试验。它们有共同的目标,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独特的目的,因而在采种取样的样地布局和种源试验的试验设计方法上均有一定的差别。
由全分布区采种。试验目的是确定各地种群之间变异的大小和格式。根据这个阶段的试验结果可以提出可能有发展前途的若干种源或在一定地域范围和在大规模种子调拨中应该绝对禁止使用的地区。对分布区较小的树种,可用20~30个种源的林木种子做为试验对象;而对分布区广的树种,有时则用50~100个种源林木种子甚至更多。在每一个采种点上,选择若干株(例如10~20株)生长正常的一般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采种,各树之间应有30~50米以上的距离,以避免产生属于同一亲本的半同胞子代。通常将每个采种点的种子混合,不分单株保留。造林试验多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955年以前,大多数种源试验的小区面积大(如包含100~200株树)而重复少(2~4个);近年来趋向于采用面积小的小区(每小区有 1~10株树)而重复较多(甚至10个以上)。试验期限以整个轮伐期的1/2~1/4为宜。
在全分布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对前一阶段试验中表现较好的一些种源进一步比较其优劣,以便为各种不同的立地寻找最适宜的种源。一般试验种源数较少,而试验小区较大。试验期限为预计轮伐期的一半以上。有时,将局部分布区的种源试验和半同胞子代测定结合在一个试验中,在采种和试验时就要分别种源、林分和家系处理。
不论哪一阶段的试验,在采种、育苗、造林和资料分析上都要结合研究树种的特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
试验室试验清单
CNI22 苏丹喀土穆北电厂三期 SUDAN KNPS PHASE Ⅲ CNI22 PORJECT DEPARTMENT 试验室试验及设备清单 Tests and Equipments List for Lab 16-5-2007 目 录 Contents 1. 搅拌站试验室原材料试验清单 Test list of raw material in batch plant testing laboratory 2. 原材料检测标准和使用设备 Testing Standard and Equipment of Raw Material 3. 主要设备清单 List of Major Equipment Test list of raw material in batch plant testing laboratory 搅拌站试验室原材料试验清单 Material name 材料
高压现场试验与试验室试验比较
高压现场试验与试验室试验比较
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协作组。
出版说明
序
前言
绪论
第1单元 林木良种选育技术
1.1 遗传资源
1.1.1 遗传资源及其意义
1.1.2 遗传资源分类
1.1.3 森林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
1.1.4 林木遗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技能训练
1.2 选择育种
1.2.1 选择育种概述
1.2.2 种源试验方法
1.2.3 优树选择
技能训练
1.3 树木引种
1.3.1 植物引种概述
1.3.2 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的发展
1.3.3 树木引种成败的因素分析
1.3.4 引种程序
技能训练
1.4 杂交育种
1.4.1 杂交育种概述
1.4.2 杂交方式和亲本选配
1.4.3 杂交技术
1.4.4 克服远缘杂交不孕和杂种不育的方法
1.4.5 杂种的测定、选择和推广
技能训练
1.5 新技术育种
1.5.1 诱变育种
1.5.2 多倍体育种
1.5.3 单倍体育种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2单元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管理技术
2.1 母树林
2.1.1 母树林的选择
2.1.2 母树林的营建技术
2.1.3 母树林的经营管理
技能训练
2.2 种子园
2.2.1 种子园的概念及类型
2.2.2 种子园园址的选择与区划
2.2.3 种子园的建立方法
2.2.4 种子园的经营管理
技能训练
2.3 采穗圃
2.3.1 采穗圃的类型
2.3.2 采穗圃的建立
2.3.3 采穗圃的经营管理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3单元 林木种子生产技术
3.1 林木种实产量预测
3.1.1 林木的结实年龄
3.1.2 林木结实的间隔期
3.1.3 影响林木结实的因子
3.1.4 种实产量预测
技能训练
3.2 林木采种技术
3.2.1 采种期
3.2.2 采种技术
3.2.3 种子登记
技能训练
3.3 种实的调制
3.3.1 脱粒
3.3.2 净种
3.3.3 种子干燥
3.3.4 种粒分级
技能训练
3.4 种实的贮运
3.4.1 贮藏期间种子的生命活动
3.4.2 种子的贮藏技术
3.4.3 种子调拨与运输
技能训练
3.5 林木种子播种品质检验
3.5.1 抽样
3.5.2 种子物理性状测定
3.5.3 种子发芽能力测定
3.5.4 种子生活力测定
3.5.5 种子优良度测定
3.5.6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5.7 林木种子检验证书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4单元 苗圃的建立
