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单选[共40题,每题1分,总计40分] 1、以下关于总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们关心的是研究对象的某个数量指标,每个具体的数量指标都可以看成是整体 B.总体不可以看成分布 C.从总体中可推...
质量专业资格取消后,质量工程师何去何从?质量工程师中级证还有用么?
质量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取消后,国家将结合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质量工程技术人员新的人才评价制度,原有职业资格可继续作为聘任工程系列质量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根据此精神,已获得质量工程师资格的人...
质量工程项目学三个重要方法
个人收集整理文档 勿用做商业用途 1 / 5 介绍质量工程学三个重要方法 SPC—统计过程控制 DOE—实验设计 FME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QFD—质量功能展开 SPC—统计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地加工尺寸地波动是不可避免地 .它是由人、机器、材 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地波动影响所致 .波动分为两种:正常波动和异 常波动 .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因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地 .它对产品质量影响 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 .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 (异常因素)造成地 .它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但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 . 过程控制地目地就是消除、避免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 . 统计过程控制(简称 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地过程控制工具 .它对生 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地征兆,并采 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
郑州航院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XXXX 届 工业工程 专业 XXXXX 班级 课程名称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 目 关于打早操卡次数的质量分析 姓 名 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禹建丽 职称 讲师 二О一 五 年 五 月 四 日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 I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一、设计题目 大学生早操卡打卡次数均值——极差控制图的建立 二、设计依据 1、质量改进工具; 2、SPC控制图; 3、Minitab 软件。 三、设计内容 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很多 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 前往打卡的地方。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 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 事的。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 习
本书以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为主线,遵照21世纪质量工程的学科内容与要求,全面、系统、简明、通俗地介绍了除专业技术之外的质量工程学科的概念、基础理论、基础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经营和质量文化,感官分析和质量检测技术、质量管理方法、质量工程中常用的统计技术、6σ工程,以及质量工程信息系统与质量工程在各行业的应用等。
1、传统观(与之相应的有:可接受质量水平观、零缺陷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较多用于质量控制中,该观点认为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间存在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
该观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主张要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认为企业生产的有缺陷的产品越少,所获取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大。
2、现代观
质量成本函数现代观:
随着企业预防的鉴定成本的增加及缺陷成本的减少,其实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可以缩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3、两者的区别:
现代观质量成本函数与传统观的质量成本函数区别在于:
在接近于稳固的零缺陷状态时,控制成本并非无限增加。
随着缺陷比例向零点的靠近,控制成本是先增后减。
故障成本可以降至为零。
4、与现代观相适应的降低质量成本的战略是:
(1) 努力有针对性地降低缺陷成本;
(2) 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
(3) 在不断进步中降低鉴定成本;
(4) 持续不断地改进与实施新的预防措施及手段。
其指导思想在于:每种缺陷都是有根源,可预防的,并且实施预防措施的花费比较低,也即“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所谓的指导思想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与质量控制方法:全面质量控制。
它假设“一个公司达到高质量水平时其质量成本最小”,并将质量管理的原则应用到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所有行为当中去,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并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为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2100433B
当今,质量及其管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现行质量管理标准(如ISO 9001,ISO/TS 16949等)为组织实践质量管理提供了要求和目的,但如何实现和满足要求,需要过程和方法,对此标准并未给出答案,大多数企业及管理人员缺乏的往往也就是实用的工具和技术。
本书为将要或正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及正在追求卓越质量经营业绩的组织,提供了大量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愿这些方法如同设备设施和工具一样为企业所运用,并通过运用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