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现有教师30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1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人,宁波市拔尖创新人才3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80%以上;为高素质复合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师资保障。 2100433B
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8项,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130多项,科研经费累计5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1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已成为宁波市海洋机电技术、智能装备集成技术优先委托基地。实验室总面积5500平方米,设备资产达4000多万元,除了拥有机械工程实验室、机电装备可靠性实验室、机电测控实验室和工科实训中心等专业基础实验室外;还具有专业特色方向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实验室、海洋水动力学实验室;同时开设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开放实验室已成为机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各种竞赛的培育基地。拥有ECA-H800水下机器人实验系统,波流复合水池、六自由度运动仿真平台、史陶比尔TX60视觉引导机器人系统、费斯托TP101气动综合实验系统等大型专业实验设备,具备实施本专业特色培养的软、硬条件。
1:宁波工程学院是二本,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三本。从学校性质来说,宁波工程比宁波理工学院好2:宁波工程是公办院校,宁波理工是独立学院,从学费角度来说,宁波工程优于宁波理工3:工程管理是宁波工程学院不错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现在是一本大学了,广西考生,分数是494,比较危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绝大部分专业是二本分数线,应该可以试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考分数线
泰州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按什么顺序填写abc志愿?
常熟理工、淮工都是以理工科为主,分数线也差不多,所以选择主要看专业。淮阴工学院:硕士点(1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校...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是将机械学、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培养具有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富有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在发展中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形成了液压气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智能装备集成技术等特色专业方向。
工程图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单片机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综合创新设计与实践。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简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所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兼职教授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异地办学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实践——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
本文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根据异地办学高校办公业务的特点,进行了学校特色的个性定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可靠性、标准化的协同办公平台的经验和做法。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是宁波市第一个在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基地,“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是我校的首批十个优势特色学科,拥有校级智慧能源技术创新团队,依托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建有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节能检测中心和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所属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拥有煤质分析测试、烟气测试分析等各类专业实验设备,实验设备总值近600万元。
现设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包装工程4个本科专业,分别对应于4个研究所:现代制造工程、机电设计与控制、能源与环境工程、包装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依托于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前身是浙江大学低温科研组,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低温工程专业之一。该专业1960年开始培养本科生,197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自创办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包括本科生1348名,硕士生292名,博士生65名,出站博士后10名,其中:外国留学博士生2名,外国博士后1名。学生中,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次、国际制冷学会(IIR)“林德”奖2人次和“卡皮查”奖2人次及重要国际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1篇次。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拥有一批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竞争力的中青年人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教师中,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6人,93%的教师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学科以国家重大需求引导研究方向,在太阳能制冷、人工环境、节能环保、天然气液化、热声制冷、脉(冲)管制冷、液氦杜瓦、冷冻干燥、低温生物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前沿研究。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取得了多项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科重视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系列国际制冷与低温会议(ICCR)的发起单位,分别于1989、1998、2003和2008年成功举办了四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并荣获国际制冷学会“国际会议优秀组织奖”。学科还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数十家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及公司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人员、科研和教学交流,联合培养了16名博士研究生。陈光明教授被选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冷空调热泵技术选择委员会(RTOC)委员,陈国邦教授和邱利民教授先后被选为国际制冷学会A2专业委员会副主席,陈国邦教授和邱利民教授被选为国际低温制冷机委员会委员,金滔教授被选为国际制冷学会青年委员。。
目前,本学科正以建设全国重点学科为契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大踏步地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