4.1 苗圃的规划设计
4.1.1 苗圃地的选择
4.1.2 苗圃地调查
4.1.3 苗圃规划设计
技能训练
4.2 苗圃施工与整地
4.2.1 施工
4.2.2 整地、施肥与接种
4.2.3 土壤处理
4.2.4 作业方式
4.2.5 苗圃技术档案的建立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5单元 播种育苗技术
5.1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5.1.1 播种时期
5.1.2 种子消毒
5.1.3 种子休眠与催芽
技能训练
5.2 播种技术
5.2.1 苗木密度与播种量
5.2.2 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
5.2.3 防鸟、防鼠处理
技能训练
5.3 出苗前和幼苗期的管理
5.3.1 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5.3.2 出苗前和幼苗期的管理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6单元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6.1 扦插育苗
6.1.1 扦插成活的原理
6.1.2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6.1.3 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措施
6.1.4 扦插育苗的方法
6.1.5 全光喷雾扦插育苗技术
技能训练
6.2 嫁接育苗
6.2.1 嫁接的作用和原理
6.2.2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6.2.3 砧木和接穗的相互影响和选择
6.2.4 嫁接技术
6.2.5 嫁接苗的管理
技能训练
6.3 分株、留根、压条和埋条育苗
6.3.1 分株育苗技术
6.3.2 留根育苗技术
6.3.3 压条育苗技术
6.3.4 埋条育苗技术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7单元 苗木移植与大苗培育
7.1 苗木移植
7.1.1 苗木移植的意义及成活的基本原理
7.1.2 移植技术
技能训练
7.2 大苗培育技术
7.2.1 大苗培育的意义
7.2.2 大苗培育技术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8单元 苗木抚育管理
8.1 灌溉与排水
8.1.1 灌溉
8.1.2 排水
技能训练
8.2 耕、除草
8.2.1 中耕、除草的原则
8.2.2 除草的方法
技能训练
8.3 施肥
8.3.1 苗圃施肥的意义
8.3.2 主要营养元素的作用
8.3.3 苗木的营养状况诊断
8.3.4 苗圃常用肥料的种类及性质
8.3.5 施肥的原则和施肥量
8.3.6 施肥时期与方法
技能训练
8.4 其他抚育管理措施
8.4.1 截根
8.4.2 苗木保护
8.4.3 轮作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9单元 苗木出圃
9.1 出圃苗的规格与质量
9.1.1 苗木年龄表示
9.1.2 出圃苗合格的条件
9.1.3 苗木等级标准
技能训练
9.2 苗木调查
9.2.1 标准地法
9.2.2 标准行法
9.2.3 准确调查法
9.2.4 抽样调查法
技能训练
9.3 苗木出圃
9.3.1 起苗
9.3.2 苗木分级与统计
9.3.3 苗木包装与运输
9.3.4 苗木的假植
9.3.5 苗木检疫和消毒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10单元 容器育苗和塑料温室育苗
10.1 容器育苗技术
10.1.1 容器育苗的特点及其应用
10.1.2 育苗的容器
10.1.3 育苗基质的选材与配制
10.1.4 容器苗培育与管理技术
技能训练
10.2 温室育苗技术
10.2.1 温室育苗的特点及应用
10.2.2 温室的种类、构造及其附属设施
10.2.3 塑料大棚温室建造及苗木常规管理
10.2.4 温室的环境控制技术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第11单元 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11.1 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11.1.1 组织培养的应用
11.1.2 组织培养育苗的基本设施
11.1.3 培养基的制备
11.1.4 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技能训练
11.2 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11.2.1 无土栽培在育苗上的应用
11.2.2 无土育苗的基质
11.2.3 无土育苗的设施
11.2.4 无士育苗营养液的配制
11.2.5 无士栽培育苗技术
技能训练
阅读与练习
参考文献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东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西南部及印度尼西亚东南部的伊兰贾亚岛,分布于南纬8°-20°。1985年厚荚相思从澳大利亚引入中国,经种源试验和树木改良已在华南地区种植。在中国福建云宵-广东从化-广西南宁一带以南及海南和雷州半岛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